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樂否認5億家產!香港廉政公署:80年代香港凍結資產就值1億

2020-11-18 羽昕

1842年,中英兩國在鴉片戰爭之後籤署了《南京條約》,從這時起香港就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英屬殖民地歷史。

作為我國歷史上被外國列強佔領時間最長地方,香港在長達100多年的時間裡面,無論政治、經濟還是治安等多個方面都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地區特徵。

在80年代的港片中,人們時常看到香港的黑幫十分猖狂。除了幫派之間在街頭火拼之外,甚至還時常有黑幫與警方展開大規模槍戰的時候。

其實,香港回歸以前的治安問題除了在戰爭年代逃亡到香港的各種武裝勢力的支持,更多的還是源於英屬時期警察內部的腐敗。

"伍億探長"呂樂

1991年上映的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就是一當時香港警察中的真實人物"呂樂"作為原型改編而來。

呂樂,又被人稱作雷洛。原籍為廣東省潮汕道海豐縣新南村居民。適逢戰爭年代,呂樂全家為躲避戰火逃往香港謀生。

呂樂成年之後,成為了香港的一名警察。在當時的香港,呂樂算得上是大名鼎鼎的人物,素"伍億探長"的稱號。

在其任職期間在香港建立起了一套華人警長與當地黑幫之間的貪汙體系,在其掩護之下香港地區幫派滋生繁衍成為當時影響香港治安的最大毒瘤。

1977年,為了整治香港地區日趨嚴重的貪腐問題,廉政公署成立。首批成為廉政公署打擊對象的便是以呂樂為代表的香港警界。

當時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曾並稱為港界"四大探長"。但這所謂的"四大探長"長久以來都是香港廉政公署在籍的通緝犯。

香港警界的"至暗時刻"

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黑幫猖獗。原香港的黑幫勢力與從大陸逃亡到香港的反動勢力之間相互傾軋。

時任港島總華探長的呂樂便通過勾連各方勢力逐漸做大。無論是黑白兩道當時只要提及"呂樂"的名字無人敢表示絲毫的不尊重。

在英屬殖民時期,由於政府與華人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任用華人探長維護治安是當時港英政府的一貫做法。這便給香港的警察賦予了極大的權力。

有了權力的支撐,香港警察自然開始變得無法無天起來。人們在電影中所見到的黑幫主動與警方火拼的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實際情況是,當時的所有黑幫都要看香港警隊的臉色行事。據呂樂晚年回憶說道,當時的香港黑社會遠沒有外界傳言的那樣猖狂。

一直以來傳言的什麼"四大家族"更是子虛烏有。因為一旦黑社會勢力做大就會擺脫警方的控制。所以在呂樂等人的控制下,香港當時的黑社會勢力雖然猖獗,但始終被其死死地捏在手中。

有時候呂樂需要破案或者需要人頂罪的時候都會直接聯繫當地的黑幫頭目,限期交人結案。權且不說這樣的辦案方式會有多少冤假錯案,單看這時的呂樂已經是一手遮天了。

呂樂、顏雄、韓森和藍剛等"四大探長"為首的香港警界表面上維護著香港地區的治安,實際上與黑幫勾結從中收取龐大的賄賂。

香港黑幫明面上的產業上稅給港英政府,而暗地裡最掙錢的灰產所得的收入則要分出很大的一部分來孝敬以"四大探長"為代表的香港警察。

有了香港警隊的庇護,黑幫對於普通老百姓的壓榨更是變本加厲,經歷過那種生活的人們在談到當時香港港的黑幫以及所謂的"四大探長"之時無不嗤之以鼻。

70年代的大清洗

香港黑幫和警隊與普通民眾之間的矛盾不斷地被激化,對於當時香港的治安而言成為了一大挑戰,民眾的怒火隨時可能被點燃。

鑑於這日趨嚴重的社會矛盾,前港督麥理浩下定要徹底改變這種糟糕的局面,並於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以稽查香港政界與警界所存在的貪腐問題。

但是當時香港警界的問題早已經是根深蒂固,警界的腐敗程度遠遠超出了麥理浩的想像。廉政公署的行動讓當時的警、政兩界都人心惶惶,最後還爆發了香港警方與廉政公署之間的武力衝突。

為了平息事端,麥理浩最終只能做出讓步與妥協。最終廉政公署在麥理浩的授意下停止了對於1977年以前的普通警員貪腐案的追查。

但是對於"四大探長"的問題卻始終不肯罷手。可是當廉政公署出手的時候這"四大探長"早已逃之夭夭。

"四大探長"的潛逃

1973年,眼見局勢日趨緊張的呂樂趕在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以前與自己的家人一道潛逃至加拿大。

據加拿大警方於1999年曝光的一份統計數據表明,在香港回歸以前因為貪汙問題潛逃至加拿大的香港境界高層就多達44名。

而呂樂即便是潛逃到了加拿大之後也一直是這群人中的頭目。後來因為迫於英國政府的壓力,加拿大同意港英政府引渡相關潛逃人員,問訊的呂樂在安頓好家人之後又再一次逃亡到了臺灣地區。

一直在臺灣躲避的呂樂始終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這其中的原因真的是指因為不便從臺灣將其引渡回香港接受審判嗎?其中的原因值得細品。

2004年,臭名昭著的呂樂在臺接受媒體的採訪。在被問及是否會在有生之年回香港的問題時表示,在香港已經沒有什麼親友,大多數相識的人這時候都已經來到了臺灣。

這其中就有與呂樂一樣作為在逃人員生活在臺灣的華探長曾啟榮,後者還是香港明星曾志偉的父親。

"五億探長"究竟有多少家產

呂樂當年在香港大肆搜刮的財產不計其數,不然也不會有"五億探長"這樣的稱謂了。在接受臺灣媒體採訪的時候,呂樂表示自己並沒有這麼多錢。

還說"有五億就好了!按照現在的價值來計算,也不值五億,好多都賣了,況且五個億在香港算多嗎?"。

雖然呂樂矢口否認,但是據香港廉政公署披露,僅80年代呂樂在香港被凍結的資產就已經值一億元。而背後未被查出的資產更是不計其數。

如今,香港回歸已經有20餘年的時間。在這20多年的時間裡面香港警察的貪汙腐敗問題得到了極大的遏制。香港警界早已經不是當年樣子,在處理各種問題上都表現出了一隻文明警隊應有的作風。

但是對於多年前所謂的"四大探長"的問題卻始終是一段抹不去的黑歷史,呂樂等人最終未能伏法始終是香港司法歷史上的一大遺憾。

但是相信隨著時間的遷移,當年的那些惡棍毒瘤最終還是會被繩之以法,即便不能也將被永遠地寫進歷史。

文/羽昕

相關焦點

  • 伍億探長呂樂晚年回憶:60年代香港黑社會遠沒有外界傳言那樣猖狂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在80年代的港片中,人們時常看到香港的黑幫十分猖狂。除了幫派之間在街頭火拼之外,甚至還時常有黑幫與警方展開大規模槍戰的時候。伍億探長呂樂1991年上映的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就是一當時香港警察中的真實人物呂樂作為原型改編而來。
  • 香港廉政公署四十餘年肅貪記(五)【雷洛傳】
    >提到香港廉政公署,就不得不說道讓香港黑白沆瀣的終結時刻,電影《追龍》預告片開場:「香港在1974年之前,是最黑暗的時刻」。而廉政公署奉時任港督麥理浩之命就成立於1974年2月,目的是打擊香港的各種貪汙腐化。
  • 香港「五億探長」呂樂去世 傳奇一生被拍成電影
    港「五億探長」呂樂去世 曾貪5億巨款被通緝34年圖片來源:香港明報中新網5月21日電 香港明報援引加拿大《明報》消息,1960年代叱吒香港警界及黑道的「五億探長」、被稱為「四大華探」之首的呂樂已去世,20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舉殯。出殯墓園禮堂外花圈寫有「呂樂先生千古」等輓聯、靈堂遺照相信是70年代拍攝的呂樂照片。香港廉政公署表示,暫未能證實呂樂的死訊,需要時間向有關方面求證,目前呂樂仍在通緝名單上。
  • 回顧香港「五億探長」呂樂:假探長、真黑道,香港貪汙的鼻祖
    呂樂其人1920年5月,呂樂出生在廣東海豐。當時正值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此時的香港雖然是英國統治下的殖民地,但是綜合條件要比內地好很多。於是,年紀不大的呂樂就隨著父母一起偷渡到了香港。香港發跡跟隨父母到了香港之後,呂樂逐漸發跡起來。1940年,二十歲的呂樂在香港警務部門擔任警員。
  • 海陸豐人——香港總華探長呂樂
    這位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以來通緝時效最長,目前仍未撤銷通緝的探長,25年來用著呂樂本名,隱居在臺北市東區,由於臺灣與香港並無引渡條約,通緝對呂樂來說毫無影響,每天過著閒適安逸的生活。  民國57年,當時48歲的呂樂急流勇退,卸下人人稱羨的港島及九龍區總華探長職務,靠著名下不動產收房租,過著舒適的退休生活。     民國63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呂樂成為頭號查緝目標,當時呂樂便帶著8名子女及妻子蔡珍1家人,急急移居加拿大定居,民國68年買下臺北市東區敦化南路公寓豪宅,自此定居臺灣,長年與現年77歲的愛妻蔡珍同住。
  • 黑警梟雄:曾經香港警界真正的一哥——呂樂
    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汙機制,1990年代後的香港電影,把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並稱「四大探長」。而呂樂則是公認的四大探長之首。1920年5月16日,呂樂生在潮汕之地廣東汕尾海豐縣附城鎮鹿境鄉(俗稱六仔鄉)}新南村,後來全家偷渡去香港。當時一般偷渡到香港的人都是為了一頓飽飯。
  • 香港廉政公署四十餘年肅貪記(七)【警長曾啟榮案】
    1940年加入香港警隊,綽號「曾咩喳」,咩喳是英文MAJOR的粵語讀音。「咩渣」相當於警署的大隊長。通俗點說,他是警隊中「最大的兵,最小的官」,一人(呂樂)之下,萬人之上。曾啟榮是「四大探長」之首警隊總華探長呂樂(電影中的雷洛)的心腹,主要工作就是幫呂樂掌管財務(收黑錢並分配黑錢)。
  • 廉政公署通緝最長的五億探長,掌握三萬香港警察
    廉政公署通緝時間最長的五億探長,掌握三萬香港警察大家好大家好,我是影視小甜妞。去年有一部電影,稱的上是港片中的經典,是對那個英國統治下的香港形象的致敬。這部電影就是《追龍》。由主演劉德華和甄子丹主演。俗話說的好,亂世出梟雄,那個年代的香港,有著屬於自己的傳奇。
  • 香港古惑仔真實電影原型5億探長雷洛
    上世紀90年代,江湖上有許多傳奇故事,被稱作"五億探長"的呂樂又名雷洛的到底是什麼人?1920年呂樂出生於廣東省的海豐縣隨後舉家偷渡到香港,1940年僅20歲的呂樂加入香港警隊由於當時巷府上下貪汙腐敗嚴重聰明果斷的呂樂在警隊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在60年代升任探長,1958年香港 警隊高層專門為他設定了總華探長一職,當時他縱橫黑白兩道他制定的"規則"連高層都佩服,當時有華人
  • 五億探長雷洛(呂樂)一
    1920年5月16號出生於廣東省潮循道海豐縣附城鎮鹿境鄉新南村,後來全家人偷渡去香港。又名呂務樂,人稱樂哥、阿叔,有「五億探長」的稱號。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汙機制,後淪為香港通緝犯。1990年代後的香港電影,把4位通緝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並稱「四大探長」。2010年5月13日,呂樂於加拿大病逝。
  • 香港廉政公署為什麼那麼神秘?
    香港導演麥兆輝就曾說過:「它很神秘,基本上沒人知道誰是廉政公署的,你找不到它,它也與外界隔斷關係,人也很少,只有一千多人,所以沒辦法去了解他們怎麼查案、調查的。」,也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香港腐敗情況非常嚴重,上至公務員,下到小商販,或「積極」、或被迫的都參與到這個環節中。
  • 香港總華探長【呂樂】檔案
    >港督麥理浩的重視下,促成了第二年廉政公署的成立。廉政公署獨立於警務處,直接向香港總督負責,獲授廣泛的調查和拘捕權力,並配備一支清廉的隊伍。11月12日,大毒梟吳錫豪(跛豪)被捕;1975年5月15日宣判:犯經營及販運毒品罪,分判七年及三十年,兩罪同期執行,被判入獄三十年。
  • 香港總華探長「呂樂」的傳奇人生
    >港督麥理浩的重視下,促成了第二年廉政公署的成立。廉政公署獨立於警務處,直接向香港總督負責,獲授廣泛的調查和拘捕權力,並配備一支清廉的隊伍。11月12日,大毒梟吳錫豪(跛豪)被捕;1975年5月15日宣判:犯經營及販運毒品罪,分判七年及三十年,兩罪同期執行,被判入獄三十年。
  • 香港「五億探長」呂樂 香港歷史上被通緝時間最長的通緝犯
    在1997年之前的香港,很少有華人能在政府中擔任要職,特別是在五六十年代,但是有四人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人們稱他們為「四大探長
  • 跛豪,雷洛,你所不知道的香港真實存在的人物
    1920年5月16號出生於廣東省潮循道海豐縣附城鎮鹿境鄉新南村,後來全家人偷渡去香港。又名呂務樂,人稱樂哥、阿叔,有"五億探長"的稱號。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汙機制,後淪為香港通緝犯。1990年代後的香港電影,把4位通緝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並稱"四大探長"。2010年5月13日,呂樂於加拿大病逝。
  • 「五億探長」呂樂,在港英政府治下的香港,建立起「金錢帝國」
    60年代的香港,那是一個警匪勾結,黑白混雜的年代。在那個年代了,有個貪汙成風,人人有份的組織。那個組織就是當時的香港皇家警察,而我們說的主人公-呂樂,就是這個組織的首腦,當時的香港總華探長。呂樂1920年生於廣東海豐,20歲那年,他移民到香港,加入香港警隊。
  • 他是香港4大警探之首,黑白兩道通吃,被稱為「5億探長」!
    因為今天頒布了每年的1月10日為中國警察日,以用來對警察辛勤工作的肯定。而中國的警察真的很盡職盡責,無論是大事小事,有事找警察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潛意識裡面的東西了。只不過,要說歷史上比較出名的警察,作為一個喜歡港澳社團的人來說,對於呂樂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作為香港4大警探之首,呂樂在香港警察的位置上面鑄就了自己的傳奇。
  • 販毒30噸的毒梟,與貪汙5億的警察:《追龍》的真實香港歷史
    1.跛豪——吳錫豪,潮汕來的狠角色《追龍》講述的是香港上個世紀60年代的故事,發生在當時香港城區的九龍城寨裡。甄子丹所扮演的跛豪,原名吳錫豪,生於1930年。他是廣東汕頭人,60年代內地三年困難時期,因為大饑荒差點餓死,30歲的他索性豁出去了,偷渡逃難來到香港。那時候的香港,和現在完全不同。
  • 呂樂--------香港傳奇人物
    2010年,據加拿大溫哥華《明報》報導:上世紀活躍於香港社會的「五億探長」呂樂去世,於5月13日在溫哥華舉行葬禮,提起呂樂,許多人不是太清楚這個人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