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課代表》第三期:職業性噪聲聾的預防和診斷鑑定

2021-01-18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3月3日訊(記者 孫海燕)今天,是第21個全國愛耳日,主題是「保護聽力 終生受益」。《健康課代表》科普視頻直播欄目特別邀請到了山東省醫學會職業病臨床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職業病醫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閆永建,為大家講解「職業性噪聲聾的預防和診斷鑑定」。

  問:什麼是噪聲?噪聲的來源有哪些?

  答: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凡是幹擾人們生活,即不需要的那些聲音,都可以叫做「噪聲」。當噪聲對周圍人和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時候,就形成了噪聲對人體的汙染。

  噪聲從它的來源,可以把它分為「工業性噪聲」和「生活性噪聲」。在生產過程當中,由於機器的轉運、氣體的排放、工件的撞擊和摩擦等原因產生的噪聲,稱為「工業噪聲」,也叫「生產性噪聲」。

  工業噪聲分為三大類:機械性噪聲、空氣動力性噪聲、電磁性噪聲等等。在礦山爆破、壓力容器爆炸等等,它還可以產生短時間的強噪聲,這時候就可以引起爆震聾。生活性的噪聲,最常見的比如說像交通噪聲、建築施工工地上的噪聲等等。

  問:噪聲會給人體帶來哪些危害?

  答:噪聲,特別是高強度的噪聲,對機體健康損害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是表現為對聽力的損傷。

  工業中長期接觸噪聲,可以引起慢性的聽力損傷,俗稱職業性噪聲性的聽力損傷,甚至噪聲聾。它發生的程度和接觸噪聲的時間、強度是密切相關。一次或者短時間接觸強噪聲的刺激,可以引起急性聽力損傷,又叫爆震性耳聾。

  其次,長期接觸噪聲,可以引起人體的神經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心理和心血管系統的非特異性損害,臨床表現有頭痛、頭暈、睡眠障礙等等,也可以有心率和血壓的不穩,也可以有胃腸、內分泌、免疫功能紊亂等等。在心理上,噪音可以使人產生厭煩、煩燥、妨礙語言收聽、工作效率下降等等。

  問:噪聲它是怎麼測量的?我國的噪聲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答:噪聲採用聲級計進行測定,換算成等效連續A聲級,我國衛生標準規定,噪聲職業接觸限值: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穩態噪聲限值為85dB(A),非穩態噪聲等效聲級的限值為85dB(A)。

  問:從事噪聲作業的職工,國家是如何對其進行職業健康監護的?

  答:簡單來說,國家規定對接觸生產性噪聲的職工,要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上崗前,主要是為了篩查職業禁忌症,檢查規定:如果你環境中的噪聲強度,8小時等效A聲級大於85dB,工人應該每年進行一次職業健康檢查,如果這個噪聲的強度大於等於80dB小於85dB的時候,每兩年進行一次職業健康檢查。

  為了避免存在暫時性聽覺閾移,職工應在脫離噪聲環境48h後,進行聽力測定。 若初次測聽結果異常需要,進行複查,複查時間定為脫離噪聲環境後一周。

  需謹記,在做體檢的時候,應該選擇有資質的職業健康檢查機構進行體檢。另外,如果你從事了噪聲作業,在你脫離噪聲作業以前,一定要做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看看在離崗時是否引起了噪聲引起的聽力損害或者是噪聲聾。

  問:如果懷疑自己得了職業性噪聲聾,怎麼進行職業病診斷?

  答:如果職工有長期噪聲職業接觸史(一般連續接觸3年以上) ,在工作中漸進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懷疑患職業性噪聲聾的話,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要求提供職業接觸史的相關資料。

  職業接觸噪聲作業史;其他職業病危害如毒物接觸史;

  既往工作環境中的噪聲檢測監測資料複印件;既往單位職業健康監護資料,本人職業健康檢查資料複印件:包括上崗前及在崗期間的,聽力動態檢查結果等。

  然後到用人單位所在地、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就診。

  職業病診斷機構接診後,要進行耳科一般檢查、主客觀聽力檢查等,一般聽力要重複測定3次,間隔3天以上。

  根據檢查結果,排除偽聾,誇大性聽力損失,其他原因導致的感音神經性聾: 藥物中毒性聾(鏈黴素、慶大黴素、),傳染中毒性聾、家族性聾,美尼爾氏病,外傷性聾,突發性聾以及各種中耳疾患等。

  結合職業接觸史,必要時還要對工作現場進行調查,然後綜合分析,才可以做出診斷。

  問:噪聲對人體危害大,職業性噪聲聾應該如何預防?

  答:預防「噪聲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掌握:

  第一個方面,控制消除噪聲源,這是防止噪聲危害的根本措施。

  第二個,控制噪聲的傳播途徑,通過一些措施降低噪聲的強度,包括吸聲器消聲、隔聲、隔震等等措施降低噪聲的強度。

  第三就是隔離,如果這些還沒有辦法把噪聲降低到保護的程度,可以在工作區域建立一些隔離的操作室,讓職工在操作室裡邊進行操作。

  第四個就是佩戴合適的防護用品。當工作場所裡邊的噪聲強度超過我們國家規定的職業接觸限制的時候,要佩戴不同的個人防護用品,包括耳塞、耳罩、防噪聲帽等等。

  防噪聲帽或防噪聲頭盔的減噪效果是最好的,可以達到30-50dB。根據情況來進行選擇佩戴而在還是耳罩還是防噪聲帽。

  第五就是實施聽力監護措施,就是定期對接觸噪聲的員工進行職業健康監護,觀察他的聽力變化,以便早期採取有效的幹預措施。

相關焦點

  • 30秒學會如何預防職業性噪聲聾
    30秒學會如何預防職業性噪聲聾 2020-06-10 0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覆蓋500多家企業 龍崗區開展職業性噪聲聾預防專項系列培訓
    為遏制職業性噪聲聾的快速增長,全面提高龍崗區企業對噪聲危害的認知及防控能力,強化企業履行職業病防治的主體責任,11月16日-19日,龍崗區衛生健康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市職業病防治院及各街道預防保健所,在全區舉辦「龍崗區職業性噪聲聾預防系列培訓」共四場。對龍崗區既往5年發生過職業性噪聲聾病例的500多家企業進行全覆蓋的培訓,各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部門主管約700餘人參加了本次專項培訓。
  • 浙江職業病發病譜新變化 職業性噪聲聾防治或將成防控重點
    職業性噪聲聾呈快速增長趨勢,已經成為浙江第二大職業病,浙江職業病發病譜正發生新的變化。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職業病防治宣傳周活動以線上為主,省級層面宣傳活動進行線上啟動後將通過網絡全面鋪開。記者了解到,自2006年實行職業病網報以來至2019年,浙江累計報告新發職業病7543例,其中發病數最多的是塵肺病,約佔75%,職業性噪聲聾、職業性中暑、急性化學中毒等佔25%。根據浙江2019年塵肺病隨訪和調查結果,全省隨訪到塵肺病22561例,至2019年底浙江存活塵肺病人1.1萬餘例。
  • 浙江發布近10年職業病防治情況 職業性噪聲聾呈快速增長趨勢
    杭州網 記者 楊威 通訊員 任少凡 楊善嘯 杭州網訊今年4月25號至5月1號是浙江省第17個全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4月25號,2019年職業病防治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舉辦。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職業性噪聲聾呈快速增長趨勢。
  • 職業病預防——警惕噪聲性聽力損傷
    隨著我國工業的發展,噪聲危害的分布範圍越來越廣,人們接觸噪聲的機會日益增多。長期接觸噪聲會對人體多個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其中以聽覺器官的損害最為突出,嚴重時還會引起噪聲性疾病。因此,噪聲危害的研究、治理和防護具有重要意義。1.
  • 突聾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今天我們將以《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為藍本,為大家介紹突聾的臨床表現、診斷依據及鑑別診斷。  成都民生耳鼻喉醫院表示,因突聾的病因和病理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突聾患者不同的聽力損失曲線可能代表不同的發病機制,建議根據聽力曲線進行分型,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案。
  • 【健康驛站】非職業性CO中毒防治小知識
    【健康驛站】非職業性CO中毒防治小知識 2021-01-11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預防噪聲性耳聾
    噪聲性聾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故應以預防為主。如何預防噪聲性聾的發生和降低聽覺傷害的程度已成為各國學者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噪聲性聾病因 噪聲超過85~90dB強度時,即對耳蝸造成損害,至於損害程度,與下列因素有關: 1.噪聲強度:噪聲性耳聾的發病頻率隨噪聲強度的增加而增加。
  • 健康大咖談|「突聾」愛找哪些人?常佩戴耳機會導致「突聾」嗎?一旦...
    12月23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耳鼻喉學院副院長王寧宇教授做客國家健康科普專家系列直播活動——「健康大咖談」節目的直播間,圍繞公眾關心的「突聾」問題進行了權威解答。在此帶您快速瀏覽核心要點。「突聾」到底是什麼病?「突聾」是突發性耳聾的簡稱,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 開關電源故障診斷與排除 中英文版 高清PDF電子書
    ,利用大量真實的事例論述了開關電源故障和排除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以及高頻環境下的去耦、輸出噪聲和濾波、電容的選用、接地層的鋪設技巧、印製電路板的布局、設備的有效使用、提高效率的手段、emi 和噪聲等基礎知識和上述原因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並視角獨特地提出開關電源故障診斷的一家之言。
  • 張靚穎自爆間歇性失聰 突聾也有職業偏好
    突發性耳聾,也叫特發性突聾,簡稱「突發性聾」或「突聾」,是指急性特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是耳鼻喉科的一種急症,根據突聾診斷和治療指南介紹,目前,突聾產生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如果不及時進行幹預,很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 廣西-東協經開區:抓緊壓實預防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工作 (6/7)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4日訊(通訊員 潘志安)12月24日,「小手拉大手」預防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宣傳活動在廣西-東協經開區第二小學拉開序幕。「我們學校主要通過集中學習和班會主題學習的方式開展預防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每周還不定期在家長和教師QQ及微信群轉發相關的安全教育知識內容,同時發放安全教育宣傳資料讓孩子帶回家與家長一起學習,提升師生的安全意識。」廣西-東協經開區第二小學校長黃博表示。
  • 迪安診斷: 擁抱第三方醫檢「黃金時代」
    第三方醫檢在中國僅二十年歷史。隨著近年新醫改的不斷深入,以及「總額預付」和「按病種收費」等措施的推廣,迪安診斷已擺脫了新生業態常見的角色尷尬,迎來柳暗花明的市場機遇。上市後的4年裡,迪安診斷借政策「東風」迎來了「跑馬圈地」的快速發展期。最新出爐的半年報數據顯示,迪安診斷實現8.13億元營業額,同比增長30.7%,淨利潤8940萬元,同比增長38.9%。
  • 健康大咖談 | 數九寒冬防「突聾」
    健康大咖談 | 數九寒冬防「突聾」 2020-12-22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年輕人,再這樣做你就要聾了!
    年輕人,再這樣做你就要聾了!要聾了聾了了經診斷,他的聽力損失達到50分貝,相當於中等程度的聽力損害。年紀輕輕的小夥子,聽力竟和九十歲的老人差不多。南京一位大學生喜歡聽MP3,經常聽著聽著就睡著了。有一天他突然聽不見了,經診斷,屬於重度聽力障礙。醫生說,「耳朵損傷太嚴重了,所以治療效果不太好。」不安全使用耳機危害有多大?
  • 如何診斷?如何治療?如何預防?
    前列腺分泌物是精液的主要成分,為無色混濁液,呈弱酸性(pH6.5),富含蛋白水解酶,纖維蛋白溶酶,有液化精液的作用;還含高濃度的鋅、檸檬酸和酸性磷酸酶,後二者是檢測前列腺功能和法醫鑑定精液的敏感指標。前列腺鈣化?
  • 眼一閉一睜,這耳朵咋就聾了呢?
    突發性耳聾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根據2015年發布的《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突發性耳聾(簡稱突聾)是指:72h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至少在相鄰的兩個頻率聽力下降≥20dB HL。儘管多數新聞報導突聾是在熬夜、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等情況後出現,多見於30-50歲人群,但對於突發性耳聾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機制,目前醫學界都無法完全闡釋清楚。一般認為,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腫瘤等可能是這個病的主要病因,而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波動、生活不規律、睡眠障礙等可能是引起突聾的誘因。因此,有些人會將突發性耳聾形象地比喻為「耳朵的中風」。
  • 心理健康課「角色模擬」有趣味
    心理健康課「角色模擬」有趣味金羊網  作者:陳玉霞  2020-04-13 2020年開始,廣東輕工職院各年級將開設心理健康必修課
  • 健康大咖談|數九寒冬防「突聾」
    「突聾」是突發性耳聾的簡稱,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秋冬季是「突聾」的高發季節,就在今年雙11期間,有位女士因為連續熬夜清空購物車,導致「突聾」偷襲了她的左耳,好在就診及時,病情得到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