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學會如何預防職業性噪聲聾

2020-12-28 澎湃新聞

30秒學會如何預防職業性噪聲聾

2020-06-10 0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職業健康保護 我行動

噪聲的概念

噪聲是指生活和工作環境中使人不舒適、厭煩以至難以忍受的聲音。

噪聲對人體的影響

-50 dB(A)以上開始影響睡眠和休息;

-70 dB(A)以上幹擾交談,妨礙聽清信號,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發生意外;

-90 dB(A)以上長期接觸會造成聽力損失和職業性聾,甚至影響其他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聽力損失在初期為高頻段聽力下降,語音頻段無影響,尚不妨礙日常會話和交談;

-如連續接觸高頻噪聲,語言頻段的聽力開始下降,影響聽清談話,當出現語言聾的現象時,已發生不可逆的病理變化。

臨床表現

-耳鳴、耳痛、噁心、嘔吐、眩暈

-神經衰弱綜合症,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血壓不穩,心率加快,心電圖有改變

-消化系統胃液分泌減少,蠕動減慢,食慾下降

-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功能紊亂,月經失調等

治療和預防

對噪聲性耳聾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故早期進行聽力保護,在噪聲環境工作時佩戴合適型號的耳塞、耳罩,加強預防措施就顯得至關重要。

編撰 | 蔡慶濤

原標題:《30秒學會如何預防職業性噪聲聾》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健康課代表》第三期:職業性噪聲聾的預防和診斷鑑定
    《健康課代表》科普視頻直播欄目特別邀請到了山東省醫學會職業病臨床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職業病醫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閆永建,為大家講解「職業性噪聲聾的預防和診斷鑑定」。  問:什麼是噪聲?噪聲的來源有哪些?  答: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凡是幹擾人們生活,即不需要的那些聲音,都可以叫做「噪聲」。
  • 覆蓋500多家企業 龍崗區開展職業性噪聲聾預防專項系列培訓
    為遏制職業性噪聲聾的快速增長,全面提高龍崗區企業對噪聲危害的認知及防控能力,強化企業履行職業病防治的主體責任,11月16日-19日,龍崗區衛生健康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市職業病防治院及各街道預防保健所,在全區舉辦「龍崗區職業性噪聲聾預防系列培訓」共四場。對龍崗區既往5年發生過職業性噪聲聾病例的500多家企業進行全覆蓋的培訓,各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部門主管約700餘人參加了本次專項培訓。
  • 浙江發布近10年職業病防治情況 職業性噪聲聾呈快速增長趨勢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職業性噪聲聾呈快速增長趨勢。在杭州老闆電器有限公司的自動化焊接車間,只要把油煙機的外殼和零件放到工裝夾具上,30秒以後,機器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組裝和焊接工作,工人們也就漸漸遠離工作環境帶來的危害。
  • 浙江職業病發病譜新變化 職業性噪聲聾防治或將成防控重點
    職業性噪聲聾呈快速增長趨勢,已經成為浙江第二大職業病,浙江職業病發病譜正發生新的變化。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職業病防治宣傳周活動以線上為主,省級層面宣傳活動進行線上啟動後將通過網絡全面鋪開。記者了解到,自2006年實行職業病網報以來至2019年,浙江累計報告新發職業病7543例,其中發病數最多的是塵肺病,約佔75%,職業性噪聲聾、職業性中暑、急性化學中毒等佔25%。根據浙江2019年塵肺病隨訪和調查結果,全省隨訪到塵肺病22561例,至2019年底浙江存活塵肺病人1.1萬餘例。
  • 職業病預防——警惕噪聲性聽力損傷
    隨著我國工業的發展,噪聲危害的分布範圍越來越廣,人們接觸噪聲的機會日益增多。長期接觸噪聲會對人體多個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其中以聽覺器官的損害最為突出,嚴重時還會引起噪聲性疾病。因此,噪聲危害的研究、治理和防護具有重要意義。1.
  • 如何預防噪聲性耳聾
    噪聲性聾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故應以預防為主。如何預防噪聲性聾的發生和降低聽覺傷害的程度已成為各國學者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噪聲性聾病因 噪聲超過85~90dB強度時,即對耳蝸造成損害,至於損害程度,與下列因素有關: 1.噪聲強度:噪聲性耳聾的發病頻率隨噪聲強度的增加而增加。
  • 老年性耳聾是怎麼回事 如何預防耳聾
    說起聾啞人,很多人都是抱著同情心來看待的,其實遊戲認識先天性耳聾,但是有些人的耳聾是後天造成的,比如說老年性耳聾,你知道老年性耳聾是怎麼回事嗎,如何預防老年性耳聾呢,老年人耳聾的特點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內容介紹吧。老年性耳聾是怎麼回事?
  • 廣西-東協經開區:抓緊壓實預防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工作 (6/7)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4日訊(通訊員 潘志安)12月24日,「小手拉大手」預防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宣傳活動在廣西-東協經開區第二小學拉開序幕。當天,來自廣西-東協經開區建設局的工作人員走上講臺,通過現場授課講解、播放安全警示教育視頻、發放安全教育宣傳資料等方式,從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常見症狀、中毒表現、急救常識等安全知識進行全方位的宣傳,不少學生們表示通過學習了解到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識,回去後要與家人分享。活動中,學生們還就所學內容與老師積極互動。
  • 【健康驛站】非職業性CO中毒防治小知識
    【健康驛站】非職業性CO中毒防治小知識 2021-01-11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靚穎自爆間歇性失聰 突聾也有職業偏好
    突發性耳聾,也叫特發性突聾,簡稱「突發性聾」或「突聾」,是指急性特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是耳鼻喉科的一種急症,根據突聾診斷和治療指南介紹,目前,突聾產生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如果不及時進行幹預,很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 眼一閉一睜,這耳朵咋就聾了呢?
    儘管多數新聞報導突聾是在熬夜、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等情況後出現,多見於30-50歲人群,但對於突發性耳聾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機制,目前醫學界都無法完全闡釋清楚。一般認為,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腫瘤等可能是這個病的主要病因,而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波動、生活不規律、睡眠障礙等可能是引起突聾的誘因。因此,有些人會將突發性耳聾形象地比喻為「耳朵的中風」。
  • 如果我聾了,一定是「超聲波」搞的鬼!
    只要利用空化效應來清洗,則空化噪聲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它一定伴隨著空化效應的發生而產生。為了降低空化噪聲,就需要對空化噪聲產生的原理進行研究,從而在不影響空化清洗能力的前提下,找出一些降低空化噪聲對環境影響程度的方法。
  • 如何預防中暑?專家:不要飲用含大量糖分的飲料
    市職業病防治院職業衛生科主任毛革詩介紹,在高溫作業環境下,由於熱平衡和(或)水鹽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即為職業性高溫中暑。武漢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將收治的中暑患者,通過國家疾控中心的高溫中暑病例報告信息網絡直報系統進行網上報告。市職業病防治院根據網絡報告的病例,進行數據分析,提供指導意見。
  • 健康大咖談|「突聾」愛找哪些人?常佩戴耳機會導致「突聾」嗎?一旦...
    當到醫院就診時,醫生會為患者進行純音測聽,並繪製聽力曲線,然後根據聽力曲線相鄰兩個頻率聽力是否下降了20分貝,來判斷患者是否患有「突聾」。「突聾」愛找上哪些人?每種疾病都有自己的好發人群,「突聾」也不例外。「突聾」在各個年齡段都可以發生,但40歲~50歲發病率最高。這個年齡段的人群,身體機能有所衰退,並且承擔的工作壓力、生活負擔普遍偏大,「突聾」便容易趁虛而入。
  • 國際關注噪聲日 高鐵噪聲是如何「消失」的?
    高鐵上噪聲的來源高鐵噪聲的來源有受電弓噪聲、車頭空氣動力噪聲、車輛上部空氣動力噪聲、車輛下部噪聲和結構噪聲等,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鋼軌摩擦聲就屬於其中一種。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噪聲與振動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降噪頭靠,降噪頭靠可以形成一個保護區,學名是降噪區域,只要乘客們在降噪區域,聽到的噪聲會減小,從而可以免受噪聲"妖怪"的幹擾。以聲消聲,這是什麼黑科技?
  • 年輕人,再這樣做你就要聾了!
    年輕人,再這樣做你就要聾了!要聾了聾了了◆ ◆ ◆ ◆此前曾發布過一份《耳機質量調查》中顯示,在對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在學生中耳機使用率高達99.8%,已經出現噪聲性聽力損傷的人數超過1000人,佔比接近30%。歐盟也曾出具調查報告稱,戴著耳機聽音樂,耳機聲音超過85分貝,時長超過30分鐘,可能引起暫時性聽力下降。
  • 吸聲是如何降低室內噪聲的?
    一般來說,降低工廠車間噪聲最好的辦法是設法降低機器設備的噪聲,即所謂的聲源噪聲,這種對聲源的降噪稱為積極降噪。吸聲、隔聲和消聲是聲源傳播途徑的降噪措施,稱為消極降噪。由於聲源的降噪涉及機械製造、安裝、生產工藝、產品產量及質量等諸多因素。
  • 美女高管因職業性微笑長皺紋 半年打一次肉毒素
    美女高管因職業性微笑長皺紋 半年打一次肉毒素  美女高管職業微笑長皺紋  半年打一次肉毒素  醫生:笑不笑都要長皺紋,愛笑對皺紋形成有三成影響  昨天是世界微笑日,許多專家建議大家要多微笑。  重慶晚報記者 彭光瑞 實習生 嚴藝菲  長時間職業性微笑  美女魚尾紋越來越明顯  笑得多是不是真會起皺紋呢?楊亞東告訴我們,這是有必然聯繫的。  「這位患者就是笑出皺紋的典型。」昨日下午2點,記者在整形美容中心門診採訪時,楊亞東告訴記者,這名30歲左右的患者萬紅(化名)供職於某私企的高管,身材高挑、容貌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