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來到貴州安順支教。
到達關嶺寄中後,環境很艱苦,我有些不適應。但是學校領導老師熱情真誠地幫我安排住宿,盡力幫我們改善生活條件,讓我很感動。校長夏大友向我詳細介紹了學校的情況,並希望我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給當地的教師們帶來青島先進的教育理念。
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開始了我的支教之路。經過一周時間,在逐漸適應了生活和工作環境以後,我接到了我的課程表。雖說總的課時量和在青島時差不多,但是課程表上出現了5個班級,每個班60名學生左右。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很擔心自己一個學期下來也不能充分了解學生,甚至會叫不出多少學生的名字。學校教導主任解釋說,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希望讓更多的學生上到規範的歷史課,因為學校的師資嚴重不足,沒有一個專職的歷史老師,能否讓學生喜歡上歷史這門課程,我的到來很重要。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油然而生,我暗暗下定決心,我一定發揮我的能力讓歷史課熱鬧起來,讓這裡的孩子能充分地感受到歷史課的魅力。
第一次走進課堂,我發現學生們很安靜,都睜大兩隻眼睛盯著我,第一次上這樣的歷史課,他們很好奇。通過觀察和詢問這些孩子,我發現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的學生,基礎差,普通話也不好,語言溝通困難。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教學,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我開始更加精心備課,認真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在課堂上,我會根據學生的實際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歷史知識。每次我進行講解時,學生們總是全神貫注地聽講,那一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激勵我上好每節課。課下,我會和孩子們談心,幫助他們答疑解惑,讓他們能更好地認識自己,給自己樹立明確的成長目標。
這裡的學生,很多都是留守少年,家裡也很貧困,很多都是建檔的貧困低保戶。我們在關嶺成立了青島市「愛心」團隊,幫扶關嶺民族寄中貧困學生。作為幫扶團隊聯繫人,我會利用周末爬山越嶺去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基本情況,針對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幫扶。如果能夠對他們有一點點的幫助,我就達到了自己的心願。
寄中的老師們白天上課,晚上還要負責學生的晚自習,一天的工作從早上7:00開始,到下午5:05結束,晚上6:50又要上晚自習,到9:30,老師們每天都超負荷的工作,他們沒有一絲怨言,這讓我不由肅然起敬,他們的奉獻精神讓我深感敬佩。課餘,我們會進行教研活動,交流兩地不同的教學思路,我也把青島這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保存的教學資料毫無保留地帶給他們,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能夠早日全面實現關嶺教育與城陽教育的共同進步。
這兩個月,我先後參加了青島在關支教教師座談會,在「青島城陽-安順關嶺」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中做了題為《牢記育人初心,厚植教育情懷——為學生的幸福奠基》的專題報告,從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管理經驗跟老師作了交流分享:對紮實做好「五心」即責任心、寬容心、公平心、愛心及細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寶」和從微笑、尊重、理解和談心四方面講述如何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獲得了在場班主任們的認同和好評。作為青島城陽+安順關嶺名師心理工作室來關嶺支教的江翠香老師的助教,我們每周都會進行心理團體輔導活動,通過心理活動,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建立自信心,以健康的心態面對人生,迎接挑戰,保證學生正常健康地生活與發展成人。
到貴州支教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還會這樣奇妙的旅程,我的支教之旅,不只讓我的學生收穫了成長,作為教師的我,也獲得了不少的鍛鍊和提升,進一步磨礪了我的心性,增長了我的見識,讓我體驗了自己不曾體驗過的生活,思考了自己不曾真正思考過的問題,感悟到了一些自己不曾明晰的道理。
我會珍惜這次支教活動,做一名優秀的支教老師,克服家庭和在關期間的一切困難、勤奮工作、愛崗敬業,把真情奉獻給這裡的孩子,給自己留下一段精彩的支教記憶!
供稿 | 城陽第十一中學
原標題:《教育溫度 | 不忘初心,真情支教——城陽十一中魏松邦赴貴州支教日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