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走50米路就邁不動腿,原是腰椎管狹窄惹的禍

2021-01-18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馬遙遙

秋冬季是老年人退變性疾病的高發期,退變性椎管狹窄是引起老年人腰腿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那麼,退變性椎管狹窄的病因是什麼?有哪些症狀?應該通過保守治療還是微創手術治療?11月26日下午3點,武漢市中心醫院骨外科主任張衛國教授做客楚天都市報《健康視點》直播節目第二期,和廣大讀者和網友進行交流,近20萬網友通過楚天都市報官方微博,收看了這場「視頻公開課」。

長時間站立行走後腰腿痛

當心患腰椎管狹窄

「老年人的退變性疾病,常見的部位有膝關節、腰椎、頸椎、髖關節等。退變性椎管狹窄症,是引起老年人腰腿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1月26日直播開始,張衛國教授如是表示。

那麼,何為椎管狹窄症?張衛國教授介紹,椎管狹窄症,是由發育性因素或由椎間盤退變突出、椎體後緣骨贅及小關節增生、韌帶骨化等因素導致胸椎管或神經根管狹窄,而引起相應脊髓、神經根受壓的疾病。

患上該疾病的患者,最典型的症狀是間歇性跛行,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在長時間站立或者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腰痛,出現從大腿到小腿的墜脹感、酸麻感、酸疼感,就要考慮有可能是椎管狹窄症,及時就醫請專科醫生進行診斷。

一些老年人患上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也會出現間歇性跛行的問題。那麼,二者如何區分?張衛國教授表示,間歇性跛行,是指患者在活動一段時間後因為腿部疼痛開始出現跛行,經休息或者通過變換體位後,疼痛出現緩解,再活動又出現跛行。不過,因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引起的間歇性跛行,是由於患者活動後血供不足引起的,只要不走路,站一會兒、坐會兒,疼痛就會緩解。而腰椎管狹窄引起的間歇性跛行,是由於椎管壓力增加造成的,單純站一會兒無法緩解,患者一定要通過坐、蹲甚至躺一會兒,改善椎管的寬度,才能緩解腿部的墜脹感、酸疼感等。

患者如症狀重影響生活

可通過微創技術解決狹窄

患者被診斷為椎管狹窄症後,到底應該通過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對此,張衛國教授表示,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針灸治療等保守治療方式,適合於症狀較輕,病情沒有進展的患者,然而,保守治療方式僅可以改善症狀,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狹窄問題。

他表示,對於症狀重、病情進展的患者,手術是唯一有效的解決狹窄問題的方法。醫生通過為患者進行顯微鏡下微創減壓手術,達到解除椎管狹窄,松解神經根的目的。手術時間短、創傷小,術後幾天患者便可以下地活動,大大提高生活質量。「在骨外科,『微創理念』融合到治療全過程,不僅是停留在縮小創口,而是儘可能減少組織損傷,實現快速康復。」張衛國教授表示。

手術會不會損傷了神經?張衛國教授表示,近年來,微創脊柱外科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尤其是脊柱內鏡技術的發展,使外科醫生在全可視下就可以解決腰椎狹窄症。手術在顯微鏡下可放大20到40倍,清晰可見每一根細小神經,同時術中還有「神經監護儀」,稍有情況就會自動報警。在儀器的保駕護航下,醫生可以精準把握操作的角度、方向和力度,神經損傷的機率極低。

一些高齡、合併「三高」等基礎疾病的椎間管狹窄症患者,擔心自己是否可以接受微創手術?對此,張衛國教授說,隨著微創技術發展,很多高齡老人、合併多種基礎疾病的患者都可以接受手術。術前專家會對患者情況進行嚴密評估、為患者調理身體,讓患者的身體處在基本正常的狀況下時,再開始進行手術,術中會有專業的麻醉科醫生為麻醉安全保駕護航。

他表示,該科時常為七八十歲的高齡患者進行腰椎手術。不久前,一名患有腰椎管狹窄的80多歲婆婆,因走50米就邁不動腿,雙腿酸脹難受來就醫,被診斷為腰椎管狹窄,符合微創手術指徵。手術中,醫生精準送入一個套管,一點點將造成椎管狹窄、神經壓迫的結構,如增生的骨質、突出的椎間盤等打磨、取出,解除椎管狹窄,松解神經根。術後3天,該患者就佩戴護具下床活動了,出院後,生活質量大大提高。

儘量減少過度勞累

保護脊柱減少負荷

那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椎管狹窄症?在直播中,張衛國教授也為廣大市民給出建議。

市民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坐姿,不要久坐、長時間站立等。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過度勞累、長時間伏案工作等,以保護脊柱,減少脊柱的負荷從而減少積累傷害。長時間坐著開車,腰椎容易出問題,市民在開車一段時間後,一定要起來活動活動,舒緩一下腰部的壓力。

要加強腰背肌的功能鍛鍊,這是大家經常忽略的部位。由於肌肉和骨骼起協同作用,腰背肌肉力量的增加,有助於對脊柱正常生理結構的保護,減少椎管狹窄症的發生。市民日常要保持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強肌肉和韌帶的力量。腰椎不好的市民,可以通過遊泳來達到運動的目的。

腰部不好的人群,要避免加重損傷的活動,例如,儘量不要彎腰、不要搬重物等。

積極預防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和椎管狹窄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骨質疏鬆,會造成腰椎或者脊柱的變形,這就容易引起椎管的問題。因此,積極預防骨質疏鬆,對人體的脊柱、關節是非常有益的。

他提醒,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在長時間站立或者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腰痛,腿部墜脹、酸麻、酸疼等,需要及時就醫,請專科醫生進行診斷並治療,以免因病情進展導致更嚴重後果。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腰椎管狹窄症和腰椎滑脫能不能做微創手術?
    76歲的姜奶奶,因為腰背部疼痛很多年,而且右側屁股也疼痛,從大腿,小腿一直竄到腳,走路走不遠,走一會兒就覺得腿發麻發沉發脹,需要蹲一蹲或者坐一坐休息一下,嚴重影響生活,老人也嘗試了很多治療方式,包括吃藥,中醫,針灸,理療等,但是效果都不是特別好。為此老人很苦惱。
  • 腰椎滑脫伴椎管狹窄,該怎麼治療?
    那麼這種第5腰椎1度滑脫伴突出、椎管中度狹窄、黃韌帶肥厚並且雙腳麻木腰痛的人應該如何治療呢?第一,輕中度的椎管狹窄可以採取保守治療法。如果腰椎滑脫間盤突出患者病情沒有很嚴重的話,一般不建議手術治療,可以先通過藥物保守治療,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儘量減少腰椎關節的過度活動,因為活動會摩擦關節,刺激腰椎間盤的突出於滑脫,所以要儘量避免腰椎間盤的活動,避免過度勞累,如果有疼痛的感覺,建議吃一些可以鎮痛以及營養神經藥。
  • 腰疼的走不了路,是腰椎間盤突出嗎?還可能是它在作怪
    腰疼得走不了路就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嗎?答案是不一定。還有一種疾病也跟腰痛有關,那就是今天要說的腰椎管狹窄症。這是一種臨床綜合症狀,指的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腰椎管狹窄,神經受壓,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一般來說,這種腰椎管的狹窄都是退行性病變。
  • 腰肌勞損、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如何治療?一文告知
    其實腰部疾病類型還是非常多的,常見的例如腰肌勞損、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等,這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若是沒有引起重視,會使患者出現例如大小便障礙、疼痛難忍、下肢肌力減弱等,若是病情惡化,還有可能影響運動行動力,甚至出現癱瘓的現象。
  • 走不到20米就吃不消了,87歲的他被腰腿痛折磨了十來年
    患腰椎管狹窄十來年老大爺走幾步路腿就疼得厲害「頭幾年還好,偶爾腰痛腿痛的,吃點藥也就好了。他自己說是人老了腿腳不利索,我們也沒太注意。這幾年情況越來越嚴重,走幾步腿就痛,連家門口的菜市場都去不了。」劉大爺的兒子說。
  • 雙腿無力發麻,走不動路,暗示身體出什麼問題了?
    走路的時候,腿腳突然出現發麻或者是僵硬的情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一般來說,上了年紀的人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偶爾的出現,其實是不用擔心的,並不會對身體有太多的影響,但若是頻繁出現,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要引起重視。
  • 腰椎出問題 身子「歪了」怎麼辦
    陳姨腰背部和右側臀部疼痛半年多了,原想著忍一忍,但近一個月來疼痛越來越明顯。更奇怪的是,她的身體逐漸向左邊傾斜,走路的時候小腿也開始疼痛麻木。隨後,她竟發展到整個上半身都向左側「歪」,站都站不直,連走路都十分困難,到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她整個脊梁左側嚴重傾斜,被確診為腰椎管狹窄症和腰椎滑脫、腰椎不穩,怎麼辦?
  • 腿痛腿麻,都是腰椎在搞鬼?別隨便治療
    今天特工要給大家講講,造成腿痛腿麻更常見的原因 —— 腰椎問題。腰椎如何引起腿痛腿麻?腰椎是脊柱的最大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負責支撐上半身 。當腰椎的神經根受到擠壓時,會發生坐骨神經痛,L3,L4和L5神經根最常與這些症狀相關。
  • 腰椎出問題,身子「歪了」怎麼辦?
    年紀大了,腰酸背痛十分常見,但因為腰椎有毛病,導致身體都「歪了」,這可怎麼辦? 今年65歲的陳姨就因此頗受困擾。她腰背部疼痛半年多了,近一個月來不僅疼痛加劇,上半身竟然開始向左側傾斜,人都「歪了」,站都站不直,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 小竹罐治大病,治服頸椎病/腰突/椎管狹窄,李村這家中醫館有點神
    但「王氏脊椎療法」為什麼治脖子、治腰、治椎管狹窄都是48味中藥方子呢?原因在於「王氏脊椎療法」是內病外治,不需要辯證。這48味中藥是當年宮廷御醫反覆斟酌定下的,就像安宮牛黃丸、通宣理肺丸這些經典藥方。各種藥之間君臣佐使配伍,剛好達到了一種平衡,能對絕大部分病症發揮最好的藥效。
  • 70歲老人邁不開腳,還以為是關節問題,一查竟是血管堵塞厲害!
    假如平時生活中,突然發現自己腿腳有了異常,邁不開腳的時候,大家會不會以為是自己的關節出現了是問題,相想必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這上面去,不過其實除了關節問題之外,還有一種原因,對我們的身體危害更加嚴重,它就是我們的血管發生了堵塞,然而生活中許多人都不能及時的判斷這種情況,這就使得我們錯過疾病的治療時機
  • 廣州日報數字報-腰椎出問題 身子「歪了」怎麼辦?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翁淑賢、張青梅 通訊員王簕、白恬)陳姨腰背部和右側臀部疼痛半年多了,原想著忍一忍,但近一個月來疼痛越來越明顯
  • 「腰椎不穩」是什麼?為什麼要拍動力位X片?怎麼拍到標準片子?
    腰椎疾病患者就診的時候,經常能聽到醫生說一個名詞「腰椎不穩」或「腰椎失穩」。腰椎不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腰椎不穩的危害還表現在1椎體活動異常2刺激、壓迫周圍神經、血管等組織;3加重腰椎退變、骨質增生,導致腰椎滑脫、椎管狹窄;4由於腰椎不穩經常發生於腰4/5和腰5/骶1,可能導致馬尾神經症候群
  • 94歲老人腰腿疼痛、麻木、發涼、酸脹無力、走不遠,來看這家醫院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通訊員 喬海洋半年前,94歲的陳老先生出現了腰部和右下肢的疼痛,幾乎天天在家出不了門,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由於老人高齡,加上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很多醫院都建議保守治療,但各種保守方法都試了,疼痛仍未緩解。怎麼辦呢?
  • 龍泉驛成華兩區交界處 50米路車輛停滿人行道 該誰管?
    對一年來每天往返於小區和學校接送孩子的張大爺來說,和美東路上一段50米長的道路,就像是每日必經的一段「冒險之旅」。由於人行道被違停車輛擠滿,他和孫子不得不每天從車水馬龍的快車道上經過。而和他共同經歷冒險的,還有附近轄區幾所學校的學生和家長們。為何這些違停車輛長期佔用人行道?這段道路該誰來管?
  • 腰痛不重視?惠州一男子差點因此走不了路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海生 實習生 江茜 通訊員 陳紫秀 劉哲如年輕的小駱腰痛已經有一年了,其間腰痛反覆發作,但他一直抱著僥倖心理,不去治療。日前,小駱腰痛再次發作,但不同往常的是,這次腰痛持續三天後,疼痛不僅不減還伴隨著右腳的疼痛,腿疼感持續加強並且麻痺到連路都走不了,這才引起了小駱的重視,前往惠州惠陽三和醫院。
  • 看張立博士為「老男孩」吳爭診斷腰椎滑脫
    隨著劇情的發展,吳爭的病情也逐步惡化,吳爭不止一次的在飛行任務結束之後,出現腿麻、腰疼的症狀。他不得已只能去看醫生確認一下情況。醫生檢查後告知吳爭,他這是腰椎滑脫,情況十分嚴重,必須馬上進行手術;如果不手術的話會影響到工作和生活,甚至是不能直立行走,以至於日後的正常生活都難以保障。就算手術成功了也要繼續觀察術後的恢復情況。
  • 下肢發麻、腳沉、走不動路,當心動脈硬化閉塞症!
    許多老年人經常腿疼,有時伴隨著腿部發涼等狀況,一些人認為這是小毛病便忽視了,其實這有可能是血管發出的一種求救信號!本期「問醫」,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二院周圍血管科主任郭偉光主任醫師,為您介紹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