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羅密歐與朱麗葉》以現代方式演繹經典愛情

2021-01-08 中國文明網

新版《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男女主角的時尚造型與劇照。

  日前,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田沁鑫執導的話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在香港公演後,又返回北京登上中國國家話劇院的舞臺,反響良好。莎士比亞和中國有著怎樣的淵源?對中國舞臺劇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新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又有何看點和創新?

  當莎士比亞遭遇中國戲曲

  不斷「漢化」,流傳上百年

  莎翁的作品早已成為舞臺上的經典,不斷被人們重排和演繹,受到觀眾們的喜愛。不過,要是說到莎士比亞在我國的前世今生,還是要先回到一個世紀前的中國。1839年,被光緒皇帝派往廣州查禁鴉片的林則徐編纂了那部被後世評價很高的《四洲志》。也就是在這部書裡,第一次出現了一個被寫作「莎士比阿」的名字,而這也成為莎士比亞的名字在中國最早的翻譯。

  幾十年以後的1902年的一天,在上海聖約翰書院裡,一群年輕的學生穿著歐洲人的衣服,帶著「羊毛卷」假髮,在一個臨時搭成的法庭上用英語慷慨陳詞。他們正在演出被譽為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之一的名劇《威尼斯商人》。雖然莎翁的名字已逐漸為人所知,但是把莎劇搬上了中國舞臺卻是第一次。

  兩年後,翻譯的《莎士比亞故事集》面世。這部被林紓稱作「英國詩人吟邊燕語」的書雖然並非莎翁的原作,但卻讓更多的中國人第一次看到了莎翁的故事。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莎士比亞和他的戲劇的存在,國內的一些戲劇社便開始改編和排演莎劇。不僅內容貼合上了當時的中國社會,就連很多戲的名字也變得更加通俗易懂了。

  在莎士比亞最初被引入的一段時間裡,中國人對他的了解是很有限的。但不管怎樣,莎翁的雙腳還是踏上了中國的這片土地,人們對他的了解也在一點點增長。而莎士比亞的劇作也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點吸取著中國元素,不斷地進行著「漢化」的過程。

  在1986年的首屆中國莎士比亞戲劇節上,等著看話劇的觀眾們忽然聽到舞臺上傳出了叮叮噹噹的鑼鼓聲,緊接著穿著戲服、臉上畫著油彩的演員就出現在舞臺上,著實給了觀眾一個不小的驚喜。在這次的戲劇節上,以崑曲《血手記》為代表的五部戲曲版莎劇一下子呈現在眾人面前,劇中人物從外國人變成了中國人,咿咿呀呀的唱腔和飄逸靈動的水袖讓這些新劇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這以後,戲曲莎劇在十年之內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和熱情,莎士比亞的劇作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上演著,莎翁也走進了很多尋常百姓的生活。

  專家指出,莎士比亞戲劇的巨大張力和豐富意蘊,給人們提供了多種演繹空間和解讀可能,也符合中國舞臺對戲劇的審美和需求。來到21世紀以後,莎士比亞的《理查三世》《哈姆雷特》《李爾王》等為人所熟知的劇目也得到了中國化的全新編譯,莎士比亞的戲劇也成為中國舞臺劇中常演常新的劇目。

  讓經典和時代平行

  面貌一新,情感落地

  今年正值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田沁鑫藉此改編莎士比亞經典愛情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希望用現代的語言方式和戲劇結構方式,讓觀眾感受到真實樸素的情感。

  在新版《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由殷桃和李光潔飾演的羅密歐和朱麗葉一改原著裡繁瑣的英式傳統服裝,一身新潮的打扮。朱麗葉梳著蓬鬆的短髮,配上一襲黑色的短裙閃亮登場;而羅密歐則是牛仔褲馬丁靴。舞臺上的年輕人全都是當下最時尚的打扮。一切都鮮活、明朗,充滿青春的氣息和現代感。

  田沁鑫坦言,在國人排演莎翁作品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從導演到觀眾對待莎士比亞的戲劇都比較理性,更多的是在模仿。

  「我希望把莎翁作品情感落地,讓觀眾真正感動,真的了解《羅密歐與朱麗葉》到底是在說什麼。」談起對改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最初設想時她表示,希望莎翁能夠真正走到中國人的身邊。

  田沁鑫讓這個古老的愛情故事發生在一個與我們完全平行的時空裡,充滿了一種奇幻的味道。特別是,舞臺上還用上了充滿中國特色的自行車和那個代替了經典的「陽臺」而存在的兩根電線桿。

  這些元素無一例外的有著鮮明的「中國氣息」,在讓人們感到親近的同時,也表明著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時尚的發展著的中國。

  在田沁鑫眼中,莎翁就是一個作客中國劇場的鄰家老頭。她說,我們不能只將他束之高閣,我們可以拉他出來走到民間吃吃喝喝,請他在中國看一看,也可以讓他來講課。

  當舞臺上的故事不再遠離生活,不再冷冰冰而又死板的硬塞給觀眾,而是用中國人所習慣的方式把一切真實純粹的情感展現給觀眾,經典,也就更加易於親近了。

  講述原汁原味的愛情

  用戲說愛,呼喚愛情精神

  雖然整個舞臺上的一切看上去似乎是對傳統毫無保留的顛覆,然而整齣戲要講給人們聽的故事依然是原汁原味的愛情。

  朱麗葉依然是莎翁筆下那個「站在所有女性頭頂的女孩」。她穿越時空來到中國,依然敢愛敢恨、熱情奔放。而帥氣又有點兒頹廢的羅密歐,也依舊是個能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男版愛神丘比特」。

  在田沁鑫看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偉大之處,是讓最好的愛情結束在它最光華璀璨的時候,這種感性和認識能帶給全世界一種愛情的動力。田沁鑫說,新版《羅密歐與朱麗葉》所想要講述的主題還是愛情,並希望教會我們去勇敢的愛。

  《羅密歐與朱麗葉》之所以長盛不衰,就在於其呈現了純粹的愛情。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婚姻就是獻給愛情的。沒有戒指、沒有賓客,婚禮就是對於兩個人愛情最純粹的表達,是愛情最美的部分。

  由於國人的教育環境和生長環境與西方不同,我們對愛情總是習慣性地保持一種含蓄甚至迴避的態度。「愛情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需要呼喚的。但我們中國人對愛情的正面宣講不夠。」

  在新版《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教堂結婚」這場戲就在向觀眾們傳達著「婚姻裡也需要愛情」這個內涵。

  「這就起到了一種愛情教育的作用,不論戀愛中還是婚姻中,愛情是需要存在於整個過程中的。」田沁鑫希望通過這部戲,讓人們重新審視愛情,獲得追尋愛情的動力。(王珏 曹雪盟 製圖:張芳曼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小貼士

  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演出信息

  ●國家話劇院:田沁鑫話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時間:4月9日—4月10日;地點:大連人民文化俱樂部大劇場。

  ●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與蘇格蘭國家劇院:《麥克白後傳》

  時間:4月26日—4月27日,每天19:00—22:00;地點:上海市黃浦區上海大劇院。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馴悍記》

  時間:4月28日—5月3日,每天19:30—22:00;地點:北京市西城區國家大劇院。

  ●英國TNT劇院:莎翁經典話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時間:5月3日—5月4日,每天19:30—21:30;地點:廣州市越秀區星海音樂廳。

相關焦點

  • 藝術大講堂——經典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當年的我們並沒有想到二十年後的2010年,我們作為編導為蘇州芭蕾舞團創編了一版具有中國風格特色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讓我們的演員有機會和我們一起探索出一版不一樣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一、傳統文化,現代審美1、芭蕾舞中的中國符號挖掘具有中國文化特色內涵的道具:京劇臉譜式的朱家家徽同時又是化裝舞會中的面具圖案;街景中兩家油脂傘和扇子及朱麗葉託奶媽送給羅密歐寫在摺扇上的書信,還有裝著假死藥的紅葫蘆和為朱麗葉送葬時舞臺上一片漆黑的油脂傘
  • 田沁鑫重排中國版《羅密歐與朱麗葉》
    田沁鑫版《羅密歐與朱麗葉》開場,就讓觀眾進入了一個時空錯亂、地點虛構的世界。這樣的場面多多少少讓人想起澳大利亞導演巴茲·魯赫曼1996年版的電影《羅密歐與朱麗葉》。在這部電影裡,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看上去也像是個古惑仔。魯赫曼的開場充滿了美國B級片中常見的槍戰、汽車和加油站爆炸,一股滾滾硝煙味兒。
  • 原卡「羅密歐」回歸!法語原版經典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首次登陸杭州!
    原卡首演版「羅密歐」、「親王」也將到訪杭州!2012年和2016年,《羅密歐與朱麗葉》兩次到訪中國,但都無緣杭州。《羅朱》在上海、廣州和北京三地演出50場,場場火爆,還出現了加場加座的演出盛況,觀眾驚呼二刷三刷以不足以滿足對劇目的喜愛。在豆瓣上,《羅密歐與朱麗葉》也獲得了9.1的高評分。
  • 《羅密歐與朱麗葉》荒誕愛情如何淪為經典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二幕 第二場作為大劇作家莎士比亞一個最著名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一直被奉為經典,多年來也一直活躍在各大戲劇舞臺上,翻拍的電影也榮獲許多獎項,但是,將經典搬到現實中來,這樣的愛情卻成為人們抨擊的對象。原因為何?要知道,羅密歐與朱麗葉,僅僅因為見過一面,就決定要結婚,在短短的五天裡,就完成了相遇,結婚,初夜,逃亡和殉情。
  • 史上最經典的文學IP,只服這部!羅密歐與朱麗葉
    在莎士比亞1595年創作完《羅密歐與朱麗葉》之後,這部作品就走上了被不斷搬演改編的道路:音樂劇、芭蕾舞、動漫、電影等。其中僅電影就有二十多個版本。下面就來說說《羅密歐與朱麗葉》何以成為最經典的文學IP。
  • 戴口罩 穿華服 這一版《羅密歐與朱麗葉》太特別
    這就是蘇州芭蕾舞團(以下簡稱「蘇芭」)中國版《羅密歐與朱麗葉》,它將中國文化所具有的簡約、意象、符號化的審美特徵融入西方芭蕾藝術中!藝術總監李瑩說,2007年,蘇芭創立之初,他們選擇了《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部經典劇目,一是普通觀眾都很了解,才有可能過來觀看;二是可以自己重新創作,不受古典芭蕾太多影響,但一開始並未直接想到改成中國版,契機是當時團裡人員精簡,始終缺一位演員來演神父,後來就想到一個解決方案:用一棵由舞美呈現的百年枯樹來取代原著中神父的角色,去掉神父這一具有濃鬱西方色彩的角色後,就走上了中國本土化的改編之路
  • 資訊|旗袍摺扇演繹「羅密歐與朱麗葉」,蘇芭保留劇目「羅朱」即將...
    李瑩與潘家斌《堂吉訶德》演出劇照身為中國的第一對「羅密歐」與「朱麗葉」,李瑩與潘家斌二位在選擇蘇州芭蕾舞團的第一部原創劇目時,決定將《羅密歐與朱麗葉》作為起點。(中國版《羅密歐與朱麗葉》)「它如同一個文化的十字路口,東西方文化以更現代化的方式在此相遇和碰撞,令人目眩神迷。」
  • [純乾貨] 一定不可錯過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這部由偉大文學家莎士比亞創作的經典愛情故事,曾以各種藝術形式表現過。至今仍是莎翁筆下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1968年由佛朗哥·澤菲雷裡執導,萊昂納德·懷廷、奧麗維婭·赫西等領銜主演的愛情片《羅密歐與朱麗葉》上映。被公認是最經典的版本,主題歌廣為傳唱。
  • 莎翁永恆愛情經典,原版英文話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羅密歐與朱麗葉》作為莎翁經典著作之一,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誤稱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實為《麥克白》、《奧賽羅》、《李爾王》及《哈姆雷特》)。也曾有人打趣道,「羅朱」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五」!足見人們對該劇的評價之高了。如果把「莎翁四悲劇」比作四騎士,那麼「羅朱」就如同是獨立於時代的吟遊詩人!
  • 羅密歐與朱麗葉 | 愛是盛開在墳墓上的玫瑰
    每一個愛情悲劇,都與死亡糾纏在一起。然而死亡從不是終點,愛情反而會因死亡而永生。 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繼2012年和2016年後,不負中國觀眾呼聲,今年4月,法版羅朱第三次來華巡演。劇中一幕朱麗葉與奶媽關於愛情和婚姻的爭論,克雷芒斯演繹得稍有急躁,表達出的情緒更多的是驕縱,而不是青春期少女的小叛逆。羅密歐之死的哭戲也有些用力較猛(不過13日再次觀看時已經好了很多,應該是越來越穩的狀態)。克雷芒斯的演繹少了點少女小鳥般輕盈歡快的調調,卻更凸顯了愛情悲劇的沉重和無力感。
  • 《羅密歐與朱麗葉》:西文經典愛情故事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經典對白朱麗葉:告訴我, 你怎麼會到這兒來,為什麼到這兒來?花園的牆這麼高,是不容易爬上來的;要是我家裡的人瞧見你在這兒,他們一定不讓你活命。羅密歐:我借著愛的輕翼飛過園牆, 因為磚石的牆垣是不能把愛情阻隔的;愛情的力量所能夠做到的事,它都會冒險嘗試,所以我不怕你家裡人的幹涉。朱麗葉:要是他們瞧見了你,一定會把你殺死的。羅密歐:唉!
  • 會員活動丨經典電影《羅密歐與朱麗葉》(1996)賞析會
    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羅密歐與朱麗葉》 法語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作為莎劇改編形式最多的作品之一,《羅密歐與朱麗葉》不僅僅活躍於戲劇舞臺,也衍生出歌劇、音樂劇、芭蕾等等眾多作品。由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演繹的芭蕾舞劇及法國原版音樂劇也將在11月與各位見面。而在大熒幕之上,「羅朱」亦是熱門的再現/改編題材,擁有眾多經典版本。
  • 大米和克妹親口傳經,《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正確打開方式…
    自從法語版《羅密歐與朱麗葉》釋出卡司,整個音樂劇圈就炸得只剩一片焦土。
  • 7城47場,法語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2019中國巡演正式收官!
    「世界最著名的愛情故事遇上了世界最棒的音樂」——這是只要看過一次現場就會沉迷的法語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8月11日,法語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2019中國巡演在香港迎來了圓滿收官。7月12日,法語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以一種更浪漫的方式在深圳開啟首演。「維羅納號列車」化身「Aimer520」單程車票,將到場的所有觀眾送往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開始的地方——維羅納城的世界。
  • 為什麼一定要在舞臺上看羅密歐與朱麗葉?
    「羅密歐:哎,我只怕盛宴易散,良會難逢。」莎翁劇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問世500年來,早已被改編無數次。藝術家們孜孜不倦地讓這個故事在不同舞臺上綻放,一遍又一遍講述有關愛與死亡相附相依的故事。儘管出自英國文學作品,法語版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以下簡稱「羅朱」)的魅力卻是絲毫不遜色於任何一部英語作品。
  • 英文原版 | 莎翁經典《羅密歐與朱麗葉》
    《羅密歐與朱麗葉》時間:2017年11月30日-12月2日 晚 19:30 (周四至周日,周六增加下午14點場次)地點:上海大劇院 中劇場 票價:380  280  180  120  60  50英文原版演出 配同步中文字幕   「TNT劇院《羅密歐與朱麗葉》堪稱當代英國莎翁劇中最令人滿意和最具表現力的作品
  • 《羅密歐與朱麗葉》雙吉他指彈版
    根據舞劇音樂《羅米歐與朱麗葉》編成的兩部組曲分別在這一年與第二年首次演出。1937年還創作了慶祝十月革命二十周年的大會唱。1938 年為影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配樂。翌年將其編成大合唱曲,並完成現代題材的歌劇《謝苗·柯德柯》。根據託爾斯泰的長篇小說創作歌劇《戰爭與和平》成為他在衛國戰爭時期的一件重要工作。
  • Romeo & Juliet / 羅密歐與朱麗葉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要論莎士比亞在中國最家喻戶曉的作品,說《羅密歐與朱麗葉》估計不會有太大爭議。其實不單是中國,《羅密歐與朱麗葉》在全世界也享有同樣的地位,雖說莎翁的四大悲劇裡壓根就沒有《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位置(莎翁四大悲劇:哈姆雷特、麥克白、李爾王、奧特羅)。但,按照被改編成各種體裁的文藝作品的數量和傳播範圍來看,《羅密歐與朱麗葉》絕對勝出。《羅密歐與朱麗葉》作於1579年,雖屬悲劇,但整部作品與作者同時期的喜劇精神相通,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情節既單純又曲折。
  • 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再現法語原版經典
    網易娛樂專稿11月21日報導 法語原版經典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兩位主演,「羅密歐」達米安·薩格和「朱麗葉」克雷芒斯·伊利亞蓋日前來到文化廣場,與製作人埃裡克·杜梅斯尼一起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明年來滬演出預熱。埃裡克·杜梅斯尼說,明年在上海演出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將是他第二次以製作人的身份帶這個劇目來到上海。
  • 電影《羅密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篇》中萊昂納多帥氣的羅密歐
    《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戲劇史上是著名愛情悲劇之一,問世之初便在舞臺演出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熱情充沛,詩意盎然,洋溢著浪漫氣息和喜劇氛圍,深受著大眾喜愛,是莎士比亞戲劇中演出頻次最高的幾部作品之一, 直到現在還再以各種的改編形式搬上舞臺和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