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一聲佛號往生,和精進念佛往生有什麼區別?
答:你的意思大概是說,他只念了一聲不精進,別人很精進念了很多,這是不是有區別?從往生來講,是沒有區別的。不過,關於念一聲和精進,我們底下還要分析。
一、關於往生
往生的區別,我分兩點來講。
從安心來講,往生的區別,在《無量壽經》裡說到了,有胎生,有化生,但不是以念佛精進和不精進來說的,而是以信和疑來說的。明信佛智,就是蓮花化生;疑惑佛智,就是胎生,五百歲不見諸佛。
如果講差別,就是這兩種差別,一個胎生,一個化生;但不是依據念佛精進不精進,而是依據是不是明信佛智。
所謂「明信佛智」,就是機法兩種深信:你有沒有徹底放下自己,完全投靠阿彌陀佛?如果徹底放下自己,完全投靠阿彌陀佛,就是明信佛智,則蓮花化生;如果自己的東西放不下,就是疑惑佛智,那就是胎生。所以,差別體現在信和疑。
從行業來講,依善導大師的教判,專修念佛,明信佛智,就蓮花化生。雜行雜修,難以往生;即使往生淨土,因為有疑心,仍然是胎生。這裡也有一種對應關係,是不是完全地對應?也有細微的地方,但大體是這樣。專修念佛就是明信佛智,雜行雜修就是胎生,當然這裡還有交叉、交錯。
這是關於往生的差別,我們講的都有經典依據。
二、關於一聲念佛和精進念佛
關於一聲念佛,一聲念佛未必代表不精進。
一聲念佛有兩種狀態:一是臨終,他只能念一聲佛,這一聲佛就往生了;二是平生,從這一聲佛號開始,只要生命還延長,就一路念到底,這也屬於精進。如果只念一聲就不再念了,恐怕不能往生。所以說「一聲往生」,當然是從這一聲開始的,當下壽命到臨終了,只念了一聲,你說他精進不精進?當然很精進啊!如果壽命沒終,被救活了,這一念又活過來了,那繼續往下念,這是關於「一聲」。
關於精進念佛,從意思來講,「精」就是純而不雜、精純,精度很高;「進」就是只進不退,也就是四修法:無餘修、無間修、恭敬修、長時修。這就是精進。
專修念佛,不雜餘佛,這就是「精」;不以煩惱、不以其他法門來間斷,這也是「精」;恭敬、至誠,這也是「精」:這些都是「精」。長時不退,不再改變,這就是「進」。「精進」要這麼理解。
一個人即使一天念三萬聲佛號,結果感覺不踏實,又加念了五千聲咒,對不起!雜了,不精;退了,沒進。「精進」有它特別的內涵,就是「專」,就是「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這就是「精進」。
哪怕一天念一百聲、一千聲、一萬聲,只要這一輩子不改變、不夾雜,不以別法來間雜,長時燻修,有一天念一天,有一年念一年,就屬於精進。
所以精進有兩個,一個是跟自己比,一個跟別人比。希望大家不要跟別人比,跟別人比沒法比。跟自己比,進步了,就可以了。跟別人比的話,就上無止境了,你念一萬,他念三萬;你念三萬,他念六萬;你念六萬,還有念九萬的,還有念放光的,還有念出佛的,怎麼比?
所以,從安心角度來看,精進有安心,有起行,這樣來理解,就不至於誤會。
摘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