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還是愛情?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情史

2021-01-08 騰訊網

引子:羅密歐與朱麗葉痴迷的、盲目的、不遺餘力的追逐的到底是掙脫束縛後解放的快意?還是內心深沉的愛?到底是愛情的悲劇還是情慾的悲劇?讓我們一起去探尋他們內心的世界。

在故事的一開始,羅密歐說自己深深的愛上了一個姑娘,而且再也不可能愛上其他人,但是一天後,他就和另一個女孩結婚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結合,以一種最絕望的方式被禁止。一開始朱麗葉這樣形容他們的愛情:過於冒進、過於輕率、過於突然;後來是這樣形容的:我愛的如此深沉,就像大海般浩渺,我給予你的愛越多,我得到的愛就越多。或許浪漫的愛情都需要阻礙,才會刻苦銘心。

羅密歐在舞會初見朱麗葉,他們的對話共有十四行,是莎士比亞完美的十四行詩。他們的遇見、打情罵俏都是宮廷式愛情戲的傳統套路,但是宮廷式愛情讚頌一見鍾情後的矢志不渝,不涉及性和婚姻。性愛對文學角色是致命的毒藥,朱麗葉是否是以深陷戀愛為藉口實則放縱自身的欲望,縱身情慾而死,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他們超越苦難,自我犧牲,開解了家族仇恨,改變了社會,是無可分辨的事實。

羅密歐和朱麗葉同樣是時間的悲劇,他們從相遇到死亡不過幾天,一夕之間,相愛想殉,他們的悲劇關乎青春,關乎我們應該是隨波逐流還是遵從本心,愛意懵懵懂懂,該如何抉擇,他們面臨平衡家族責任、社會責任、教會道義和彼此間的愛的困境,到底是追尋自己想要的還是聽從父母的話去追求他們想讓你追求的東西,他們選擇試圖滿足所有人,家族、社會、宗教、國家,這也導致了他們的死亡。

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愛是熾烈的,他們孤注一擲,以此回應那個暴力而不公的世界,回應所謂的權威。但他們過於理想主義,沒法完全拋棄、抵抗社會對他們的影響,在自身情感和環境對他們的期望中來回掙扎。在我看來,他們是年輕一代的悲劇,如果你還年輕,或者曾經年少,你就會知道那種感覺,那種在各種感情混雜著的漩渦中被撕扯著的同時,試著辨認哪些是稍縱即逝的閃電,哪些是亙古不滅的大海的感覺;你還會知道無懼無畏的隨心,甚至有點點犯傻的活著,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年少輕狂的熾烈思緒,本就已足已致命。

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悲哀在於他們想要讓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改變周遭的世界,但是世界不會向他們屈服,也不向任何人屈服,無論愛有多深,無法違抗命運,無法改變時間。

悲劇的結局,其實早在他們相遇前就註定了,一見鍾情是否可以走向矢志不渝,年少輕狂不切實的浪漫是否抵的過歲月摧殘,我們都在親身經歷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核心問題,也都在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回答,造化弄人,庸人自擾,願你歸來仍是少年,與諸君共勉之。

相關焦點

  • 莎翁情史:莎翁浪漫的愛情,成就了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那是東方,而朱麗葉就是太陽——《羅密歐與朱麗葉》啊!火炬不及她那麼明亮。我唯一的愛來自我唯一的恨。從莎士比亞的語言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她對美好愛情的追求。是那樣熱烈,又是那樣的痴狂!享譽世界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誕生,也許能從影片《莎翁情史》中找到答案。影片充滿了浪漫,情節或是虛構,但卻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同樣也使人們信服《羅密歐與朱麗葉》就是這樣誕生的。人們印象中的莎士比亞應該是一個相貌平庸的劇作家。然而影片中的莎士比亞卻是這樣呈現在觀眾面前:一個年輕英俊的男子,正在奮筆疾書。
  • 《羅密歐與朱麗葉》:同樣是渣男,羅密歐怎麼就這麼受歡迎?
    《羅密歐與朱麗葉》:同樣是渣男,羅密歐怎麼就這麼受歡迎?今天突然想到這一點,或許也是看了《莎翁情史》這部電影吧。當然,《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個劇小編我已經讀過很多次了,感慨於這個悲情的愛情故事。雖然《羅密歐與朱麗葉》就是一個悲劇,但是卻寫出了一種悽美的感覺。
  •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
    莎士比亞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揚這種人文主義思想,《羅密歐與朱麗葉》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識的愛情巨作。故事介紹凱普萊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兩大家族,這兩大家族有深刻的世仇,經常械鬥。蒙太古家有個兒子叫羅密歐,17歲,品學端莊,是個大家都很喜歡的小夥子。
  • 重溫《羅密歐與朱麗葉》
    在《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本書中,我們的男主人公羅密歐有著不錯的表現,他給人的印象是十分看重愛情,比較感性。在故事的最開始,他出於血氣與激情迷戀著羅瑟琳,但當對方拒絕了他的愛情之後,他就將自己關在絕望的大門之中,本來可以與敬虔的羅瑟琳成為朋友,可他出於愛的自私,放縱自己的欲望,欲望不達成就自我憐愛,開始抑鬱。
  • 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
    3.這就是愛情的錯誤,我自己已經有太多的憂愁重壓在我的心頭,你對我表示的同情,徒然使我在太多的憂愁之上再加上一重憂愁。4.愛情本來是盲目的,讓他在黑夜裡摸索去吧。5.沒有受過傷的才,會譏笑別人身上的創痕。
  • 《羅密歐與朱麗葉》:西文經典愛情故事
    朱麗葉:只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敵;你即使不姓蒙太古,仍然是這樣的一個 你。姓不姓蒙太古又有什麼關係呢?它又不是手,又不是腳,又不是手臂,又不是 臉,又不是身體上任何其他的部分。啊!換一個姓名吧!姓名本來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叫做玫瑰的這一種花,要是換了個名字,它的香味還是同樣的芬芳;羅密歐要 是換了別的名字,他的可愛的完美也決不會有絲毫改變。
  • Romeo & Juliet / 羅密歐與朱麗葉
    其實不單是中國,《羅密歐與朱麗葉》在全世界也享有同樣的地位,雖說莎翁的四大悲劇裡壓根就沒有《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位置(莎翁四大悲劇:哈姆雷特、麥克白、李爾王、奧特羅)。但,按照被改編成各種體裁的文藝作品的數量和傳播範圍來看,《羅密歐與朱麗葉》絕對勝出。《羅密歐與朱麗葉》作於1579年,雖屬悲劇,但整部作品與作者同時期的喜劇精神相通,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情節既單純又曲折。
  • 從梁祝分析《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
    這是一個典型的浪漫主義愛情故事,人們用想像給梁祝的愛情畫了一個完美的結局,用一個魔幻的表現方式,謳歌了梁祝的愛情。而產生於中世紀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同樣是以悲劇結束的,由於雙方家長的反對,羅密歐與朱麗葉雙雙殉情。
  • 《羅密歐與朱麗葉》荒誕愛情如何淪為經典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二幕 第二場作為大劇作家莎士比亞一個最著名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一直被奉為經典,多年來也一直活躍在各大戲劇舞臺上,翻拍的電影也榮獲許多獎項,但是,將經典搬到現實中來,這樣的愛情卻成為人們抨擊的對象。原因為何?要知道,羅密歐與朱麗葉,僅僅因為見過一面,就決定要結婚,在短短的五天裡,就完成了相遇,結婚,初夜,逃亡和殉情。
  • 莎翁永恆愛情經典,原版英文話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據說歷史上確有其事,它於1303年發生在義大利維羅納城。有人還援引但丁《神曲》作為佐證。但此說難以定論。不過,古羅馬時倒確實流傳著關於一對情侶生死相戀的民間傳說,它在漫長的口口相傳的過程中,故事和細節不斷得到補充和豐富,逐漸演變為後來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傳奇。
  • 羅密歐與朱麗葉(電影版)
    隔著玻璃的相互凝視,愛情的種子就這樣萌發了。        舞會結束後,羅密歐徹夜未眠。第二天清晨醒來,就來到教堂祈求神父為自己證婚迎娶朱麗葉。神父為了化解這兩大家族的仇恨破例準許了。就這樣,在神父見證下,兩人結為了夫妻。
  • 在看《羅密歐與朱麗葉》之前,不要輕易否定愛情
    但是,大家又偏偏對愛情很有感觸,覺得元好問的這句詞不但能形容大雁,還更貼合戀愛之人的心境,於是這詞就慢慢地變成了我們常說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個版本了。那麼,當看到這句話,你的腦海中會浮現誰的故事呢?是化成蝴蝶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是自名為鴛鴦的焦仲卿和他的妻子劉氏,還是西方世界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呢?
  • 《羅密歐與茱莉葉》的創作竟是莎士比亞的神秘情史!
    》幾百年來大家看到的是一部令人感動的悲劇愛情故事卻不知道劇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曠世虐戀也許正是莎士比亞和薇拉夫人的真實寫照各國芭蕾舞版本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也頗受好評,無論這樣的劇情上演多少次,觀眾們還是會對它招架不住,自覺買帳。
  • 揭秘:你不知道的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愛情真相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被世界各地的人們傳頌。據說歷史上確有其事,它於1303年發生在義大利維羅納城。然而羅密歐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專情,而朱麗葉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聰明。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
  • 【名著精讀】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其中之一,《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二幕第二場那一頁,男女主人公陽臺訴衷情。其二呢,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三幕第五場,男女主人公新婚以後依依惜別。通過這個例子,你就能看出來《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部戲劇到底有多受歡迎了。這麼受歡迎的一個經典愛情故事,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下面,我就先領你一起來回顧一下整個故事的基本情節。
  • 中國版《羅密歐與朱麗葉》以現代方式演繹經典愛情
    新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又有何看點和創新?  當莎士比亞遭遇中國戲曲  不斷「漢化」,流傳上百年  莎翁的作品早已成為舞臺上的經典,不斷被人們重排和演繹,受到觀眾們的喜愛。不過,要是說到莎士比亞在我國的前世今生,還是要先回到一個世紀前的中國。
  • 全男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想像一下軍校的男孩子們學習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無疑立刻為性感包裹上了愛的濃烈氣氛。大家都在課堂上學習《羅密歐與朱麗葉》。電影很巧妙的在課堂上分角色閱讀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場景,和現實軍校中的場景銜接在了一起。
  • 羅密歐不如朱麗葉
    朱麗葉的意思就是,咱們可以牽手或者跳舞,不過,接吻就免了。 羅密歐說:「聖徒與香客難道沒有嘴唇嗎?」(只牽手太過無聊,還是接吻比較有情調。) 朱麗葉回答:「有的,香客,在祈禱時才有用場。」(儘管你一再追問,我還是不想接吻。) 羅密歐說:「啊,聖徒,手的工作讓嘴唇來擔任;他們在求,你答應吧,否則信仰變成失望。」
  • 《羅密歐與朱麗葉》:人終其一生,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愛情?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曾提出愛情三角理論,他認為所有的愛情體驗,都是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構成的。 而激情,是一種情緒上的著迷。其中,個人的外表和內在的魅力,是影響激情的重要因素。 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如果足夠幸運,或者不幸,便會像羅密歐和朱麗葉一樣,遇到讓我們怦然心動的人。
  • 義大利維羅納——走進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
    寫一封信投遞給朱麗葉,在羅密歐的家門口停下腳步張望,朱麗葉與羅密歐的陽臺下永遠不缺少愛情上演……維羅納微醺的夜晚後,繼續我們的義大利之旅。 一晚安睡至凌晨5點,時差作祟,在布穀鳥的合奏中,睡意全無。 朱麗葉住所的院落中樹立著她的雕像,相傳摸一摸右胸會帶來桃花運,看圖便知,那溜光鋥亮的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