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對自己過於苛責

2020-12-22 整理自己的心情

壹 回顧

你的反應告訴別人你是怎樣的人

好習慣,限制我們去作惡;壞習慣,限制我們去行義

彼此相爭的人心中沒有愛

哥林多前書講解(七)不要被怒火衝昏頭腦,忘記自己的身份

理解別人的難處,體貼他們的軟弱

貳 不要對自己過於苛責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群人,他們行事為人追求完美,總想著能夠盡善盡美,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然而,真正的現實卻是無論他們怎麼做,總有人會不滿意、不高興。

在很久以前,有一對異性兄弟在兵荒馬亂的戰爭時代,憑藉他們所擁有的智慧和能力止息了紛爭,建立了自己的國度。

然後,他們兄弟二人,一位做了國王,一位做了宰相。

為了紀念自己兄弟二人之間的親情與友情,也為了不讓自己的後代彼此相殘,他們一致決定:一個世代為王,一個世代為相。權力的大小,以每個人的具體才能而定。王有才,則王權重;相有才,則相權重;一切以國家的平穩和發展為重。並且以二十年為限,二十年一過馬上退位。

他們的設想非常好,第一次權力的交接也很順利。第二代國王與宰相的關係也非常親近。

然而,到了第三代卻出了問題。

由於第二代的國王與宰相,從小對於兩位第三代的接班人過於嚴厲與苛刻,使兩位第三代的接班人同時養成了一種過分追求完美,總是想得到別人認同的性格。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一旦有人不認可他們,他們就會馬上陷入愧疚與自責之中。

最後,兩位第一代的國王和宰相,不得不結束他們的逍遙生活,出面處理此事。因為如果一位接班人這樣,還不會出問題;現在兩位都這樣,那問題就大了。

當兩位第一代的國王和宰相,把兩位第三代的接班人叫到他們面前後,那位第一代的國王說:「二弟,還是你來說吧!我看著他們倆,就來氣!怎麼……」

「好了!你要是實在看不慣,就別看了。我來處理!」第一代的宰相說。

「那,我到外面等你!你來處理吧!」說完話,那位第一代的國王就氣哼哼地走了出去。

看到那位第一代國王生氣的樣子,兩位第三代被嚇的兩條腿直打哆嗦。

想一想,自己的性格

看到眼前的一幕,第一代宰相嘆了一口氣,說:「我知道你們是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想追求完美。但是王與相,除了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問心無愧,你們懂嗎?」

「問心無愧?」兩位第三代同時問到道。

「對!問心無愧!只要你們努力了,盡職盡責的去做了,這就夠了!人心百態,你們永遠也不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可,總會有一部分人因為各種原因不會認可你們。」

叄 無愧的工人

做無愧的工人

使徒保羅在在提摩太後書中,吩咐提摩太說:

【提後2:15】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做無愧的工人,按著正義分解真理的道。

從使徒保羅吩咐提摩太的話語之中,我們可以看出:使徒保羅並沒有吩咐提摩太去追求完美,在神面前做一個追求完美無缺的工人,而是讓他在神面前做一個問心無愧的工人。

肆 建議

良好的性格與心態,是一生的祝福

⒈對自己過分的苛責,過於追求完美,只會使我們陷入到自責與自卑的陷阱之中,不可自拔。

⒉對於以前的行為,我們需要查驗和反省;對於以前的錯誤,我們也需要改正。

但是,沒有必要對於自己過於苛責與苛刻。

⒊只要我們已經盡職盡責的努力去做了,問心無愧,這就夠了!因為我們永遠也無法同時滿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

相關焦點

  • 不要太苛責自己
    最近幾天,我沒有做很重要的事情,每天都會很多時間看電視,覺得有些浪費時間,卻也沒有過度地克制自己。 另外,如果在休息的時候,還要過度克制自己,那豈不是休息也沒有辦法休息,更別談工作和學習了。 6月份,我在完成每天聊30個人目標的時候,感受最為深刻的是,絕大多數人都喜歡自我苛責,有些人會過度苛責自己,生怕自己好過一點了。
  • 苛責造句和解釋_苛責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苛責(kē zé)。 [丁玲《韋護》:「有的人苛責他過去的歷史;然而都不外乎嫉妒。」] 苛責參考例句: 1、他己經省悟了,你就不要再苛責他了。 2、凡事要反求諸己,不要老是苛責別人。
  • 《能耐大了》,但請不要太苛責德雲社
    對於網上對德雲社的苛責和謾罵,個人覺得有點吹毛求疵了。說演技不行,德雲社不是電影學院或戲劇學院、郭老師也不奢望培養出影帝,拍電影和電視劇都是副業,給徒弟們多一些展示平臺而已,大家不要太苛責了。《能耐大了》 就像一盤下酒菜,不追求高大上,要的就是清淡爽口,喝點小酒、看一兩集 ,輕鬆自在也。
  • 想要改變,先學會別苛責自己
    「不要過度苛責自己」這個建議幾乎已經是陳腔濫調,但為什麼我們就是無法停止批評自己?01無法輕易擺脫的自我批判從心理學的觀點,我們難以遏制的自我苛責或許源自於人們的「消極偏見」。演化心理學家認為,在演化過程中為了偵測危險,人自然而然對於具威脅性、負面的事物會更加敏感,因此反應也會強過於喜愛的事物。比方說,伴侶一句無心批評的話,可能需要至少五個善意、有建設性的行為才能彌補。簡而言之,我們的內建設定就是會把自己犯過的錯和缺點看得比過往的成功和優點還重。
  • 小S:生活本就不易,別再苛責自己
    其實,很多人都誤會了兩個概念:「自律」和「苛責」。很多人所謂的自律,都是超出了自己能力的苛責。比如明明每周適量運動就好了,不,我要每天逼自己運動。明明100斤就很好看很健康了,不,我要逼自己瘦到90斤。明明中午多吃了兩口也沒關係,不,我要懲罰自己不吃晚飯。有名的毒雞湯說,你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 過度苛責自己,是一種深度的自私
    「我對不起……」想得自己心力交瘁、痛苦難耐,使自己沉浸在悲傷、悔恨和痛苦之中。其實,不管過去發生了什麼,你在那一刻所做的事情,都是那個時候你的資源、你的能力、你的理解、你的智慧、你的知識、你的情緒狀態等各方面因素作用下,所能做的最好選擇。
  • 王昕宇:「醫生術後喝葡萄糖」,少些苛責,多些關懷
    針對這一質疑,當事醫生鄭濤回應當時是自己連續做了8小時手術,又累又渴才靠葡萄糖水補充體力,費用是算進科室成本。(11月16日 澎湃新聞)醫生為救病人不眠不休高強度手術8個小時,體力不支拿葡萄糖補水卻招來非議,這位醫生心裡的難過與無奈可想而知。
  • 職場女性,別再苛責自己了好嗎?
    下屬也不給力,從來不會幫自己分憂解難,都是推一下動一下。她覺得自己的工作停滯不前了。家庭方面,由於老公經常出差,自己工作也比較忙,公公婆婆又比較溺愛孩子,導致他養成了很多不好的習慣,在學校經常違反紀律被老師罵。老師經常打電話給表姐順便也對她進行批評教育。
  • 智者修煉自己,愚者苛責他人
    你發洩出去的戾氣,總會反彈到自己身邊;你散發出去的善意,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 所以智者總是修煉自我,而愚者從來看不到自身的問題,總是苛責他人。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不看透世間的名聲與權利就不能很好的明確自己的志向,內心不寧靜就無法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
  • 夜讀|給自己多一點甜,何必太苛責
    誰都有分身乏術、力所不能及的時刻,不要因此苛責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學會了掩飾隱藏,更學會喜怒不形於色,自我鞭策與默默消化。別人的錯誤,我們擔著,表面上還裝著雲淡風輕的樣子,其實,心裏面已經波濤洶湧,一個人的時候,內心崩潰悲傷成歌。卻忘了,我們都是吃五穀雜糧的俗人。
  • 父母愛情:女人在婚戀中千萬不要學江德華過於倒貼,否則不被珍惜
    伴隨著經濟的高度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越來越開發,根植於我們傳統觀念,過去要求人們要含蓄,尤其是女人,在面對婚戀這一塊,向來傳統觀念要求女人含蓄矜持,不要過於開放主動,然而時下觀念裡,似乎很多女性已經從這種傳統觀念中解放出來,現實中上演女追男,並且追得轟轟烈烈的例子並不在少數,我們一邊讚美這類女性的勇敢
  • 張馨予呼籲不要苛責明星體重,反被噴:吃了這碗飯就別吃那碗飯
    9月10日張馨予發博說自己曾也被嘲笑過,胖了以後膀大腰圓,是p圖,滿滿的惡意。呼籲觀眾不要苛責明星體重,皮肉的美終究不過一顆赤子之心。其實她這條微博疑似是回應闞清子發微博說自己大半夜被經紀人叫減肥
  • 世道變壞,是從苛責好人開始的
    得知成績後,傅園慧眼含熱淚,遺憾的說道: 「沒有辦法,感覺挺對不起教練的,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失敗,永遠不要放棄就好!」 但是很多網友卻對她口誅筆伐,把她失敗的原因歸結於參加太多綜藝。 甚至有人寫到:不務正業,也該是這樣的結局,整天就知道在網上竄紅!
  • 苛責宋小女,其惡有甚於冤獄
    輿論場上,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權利,但是對一個被不可逆轉地改變命運的無辜者,一味苛責,其惡有甚於冤獄!概括起來,對宋小女的質疑主要有三點,都是站不住腳的。有人質疑「26年為夫伸冤」的真實性。這些質疑的依據是,從宋小女對媒體的講述中,她在張玉環入獄三年後就改嫁,之後自己很少去、更從沒有讓兩個兒子去探監。宋小女自稱不認識幾個字,需要靠查字典寫申訴信,可在張玉環出獄後就能對媒體侃侃而談,甚至一夜間寫出千餘言的聲明。這些觀點只是抓住了隻言片語,將當事人講述的部分事實當成了全貌,既冷血更缺少最起碼的同理心。
  • 過度苛責絕不可取
    作為事件牽涉地的居民,人們希望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自己是否存在被感染可能性,無可厚非。出現確診病例第二天,成都市及時公布流調情況,也是為了第一時間排查第一時間防控疫情傳播。這次的事件也提醒著我們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仍需牢牢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 吳謝宇殺母一案教會母親儘量少苛責孩子,也不要過分寵溺孩子
    首先是這樣的,吳謝宇以異常縝密的手段殺死了自己的母親。他將屍體用塑料包裹了數十層,並在每一層縫隙中,放入了活性炭吸臭;他在房間內安裝了監控,並且連接電腦,能用手機監控現場情況;他帶著母親的手機,以便及時回復他人簡訊。警方發現其母親屍體後,調查其22歲兒子吳謝宇有重大嫌疑。
  • 醫學生救人無效遭惡評:苛責善良是人性最大的惡
    這兩位女碩士生,在面對病人時沒有多想,只想到自己學醫的,就給自己放在了醫生救人救命的責任上,義無反顧,這難道不是一種勇氣嗎?在知道男子生命無法挽回時頻頻落淚,悲從中來,這不可貴嗎?就連男子家屬都站出來感謝這兩位女生,事外人又怎麼能拿這種善舉來開玩笑,甚至是苛責善良呢?這件事讓我想起了2019年的高鐵事件:2019年3月17日,從柳州開往南寧的D3565次列車上,有一名乘客不舒服,車內廣播緊急呼叫,一名陳姓女醫生聽聞後前往救助。
  • 不過是社會對女性太過苛責罷了
    陳赫被曝出軌後,不僅影視工作正常,還轟轟烈烈的宣傳自己直播帶貨的消息。其實不是,不過是這個社會對於女性太過苛責罷了。不過是社會對女性太過苛責罷了​​這種類型的花邊事件,在娛樂圈裡數不勝數。這並不是網友對女明星的一種苛責,而是整個社會對女性的苛責。這種區別對待的情況,屢見不鮮,但其實身邊的人都是默許這種現象存在的。
  • 總是打著愛你的名號來苛責你的人,多半不愛你
    所以,當你遇到了一個在感情裡面沒有辦法做到對你好的人,那你就應該要早點和對方分開,沒必要讓自己繼續。總是打著愛你的名號來苛責你的人,多半不愛你。因此,你就應該要自己從這段關係裡面脫離出來。因此,要是你在這段關係裡面沒有辦法讓你自己做到對對方有敬意,那你就不要想著他會和你繼續。互相理解感情這樣的東西非常重要的一點也就是去理解。其實,你是沒有辦法去要求對方在這段關係裡面的想法就是要和你一樣的。
  • 你足夠尊重自己,就不要太過於在乎他人的閒言碎語!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事情,有時候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卻在別人那裡留下了閒言碎語,我們不用太過於在乎,他人眼中的自己,因為每個人眼裡都有不一樣的你,所以,學會讓自己放下。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我們不快樂,而是不放過自己,跟自己計較,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牢記於心,怎麼會沒有煩惱呢,人生就要拿得起,放得下,讓自己活得更輕鬆一點。聽到有人抱怨,訴說著種種的不公平,她說,我之所以這麼生氣,是因為那個人的確太讓人生氣了。其實在我看來,生氣是因為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是自己讓自己生氣。冷靜想一下,剛剛讓你很生氣的那個事已經發生過了,你現在的生氣不是因為你自己抓著不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