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總有很多朋友以為我喜歡吃西餐,到底是因為看到我發的西餐圖片比較多,其實不然對於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來說變幻無窮中餐才是最能填飽肚子的。因為往往西餐拍攝的成品圖會比較好看,比較適合美食攝影,或者說家中來了客人做一次西餐會讓人感覺到新鮮有趣,但是天天吃那肯定是不行。香草大部分是源自於歐洲大陸的,所以很多朋友常常會為了如何去食用它們而感到困惑,其實打破這個困局其實很簡單,沒有人說香草一定要用於西餐上,中式料理一樣適合。這道羅勒剁椒黑魚可謂是一個非常適合大眾口味的菜餚。魚在中國人眼中都是具有下奶的功效,因此常常會煲給產後的女人喝,黑魚應該其中的佼佼者。黑魚也叫烏魚、烏頭魚的生命力是極其的頑強,幾乎任何自然水質中都可以生存,而且黑魚貪吃又兇猛,如果某一個水域中有黑魚的存在,那麼它幾乎可以吃掉所有別的魚類。除了做湯最常見的還是紅燒和清蒸,泰國菜中會切碎檸檬香茅和青檸一起蒸,吃到嘴裡一股檸檬香氣。
黑魚不光可以在淡水中生存也可以在海水中生長,一旦猶如大海,那就「如魚得水」,吃的多了,自然也就長得更大。有朋友問我那臺灣的烏魚子是不是就是黑魚子,其實不然,臺灣人稱的此烏魚非彼烏魚,他們用的是一種叫做鯔魚的魚,冬季來臨的時候是產卵期,這時候捕撈上來取出的魚子最為肥美,用海鹽一碼晾乾後就是我們買到的烏魚子了。我們在市面上買來的也都是真空包裝的,從冰箱出去後切成一小條,無聊時嚼一嚼,唇齒留香,也是種樂趣,關於烏魚子的吃法以後再談。
材料:黑魚一條、剁椒4大勺、蒜瓣數枚、花椒1大勺、雞粉1小勺、魚露1小勺、薑汁1小勺、朗姆酒2大勺、鹽調味用、小番茄3~5個、新鮮羅勒枝條5根。
黑魚在市場買來的時候應該讓店家殺好,自己回來剁成魚片,順便要念下咒語:黑魚黑魚你別怪,你是人間一道菜,默哀20秒就好。
開始醃製、加一小勺鹽。
倒入朗姆酒。黃酒也行啊,怎麼方便怎麼來,我喜歡朗姆酒是因為特別喜歡它的香氣。
倒入魚露。泰國、越南、臺灣、福建都有產魚露,越南最次,臺灣最好。
加入雞粉,怕味道太淡了再加一點鹽,如果是新手的話,這步可以忽略等到,等到最後可以唱出味道來的時候再加比較有把握。現在不好確定鹽的量是因為剁椒是有鹹味的,而不同地方生產的剁椒鹹味程度又不一樣,所以現在沒法兒給出食鹽的精確用量。
倒入一勺薑汁。
下面把蒜瓣剁碎了。
羅勒連同枝條也切碎,如果帶花的連花一起用最好,開花的羅勒是最香的。羅勒的品種繁多,西餐用到多為甜羅勒,中餐用丁香羅勒和肉桂羅勒最香。
把切好的羅勒大蒜和剁椒充分混合,筷子拌一拌。
小番茄對半剖開,這裡不僅是用來裝飾的,小番茄的酸味可以為食物增添風味。
拿一個大盤子把魚碼好,這裡我用了幾根羅勒枝條墊在魚下方,這是羅勒終極愛好者的吃法。碼盤一定要好看,因為這關係到最終的成品樣貌。
把拌好的剁椒羅勒大蒜都覆蓋在魚上。
再擺上小番茄。
上鍋蒸15分鐘,時間不可長,否則肉質變老口感不好。
快蒸好的時候,鍋裡少下一點油,燒開後倒入花椒爆香,這邊等魚一出鍋,立馬把花椒泡製的油淋在魚上,聽得呲啦一聲,大功告成。
撒上一些羅勒葉作為裝飾。
切幾個番茄涼拌,一遍是麻辣香,一遍是清淡酸甜,這樣口味就豐富了。
做好後立刻食用,魚鮮一定要趁熱吃味道才好。
看起來是一道大菜,其實自己真的動手做起來卻發現其實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困難,很多事情你不試一試又怎麼會知道呢。步驟雖多,但是幾乎是一個傻瓜式的操作過程,類似於初級烘焙,只要調味料準備好,不管最終成品形狀如何,味道一定不差的。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