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詞人因修《神宗實錄》不實的罪名,被貶黔州(今重慶市彭水縣)。詞人被貶賦閒之時,登高覽勝,目盡青天,感懷今古,不禁嚮往獨釣江天、泛跡五湖的自由生活,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黃庭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隨注釋:
戎(róng)州登臨勝景,未嘗不歌漁父家風,以謝江山。門生請問:先生家風如何?為擬金華道人作此章。
金華道人:即唐代詞人張志和。自號煙波釣徒,東陽金華(今屬浙江)人。曾寫有《漁歌子》五首。
一波才動萬波隨,蓑(suō)笠(lì)一鉤絲。金鱗(lín)正深處,千尺也須垂。
江上萬頃波濤一個接一個湧來,戴鬥笠披蓑衣的漁翁在江邊垂釣。魚兒正在水中深處,即使是深藏千尺也要釣上來。
蓑笠:指披蓑衣、戴鬥笠的漁翁。金鱗:指鱗光閃閃的魚。
吞又吐,信還疑,上鉤遲。水寒江靜,滿目青山,載月明歸。
魚兒吞下了魚餌又吐了出來,將信將疑遲遲不肯上鉤。漁翁歸來的時候已是水寒江靜,只見滿目青山明月當空。
遲:慢。
黃庭堅的主要作品有:
登快閣、清明、水調歌頭·遊覽、鄂州南樓書事、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隨、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念奴嬌·斷虹霽雨、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清平樂·春歸何處、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寄黃幾復、醉蓬萊、雙井茶送子瞻、和答元明黔南贈別、謁金門·示知命弟、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牧童詩、病起荊江亭即事、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次元明韻寄子由、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漁家傲·三十年來無孔竅、滿庭芳·茶、跋子瞻和陶詩、青玉案·至宜州次韻上酬七兄、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其一、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虞美人·宜州見梅作、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和答錢穆父詠猩猩毛筆等。
《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隨》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