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百家號創作者「raymond影視生活」原創,享有版權歸屬權。歡迎關注
「錯愛」常常被用來形容成年人之間的情感,其實對孩子一樣存在。家長們自以為是的愛心泛濫,卻成為了孩子們的痛。「良好的個性勝於卓越的才智」這樣的道理往往被忽視。——寫在六一兒童節
曾經受到教育界重視的一部電影,任何時候翻看都不過時,因為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問題是永恆的話題。《小孩不笨2》是新加坡拍攝的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從電影影響區域看,新加坡的電影往往沒有多大作為,但這部電影卻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它直觀地反映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的問題。但凡看過的成年人都感同身受,特別是在中華文化圈地域內。
每個家長都應該看一看《小孩不笨2》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任何時代都是中國人對下一代的期望,父母對孩子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是又有多少人學會了當家長。《小孩不笨2》通過孩子的故事,向人們展現了孩子的需求,他們不僅僅需要關懷和愛,還需要認可和讚揚。家長們希望下一代超越自己,卻不知道很多時候在折殺孩子的個性和本能。

湯姆是學習優秀的孩子,生活在富裕的家庭,然而父親對他卻依然處處不滿,原因很簡單,一個忙於工作的家長,直到湯姆出了問題,他去解決才知道問題是孩子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和關愛。優秀如果僅僅停留在成績上面,孩子卻依然會輸在人生的成長道路上。現實中由於成績論出路的問題,讓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走上了極端。

成才和湯姆就是絕對的兩種孩子,也是人們精彩談論的「調皮孩子、問題少年」,不愛學習,能打架,最後連老師都打,被學校除名,父親卑微的身份太希望成才能夠有出息,結果「以暴制暴」的方式不但沒有讓孩子懂事,反而越來越差。最終他因為幫成才打架,不治身亡,這一幕才讓成才驚喜,最終得以複課並成為武術冠軍。每個孩子都不笨,只是需要合適的引導和溝通。

這部電影上映後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原因就在於大人們是不是真的會當家長,能不能學會當家長。也許認為給孩子衣食無憂,只要成績好就行;也許覺得自己的孩子太差勁,就不願意引導,索性讓孩子「自由發展」;也許覺得只要強壓,就能有個學業有成的孩子。然而,這些以大人思維當家長真的合適嗎?每個家庭單位都有自己的特性,每個家庭中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但重要的是讓孩子逐步學會自我管理,而非「錯愛」式教育。
學會當家長從基礎開始《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
家長們常常說的一句話「嘴都綁在孩子身上」,從早晨起床開始,家長們就成為念念碎的「唐僧」,一直持續到晚上把「神獸」們安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論成績良萎。然而結果卻是兩種,要麼扮演了拔苗助長的角色,要麼成為扼殺天性的「兇手」。
「時間」是這個世間最淡漠的東西,它只知道一直走下去,從不回頭。所以人生下來就進入時間的軌道,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是最基本的能力,認識時間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合理規劃自己的一天,當一天養成了合理利用時間的能手,還需要當心一個月到一年嗎?當然,家長自己也需要學會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不要成為孩子時間的「分割者」,滿滿的安排並不是孩子需要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不要糾結、攀比別人學了多少東西,而是知道自己孩子需要什麼!成長是過程,不是從一個點跳到另外一個點。
「井井有條」不僅僅是個成語,也不是讓孩子只在課堂上學會的字面意思,而是從身邊做起,學會整理自己身邊的物品,並且不僅限於整理孩子自己的物品,這是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另外一種能力,整潔、歸類的過程就是思維規律的形成。人的思維往往是從動手開始,與其說一遍遍把東西放好,不如教會孩子整理身邊的物品。
「金錢」現代社會這兩個字,已經不需要家長告訴孩子,孩子們通過各種媒介從小就知道什麼是金錢,但需要引導教育孩子理解錢財的意義,建立起正確的金錢觀,這也將影響孩子成長後的價值觀,就如成年人經歷很多事情後,要明白的是「不要變得事故,而是要懂得世故」。如果孩子僅僅知道金錢的用途,而沒有對金錢有正確的價值觀,未來好壞將成為家長擔憂的事情。
成年人往往習慣性地用自己的思維去確定孩子的一切,忽視了和孩子的溝通、理解,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我們「望子成龍」但卻不在乎成長的規律,計較成績卻不知道良好個性的培養。做家長很難,但可以學會當家長,「小孩不笨」需要的是家長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