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拉好小提琴?」大概是每個學習小提琴的人都在問的問題。
你是不是也覺得拉小提琴好難?
學習小提琴有什麼該注意的事情呢?
拉小提琴需要許多肢體的配合:手指指法掌握著旋律,右手琴弓控制聲音的強弱與快慢,身體的擺動可以增加曲調的情感與表現力.
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拉小提琴的姿勢、動作與指法吧!
左手拿琴
小提琴的拿法,需要用左手握住琴頸的部分,以下巴跟左肩夾住。
左手除了扶住琴頸,還要在不同的把位按弦。
在左手移動的同時,就要用下巴以及左肩來穩定琴,所以通常會在琴身上固定一個肩墊來減少肩部的不適。
右手持弓
作為弦樂器中的弓弦樂器,小提琴演奏時右手負責持弓,利用琴弓上的弓毛與琴弦摩擦,使其震動發出聲音。
持弓的右手負責控制聲音的強弱與快慢,力道影響著聲音的大小之外,根據曲調的表現,拉弓與推弓之間還可以做出圓滑或是短促的效果。
依照曲調的節奏與情緒,有時也需要做到拋弓、跳弓等進階的變化。
站姿坐姿
拉小提琴可以用站姿也可以用坐姿,通常獨奏的表演會以站姿來表現,因為舞臺可能需要有比較大的肢體動作來表現。
而重奏或是樂團就較常以坐姿來呈現,且樂團的表演通常耗時也比較長,所以通常會坐著。
比較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坐著拉琴時腿的姿勢要稍微調整,不能影響右手運弓的動作。
音階與指法
小提琴有四條弦,由細到粗分別是 E 弦、A 弦、D 弦、G 弦,四條弦相隔純 5 度。
鋼琴的每一個鍵都直接代表一個音符,而吉他或是尤克裡裡是將指頭穩穩按在琴格上就可以得到固定的音,那小提琴呢?
小提琴沒有琴格,需要精準的指法,只要指頭稍微偏掉音就會跟著跑掉。
小提琴把位
小提琴共有十幾個把位,學習一定會從第一把位開始練習。
在第一把位熟悉後,通常會接著學習第三把位,這兩個把位練完才會接著練習剩下的把位。
換把位非常講求精準,練習把位時,左手手腕需要放鬆,用手腕的力量來換把位。
把位的練習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靠身體來記憶,等到身體熟悉了各個把位的位置後,在演奏上就可以更加自如。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如果覺得有用,就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