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一聲佛號往生,和精進念佛往生有什麼區別?

2021-03-02 淨土教言

念一聲佛號往生,和精進念佛往生有什麼區別?

答:你的意思大概是說,他只念了一聲不精進,別人很精進念了很多,這是不是有區別?從往生來講,是沒有區別的。不過,關於念一聲和精進,我們底下還要分析。

一、關於往生

往生的區別,我分兩點來講。

從安心來講,往生的區別,在《無量壽經》裡說到了,有胎生,有化生,但不是以念佛精進和不精進來說的,而是以信和疑來說的。明信佛智,就是蓮花化生;疑惑佛智,就是胎生,五百歲不見諸佛。

如果講差別,就是這兩種差別,一個胎生,一個化生;但不是依據念佛精進不精進,而是依據是不是明信佛智。

所謂「明信佛智」,就是機法兩種深信:你有沒有徹底放下自己,完全投靠阿彌陀佛?如果徹底放下自己,完全投靠阿彌陀佛,就是明信佛智,則蓮花化生;如果自己的東西放不下,就是疑惑佛智,那就是胎生。所以,差別體現在信和疑。

從行業來講,依善導大師的教判,專修念佛,明信佛智,就蓮花化生。雜行雜修,難以往生;即使往生淨土,因為有疑心,仍然是胎生。這裡也有一種對應關係,是不是完全地對應?也有細微的地方,但大體是這樣。專修念佛就是明信佛智,雜行雜修就是胎生,當然這裡還有交叉、交錯。

這是關於往生的差別,我們講的都有經典依據。

二、關於一聲念佛和精進念佛

關於一聲念佛,一聲念佛未必代表不精進。

一聲念佛有兩種狀態:一是臨終,他只能念一聲佛,這一聲佛就往生了;二是平生,從這一聲佛號開始,只要生命還延長,就一路念到底,這也屬於精進。如果只念一聲就不再念了,恐怕不能往生。所以說「一聲往生」,當然是從這一聲開始的,當下壽命到臨終了,只念了一聲,你說他精進不精進?當然很精進啊!如果壽命沒終,被救活了,這一念又活過來了,那繼續往下念,這是關於「一聲」。

關於精進念佛,從意思來講,「精」就是純而不雜、精純,精度很高;「進」就是只進不退,也就是四修法:無餘修、無間修、恭敬修、長時修。這就是精進。

專修念佛,不雜餘佛,這就是「精」;不以煩惱、不以其他法門來間斷,這也是「精」;恭敬、至誠,這也是「精」:這些都是「精」。長時不退,不再改變,這就是「進」。「精進」要這麼理解。

一個人即使一天念三萬聲佛號,結果感覺不踏實,又加念了五千聲咒,對不起!雜了,不精;退了,沒進。「精進」有它特別的內涵,就是「專」,就是「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這就是「精進」。

哪怕一天念一百聲、一千聲、一萬聲,只要這一輩子不改變、不夾雜,不以別法來間雜,長時燻修,有一天念一天,有一年念一年,就屬於精進。

所以精進有兩個,一個是跟自己比,一個跟別人比。希望大家不要跟別人比,跟別人比沒法比。跟自己比,進步了,就可以了。跟別人比的話,就上無止境了,你念一萬,他念三萬;你念三萬,他念六萬;你念六萬,還有念九萬的,還有念放光的,還有念出佛的,怎麼比?

所以,從安心角度來看,精進有安心,有起行,這樣來理解,就不至於誤會。

摘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蒼蠅念佛往生
    1 我們在美國、在加拿大,佛堂裡面常常放念佛機,念阿彌陀佛一天到晚不中斷。有些外國人來訪問,他問:「你們這個音樂從哪裡來?很好聽!」他喜歡聽,我們就送給他,就給他結緣。2 然後他問我:「這個音聲裡頭什麼意思?」我們簡單給他介紹,這個音聲是清淨的意思、快樂的意思、歡喜的意思、健康長壽的意思,他一聽高興得不得了!為什麼?這都是他要的。
  • 八十母親在念佛聲中,面帶笑容,安詳往生
    夏日天氣再熱,中午也不休息,堅持念完定數;冬天寒冷,手指凍麻木了,也要堅持念完。每天除念完二至三萬聲佛號外,晚上還要繼續念佛,念疲倦了才睡覺,睡醒了又念,念累了又睡,就這樣堅持不懈地念佛十餘年。母親除了念佛外,對世間的事情從不關心,從不與人閒談;對五欲六塵很淡薄,少欲知足;對子孫後代的事了無牽掛。所以,她平時思想安定,心態平和,念佛至誠老實,修行平實無華。
  • 【一句佛號】有個居士眼睛看不見東西,念阿彌陀佛,念了三年,能看見東西,她相信了.又念了四年,她預知時至,往生了
    佛號,經教裡頭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是無與倫比的功德法,圓滿的智慧德相,就在這一句名號上。所以,用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念這一句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沒人念,這麼大的力量!真念,前幾天,就是這個星期的事情,我看到一份資料。有個居士也是身體不好,遇到一個善友勸她念佛,她就念。
  • 往生的必要條件,少了這個就不能成就!念佛要知道這個才會有感應
    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就是信願。藕益大師說過,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就看你有沒有信願,往生的品位是上等還是下等,全看修持功夫的深淺。同樣,藏傳佛教也是這樣講的,全知麥彭仁波切在《淨土教言》當中也說:「憶念阿彌陀佛和欲求往生極樂世界此二者最為重要。」
  • 龍樹菩薩:什麼是「阿惟越致」?如何斷「變易生死」念佛往生
    行菩薩道,達至「阿惟越致」,有難亦有易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云: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什麼是「阿惟越致」?意即「不退轉」。
  • 聞其名號丨諸蟲念佛往生
    這三品往生人,他們是一生造惡,沒有遇到佛法,臨終才遇到南無阿彌陀佛,有人告訴他「有個西方極樂世界,有一尊阿彌陀佛。你造罪這麼重,臨終地獄鬼卒要來抓你了,很痛苦。這尊佛大慈大悲,只要念他的名號就可以去往生」。他正擔心著呢,聽說有這麼好的地方,那時候已經沒有辦法了,有根救命稻草都要抓起來,那就念了。念了一聲,念了十聲,當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丁嘉麗:佛號功德不可思議
    尊敬的師父上人講經時不是說麼,「依報隨著正報轉」,這位姐姐一心念佛,心清淨啊,那些蜎飛蠕動的小菩薩們都感應到了,自動搬家。  各位大德仁者,這位姐姐一心一意地求阿彌陀佛接她往生,結果發生了奇蹟。有一天,她女兒和女婿把她從床上往輪椅上搬的時候,沒挺住她的膝蓋,卻驚奇地發現她的腿沒往輪椅底下出溜,腿有勁了,再一試,媽媽居然真能站起來了!
  • 狗狗臨終開口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什麼是業?我們的嘴巴、我們的行為、我們的心態所造作的,叫做業。業控制命運,所以叫做業有業報,惡業有惡報,善業有善報,但是這個世間最可怕的就是殺業。因為有殺業,所以人就不能平安,夫妻吵架、生並車禍,所以各位想天理,想真理,先摸著我們的良心,大家都貪吃,又不放生、救命,結果自作還自受。
  • 【求生極樂】父親梁寶林往生報告
    三、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二O一五年元旦開始,父親日漸消瘦,精神狀態逐漸衰退;三月九日,父親被確診為肺癌晚期。我們沒有把結果告訴父親,當時父親對念佛往生還不太相信,我們也不敢提。當時已在寺院以淨人身分修行的(弟子的)先生感應到老父親病危,就從寺院趕回家。直接到病房裡面和老父親談話,並且陪同父親三天三夜。
  • 法語大觀|九品往生·上品上生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報名百億佛號大共修可結緣甘露丸哦(念珠和甘露丸任選一)
  • 聞我名號和念我名號,一字之差,謬之千裡
    但是,是萬德洪名,四十八願確實也歸到佛號,都跟佛號有關;那什麼叫聞我名號?那就是把名號功德了解清楚,把四十八願了解清楚,這叫聞我名號!這叫聞名啊!還有,是念我名給你四十八願,還是聞名啟動四十八願?那佛號包不包括四十八願?但是哪願是念名啟動的?你看現在人就沒搞明白,自己的意思!
  • 黃齊秀老菩薩端坐往生紀實,殊勝莊嚴
    當時黃老菩薩還是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因為和李老菩薩是鄰居,看見李老菩薩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念阿彌陀佛,她聽見佛號就如同無量壽經中說的一樣:慈心清淨、踴躍歡喜。於是她問李老菩薩:「念阿彌陀佛有什麼好處和作用?」 李老菩薩告訴她:「念阿彌陀佛可以離苦得樂,臨壽終時不生病、蒙佛接引往生淨土,了脫生死輪迴。」可能是當時初發心,自己心裡還是半信半疑的。
  • 往生前的徵兆,殊勝莊嚴!
    當時黃老菩薩還是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因為和李老菩薩是鄰居,看見李老菩薩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念阿彌陀佛,她聽見佛號就如同無量壽經中說的一樣:慈心清淨、踴躍歡喜。於是她問李老菩薩:「念阿彌陀佛有什麼好處和作用?」 李老菩薩告訴她:「念阿彌陀佛可以離苦得樂,臨壽終時不生病、蒙佛接引往生淨土,了脫生死輪迴。」可能是當時初發心,自己心裡還是半信半疑的。
  • 世上沒有白念的佛,每一聲都有功德!
    世上沒有白念的佛,每一聲都有功德! 佛說過「念佛一聲,罪滅河沙」,你有再大的罪業,只要念佛,那就有救!由此可見,念佛功德無量。 為什麼要念佛?有人說,念佛就是為了往生,這本是沒錯,是最大的功德,也是我們的目標。不過,除了求生極樂,乃至於今生今世,只要念佛,就能獲得功德利益。
  • 今天【淨空法師開示】造作五逆十惡惡業之人,怎麼能夠一念十念就往生?
    造作五逆十惡惡業之人,怎麼能夠一念十念就往生?       2*下品人十念之善,臨命終時念十聲佛號,或是念一聲佛號,這不足以為奇,怎麼能夠一念十念他就能往生,這麼重的罪業?《觀經》上,下品往生的人是造作罪業的,下品上生是大凡夫,下品中生是小凡夫,下品下生是造五逆十惡的凡夫,就是惡人,不是善人。
  • 淨空法師:佛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為什麼不念這句佛號
    下面又說:【解】又鐘身鑄有真言、種子字、大乘經偈。鐘上一定有這些,真言就是咒,像往生咒,淨土宗的常常用這個,一般用大悲咒最多,藏傳裡面普遍的,我們到處能看到的六字大明咒,還有刻的大乘經偈,這個鐘撞一聲,這些經咒隨著音遠聞,法音遍法界,普度一切眾生。  【解】鳴鐘一聲,即如轉誦鐘身,所具一切顯、密經法。
  • 黃齊秀老菩薩坐在椅子上自在往生紀實--附照片
    當時黃老菩薩還是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因為和李老菩薩是鄰居,看見李老菩薩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念阿彌陀佛,她聽見佛號就如同無量壽經中說的一樣:慈心清淨、踴躍歡喜。於是她問李老菩薩:「念阿彌陀佛有什麼好處和作用?」李老菩薩告訴她:「念阿彌陀佛可以離苦得樂,臨壽終時不生病、蒙佛接引往生淨土,了脫生死輪迴。」可能是當時初發心,自己心裡還是半信半疑的。
  • 念「南無阿彌陀佛」功德究竟有多大?看完你就明白了!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幾乎對佛法稍有了解的人,都聽過六字洪名。其實,自生活中只要有涉及佛門的影視劇,似乎都有「南無阿彌陀佛」的身影。那麼,究竟念這六個字有何功德,以至於它幾乎成為佛法的象徵呢?相信看完本文,你就明白了。此前的文章,我們多次闡釋六字洪名的含義,此處不做贅述。
  • 一旦往生淨土,四十八願的利益統統圓滿具足
    10(主播:佛穎)念佛往生之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什麼呢?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是要把我們從娑婆世界移民到極樂世界去的,由此而有「國無三惡道願」等四十七條願,根本的指向和目標,就是第十八大願。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非常容易去往生,因為阿彌陀佛在誓願裡邊,給我們選擇了一個非常容易往生的道路和方法。阿彌陀佛把往生的道路鋪好了,把往生的大船建好了,讓我們直接來乘坐,順著這條道路到淨土去。這個就是《佛說無量壽經》所講的「乃至十念」。「乃至十念」首先具有專一性,除了念佛之外,第十八願沒講其他任何的修行,善導大師根據這一點,建立了專修念佛。
  • 連播|蓮池海會-念佛往生見聞記 第一集/共十集
    因為我們的問題全部解決了,而我們有無量的神通、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慈悲、無量的能力,能夠分身到一切世界去廣度眾生。發願是往生極樂世界成功的第二步。     第三,力行   就是要依佛所開示的,聞到阿彌陀佛的聖號,要至誠、恭敬地念,老老實實地念這一句佛號,不要摻雜其他。以「念佛」作為修行的正功夫,其他一切一切,待人處事點點滴滴,全是要成就我們這一句佛號念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