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2021-02-13 牛彈琴

回答如下:

「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

回答:客觀上,沒關係。

你是一個獨立的人,獨立的個體。沒有任何人有權力可以把你與這類歷史事件綁架在一起,你完全可以選擇不關注,並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你的自由。

可是,南京大屠殺又和她有什麼關係呢?

很漂亮吧。她是個美籍華裔。家庭美滿,婚姻幸福。89年從美國的伊利諾伊大學畢業,後來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寫作碩士學位。她的第一本書《蠶絲——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廣受好評,贏得了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合作計劃獎」。前途一片光明。

在她的那本書出版之前,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這一浩劫知之甚少。他們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知道被納粹屠殺的百萬猶太人、波蘭人、蘇聯人、吉普賽人,可如果不是她選擇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話,他們並不知道,二戰期間,日軍在金陵古都,犯下怎樣的暴行。

1997年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60周年的紀念日。

在這一年,她出版了算是人類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語出威廉·柯比,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本書的序言也是他撰寫的)。

▲《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

難以想像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她研究下去。

翻閱了一篇篇文獻、報告、日記、記錄稿的她,心中又是何等的悲憤?何等的震撼呢?

請看書中原段:

「在他的前面兩排俘虜中,有一位孕婦開始為自己的生命抗爭,她拼命的抓打那個試圖將她拖出去強姦的士兵,拼命反抗。沒有人過去幫她,最後,那個士兵將她殺死並用刺刀剖開了她的肚子,不僅扯出了她的腸子,甚至將蠕動的胎兒也挑了出來。」

這一幕在書中不是孤例。 

「1937年12月13日,30個日本兵來到位於南京東南部新路口5號中國人家裡。他們殺死了前來開門的房東,接著殺死了跪下來求他們不要殺死其他人的姓夏的房客。當房東太太質問他們為什麼殺死她的丈夫時,他們也把她打死了。夏太太抱著她1歲的嬰兒藏在客廳裡的一張桌子下面,日本人把她拖出來。

他們剝光她的衣服並強姦了她,然後把刺刀刺入她的胸膛。這些士兵們還把一個香水瓶插進她的陰道,並用刺刀殺死了那個嬰兒。當他們走到另一個房間時,他們發現了夏太太的父母和兩個十幾歲的女兒。那老奶奶為了保護兩個孫女免遭強姦,被日本兵用左輪手槍打死了;那老爺爺緊緊抱住妻子的屍體,也立刻遭到槍殺。

「接著士兵們剝光這兩個女孩的衣服並輪姦了她們:16歲的女孩被兩三個人輪姦,14歲的女孩被3個人輪姦。之後日本人不但刺死了那個大女孩,而且把一根竹竿插進她的陰道。那小的一個只是被刺死,這才沒遭到她姐姐和她母親遭到的暴行,」一個外國人後來寫到這個場面。士兵還刺傷了另一個8歲的女孩,當時她和她的4歲的妹妹藏在床上的毯子下面。那個4歲的女孩在毯子下面待的時間太長,差一點被悶死。由子缺氧,她在以後的一生中一直遭受嚴重的腦損傷的折磨。」

……

「幾乎沒人知道,日本的士兵用刺刀挑起嬰兒,活活把他們扔進開水鍋裡,」永富說,「他們結幫姦淫12歲到80歲的婦女,一旦她們不再能滿足他們的性要求,就把她們殺死。我砍過人頭,餓死過人,也燒死過人,還活埋過人,在我手下死去的人有200多。這真可怕,我簡直成了動物並幹了那些無人性的事。實在難以用語言來描述我當時的暴行。我真是個魔鬼。」

這是永富角戶,曾經的一名日本士兵的原話。

難能可貴的是,她在這本書中並不是一味的指責或發洩,而是更深層次地分析日軍為什麼出現這種反人類的暴行,分析當時日本軍隊中的情況。

她在研究中,還發現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重要史料《拉貝日記》《魏特琳日記》。這更加有力地佐證了日軍所犯下的罪行。

在《南京大屠殺》的寫作過程中,她經常「氣得發抖、失眠噩夢、體重減輕、頭髮掉落」。

她面對的是盡顯人性惡劣、殘忍血腥的歷史,南京大屠殺是一部酷刑百科全書,這些她都要具體面對,還要敘述出來:砍頭、活焚、活埋、在糞池中溺淹、挖心、分屍……

成書後,她又得面對日本右翼勢力的報復和騷擾。

她不斷接到威脅信件和電話,這使得她不斷變換電話號碼,不敢隨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她曾經對朋友說,這些年來她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

後來她患上憂鬱症。2004年,她在自己的車中開槍自殺。時年36歲。

她叫張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高材生。家庭幸福,婚姻美滿。

死去的時候很年輕,只有36歲。


有人說,對人類的絕望是純如自殺的主要原因。

張純如說,寫作使她對人性有了新的認識,那就是:人什麼事都做得出,既有做出最偉大事業的潛能,也有犯下最邪惡罪行的潛能。   

而對於同是從事寫作工作的我來說,能感同身受的是:她看透了人性窮兇極惡的一面,她的眼裡滿是陰霾與瘡痍。

到底是什麼能讓人在拿起刀宰殺同類的時候,是那樣的隨意?

她說:「人性中扭曲的東西會使最令人難以言說的罪惡在瞬間變成平常瑣事。」

她深刻地了解了歷史,銘記了歷史,而那些深入地了解讓你發抖,讓你崩潰,讓你絕望。那些東西沉重地讓你無法再對生活面露微笑,心中只剩下悲痛與瘡痍。

於是自殺,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她完全可以選擇不走這樣一條路,她可以在有生之年好好做別的研究,實現眾人們所羨慕的「美國夢」。南京大屠殺本於她,沒有半分關係。

魯迅說過: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張純如選擇去研究這一段歷史,並且以這種方式呈現給世人,直至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這是史學研究應有的擔當,也是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多少應有的一份擔當。

哦,對了,你說張純如的貢獻?

那就是:日本追求政治大國的步伐也因此被打斷。

2005年,在日本遞交入常申請後,一場由韓國發起的,在全球範圍內共有四千萬人參與的,反對日本入常的籤名請願活動開始了。聯合國於6月30號收到了這份請願書。請願者要求日本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犯下的罪行公開道歉並作出賠償,否則就反對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而日本政府至今是沒有道歉的。其修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等一系列活動也昭示其心中並無悔意。戰後日本政府並沒有正式道歉,其參拜的靖國神社中仍供奉著侵華戰爭中的甲級戰犯。

可憐的日本人民也活在一種「集體失憶」中,並不是因為苦難太過痛苦而選擇遺忘,而是人為地把它刪去。

可日軍留下的證據,足夠了。

今日,我們去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紀念館,受難者的屍骨,孩童的衣物和小鞋子,被強迫去做慰安婦的中國婦女的影像,以屠殺為樂的日軍的黑白照片,更不用說那些浩瀚如雲的史料和卷宗了。

我很喜歡日本的動漫,櫻花,壽司,以及三月的北海道。

我也欣賞日本國民的嚴謹敬業精神與優秀的個人素質……

可對於這樣一個國家,我始終抱有一股深深的恐懼與牴觸。

我總會遇到一些自以為是的「中國人」,他們會站在看似理性、有文化、有學識的角度,去闡釋廣大百姓因為愛國而發出的吶喊,是多麼傻氣。

可這個世界,就是需要那麼些硬氣,固執,不接受所謂地「利益導向」的人,亦如魯迅,亦亦如張純如。

你說南京大屠殺到底我們有什麼關係?

我想關係就是: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一代,現在站的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一場大屠殺,迄今為止,只過去了短短的幾十年。

我們會把它刻進骨子裡,融入血液裡,永遠嚴肅看待,永遠心懷悲痛,子子孫孫,千秋萬代,永世不會忘記。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帖子被認為是年輕一代牢記歷史的方式全文如下:「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這是你的自由但是南京大屠殺和她又有什麼關係
  • 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
    回答如下:「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回答:客觀上,沒關係。你是一個獨立的人,獨立的個體。沒有任何人有權力可以把你與這類歷史事件綁架在一起,你完全可以選擇不關注,並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你的自由。可是,南京大屠殺又和她有什麼關係呢?很漂亮吧。她是個美籍華裔。家庭美滿,婚姻幸福。89年從美國的伊利諾伊大學畢業,後來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寫作碩士學位。她的第一本書《蠶絲——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廣受好評,贏得了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合作計劃獎」。前途一片光明。
  • 南京大屠殺和你我有什麼關係?
    他們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知道被納粹屠殺的百萬猶太人、波蘭人、蘇聯人、吉普賽人、德國人,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二戰期間,日軍在南京犯下了怎樣的暴行。 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一書中,有這樣的片段:在他的前面兩排俘虜中,有一位孕婦開始為自己的生命抗爭,她拼命的抓打那個試圖將她拖出去強姦的士兵,拼命反抗。
  • 南京大屠殺為什麼和你有關係!
    我砍過人頭,餓死過人,也燒死過人,還活埋過人,在我手下死去的人有200多。這真可怕,我簡直成了動物並幹了那些無人性的事。實在難以用語言來描述我當時的暴行。我真是個魔鬼。」這是永富角戶,曾經的一名日本士兵的原話。張純如在寫《南京大屠殺》時,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
  • 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答案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深思
    在中國,對於年輕一代來說,戰爭和死亡,我們都沒有經歷過。 因此,在知乎上,曾有這麼一個提問:我們總說要勿忘國恥,可「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嗎? 有一條回答,被贊了近兩萬次。這可能是年輕一代牢記歷史,最深刻的方式之一了。
  • 「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這個網友的回答亮了…
    網上曾有人問: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有知乎網友給出了這樣的一個答案。  客觀上,沒關係。  你是一個獨立的人,獨立的個體。沒有任何人有權力可以把你與這類歷史事件綁架在一起,你完全可以選擇不關注,並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你的自由。  但是,南京大屠殺和她又有什麼關係?
  • 南京大屠殺與現在的我們有什麼關係,關於苦難我們又該如何面對?
    與能夠從頭笑到尾的一部合格的爆米花電影相比,大部分的觀眾當然不會選擇一部滿是荒涼和悲慘的逃荒片,尤其是在新年期間。但是,很顯然《1942》有著更長的生命周期,它時不時會再次出現在我們的視線裡,因為它為那一段苦難做了一次很好的記錄,在很多方面也都有著更高的價值。
  • 南京大屠殺跟我有什麼關係?侵略者才不會管你窮人富人!
    作者丨汪言芝很久以前有一個同學問我:「你知道南京大屠殺嗎?我看過電影,死的人真多,日本鬼子真不是人,還好我活在現在,屠殺跟我沒啥關係。」當時的我不懂,因為我沒看過南京大屠殺的相關電影,我也不知道他說的跟我有什麼聯繫,我只當做是一次同學間的普通聊天,一次鞏固關係的日常
  • 「南京大屠殺和你我有什麼關係?」這個震驚全美的華裔女子用生命書寫的真相絕不能被忘記
    從小到大,我們每個人在學校,在媒體,在社會上都見過無數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活動,類似「暴行」,「三十萬」,「屠城」之類的字眼充斥著每一本教科書和每一篇介紹文章,以至於一些人已經麻木甚至厭煩。
  • 南京大屠殺80周年 | 我們當如何記住南京大屠殺?
    由於種種原因,從上世紀80年代最早研究南京大屠殺的大陸學者高興祖開始,關於大屠殺的研究和記憶長期在抽象層面進行,學者張連紅認為,這些研究雖然有較高的價值,但光靠這些顯然不能構成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完整記憶。為了不讓南京大屠殺的記憶被各種數字的抽象所淹沒,在舒衡哲看來,應該嘗試在一點一滴中顯現大屠殺,即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一段又一段的記憶中去直面那段歷史。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受害者說,「我們就是屠城血證」
    中新社南京一月十九日電 題: 「我們就是屠城血證」——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受害者遺屬強烈譴責日本右翼勢力大阪集會  中新社記者 王國安  今天上午,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受害者遺屬代表等三十餘人,聚集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舉行抗議集會,他們紛紛以自己和親人受害的慘痛經歷,憤怒控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血腥暴行
  • 南京大屠殺時,蔣介石在幹什麼?
    在淪陷後的南京城裡,我們這麼許多陷於水深火熱、血腥屠戮之中的好幾十萬軍民,才能忍辱偷生,千方百計地保全自己的生命,只要留得一口氣在,總有一天,我們會獲得跟日本鬼子拼命的機會。」 在1938年3月間,國際宣傳處秘密組織、派遣四位國際友人赴日本東京等地,用各種宣傳形式,向在東京的各國有關人士與日本有關人士揭露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真相。他們同時收集日本各方面的反映與動態的情報。他們的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且始終未被日本當局察覺。 第三,蔣介石指示與支持國際宣傳處翻譯、出版英國記者田伯烈報導南京大屠殺暴行的英文著作《戰爭意味什麼:日軍在華暴行》。
  • 南京大屠殺到底有多慘?
    平均每隔12秒,就有一個中國人被殺,這就是南京大屠殺發生時的真實慘狀和寫照。
  • 對張純如《南京大屠殺》的批評
    大屠殺派認為這本書硬傷太多,要出版的話可以不作修改,但必須和他們修訂的一本小冊子捆綁銷售,但張純如不依啊,她書裡序章就寫在日本研究大屠殺是要掉腦袋的(可見弱智到什麼程度),大屠殺派在她眼裡就是掛羊頭賣狗肉,說來說去還是軍國分子,什麼硬傷太多,不就是想否定南京大屠殺?當下斷然拒絕,於是日本又給國內的FQ們撈到把柄了。
  • 刻在中華民族內心的傷痕,張純如和《南京大屠殺》
    在南京的所見所聞,讓張純如倍感痛心、憤怒和恐懼,但是作為歷史研究者的嚴謹考察作風讓她對每一件事情每一個證人的回憶都保持著一種客觀求實的態度,他一直無法理解,日本軍人也是人,他們不是什麼惡魔妖怪,他們也是一個個普通公民,為什麼會做出這種事情。
  • 南京保衛戰和南京大屠殺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想,南京保衛戰又何嘗不是中國軍民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畏強敵、不懼困難、全力以赴、抵抗外敵侵略的一場偉大的保衛戰。南京保衛戰實際上是「八一三」淞滬抗戰的延續,淞滬抗戰後期,日軍在金山衛登陸,從側翼進攻上海,導致淞滬抗戰失利。日軍在佔領上海後,為了逼中國訂立城下之盟,於12月1日佔領江陰要塞,開始了進攻南京的戰役。
  • 李淼:(有良知的)日本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
    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南京大屠殺」——這個中日關係上的「死結」之一。 包括家父在內,當我談到我想寫寫南京大屠殺的「真相」的時候,很多長輩都憂心忡忡地勸我別寫,因為「政治因素太多」,而且「哪句話說不對,就會被人揪出來」。他們是為了我好,我知道。
  • 證照中的歷史:南京大屠殺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願望,宣示中國人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
    這是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當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這是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
  • 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殺是"哥哥教訓弟弟"
    他攻擊法庭檢察官對他的起訴與證人對他的控訴,說:「我對於起訴方文件中所說的『南京之戰中的有計劃的屠殺』之說不敢苟同。很顯然,文件中所說的『關於日軍下令,並放任屠殺的行為』只能是誹謗。」松井石根的這些詭辯與推脫不堪一駁,甚至成為笑料和他新的罪狀。而日方的辯護律師有許多人明確知道歷史真相,因而幾乎沒有做出什麼像樣的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