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

2021-02-13 悅讀館

點擊上面↑↑↑藍色字免費訂閱

你最關心的人,最清楚你的死穴在哪裡。最親近的人,會把你拖進最持久的戰役。

 

「你要是敢跟我離婚,就別想見孩子了!」

「你個不孝子,是不是想讓我死給你看?」

「我好難受,看看你讓我變成什麼樣了!」

「你不是想要這個嗎?那就乖乖聽我的。」

 

這四種情感勒索者可能是你的伴侶、父母、朋友、同事……他們也許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為你好」,卻會讓你過得生不如死。

 

情感勒索者利用恐懼感、責任感和罪惡感,控制了他們的受害者。在這種扭曲的關係中,沒有人是贏家。

 

我跟老公說,準備每星期抽出一晚去上課,結果他馬上就用那種看似平靜的方式回應。「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唄,反正你一直這樣。」他告訴我,「但別指望我會在家裡等你回來。每次都是我等你,為什麼不是你在家等我回來?」我知道他說的話沒什麼道理,但他讓我覺得自己太自私了,所以我取消了原先的進修計劃。

——麗茲

 

我本來計劃聖誕節假期和老婆一起去旅行,我們已經期待了好幾個月!我打電話告訴我媽我們總算買好票的消息,她一聽竟然哭了起來。「那聖誕晚餐怎麼辦,」她說,「每個人這天都要跟全家團圓的,如果你去旅行不回家,等於毀了大家的節日嘛!你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我還剩下幾個聖誕節可以過啊?」所以,最後我們根本沒去成,老婆簡直想殺了我。但是在強烈罪惡感籠罩下,我實在不可能玩得好。

——湯姆

 

我曾經試圖告訴老闆,現在進行的這個大案子非常需要人手,要麼就多給我一點時間,但只要我一提這件事,老闆就會說:「我知道你想回去陪伴家人。即使他們現在很想念你,將來他們看到你升職加薪會很高興的。我們需要一位將全身心奉獻給工作的團隊成員——我認為你之前的表現正符合這個要求,但如果你想要多陪陪孩子,你就去吧。不過你得記住:假如你這麼做的話,我們就要再考慮考慮你的升職計劃了。」我完全不知道現在該怎麼做了!

——金

 

1

- 情感勒索讓我們透視關係中的問題 -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讓我們覺得:「我又失敗了!」「我又半途而廢了!」「我又沒說出自己的想法!」「為什麼我總是沒法表明自己的立場,也沒法堅定自己的立場?」

 

其實,每個人都遇過這種狀況。我們會感覺受到挫折,會怨天尤人,我們放棄自己的夢想去取悅別人,卻對這種情況束手無策。為什麼有些人就是能在情感上輕易地控制我們,讓我們覺得挫敗感油然而生?

 

在這類毫無勝算的情境中,我們面對的這些人都是非常有技巧的控制者。在一種讓我們覺得備受呵護的親密關係中,他們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但是為了達到目標,也常讓我們倍感威脅。而且,即使最後未能逼我們就範,他們還是會讓我們被罪惡感和自責壓得喘不過氣來。

 

幾乎在每段人際關係中,這類讓人苦惱的互動情況都常常是造成雙方摩擦的主要原因,但是很少有人能仔細分辨並了解它們。這種一方意欲掌控另一方的狀況,常被理解為「溝通不良」。

 

但事實上,摩擦的根源並不只是溝通方式不同,而是一方希望凡事都按自己的方式來,卻因此犧牲了另一方的利益。這可不是單純的溝通不良而已,而是雙方力量的較勁。

 

想想那些對你意義重大的人,你們的關係中是否出現過以下現象?

● 如果你不照著做,他們便威脅要讓你日子難過。

● 如果你不順從,他們便威脅要斷絕往來。

● 如果不照著他們的意思去做,他們會直接告訴你或暗示你,他們覺得被忽視了,感到沮喪或深受傷害。

● 不論你付出多少,他們總是要求更多。

● 他們通常都假設你一定會讓步。

● 常常漠視或看輕你的感受和需求。

● 對你做了許多承諾,卻常食言而肥。

● 當你不讓步時,他們就會說你是自私、邪惡、貪婪、沒心肝的人。

● 當你承諾要讓步時,不管你說什麼他們都會答應。如果你絕不退讓,他們就馬上翻臉。

● 將金錢當作逼你讓步的利器。

只要以上任何一項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已經受到情感勒索的折磨了。但我保證,還是有很多辦法能馬上改善你的處境和感受的。


日劇《代筆作家》(2015)劇照

2

- 受害者扮演的角色 -

 

人類的行為哲學從早先的「視自我為受害者」,進化為「鼓勵自我對生活及出現的問題負起全責」,這無疑是個令人驚喜的成長。這個觀念在情感勒索的領域中更具有重要地位。

 

如果把重點放在別人身上,想著如果對方改變,事情就會好轉,這其實很容易。但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了解自我的決心與勇氣,以及與潛在情感勒索者相處方式的改變。

 

我們雖然不想承認,但正是因為我們的不斷讓步,勒索者才掌握了達成自己目的的方法。屈服鼓勵了他們,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都讓他們找出了能對被勒索者予取予求的最佳方法。

 

3

- 關係越親密,就越容易出現危險 -

 

關係越親密,就越容易出現危險——也就讓我們越有可能成為施暴者的目標。我們都不想離開我們深切關心、有著長期甚至終生關係的對象,或者離開與我們的生計息息相關的人。

 

當情感勒索的影響逐漸擴大時,不順從施暴者的人將迎來非常悲慘的結局:遭到遺棄、情感上斷絕往來、金錢或其他資源被掐斷,或是被怒目相向。此外,最令人害怕的是人身安全受到感脅。當勒索逐漸轉變成恐嚇,並由對方掌控全局時,情感勒索就轉變為情緒虐待了。

 

很明顯,一旦展開情感勒索之後,施暴者被強烈的自我需求蒙蔽,似乎對別人的感受視而不見,也不會徹底反省自己的行為;他們相信自己已經做了最正確的抉擇,而且這些都是他們應得的。

4

不要讓情感勒索的習慣困住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

 

如果一直對勒索者讓步,我們將付出十分巨大的代價。他們的用語及行為會讓我們感到失衡、羞恥和深深的罪惡感。我們知道應該改變這種傾向,也不斷發誓要採取行動,最後卻還是會掉入情感勒索的陷阱。

 

最後,我們開始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信守承諾,也對自己的效率喪失了信心。我們的自我價值感會慢慢地遭受腐蝕。最壞的結果可能是,每次讓步後,指引我們決定生命價值及行為的內心指南針卻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再也不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了。

 

雖然所謂的情感勒索並不能算是罪大惡極的暴行,但我們也不能輕忽它的影響力。只要我們和情感勒索扯上關係,它就會一步步將我們蠶食,最終危害我們最重視的親密關係及自尊心。

5

- 勒索的四種形態 -

 

 ①  施暴者


如果你要跟我離婚,你就再也別想見孩子了。


如果身邊有這種人,你不可能察覺不到,因為只要我們一不順從,他們馬上就會怒髮衝冠。一種人可能會直截了當地爆發不滿,甚至語帶威脅,我稱其為「積極施暴者」;而另一種低頭生悶氣的人則屬於「消極施暴者」。不管是哪一種,施暴者追求的是一邊倒的關係,「不聽我的話就滾」是他們的座右銘。不管你想什麼、需要什麼,施暴者根本置之不理。

 

積極施暴者


「如果你回去工作,我們就一刀兩斷。」

「如果你不接管家族企業,我的遺囑上就不會有你的名字。」

「如果你要跟我離婚,你就再也別想見孩子了。」

「如果你不能加班,就別想升職。」

 

以上這些話的殺傷力都非常大,而且也都很嚇人。這些言詞通常也都能奏效,因為如果反抗的話,我們都很清楚自己的下場會是什麼。這些人絕對能把我們的生活搞得雞犬不寧,或者至少讓我們不開心。施暴者可能不了解自己的一言一行會對別人造成多大的影響,也沒有注意到自己經常威脅對方要告訴別人他們有多糟糕,或是要奪走對方珍視的一切。雖然這種人大部分情況下只是隨口說說,氣過就算,但是,這種威脅造成的後果卻是非常嚴重的——哪天他們真的說到做到,我們就慘了。

 

和施暴者類型的情感勒索者打交道是最難的。如果想要抵抗他們或是堅守自己的立場,就得冒著違逆他們的危險;如果順從他們,又會讓人覺得心裡惱火——一方面氣施暴者所施加的壓力,另一方面又氣自己竟然這麼沒膽。

 

沉默以對

 

消極施暴者從不用言語表達感受。到目前為止,最令人無法招架的情感勒索者就是這種人了,因為他們從不說出自己的感覺。

 

這類人冷冰冰、一語不發的態度,一般人是很難忍受的。面對這樣的酷刑,幾乎每個人都會繳械投降。我們會這樣乞求他們:「說點話吧,對我大吼也行啊!總比你什麼都不說好!」

 

沉默型的施暴者會退進一座無法穿透的堡壘,一點也不在乎我們所受到的影響。我們能夠感覺到對方的憤怒正逐漸高漲,而自己就是他的目標——這就像把我們放進充滿壓迫和緊張的壓力鍋中。大部分人肯定會迅速讓步,因為這是最快緩解壓力的方式。

 

 ②  自虐者


你敢離開我,我就自殺。

 

我們小時候可能都有過幼稚的自虐之舉,比如對父母大喊:「你要是不讓我熬夜看電視,我就把自己憋死!」成人自虐者的情況稍微複雜一些,但基本原則是相同的。他們會警告我們,如果不照著要求去做,他們會非常沮喪,甚至無法活下去;他們會做出一些舉動,把生活搞得一塌糊塗,甚或傷害自己。「別跟我吵,我要得抑鬱症了。」「你得哄我開心,不然我就辭職不幹了。」「如果你不照做,我就不吃飯,不睡覺,不喝水,不吃藥,我要毀掉自己。」「你敢離開我,我就自殺。」以上都是自虐者可能使用的威脅方式。

 

歇斯底裡、充滿被害妄想的人格特質,可說是自虐者的基本特徵(當然,對他們而言,你更是火上澆油的因素之一)。他們常極度渴望依賴,常會黏著身邊的人,而讓他們主宰自己的生活是很麻煩的。

 

他們一旦轉而使用情感勒索的手段,就會把之前所有惹麻煩的舉動全歸咎於你。歸根結底,自虐型的人就是有辦法讓對方覺得「我應該為所有的事負責」。

 

施暴者會把親密夥伴全當成幼稚的小孩來對待,自虐者則會把對方視作成年人,而把自己當成小孩。

 

當自虐型的人哭鬧時,我們必須去哄他們;當他們沮喪的時候,我們就要付出關心,並幫他們解決所有的不愉快。我們還得負責將他們從無助的深淵中救起,好好保護他們脆弱的心靈。

 

 ③  悲情者

我好難受,看看你讓我變成什麼樣了!

 

悲情者通常會給人這個印象:一名苦著臉的女性獨坐在一間陰暗的公寓中,痴痴地等著孩子打電話來。等孩子終於打電話來時,她會這樣說:「我怎麼樣?你問我怎麼樣?你們都不打電話來,也沒有人來看我,我看你們連自己的媽都忘了。我可能得把頭卡在爐子裡,你們才會來看看我!」

 

悲情者在不順心的時候,只有一個解決方案,就是要求對方完全順從他的心意。他們不會威脅傷害任何人,相反,他們會暗示我們如果不照做,他們將受苦,錯就全在你了。指控的後半「錯全在你」通常不會出口,卻能對悲情者的目標的良心,發揮魔力。

 

高超的演技

 

悲情者通常會讓別人察覺他們的苦處。如果你看不出來,就是因為你不關心他們;如果你真的關心他們,不用他們開口,你就會知道他們正在為什麼而受苦。他們拿手的臺詞就是:「看看你對我做了什麼好事!」

 

這種人不能如願的時候,常會表現得沮喪、沉默,甚至眼中還含著淚水,但就是不說出真正的原因。悲情型的人表面上看來好像很脆弱,事實上,他們是一種沉默的暴君。他們不會大吼大叫或故作姿態,但是他們的行為卻會使我們受傷、困惑和憤怒。

 

 ④  引誘者

我會和你結婚,只要你……

 

引誘者是四種情感勒索者中最不易被發覺的。他們會先對我們發出正面的信息,並允諾一切關於愛、錢財或事業升遷的要求——這就有點像是掛在棒子另一端可望而不可即的胡蘿蔔——然後告訴我們,如果不順從他們的要求,我們就什麼也拿不到。儘管如此,他們提供的報酬實在太誘人了,於是,即使達成目標的機會微乎其微,我們還是會越挫越勇地向前邁進。直到最後,我們才會猛然發現,他們不過是在勒索我們。

 

幻夢的代價

 

引誘者提供的獎賞並不都是物質上的。有很多引誘者「販賣」的是情感上的報酬,如一座充滿愛、認可、家庭親密感與療傷作用的城堡。進入這樣豐厚、完美的幻夢的代價就是,對他們完全言聽計從。

 

6 

- 情感勒索的影響力 -

 

把所有的情感勒索者都視為洪水猛獸其實並不正確,大家會發現,他們所做的一切並非全出於惡意,只是著眼於自己的利益罷了。因為這些人通常是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分子,甚至是良師益友。所以,將情感勒索者的標籤貼在他們身上,絕對是我們不願見到的事。想要仔細審視我們想忘記或忽略的一些行為,的確是一項艱難的任務,但為了使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回歸到堅實的基礎上,這一舉動卻是重要的一步。

情感勒索

作者: [美] 蘇珊·福沃德 / 唐娜·弗雷澤 

譯者: 杜玉蓉 

轉自:鳳凰網讀書

相關焦點

  • 《情感勒索》:從被勒索者角度淺析情感勒索發生的可能性
    《情感勒索》一書是蘇珊富沃德在自己多年的心理諮詢工作過程中,幫助那些被親密關係困擾的諮詢者們走出迷霧,獲得自信人生的真實記錄。在書中作者幫我挖掘情感勒索發生的真正原因,讓我們看清了情感勒索的本來面目,使我們獲得了改變的力量。作者闡明「情感勒索」 這個詞是唯一能精確描述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備受折磨的那種艱難境況的用語。
  • 我們常聽說情感勒索,什麼是情感勒索,我們有沒有被情感勒索呢?
    情感勒索是需要訓練和實踐的,但是誰在給情感勒索者提供機會呢?是我們自己。有時候我們可能是在自我勒索。其實我們一個人也可以輕鬆地建立起情感勒索所需要的各種要素,從要求到抵抗再到施壓和威脅,我們都可以是一人分飾兩角:勒索者和受害者。在極度恐懼他人的負面情緒下,忍不住會展開多餘的想像時,這種情況就會發生。
  • 情感勒索是一種謀殺
    「情感勒索」是美國心理醫師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結合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療經驗提出的概念。沒有朋友、沒有知己;沒有夢想,沒有青春,沒有現代化的生活。楊元元的路越走越窄,唯一擁有的是母親,以及無窮的挫折、孤獨、憋悶、自卑、屈辱和道德枷鎖。故事如自動化一般發展,只有一個結局:勒索者會將被勒索者勒索至死。和刑法中的敲詐勒索罪不同的是,情感勒索者索要的是比財物複雜得多的東西,可以是對方的關懷、付出等情感,也可以是金錢、時間和精力。
  • 情感勒索是一種謀殺【道悅】
    情感勒索如此大面積地發生在本應充滿著愛和親密的私人關係裡,這就是情感勒索,是一種強有力的操縱方式,和我們親近的人用它直接或間接地威脅我們。 「情感勒索」是美國心理醫師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結合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療經驗提出的概念。情感勒索如此大面積地發生在本應充滿著愛和親密的私人關係裡,讓這位老練的心理醫生也頗為驚訝。情感勒索到底是什麼?
  • 擺脫情感勒索,不做愛的傀儡
    這就是兒童早期的「情感勒索」。成人之後的情感勒索就複雜多了,因為勒索者更懂得我們的弱點和珍視的東西,他們通過利用恐懼、責任和罪惡感,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被勒索的人最終成為了愛的傀儡,予取予求。1、走近情感勒索由蘇珊·福沃德和唐娜·弗雷澤合著的《情感勒索》是較早探索情感勒索這一感情現象的著作,成書於20多年前,且至今暢銷全球。
  • 情感勒索,你遭遇過嗎
    周迅版的《紅高粱》也開播了,九兒和初戀約好私奔,他媽媽用「你出門我就死」這一大招阻止兒子去通知九兒改時間,結果致使九兒如約前往,被土匪劫走了。這兩種情形,就是情感勒索。也算是中國家庭的特色變態關係之一了。
  • 我總是容易陷入《情感勒索》,怎麼辦?
    當我們一次次勉為其難地答應後又感到非常痛苦的這個過程,就是情感勒索。「你要是在乎我,就得順著我」,便是情感勒索的潛臺詞。勒索者通常是我們非常親近的人,可能是我們的伴侶、父母、朋友或者同事。面對親人的情感勒索,應該如何處理,又該何去何從。我想,這是每個家庭都需要學習的一門必修課。02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對情感勒索的行為及手段進行了深刻的解剖和診斷,寫出了《情感勒索》這本書。
  • "情感勒索" 讓親情變質卻欲罷不能!
    「情感勒索」是美國心理醫師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結合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療經驗提出的概念。沒有朋友、沒有知己;沒有夢想,沒有青春,沒有現代化的生活。楊元元的路越走越窄,唯一擁有的是母親,以及無窮的挫折、孤獨、憋悶、自卑、屈辱和道德枷鎖。故事如自動化一般發展,只有一個結局:勒索者會將被勒索者勒索至死。
  • 你可能已經被「情感勒索」
    今天推薦的書來自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情感勒索》。蘇珊·福沃德首次將這一種充滿破壞性的關係定義為「情感勒索」,並整理成書《情感勒索》,精準剖析了情感勒索者的動機與套路。本篇文章將主要幫助你了解情感勒索的六個特徵,情感勒索者慣用的手法以及受害者的特質。
  • 你可能處在情感勒索的陷阱中
    樊勝美以為這是父母對自己的一種形式的愛,實際上她一直處在父母的情感勒索中,一方面她自己心裡感覺痛苦,另一方面父母覺得她給的還不夠,對她仍不滿意。正如《情感勒索》書中所說:「在情感勒索中,兩個人都是輸家。」
  • 《情感勒索》:趕快擺脫以愛之名的勒索,它會毀了你的人生
    誰知,長大後,隨著明道演藝事業的紅火,哥哥卻染上賭博的惡習,他開始利用這份兄弟情,不斷勒索明道,增加情感勒索的籌碼,一次次變本加厲。情感勒索,總是容易發生在那些親密關係之間,「我曾經對你那麼好,這點小忙都不幫,太無情、自私了!」他們很擅長利用這層親密關係,逼你讓步妥協,隨了他們的意,卻不管你的心情和死活。
  • 《情感勒索》|情感背後藏著一個黑洞,連接它的只是一個情緒按鍵
    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的這本《情感勒索》,從人際關係中的勒索者和受害者之間的特質、行為模式、回應方式和心理定式等角度,深入剖析關係中的問題,讓我們得以清晰地認識到是什麼因素導致關係變得緊張和痛苦——因為情感勒索的發生,我們的情感、心理和自我完整性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 關係中的情感勒索:我是為了你好,你卻毫不領情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聊的並不是家暴,而是關係中常見「殺手」:情感勒索。一、那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情感勒索如今,情感勒索這個詞,已經不再是晦澀難懂的概念了。情感勒索的關係中,至少會有兩個人,一個是情感勒索者,一個是受害者,這兩個人常常配對出現,關係糾纏。為何情感勒索會發生呢?它會發生在怎樣的兩個人身上呢?其實,情感勒索是一段關係的舞蹈。缺少任何一個人的配合,這段舞蹈都沒有辦法跳下去。
  • 如何破解《天水圍的夜與霧》:以愛為名的「情感勒索」?
    1、 電影的靈感1、情感勒索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在這部電影中,殺人犯在殺死他之前對他妻子所做的一切都可以歸因於感情上的勒索。那麼,什麼是情感勒索?情感勒索是指在戀愛關係中,以愛情的名義控制指揮,甚至脅迫對方信守「命令」,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如果有任何矛盾,他就會開始對另一方實施各種形式的暴力。
  • 你是不是情感勒索的受害者?如果是,你就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或者他們想去控制你的一舉一動,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你做什麼都是錯,對方做什麼都有理由,從而導致你在情感上受到了勒索?如果你有這種感覺,你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發現自己是情感勒索的受害者。但是情感勒索到底是什麼呢?什麼是情感勒索?情感敲詐是一種非常失調的動態,發生在某些親密關係中。
  • 《風平浪靜的閒暇》揭露親情痛處:情感勒索的家庭,只會兩敗俱傷
    原來,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凪是因為媽媽一直以來的"情感勒索"。媽媽的情感勒索,深深捆綁住凪美國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書中指出,情感勒索的本質,就是一方為了一己之需,利用情感迫使對方讓步。無論是《小歡喜》裡的宋倩,還是北大包麗的男友,或者是家暴美妝博主的知名畫家都是情感勒索者。
  • 《情感勒索》丨終結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擺脫一再退讓的惡性循環
    家庭成員之間最不應該採用的溝通方式就是情感勒索什麼是情感勒索呢?情感勒索其實是存在相對緊密一些的親朋好友之間的控制行動的一種非常有力的方式。《情感勒索》這本書從情感勒索者入手進行分析,將情感勒索的來龍去脈為我們做了詳細的解讀,並為可能出現的狀況提供了解決的思路和策略。下面我們就從情感勒索的解讀、情感勒索的形態、情感勒索的影響和受害者應該如何積極主動擺脫被勒索的狀態這四個方面來解讀《情感勒索》這本書,同時尋找此書寫作的更為積極的社會意義。
  • 情感勒索下的傀儡人生,3步終結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把在親密關係中的控制行動的行為稱為情感勒索。勒索者珍惜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關係,知道我們的弱點,更知道我們內心深處的秘密,為了達到他們的目的,他們使用情感勒索迫使我們做出讓步。近些年,情感勒索伴隨著PUA(語言搭訕藝術)愈演愈烈,一度讓人產生拒絕親密關係的想法。
  • 面對「情感勒索」,要學會「冷處理」
    其實,孩子有時候會用哭鬧的形式"情感勒索"家長,然後家長在這樣的哭聲陣仗下不得不妥協,只不過很多家長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和孩子"較勁"的過程中輸了。如果說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具體在哪些地方"勒索"自己,其實家長們看到孩子有以下這2種表現的時候,就要注意自己是否被"情感勒索"了。
  • 3步走,走出情感勒索的困境:做個內心強大的自己
    情感勒索往往是發生在關係親密的家人之間,成了家會傷人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情感勒索者也往往會同時釋放多種迷霧,讓被勒索者在極度的壓抑中妥協。那麼,面對情感勒索怎麼辦?在《情感勒索》這本書中,作者蘇珊·福沃德提出了四大有效策略,以及不少實用新鮮的小妙招。而在這當中,其實可以歸納出擺脫情感勒索的3大步。第一步:拉長回復的時間,給自己冷靜思考的空間情感勒索者往往會在突然之間拋出一個要求,並要求被勒索者馬上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