數九寒冬防「突聾」

2020-12-23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突聾」是突發性耳聾的簡稱,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秋冬季是「突聾」的高發季節,就在今年雙11期間,有位女士因為連續熬夜清空購物車,導致「突聾」偷襲了她的左耳,好在就診及時,病情得到了控制。那麼,很多人就要問了:

  突發性耳聾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突發性耳聾需要住院治療嗎?

  突發性耳聾需要多久才能康復?

  ……

  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12月23日晚七點到八點,請來「健康大咖談」直播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王寧宇教授為您作權威解答。

  王寧宇,首都醫科大學耳鼻喉學院副院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導,從事臨床及科研工作30餘年。對電子耳蝸植入術、聽力重建術、中耳膽脂瘤、慢性中耳炎、面神經疾病、眩暈手術等都有豐富的診療經驗,而且主持研發了國內第一臺聲源定位測試儀。

  王寧宇教授出版學術論著23部,其中主編5部,包括「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十二五」重點圖書《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查房醫囑手冊》;全國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統編教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全國衛生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眼耳鼻喉口腔科學》;《臨床醫學多選題集》,參編專著18部。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

  。為動員專家積極參與科普活動,形成系列品牌,專家庫管理辦公室將開展「

  12月23日19:00~20:00,「健康大咖談」與您相約!

  您可以打開

  新華號、頭條、抖音

  搜索「健康中國」

  七大平臺同步直播

  策劃:方彤王俊聰

  文案:尤穎康海報:王珺珂

  編輯:尤穎康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健康大咖談 | 數九寒冬防「突聾」
    健康大咖談 | 數九寒冬防「突聾」 2020-12-22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大咖談|數九寒冬防「突聾」
    「突聾」是突發性耳聾的簡稱,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秋冬季是「突聾」的高發季節,就在今年雙11期間,有位女士因為連續熬夜清空購物車,導致「突聾」偷襲了她的左耳,好在就診及時,病情得到了控制。
  • 突聾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今天我們將以《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為藍本,為大家介紹突聾的臨床表現、診斷依據及鑑別診斷。  成都民生耳鼻喉醫院表示,因突聾的病因和病理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突聾患者不同的聽力損失曲線可能代表不同的發病機制,建議根據聽力曲線進行分型,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案。
  • 健康大咖談|「突聾」愛找哪些人?常佩戴耳機會導致「突聾」嗎?一旦...
    12月23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耳鼻喉學院副院長王寧宇教授做客國家健康科普專家系列直播活動——「健康大咖談」節目的直播間,圍繞公眾關心的「突聾」問題進行了權威解答。在此帶您快速瀏覽核心要點。「突聾」到底是什麼病?「突聾」是突發性耳聾的簡稱,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 張靚穎自爆間歇性失聰 突聾也有職業偏好
    突發性耳聾,也叫特發性突聾,簡稱「突發性聾」或「突聾」,是指急性特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是耳鼻喉科的一種急症,根據突聾診斷和治療指南介紹,目前,突聾產生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如果不及時進行幹預,很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 「突聾」別輕視,須72小時內接受治療!
    年輕人也會「突聾」?確有其事!近日,象山一院醫健集團總院的一名年輕護士就攤上了這事。 上周,連續上班數日的吳護士突發持續性耳鳴,扛了一天仍未好轉,只得前往耳鼻喉科就診,結果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所幸,經過連續3天的「糖皮質激素+改善微循環」藥物治療,聽力最終恢復正常。
  • 眼一閉一睜,這耳朵咋就聾了呢?
    突發性耳聾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根據2015年發布的《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突發性耳聾(簡稱突聾)是指:72h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至少在相鄰的兩個頻率聽力下降≥20dB HL。儘管多數新聞報導突聾是在熬夜、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等情況後出現,多見於30-50歲人群,但對於突發性耳聾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機制,目前醫學界都無法完全闡釋清楚。一般認為,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腫瘤等可能是這個病的主要病因,而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波動、生活不規律、睡眠障礙等可能是引起突聾的誘因。因此,有些人會將突發性耳聾形象地比喻為「耳朵的中風」。
  • 30秒學會如何預防職業性噪聲聾
    30秒學會如何預防職業性噪聲聾 2020-06-10 0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課代表》第三期:職業性噪聲聾的預防和診斷鑑定
    工業中長期接觸噪聲,可以引起慢性的聽力損傷,俗稱職業性噪聲性的聽力損傷,甚至噪聲聾。它發生的程度和接觸噪聲的時間、強度是密切相關。一次或者短時間接觸強噪聲的刺激,可以引起急性聽力損傷,又叫爆震性耳聾。
  • 冬至來,「數九寒冬」始
    冬至來,「數九寒冬」始 2020-12-22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突然聽力下降伴耳鳴不注意可能就真聾了!這個病40歲以上人群易發
    但是,請千萬別大意——突然出現的聽力下降,尤其是伴有耳鳴、耳悶、眩暈或頭暈等症狀,有可能是患上了突發性聾。這種疾病起病時很多人不太重視,結果在拖延中耽誤了治療,造成失聰等嚴重後果。在耳鼻喉科臨床診療中,突發性聾是一種常見病,但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精神情緒有著顯著的負面影響。
  • 【科學闢謠】數九寒冬 熱車的具體操作你掌握了嗎?
    【科學闢謠】數九寒冬 熱車的具體操作你掌握了嗎?作者 | 陳瀟凱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 副教授原標題:《【科學闢謠】數九寒冬 熱車的具體操作你掌握了嗎?》
  • 東南海域傳來巨響,解放軍直10超低空掠海突防,空空飛彈2發連射
    據報導稱,這是該旅首次整建制展開多機型、多彈種跨海突防突擊演練。
  • 防暴防恐 共建共防 虹星橋幼兒園開展防暴防恐演練活動
    為落實《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進一步提高師幼安全意識,提高師幼在遇到歹徒行兇等突發事件時的應變能力,提高教師和各部門間的協同能力,提升幼兒園處置突幼兒園防暴防恐演練方案發事件的能力
  • 俗語:不聾不啞難當家,是什麼意思?當家的男人為何要又聾又啞?
    農村有句老話,叫「不聾不啞難當家」,這句俗語確實太有哲理性了,有點類似於鄭板橋的那句「難得糊塗」。難道當家人真的是要又聾又啞才行嗎?根本不是這麼回事,而是說當家人在大事情上要有原則性。這就是所謂的「不聾不啞難當家」的由來,什麼都看得明明白白,而且還管得清清楚楚,那就完蛋了,家非亂了不可。由此,我想到了板橋先生那句著名的「難得糊塗」,由農村到城市,同樣適用於城市的職場。對於管理者而言,重要的是「抓大放小」,小裡小氣,什麼雜事都管,傷了員工的心。有人說,當家人不應該是有大智慧的人嗎?
  • 如果你身邊的四川男人,也是個聾的傳人
    這種人, 就是傳說中聾的傳人, 有些程度兇點的, 我們就尊稱他們為東海聾王。
  • 他到底是不是真的聾?
    很多人覺得「人老耳聾」很正常,不以為意,任其發展,但其實老年性聾的危害可不僅僅是導致老人聽覺與言語識別能力下降,還會增加異常情緒與生活不適感。正如我們開頭提到的「壞話聽得真」,其實別人說的可能不是壞話,而是患者自己「猜」出來的壞話。耳聾會增加與人溝通的困難,久而久之患者會變得沉默寡言。
  • 覆蓋500多家企業 龍崗區開展職業性噪聲聾預防專項系列培訓
    為遏制職業性噪聲聾的快速增長,全面提高龍崗區企業對噪聲危害的認知及防控能力,強化企業履行職業病防治的主體責任,11月16日-19日,龍崗區衛生健康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市職業病防治院及各街道預防保健所,在全區舉辦「龍崗區職業性噪聲聾預防系列培訓」共四場。對龍崗區既往5年發生過職業性噪聲聾病例的500多家企業進行全覆蓋的培訓,各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部門主管約700餘人參加了本次專項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