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廉政公署四十餘年肅貪記(五)【雷洛傳】

2020-10-30 峰下的雨峰上的雲


香港警隊總華探長呂樂,廣東汕尾市海豐縣人,2010年5月13日去世於加拿大)

提到香港廉政公署,就不得不說道讓香港黑白沆瀣的終結時刻,電影《追龍》預告片開場:「香港在1974年之前,是最黑暗的時刻」。而廉政公署奉時任港督麥理浩之命就成立於1974年2月,目的是打擊香港的各種貪汙腐化。


電影裡雷洛(劉德華飾)的真實人物名叫 呂樂(又名呂務樂),偷渡去的香港,但起點其實很高,他本身就是潮州人,也是潮州幫在警界的代言人,呂樂能當上探長固然有他自己的能力,但也少不了潮州幫在後面幫他出錢買探長的位置。標準的權錢交易。


呂樂有是也會充當社會名流,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1960年代香港黃賭毒猖獗,歷任港島、九龍總華探長的呂樂縱橫黑白兩道,隻手遮天,風光一時。人稱「lak哥」或「樂哥」的他,1940年任職警員,60年代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探長」,與黑幫勾結插足黃賭毒行業,並給各行業諸如煙檔、賭檔、歌舞廳、餐廳等依面積和收入制定交費標準,從而收取大量賄款,作為交換則提供免查的保護。呂樂被公認為四人之首。舉個例子,在六十年代中期的時候有很多黑社會幫派都會為了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當時新義安(龍頭是向家)和水房的人馬因為爭奪地盤 經常會發生流血事件,隨後雙方就約定在油麻地來一次徹底的了斷。約定時間到了,向家手下大佬林景帶著上百名小弟如約而至,對方同樣人多勢眾。但是整件事情中沒有出現一個警察,原因就是林景動用自己的關係要求警察半個小時之內不能出現在這一片區域,而當時確實是沒有任何一個警察出現,牛逼吧!。內幕是因為當時的香港警察總華探長是呂樂,而呂樂是向家的姑爺又同是潮州人當然樂意相互幫忙,並且呂樂也十分的敬重林景,兩人一起出去夜總會玩的時候呂樂總會主動的給林景讓座。最後油麻地事情的結果就是林景在呂樂的幫助下勝了。

1968年,由於其時反貪汙輿論盛起,呂樂決定「急流勇退」,在48歲便早早提前退休,靠收租和積蓄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1973年,呂樂聽聞港督即將成立獨立的反貪部門廉政公署專門反貪,尤其是針對腐敗嚴重的警隊,便決定「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趕在廉署成立前帶同八名子女及妻子全家移居去了加拿大,以逃避追捕。但是後來又擔心加拿大是大英國協國家,恐被引渡回港,於是和妻子蔡珍再潛逃至與香港沒引渡協議的臺灣定居,子女則多留在溫哥華。

呂樂家財難以估計,在他離港前,更有傳聞說其身家達到5億港元。廉署對呂樂發出通緝後,對他在香港的資產進行了查封。據估算,呂樂單在香港被凍結資產的價值就近一億港元,包括尖沙咀及半山區八個單位住宅,以及超過800萬港元的現金。

呂樂傳奇一生曾被改編成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由香港藝人劉德華飾演男主角雷洛。當被問及對這部電影的看法時,他非常不滿,表示:


1、劉德華拍以他為原型的電影,卻始終未到臺灣拜會他呂樂本人。

2、片中把顏雄放到和呂樂平起平坐甚至超過他的地步,呂樂認為有違事實。顏雄連總華探長都沒當過,只是他的一個跟班、手下而已。

3、劇中雷洛在街頭向小販收保護費,呂樂認為這是對他的污衊。警察怎麼會這樣收,跟乞丐差不多。

至於再問怎樣收的,他則合上眼閉上嘴保持緘默。


在臺灣的老年呂樂

2004年,84歲的呂樂在臺灣接受雜誌訪問時,被問及會否會返回港,他直言在港已沒有相熟朋友,還回去幹嘛?相識的好朋友都在臺灣,其中包括香港藝人曾志偉的父親曾啟榮。而曾啟榮也是一名潛逃臺灣的前香港警察華人探長。


曾啟榮,曾志偉之父,前香港警隊軍裝警署警長,1977年被香港廉政公署通緝,逃往臺灣。2011年1月因病去世。


(2004年,曾志偉前往臺灣為父親曾啟榮祝壽)


相關焦點

  • 香港廉政公署四十餘年肅貪記(九)【菸草走私案】
    這部片子叫《廉政風雲》,講述香港廉政公署查處走私菸草案的故事,主演是劉青雲和張家輝,導演是麥兆輝。下面敘述的就是一個真實的廉署和菸草走私的同類故事。也許電影就是取材於它。香港廉政公署接獲線人舉報,指稱一名菸草公司的高級職員涉嫌收受賄賂,優先向多個公司分配香港銷售配額,還舉報有關利益集團其後會將該菸草公司生產的香菸走私去往內地。
  • 香港廉政公署四十餘年肅貪記(九)【南洋「紅雙喜」香菸走私案】
    這部片子叫《廉政風雲》,講述香港廉政公署查處走私菸草案的故事,主演是劉青雲和張家輝,導演是麥兆輝。下面敘述的就是一個真實的同類故事。也許電影就是取材於它。上海菸草(集團)公司黃浦菸草糖酒公司銷售副經理齊米嘉不無困惑地說。
  • 香港廉政公署四十餘年肅貪記(七)【警長曾啟榮案】
    1940年加入香港警隊,綽號「曾咩喳」,咩喳是英文MAJOR的粵語讀音。「咩渣」相當於警署的大隊長。通俗點說,他是警隊中「最大的兵,最小的官」,一人(呂樂)之下,萬人之上。曾啟榮是「四大探長」之首警隊總華探長呂樂(電影中的雷洛)的心腹,主要工作就是幫呂樂掌管財務(收黑錢並分配黑錢)。
  • 香港廉政公署四十餘年肅貪記(十二)【演唱會之父陳達志案】
    2005年9月29日,香港廉政公署採取了一項代號為「響箭」的行動,拘捕了包括香港娛樂圈名人、香港上市公司中國環保電力(0290.HK)主席陳達志在內的22人,懷疑他們涉嫌觸犯《防止賄賂條例》第9條罪行,並挪用兩家香港上市公司近億元的資金。那麼,這個陳達志又是何許人也?怎麼又被稱為「內地演唱會」之父呢?不要小看他,他可是香港娛樂圈的大好人,人稱「Ba叔」。
  • 香港廉政公署四十餘年肅貪記(十三)【謝霆鋒「頂包案」】
    同年4月12日凌晨,香港廉政公署發起了一次行動,突然出現在大埔道張栢芝的家裡,以涉嫌上月紅棉路上交通意外「頂包」案將謝霆鋒拘捕。廉署又怎麼會介入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呢?謝霆鋒被廉政公署拘捕的消息透露後,香港輿論大譁,他身邊的人也被搞得措手不及。英皇老闆楊受成和公司律師迅速出現在廉署,一方面他需要了解情況,另一方面大概也有斡旋之意。事後他對記者說謝霆鋒在應訊時態度很配合,表現也相當冷靜,至於其他方面,他不置一詞。謝霆鋒的父親謝賢也在第一時間趕到廉署,他考慮的自然是兒子在拘留時的生活,所以帶去了一大堆物品,包括衣物、日用品、香菸等。
  • 香港廉政公署的組織法分析
    [6] 二、香港廉政公署的機構設置和職權配置香港廉政公署(IndependentCommissionAgainstCorruption,縮寫ICAC),原稱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1974年2月17日組建,現更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廉政公署」。
  • 紀錄片《廉政公署》14日首播 展香港四十年反腐
    今年2月15日是香港廉政公署成立40周年。由中國新華電視控股有限公司攝製,反映香港廉政公署四十年來反腐倡廉艱難歷程的四集電視紀錄片《廉政公署》,14日在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中文臺、英語臺首播。樂視網在其網絡平臺播出。
  • 香港廉政公署相當於內地哪些部門,或比擬各省哪一級編制
    香港廉政公署相當於內地哪些部門,或比擬各省廳級編制?香港廉政公署相當於內地哪些部門?香港廉政公署簡稱廉署,在特區民間通常被稱為「廉記」,成立於1974年2月15日,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歷史。設立廉署是以當時香港地區嚴重的腐敗實情為基礎,不僅替代警務處反貪汙部,還將調查對象由公務系統延伸至香港公私兩領域。從廉政公署的執法內容來看,主要圍繞反貪汙、反腐敗等違背社會良知的事宜處事,工作職責類似於內地的反貪汙賄賂局。由於廉署是直接向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直接負責,被賦予全權獨立處理一切反貪汙的事宜。
  • 香港廉政公署為什麼那麼神秘?
    ICAC是香港廉政公署,一個專門打擊貪汙的獨立執法機構。1974年2月15日成立,45年來讓香港變成全球最廉潔的地方之一。2018年,香港的國際廉潔度在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行第13位,較17年度上升兩位,並多年來維持排名靠前。
  • 豪門恩怨驚動了香港廉政公署,這個日本億萬富翁夢斷香江!
    (一)一場本來是豪門恩怨的較量,最終驚動了香港廉政公署。一個來自日本的億萬富翁,看來最終要夢斷中國香江!故事的主角,就是在世界博彩業領域赫赫有名的岡田和生,被譽為「彈珠機大王」。但最近,他突然遭到香港廉政公署調查乃至拘捕,成為很多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
  • 從《跛豪》到《反貪風暴3》,「廉政公署」功不可沒
    這種非香港班底拍不出,非港片不存在的重點就在於。一個把香港社會從黑暗腐敗中拯救出來的機構——廉政公署(ICAC)。從過去的《廉政第一擊》、《四大探長》、到今天的《追龍》,廉政公署成為了香港電影不同時代的共同電影符號。幾乎每一個涉及到廉政公署的電影,都會給觀眾講述一些只屬於香港,且不為人知的故事。
  • 香港廉政公署:80年代香港凍結資產就值1億
    1977年,為了整治香港地區日趨嚴重的貪腐問題,廉政公署成立。首批成為廉政公署打擊對象的便是以呂樂為代表的香港警界。當時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曾並稱為港界"四大探長"。但這所謂的"四大探長"長久以來都是香港廉政公署在籍的通緝犯。
  • 《跛豪》跟風作品,比《雷洛傳》評分高,一部嚴重被低估的梟雄片
    《四大家族之龍虎兄弟》由鍾少雄執導,1991年11月20日上映,比《雷洛傳》晚了兩個月上映,斬獲1092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28位,這個成績還是不錯的。大馬(鄭則仕)和小馬(呂良偉)小時候到港謀生路,老話說的好3歲看大7歲看老,大小馬小時候的性格就已經顯現了,小馬偷燒鵝腿,搶工錢,屬於冒險激進型。大馬則敢擔當,做人腳踏實地。大小馬能發跡也是他們的善良,在搶了糧食之後不吃獨食,而是分給貧窮的人,大家一起分享。正是因為講義氣被王老吉(陳惠敏飾)看中,收他們兩兄弟為乾兒子。
  • 香港廉政公署出動80人20張搜查令拘IPO蛀蟲
    香港廉政公署拘捕港交所前高層事件,有了進一步的細節。6月26日晚間,香港證監會與廉政公署同步發布消息稱,兩方採取聯合行動,搜查了兩家保薦人公司的辦事處,這兩家保薦人公司同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廉政公署搜查了另外多個地點,其中包括兩家上市公司及一家財經印刷公司的辦公室。
  • 五部香港警匪勾結黑社會電影,第一把交椅非跛豪莫屬
    說道香港黑幫電影我們可能會立刻想到古惑仔系列,古惑仔大多都是打打殺殺,不能真實的反映出黑社會的真實情況。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貪汙成風,警匪勾結,有許多題材的電影都反映了當時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五部香港警匪勾結黑社會電影。
  • 廉政公署通緝最長的五億探長,掌握三萬香港警察
    廉政公署通緝時間最長的五億探長,掌握三萬香港警察大家好大家好,我是影視小甜妞。去年有一部電影,稱的上是港片中的經典,是對那個英國統治下的香港形象的致敬。這部電影就是《追龍》。由主演劉德華和甄子丹主演。俗話說的好,亂世出梟雄,那個年代的香港,有著屬於自己的傳奇。
  • 影帝齊集,《金錢帝國》再起波瀾,跛豪對決廉政公署
    2009年,王晶導演執導的作品《金錢帝國》可以說是風靡一時,不僅展現了陳奕迅的演技,更帶動了一波「觀球」熱潮。根據路透消息,這部電影很可能會成為大熒幕重啟之後,第一部上映的港片製作,其中四位主要演員分別是古天樂,梁家輝,吳鎮宇和林家棟,古天樂和林家棟扮演廉政公署的調查員,而梁家輝扮演毒梟跛豪,吳鎮宇扮演當時的總華探長徐樂。
  • 關於呂樂,又豈止是《雷洛傳》和《追龍》的那一點故事
    他叫呂樂,身邊的人叫他「樂哥」、潮州人叫他「阿叔」、廉政公署稱其「呂老虎」。但世人最喜歡叫他的是「五億探長」。
  • 香港廉政公署舉行開放日活動 「油麻地果欄案」成VR遊戲 (8/11)
    香港廉政公署舉行開放日活動 「油麻地果欄案」成VR遊戲 (8/11) "← →"翻頁
  • 有種電影,只有香港人能拍好
    梟雄片集中出現在九十年代初期,主人公大多以五六十年代香港幫派大佬以及黑白通吃的警界探長為人物原型,《跛豪》《雷洛傳》《四大探長》《藍江傳》等都是典型。 《追龍》開場從電影的時間上來看,梟雄片流行於九十年代,而廉政電影自從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ICAC)成立後就很快出現,以1975年吳思遠導演的《廉政風暴》首開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