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管理」學會當家長《小孩不笨》

2020-12-27 raymond影視生活

本文由百家號創作者「raymond影視生活」原創,享有版權歸屬權。歡迎關注

「錯愛」常常被用來形容成年人之間的情感,其實對孩子一樣存在。家長們自以為是的愛心泛濫,卻成為了孩子們的痛。「良好的個性勝於卓越的才智」這樣的道理往往被忽視。——寫在六一兒童節

曾經受到教育界重視的一部電影,任何時候翻看都不過時,因為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問題是永恆的話題。《小孩不笨2》是新加坡拍攝的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從電影影響區域看,新加坡的電影往往沒有多大作為,但這部電影卻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它直觀地反映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的問題。但凡看過的成年人都感同身受,特別是在中華文化圈地域內。

每個家長都應該看一看《小孩不笨2》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任何時代都是中國人對下一代的期望,父母對孩子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是又有多少人學會了當家長。《小孩不笨2》通過孩子的故事,向人們展現了孩子的需求,他們不僅僅需要關懷和愛,還需要認可和讚揚。家長們希望下一代超越自己,卻不知道很多時候在折殺孩子的個性和本能。

《小孩不笨2》海報

湯姆是學習優秀的孩子,生活在富裕的家庭,然而父親對他卻依然處處不滿,原因很簡單,一個忙於工作的家長,直到湯姆出了問題,他去解決才知道問題是孩子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和關愛。優秀如果僅僅停留在成績上面,孩子卻依然會輸在人生的成長道路上。現實中由於成績論出路的問題,讓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走上了極端。

《小孩不笨2》劇照

成才和湯姆就是絕對的兩種孩子,也是人們精彩談論的「調皮孩子、問題少年」,不愛學習,能打架,最後連老師都打,被學校除名,父親卑微的身份太希望成才能夠有出息,結果「以暴制暴」的方式不但沒有讓孩子懂事,反而越來越差。最終他因為幫成才打架,不治身亡,這一幕才讓成才驚喜,最終得以複課並成為武術冠軍。每個孩子都不笨,只是需要合適的引導和溝通。

《小孩不笨2》劇照

這部電影上映後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原因就在於大人們是不是真的會當家長,能不能學會當家長。也許認為給孩子衣食無憂,只要成績好就行;也許覺得自己的孩子太差勁,就不願意引導,索性讓孩子「自由發展」;也許覺得只要強壓,就能有個學業有成的孩子。然而,這些以大人思維當家長真的合適嗎?每個家庭單位都有自己的特性,每個家庭中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但重要的是讓孩子逐步學會自我管理,而非「錯愛」式教育。

學會當家長從基礎開始《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

家長們常常說的一句話「嘴都綁在孩子身上」,從早晨起床開始,家長們就成為念念碎的「唐僧」,一直持續到晚上把「神獸」們安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論成績良萎。然而結果卻是兩種,要麼扮演了拔苗助長的角色,要麼成為扼殺天性的「兇手」。

「時間」是這個世間最淡漠的東西,它只知道一直走下去,從不回頭。所以人生下來就進入時間的軌道,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是最基本的能力,認識時間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合理規劃自己的一天,當一天養成了合理利用時間的能手,還需要當心一個月到一年嗎?當然,家長自己也需要學會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不要成為孩子時間的「分割者」,滿滿的安排並不是孩子需要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不要糾結、攀比別人學了多少東西,而是知道自己孩子需要什麼!成長是過程,不是從一個點跳到另外一個點。

「井井有條」不僅僅是個成語,也不是讓孩子只在課堂上學會的字面意思,而是從身邊做起,學會整理自己身邊的物品,並且不僅限於整理孩子自己的物品,這是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另外一種能力,整潔、歸類的過程就是思維規律的形成。人的思維往往是從動手開始,與其說一遍遍把東西放好,不如教會孩子整理身邊的物品。

「金錢」現代社會這兩個字,已經不需要家長告訴孩子,孩子們通過各種媒介從小就知道什麼是金錢,但需要引導教育孩子理解錢財的意義,建立起正確的金錢觀,這也將影響孩子成長後的價值觀,就如成年人經歷很多事情後,要明白的是「不要變得事故,而是要懂得世故」。如果孩子僅僅知道金錢的用途,而沒有對金錢有正確的價值觀,未來好壞將成為家長擔憂的事情。

成年人往往習慣性地用自己的思維去確定孩子的一切,忽視了和孩子的溝通、理解,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我們「望子成龍」但卻不在乎成長的規律,計較成績卻不知道良好個性的培養。做家長很難,但可以學會當家長,「小孩不笨」需要的是家長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

相關焦點

  • 《小孩不笨》觀後感
    電影《小孩不笨》中,將家長的言語和學校分班對孩子對影響展現的十分精彩,引人深思。《小孩不笨》是2002上映的新加坡電影,作為華人移民熱國的新加坡一邊想要國際化,一邊想要保持中國的傳統文化,於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就顯得不中不西。
  • 家長課堂|今日觀影《小孩不笨2》:孩子的內心世界,你真的了解嗎?
    《小孩不笨2》經典對白:「你最後一次稱讚別人是幾時?(電影截圖)《小孩不笨2》經典對白:「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小孩不笨2》經典對白:「有時候我們真想把話說清楚一點,可他們會以為我們頂嘴,所以我們慢慢,就變成啞巴了。」當孩子帶著問題來到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 《小孩不笨2》 其實小孩並不笨
    《小孩不笨2》描述了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為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梁」,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
  • 想教出懂得自律的孩子?智慧父母一定要忍住3點,很關鍵
    1、忍住樣樣包辦、事事插手小時候,孩子生活十分的邋遢懶惰,自己的房間裡面亂七八糟,不懂得收拾,很多的父母總是第一時間幫助孩子把房間收拾的乾乾淨淨,孩子卻是不懂的珍惜,繼續糟蹋,因此父母們一定要忍住,千萬不要幫助孩子打掃,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整理房間,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承擔應有的責任和義務!
  • 孩子的時間管理,你還在插手幫忙?試試這六步讓娃學會自主管理
    有不少人在平常教育自己寶寶的時候總是會發現他們不太聽話,會經常惹我們生氣,而出現了這種情況之後有不少人都會認為是自己寶寶的原因,可是並沒有想過和我們自己也有著密切的關係,按照合理安排時間這一本書當中傳達的理念我們就可以明白自己犯了一個特別大的錯誤,其實並不是寶寶特別叛逆不聽話,而是我們作為家長一直在幫助他們管理,他們的時間讓他們沒有任何的自主權。
  • 觀看電影《小孩不笨》 之如何看待被貼標籤的孩子
    《小孩不笨》這部影片是一部新加坡教育影片,該片講述了EM1、EM2、EM3,這幾個讓人摸不清頭腦的數字,實則是新加坡小學的分班制。
  • 一周一影:《小孩不笨》
    @小竹子:其實有時候我們並非看不起笨小孩,而是社會的現實中容不下這麼奢侈的想法,很努力很樂觀很可愛很活潑很孝順很親切很善良對父母很好對大家都很好的小孩子在當下實在是不容易了~@建業城A家:如果你真有這麼一個孩子,即使他真的很笨,你也要感到無比的自豪,但是,這樣的孩子,又怎麼可能笨呢?他們也許只是學習不好,但這不妨礙他們成為真正的寶。
  • 用愛的鑰匙打開孩子的心扉 ——電影《小孩不笨2》觀後感
    《小孩不笨2》是一部極易觸動淚點的教育主題電影。不管是作為學生還是家長抑或教師,我們或多或少都能從中看見自己的一些影子。我曾因為這部電影以學生的姿態重新回味了自己的年少時光,也曾因為這部電影站在講臺上與家長一同探討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如今再看這部電影我思索更多的是作為一名教師該如何面對每個家庭交予我們的孩子。
  • 孩子吵架、打架怎麼辦?家長要耐心溝通,不能過度插手孩子間的事
    為了能夠讓其他孩子肯定自己,就會開始大吵大鬧,甚至是搗亂其他人,這樣也就引起了孩子與其他人的爭吵甚至是打架。如果不問清原因,就盲目判斷,其實十分不明智。孩子在與其他孩子打架後,大多數孩子的家長,基本上是不先問前因後果,先是把孩子和其他孩子拉開,為了體現自身的公平,先是對自家的孩子指責一番。
  • 吉希瑩:從《小孩不笨2》說親子交流
    《小孩不笨2》這部電影我反覆看卻還是會流淚。孩子的世界或許比我們的簡單單純,但是成長的痛苦卻是不可避免。電影中兩家的小孩雖然環境不同,但是卻存在著相同的成長問題。最小的孩子Jerry從他獨特的視角說出了孩子不願交流的原因:「有時候我們真想把話說清楚一點,可他們會以為我們頂嘴,所以我們慢慢,就變成啞巴了……」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我們家長真的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會和孩子進行交流麼?
  • 要想孩子自律,這3件事寶媽要忍住,忍的時間越長父母將來越省心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很多家長為了給小孩提供一個舒適愉快的生活環境,無論在外掙錢多辛苦都無所謂。不隨便插手孩子自己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會存在這樣一種心理上的誤區,他們通常會覺得自己照顧孩子天經地義,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可以插手代勞。
  • 小孩不笨——什麼都管的媽媽是好媽媽嗎?
    Terry:「不行,我們要做個聽話的孩子,不然被抓到的話要被斷手斷腳的!」文福:「你為什麼什麼時候都那麼的聽話?沒有自己的主見!你平時不幫我這就算了,現在你連自己也不幫自己……」Terry 是個善良的孩子,但看到這裡不免覺得悲哀,教育應該培養怎樣的孩子,是聽話,成績好嗎?
  • 別讓你培養的小孩,感受世界深深的惡意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就像《王牌特工》教堂戲中的科林叔附體,被人開啟了狂暴波段,分分鐘都要爆發。在我覺得一分鐘都不能再待下去的時候,這些家長們正坐在一旁撫掌大笑,看著自己活潑的孩子,滿臉都是爆棚的幸福感。這還不算最糟的。兩年前,也是坐火車,遇見了一對極品母女,抱著一個一歲大的孩子。
  • 《小孩不笨》:孩子成績不好,是不學還是學不會,家長一定要看清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很多家長一籌莫展,送課外班、找家教,各種方法都用遍,還是不奏效。作為家長,一味著急是沒有用的,到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分析一下孩子到底屬於哪種情況,他是不好好學習呢,還是學不會?分析清楚,才好對症下藥。我想請家長聽我講一下這個叫劉國彬的小孩的故事。
  • 忍住不說和忍住不聽
    說有一個國王被騙子蠱惑,給他穿上了一件根本不存在的衣服。騙子煞有介事地聲稱,只有賢者才能看得見這件華貴的衣服。換句話說,看不見衣服的人都是愚昧的。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國王光著身子上街遊行,民眾為了不表現出自己的愚昧都噤若寒蟬。最後一個小孩子忍不住喊了出來:他明明什麼都沒有穿。
  • 笨媽嘯天:喜歡王家衛的電影是因為它那可以獨立存在的「對白」
    王家衛電影中的那些對白其實是可以脫離影片的情節而獨立存在的。媽嘯天」 原創作品《笨媽嘯天:不出門的日子——疫情下親子成長的100天實錄》親子教育系列,持續更新中。】:孩子的適應性遠遠超過我們(21)【笨媽嘯天親子成長實錄連載】:孩子在學習中出現「倒春寒」是正常的(20)【笨媽嘯天親子成長實錄連載】:讓孩子「看見」比「聽見」更重要(19)
  • 如何證明你家孩子不笨?
    ,她向我證明了,孩子才兩歲就可以數數,可以背古詩,四歲就會十以內加減法,可以……她很生氣的問我,這能叫孩子不聰明嗎?!真的,當你家孩子永遠落後於人家(別人家孩子),你是不是特別的想證明你家孩子並不笨!很想讓他滿身都是技能,以此證明孩子並!不!笨!因為你生怕孩子落後,所以才會急著超前教育,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就超人一步!如何才能證明你家孩子不笨?!
  • 當孩子說「我覺得自己很笨」,千萬別回答「不,你不笨」
    比如,有孩子說:媽媽,我覺得我好笨啊! 有的媽媽會很應激式地反應:才不是,你才不笨。 其實,這就把我們和孩子溝通的路堵死了。 為什麼? 因為當我們直接否定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想法沒有得到被理解,媽媽還沒有傾聽我,她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下結論。索性,孩子就什麼都不說了。我常常說,有時候我們的安撫和鼓勵聽起來味同爵蠟,就比如「媽媽覺得你是最棒的!」「你一點也不笨」。這其實都沒有真正的安慰和鼓勵到孩子。
  • 面對孩子「3歲叛逆期」,語言交流技巧很重要,寶媽學會不煩惱
    今日問題:3歲寶寶"叛逆期",寶媽掌握技巧不煩惱青青今年3歲了,學會了頂嘴。不管媽媽說什麼都能直接頂回去。有一次媽媽和青青說:"青青呀,別再看動畫片了,該去完成美術作業了。"青青不耐煩的說:"我不會呀!不會畫!"媽媽馬上就接了一句:"老師怎麼交,你就怎麼畫唄,這麼笨呢?趕緊完成,然後再玩。"
  • 《小孩不笨》裡的他變化最大!
    Shawn 李創銳從小帥到大的男神李創銳在12歲時就已入行,代表作包括《小孩不笨》、《小孩不笨2》、《跑吧!孩子》等等。他也憑藉出色的演技獲得了2002年紅星大獎的「青蘋果獎」!長大後的他已淡出演藝圈,專注於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