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家庭教會牧者:會友制對教會合一和有秩序的治理至關重要

2021-01-18 基督教資訊平臺

「中國現在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存在著大量遊走教會的基督徒,而且越來越多無知的基督徒在產生。」這是一位中國家庭教會牧者憂心中國教會而發的感嘆。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誇讚中國基督徒近60年增長了數十倍,這確實是讓人欣喜的數字。

然而,牧者更應該看到基督徒人數增長的背後面臨的更大挑戰:缺乏合乎聖經原則的治理而帶來的教會牧養和信徒生命建造的困難,由此導致的大量問題信徒。

很多人依然存在著對教會的治理的誤解,認為教會可有可無,只要信主個人得救就可以了;認為只要有兩三個人,就可以隨意組成教會;認為最重要的是傳福音,教會不過是組織,是形式,是可有可無,只要靠聖靈的帶領就行了……

種種錯誤的觀念和教導導致教會疏於治理,教會治理變得隨意化,失去教育的功能,成為宣洩個人情緒的俱樂部一樣的地方。可是偉大的改教家加爾文在談及教會的治理時嚴肅地指出:「凡是要廢棄或貶抑我們所談及的教牧次序和教會治理,或者視之為沒有必要、並不重要的人,都是企圖破壞教會,甚至摧毀教會。」

由此可見教會治理對一個教會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地上的教會,既然是約民所組成的群體,當然就有一定的組織性。教會本身不是一個組織,但教會內部卻有組織,需要有符合聖經教訓的治理。

沒有好的治理,也不會有好的傳道和牧養,這是大多教會牧者的切身體會。中國教會近年也在積極的探索合適的治理模式,其中嘗試較多的便是城市新興教會在探索的會友制治理模式。

基督時報網站就此聯繫了武漢一家庭教會牧者,邀請他談了教會治理中會友制的必要性和實踐會友制的益處和經驗,該教會從建立至今三年一直實行的是會友制治理模式。他說:「會友制對教會合一和有秩序的治理至關重要。」

以下是基督時報網站和武漢該教會牧師的訪談內容。

問:您是如何看待教會治理呢?
答:一個教會沒有合乎聖經的治理,傳道也不能落實。任何一個教會,都需要有合乎聖經的一個基本法則。

問:您如何看待現在中國教會治理的狀況?
答:現在中國教會的治理沒有明確的原則,比較隨意化,沒有嚴格的按照聖經的原則。教會治理的主要的方式有主教制、公理制和長老制,中國教會不太熟悉這個,有很多教會沒有意識到合乎聖經的治理的重要性,這是當今教會的一個很大的問題。當然,也有很多的教會在探索實踐會友制,因為更多的傳道人覺悟過來了,看到治理的重要性。

問:我知道您教會一開始實行的就是會友制的治理,您如何從聖經中看會友制治理的必要性呢?
答:在聖經中我們看到教會對委身教會的人是有明確的記錄的,並且細緻了解他們的情況。首先在使徒行傳2章中第一次受洗的人約有三千,可以看到當時對加入教會的人顯然是記錄了的。其次,他們對信徒的實際的情況是有記錄和關心的,如在提摩太前書5章9節中說寡婦是記錄在冊的。

所以今天教會也當清楚信徒中哪些是委身在這個教會和沒有委身在這個教會的,才能更好的跟進牧養,因為聖經也教導我們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而且今天教會很多,神學的觀念不盡一致,從這個層面上看,會友制也更加重要了。

另外,我們從聖經中看到會眾是一同參與到教會的治理當中的,如長老、執事的選立和其他重大事項的決策等。而如果沒有會友制的管理,教會就無法區分有參與權和沒有參與權的人,會眾是無法參與到教會的治理當中的。

問:從信徒生命需要的角度,您如何看待會友制的作用呢?
答:會友制幫助信徒明確自己重生得救的確信,也幫助信徒委身教會。

首先,會友制治理中嚴謹的考核幫助區分有沒有重生得救確信的基督徒。教會只能承認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是教會的成員。當然重生得救的標記是洗禮,但是有的教會在洗禮上要求不嚴,只要個人願意都給施洗,甚至有的教會中只要作了決志禱告的人就可以領聖餐。這樣的現象的擴大化,導致很多在教會裡面聚會很久卻沒有重生得救的人,他們卻以為自己屬於教會。而會友制治理就要求對來到教會的信徒會作嚴謹的考核,只有經過嚴謹的考核的信徒才能被接納為教會會友。

其次,會友制治理讓信徒認識自己的責任,幫助他們委身教會。很多的基督徒對委身教會是很隨便的,今天去這個教會,明天去那個教會,這樣對自己的生命成長不利。有的人以為委身一個教會就是被限制有捆綁,所以不願意委身。這是錯誤的,這個跟教會沒有強調基督徒的責任是有關係的。很多基督徒認為,來教會只是為了受洗的,是只是來得到的。而事實上,每個基督徒應該認識到對教會有責任的,是需要接受教會的治理,參與教會的建造和服事。

問:您可以從教會需要的角度談談會友制的必要性嗎?
答:首先,從牧養的角度看,會友制讓教會可以清晰的區分委身教會和沒有委身教會的基督徒,便於教會跟進並深入牧養會眾。中國面臨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遊走的基督徒很多,今天這個教會,明天那個教會。如果沒有會友制,教會不能區分委身和沒有委身的信徒,教會就無法穩定和深入地牧養信徒,因此信徒生命無法健康的成長。沒有會友制的管理,也為遊走的基督徒的產生流出了更大的空間。

其次,從治理的角度看,會友制對教會有次序的治理至關重要。會友制讓信徒清晰明確的知道自己的責任,並且有效的參與到教會的治理中。通過聖經可以看到,會眾有一個很大的責任,比如選立長老或其他重大的決議都需要會眾的參與的。如果沒有會友制,信徒對信仰和教會的認識不夠,而且層次不齊,無法參與到教會的治理當中。對教會沒有真正的委身的人,無法給教會一個正確的支持,一個正確的提議。

如果沒有會友制,教會不知道哪些成員是委身教會的,哪些不是委身教會的,那教會也無法有效地調動全體教會成員共同參與服事,教會的事工也很難有目標、有原則地推動。而且沒有會友制,教會也無法對信徒進行有效的懲戒。

最後,會友制給教會的合一帶來保障。會友制對成為會友的信徒有一定的標準,會友必須在信仰上有明確的告白,也願意接受教會長老的治理以及教會章程的約束。會友作為教會核心和主體的成員,給教會的合一帶來保障。就如果沒有會友制,他們常常會把教會拿來比較甚至論斷,以至埋下分裂的種子。


問:我知道您的教會是一開始就以會友制的模式在治理,一般在您教會會友的標準是怎樣的呢?
答:第一,信徒必須同意本教會的信仰告白,我們教會有信條。
第二,信徒必須願意委身教會,接受長老的治理。
第三,信徒必須願意接受教會章程的治理和約束。我們一般會有這幾個方面的要求,讓信徒清楚地知道他應該守住什麼信仰,知道所在教會是怎麼治理的以及他自己的責任。

這都是他必須要同意的,這樣我們才能同意一個人加入教會。不然的話,我們會建議他找一個自己認為合適,比較同意的教會。沒有委身教會的人,如果不願意委身在我們教會,那可以委身其他教會。但我們建議信徒必須要委身一個教會,因為你有一個家和對你負責的牧者。

問:您能分享一下您教會實踐會友制三年以來的效果和收穫嗎?
答:雖然現在實行會友制的教會不多,但是我們是要努力做的。我自己最深切的一個感受就是:我們教會因為有了會友制,弟兄姐妹都深深的體驗到,我們要同心合意,因為這是我們的教會,我們要愛他。雖然我們人少,但是弟兄姐妹都是很同心的。









 

相關焦點

  • 向中國教會吶喊——送給疫情期間的教會牧者們,共勉!
    我們當思考,我們這些牧者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在瘟疫中反省。而不是一味地為世人禱告。你可以打開朋友圈,連結,視頻,音頻,聽聽,看看,讀讀,有多少禱告是為了教會而悔改,有多少牧者在認罪悔改呢?打開,反正都是傳達者一個信息——都是別人的錯。
  • 教會建造反思:武漢一牧者談教會一定要樹立「異象」嗎?
    隨著城市教會的興起,教會普遍都有明確的異象宣言,作為建造這間教會的目的和方向,把教會牧者和信徒緊緊凝聚在一起。然而,武漢牧者譚牧師卻對此持不同的觀點,他認為過度宣講異象可能會導致弟兄姐妹偏執異象而忘記上帝全備的心意,所以他自己所牧養的教會則「一般不用異象這個詞」。
  • 【專訪】約書亞樂團團長周巽光牧師(上):教會應打破宗教轄制 正確...
    對此問題,約書亞樂團團長周巽光牧師有深刻的體會和感受。8月初,他受邀到深圳美年堂教導「天國文化君尊的敬拜」課程時,繁忙中抽出時間接受基督時報同工採訪,講述他這些年透過服事對於「天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並希望藉此課程裝備中國大陸的牧者領袖和同工,幫助教會打破宗教的靈轄制,打造敬拜文化的教會,使教會能正確地代表神。
  • 牧師該如何去愛教會裡特別難相處的弟兄姊妹?
    雖然他表達自己對當地教會的深愛和委身,但他同時也提到,他認識的每一個教會都有「惹怒帶領人的會友和參與者」。他的文章旨在對這些人做一個簡短的描述,也許是為了讓其他牧師表示同情,抑或是為了給弟兄姊妹某種警告,好像在說:「不要像這些人一樣。」
  • 北京橄欖樹教會十周年慶典 數點五大感動瞬間
    而一直關照、愛護他們的牧者謝模善鼓勵他們開放家庭,於是從起初的三對夫妻小聚會點,上帝引領,十年後教會一步步轉型,如今成為了一社區型教會,並在醫療服事方面有著獨特的看見與使命。感動連連:前會友上臺見證 周明牧師根據時間,把教會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03年-05年,開創起步階段、06到09年,教會穩定發展、2010年-至今,教會初具規模。
  • 成都秋雨之福教會牧函:歸正的牧師,歸正的會友
    周報上給大家匯報,教會邀請了幾位改革宗長老會的牧師,組成按牧團,將對我和華生長老,進行按牧的考察。包括教義、神學、聖經、聖禮、教會治理等五門課程的筆試,一篇神學論文,一次證道,一次面試。 回想三年的全職服侍,行走時,總以為如履薄冰;走過後,就讚嘆腳下有萬古磐石。最深的體會是,看到了自己太多的錯誤,也看到了主太多的恩典。凡成就了的,都是主親自成全的。
  • 教會的真與假
    有關教會的組織 即使是合乎聖經的真教會也從來都不是完美。穀倉之中有糠皮,而每個教會也會有假冒偽善者和不信之人。「假冒偽善者」一詞最初與「演員」有關。一個行為與事實不同的人,即表裡不一的人,因此我們用這個詞來表示「假信徒」。
  • 教會是什麼?丨教會是金燈臺,純正、發光、合一
    這是錯誤的信仰,也是沒有意識到,去教會是何等的榮耀和神聖。2、教會要有金子般的單純精金表示單純、純正。約13:35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在教會中,要努力呈現出笑容、關心、探訪等,使每一個進來的人都享受到從神而來的溫暖和愛。
  • 魏司道:對教會法規的輕視
    因此教會治理與懲戒的任何裂痕與瑕疵都必須非常留意,因為對神絕對的權威如果有任何的馬虎,對神國的興盛與未來的發展為害至巨。   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主義和利己主義的時代,幾乎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原則、絕對的是非標準。結果關於教會治理與懲戒的想法與做法,在教會中也產生了很深的歧見,甚至有許多教會根本就忽視這件事情,這種忽視是大部分基督徒和大部分教會都心照不宣的事實。
  • 從老底嘉教會反思今日教會面臨的難處
    這種光景是最剛硬的,無論用什麼辦法都不為所動,就如教會聚會的問題,也是很難改變的局面,信徒是想來聚會就來,不想來就不來;神是想信就信,不想信就不信。無論是信主還是聚會,完全憑著自己的喜好和心情。有的信徒非但不聚會,甚至還拒絕牧者同工的探望。關於服侍的同工肢體也是如此,心情好就服侍,如果一句話、一個眼神不對了就會軟弱,就不服氣了,牧者都無法勸說。
  • 教會領袖們治理教會的十大掙扎
    所以每個人都需要耶穌的拯救,上帝的話語,教會領袖更不例外······教會領袖常常是在為信徒解決一些痛苦掙扎的罪的問題,但是他們在帶領教會時常常會遇到掙扎,也會遇到誘惑,也會遇到很多罪的問題,那如何解決呢?有牧者收集整理了十個最讓教會領袖們掙扎的事情並給出解決方法。
  • ...健康的教會:七大模式的轉變 讓教會實現最重要的使命——使萬民...
    (圖:基督時報) 「大家都很想建立健康的教會。數量增長的教會不一定是健康的教會,但是健康的教會一定會增長。」「健康的教會來源於健康的牧者、健康的家庭。」
  • 因失信案入獄的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康希獲減刑出獄 要警醒!
    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City Harvest Church,CHC)挪用公款事件爆發後,康希牧師與同工們開始接受調查,審訊期超過140天,是新加坡歷史上審訊期最長的刑事案之一。後來新加坡法庭判定,在2007年至2009年之間,六位被告共挪用教會千萬元公款,分別是教會始創人康希、陳一平牧師、教會前投資經理周英漢、教會前財務經理黃玉音、時任管理董事委員會成員林嶺恆,及教會財務經理陳紹雲。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談同性婚姻
    基督宗教裡面不同信仰傳統的教會對同性愛的理解不太一致,以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有多年宣教合作關係的一些教會為例,加拿大聯合基督教會,按立同性牧者,長老教會反對;美國長老教會、美國聯合基督教會都按立同性牧者、同性婚姻的牧者;英國聯合歸正教會、蘇格蘭教會,最近也通過、接受同性愛的基督徒作為牧者,但紐西蘭教會不接受;澳大利亞聯合基督教會,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還繼續在討論;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從
  • 教會路茫茫(我對香港聖公會退席中大崇基神學院的聲明)
    或是最新一期2016四月建道通訊梁家麟院長所講到的經歷一樣:認識不少教會,即或沒有顯著的集體跳槽情況,還是有年輕一代流失的嚴重問題。教我困惑的是,部分教會的牧者和信徒領袖,對問題表現出超乎尋常的鎮靜,既不著急,亦不覺得要處理。一位教會執事的兩個女兒都轉到別的教會去,原因是她們不喜歡原來教會的崇拜模式;執事的回應是:「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這是沒辦法的。」一臉坦然。
  • 教會復興的核心:不在乎外在形式,而是其中有基督
    甚至他在傳道中途遇見被鬼附的人鬼都怕他,縱觀新約和舊約,有何人可以奉自己的名斥責魔鬼呢?唯有耶穌。如此看來,我們今天跟隨的到底是誰呢?答案很簡單,是耶穌。昔日歌林多教會有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有人說:「我是屬亞波羅的」。保羅曾說:「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由此可見,儘管是保羅,他也依然將人引到耶穌的面前,讓人的心轉向上帝的本身。
  • 深圳眾教會為雅安禱告 與哀慟的人同哀哭
    周六周日,深圳各教會都發出為雅安禱告的信息。讓筆者深深地感受到「與哀慟的人同哀哭」。周六,本來和香港的鄔小鶴牧師約好下午三時採訪。中午11點在筆者探訪一姊妹的路上接到鄔牧師同工電話讓提前過去,由於大街車來人往,噪音嘈雜沒聽清什麼原因。探訪完姊妹,一點左右筆者趕到地鐵站再次接到鄔牧師同工電話聽到「你能不能快到趕到,採訪完,我要趕回香港想辦法去四川賑災,四川死人了你知不知道?」
  • 直銷之風,危害教會!來自天堂的信!
    一時間內憂外患,牧者們開始明白,一種叫「傳銷」的東西正在侵蝕為害教會;許多同工和會友都不同程度地陷在其中。  眼看著群羊走迷,憂心如焚的牧者們開始在聚會、同工會和私下各種場合陳明利害,苦勸迷失者們回頭。師母回憶說那些日子牧師常常凌晨才回家;但他們的心卻異常剛硬,不肯回頭。最後牧者們下決心奉主名潔凈聖殿;教會是萬民禱告的殿,絕不能成為賊窩(見馬太福音21:12-13)。
  • 基督教丨是誰在處心積慮地破壞教會合一?
    倪柝聲和李常受教會的合一是保惠師聖靈已經作成的,所以,教會元首耶穌基督命令肢體要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使徒保羅針對哥林多教會的紛爭預以嚴厲地責備,使徒的教訓當然不是僅針對哥林多教會,更是警誡歷代教會!他寫給以弗所教會的信中,對教會應該有的真理樣式進行了闡述,他吩咐每一個蒙召的基督徒,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並且,使徒保羅強調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信徒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任何破壞教會合一、試圖拉幫結派、分裂教會的行為,都出自邪惡、敗壞的撒但,必召致主神的咒詛和嚴厲地審判!
  • 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到底哪個好?
    「網絡基督家園」進入點擊關注即可免費訂閱近期不少弟兄姊妹問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有哪種教會是正宗的教會如果你和耶穌沒有關係,無論你在三自教會,家庭教會你都與得救沒有關係! 一個框架,一個不同的組織形態,與你和耶穌的生命連接無關,耶穌不在框架裡,不在組織形態中,也不在所謂的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裡,他在一群愛他的人中間,在愛他的人心裡!耶穌說,若有人愛主,這人是耶穌所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