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黃庭堅《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隨》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0-12-25 騰訊網

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詞人因修《神宗實錄》不實的罪名,被貶黔州(今重慶市彭水縣)。詞人被貶賦閒之時,登高覽勝,目盡青天,感懷今古,不禁嚮往獨釣江天、泛跡五湖的自由生活,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黃庭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隨注釋:

戎(róng)州登臨勝景,未嘗不歌漁父家風,以謝江山。門生請問:先生家風如何?為擬金華道人作此章。

金華道人:即唐代詞人張志和。自號煙波釣徒,東陽金華(今屬浙江)人。曾寫有《漁歌子》五首。

一波才動萬波隨,蓑(suō)笠(lì)一鉤絲。金鱗(lín)正深處,千尺也須垂。

江上萬頃波濤一個接一個湧來,戴鬥笠披蓑衣的漁翁在江邊垂釣。魚兒正在水中深處,即使是深藏千尺也要釣上來。

蓑笠:指披蓑衣、戴鬥笠的漁翁。金鱗:指鱗光閃閃的魚。

吞又吐,信還疑,上鉤遲。水寒江靜,滿目青山,載月明歸。

魚兒吞下了魚餌又吐了出來,將信將疑遲遲不肯上鉤。漁翁歸來的時候已是水寒江靜,只見滿目青山明月當空。

遲:慢。

黃庭堅的主要作品有:

登快閣、清明、水調歌頭·遊覽、鄂州南樓書事、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隨、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念奴嬌·斷虹霽雨、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清平樂·春歸何處、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寄黃幾復、醉蓬萊、雙井茶送子瞻、和答元明黔南贈別、謁金門·示知命弟、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牧童詩、病起荊江亭即事、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次元明韻寄子由、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漁家傲·三十年來無孔竅、滿庭芳·茶、跋子瞻和陶詩、青玉案·至宜州次韻上酬七兄、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其一、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虞美人·宜州見梅作、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和答錢穆父詠猩猩毛筆等。

《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隨》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黃庭堅的詩有哪些?黃庭堅的詩詞全集213首
    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隨 - 宋代·黃庭堅戎州登臨勝景,未嘗不歌漁父家風,以謝江山。門生請問:先生家風如何?為擬金華道人作此章。一波才動萬波隨,蓑笠一鉤絲。金鱗正深處,千尺也須垂。吞又吐,信還疑,上鉤遲。水寒江靜,滿目青山,載月明歸。
  • 宋代曾鞏《醒心亭記》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宋仁宗慶曆七年(1047年)八月十五日,曾鞏隨父北上,在赴京途中曾鞏去滁州拜訪了歐陽修,留連二十天。這篇記就是在滁州應歐陽修之請而作。曾鞏簡介: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
  • 欣賞古詩對對聯,上聯:青梅煮酒評天下;下聯怎麼對?
    有關青梅煮酒的古詩詞:一、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宋代: 晏殊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回繡袂,展香茵。敘情親。此情拚作,千尺遊絲,惹住朝雲。詩詞大意:趁著春末好時節,趕緊用成熟的青梅作原料來熬酒。
  • 宋代汪藻《點絳唇·新月娟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 宋代晏幾道《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 宋代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 黃庭堅朱壽昌被編入《二十四孝》,顯示出宋代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
    黃庭堅與朱壽昌作為不同的個體,同時被編入《二十四孝圖》,共同顯示出宋代社會的道德觀念與價值取向。通過比較黃庭堅與朱壽昌二人的孝行,總結二人的異同,不難發現宋人對孝行的評判標準。從身份上看,黃庭堅與朱壽昌二人都做過官;從孝行內容上看,他們既有物質上的奉養,也有精神上的思念,既有生前照顧,也有死後服喪;從行孝對象看,既有對母親的孝,也有對親人的義;從孝行結果看,他們的行為最終得到了人們的認可與讚賞。由此看來,宋代人推崇的孝道觀念中有著忠孝節義為一體的鮮明特徵。宋代是以孝義治天下的社會,孝義道德觀念不僅適用於民間百姓,也適用於朝廷大臣。
  • 2月15日·「古詩中的氣象萬千」-黃庭堅《詠雪奉呈廣平公》
    新年頌獻》往期音頻可以點擊上方日期號查看收聽今天是2021年2月15日星期一農曆正月初四辛丑年丨庚寅月丨甲午日今天是大年初四,我們來分享宋代書法家、詩人黃庭堅的一首:詠雪奉呈廣平公(宋·黃庭堅)連空春雪明如洗,忽憶江清水見沙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正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立春後氣溫持續上升,但偶爾也會有氣溫驟降的時候,春天下雪也是常見的。
  •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行草書法字帖《心經》欣賞,行雲流水自然遒勁
    同樣,欣賞別人好字也是看這個字的筆畫走勢。這樣子,一天就會有提高!從創作者角度言,草書難寫,因為要求高,能充分,真實地體現創作者的書寫技巧,藝術觀點,學術修養等等。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缺點,難寫。優點,容易忽悠人。這種忽悠,忽悠不了懂書法,懂藝術的人,反而暴露了書寫者的真實面目。
  • 黃庭堅過望江雷池而留下的文字
    《庚寅乙未猶泊大雷口·黃庭堅》黃庭堅廣原嗥終風, 發怒土囊口。萬艘萍無根, 乃知積水厚。龍鱗火熒熒,鞭笞雷霆走。公私連檣休, 森如束春韭。倚筇蒹葭灣,垂楊欲生肘。雄文酬江山,惜無韓與柳。五言呻吟內,慚愧陶謝手。送菜煩鄰船, 買魚熟溪友。兒童報晦冥,正晝見箕鬥。吾方廢書眠,鼻鼾韝囊吼。猶防盜窺家, 嚴鼓申夜守。冶城謝公墩, 牛渚蕩子婦。何時快登臨, 篙師分牛酒。
  • 詩詞:訴衷情,痴心最難懂
    迷濛煙雨中,想念一個人,懷念一段情,相思在左,塵緣若夢;幸福在右,一切隨風,一訴衷情……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宋】陸遊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 《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黃庭堅 | 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可唯有黃庭堅,眼前風景全部到來,《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千古名作吧!「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灩澦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灩澦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嶽陽樓上對君山。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裡看青山。)在嶽陽樓與君山之間,在洞庭湖的浩渺煙波之上,我們看不到任何風景,只有一個形象,一個「一笑」的形象,「未到江南先一笑」。
  • 魏晉陶淵明《命子》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夙(sù)興夜寐,願爾斯才。早起晚睡須勤奮。願你未來成棟梁。夙興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奮不懈。願爾斯才:希望你成才。爾之不才,亦已焉哉!如你竟然不成才,休矣休矣我心枉。亦已:也就罷了。焉哉:感嘆詞。
  • 關於端午節的古詩
    以下分享關於端午的詩句古詩。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與春節、中秋等節日同屬東亞文化圈的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臺灣、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等。
  • 黃庭堅很瀟灑的一首詩,8句話盡顯文人清高,最後14字美到極致
    從歐陽修開始,文人們才漸漸從唐末五代的紛亂中回過神來,在自身文學素養提高的基礎上,開始了創作有宋一代獨特文化的旅程。宋初的文學有三派,分別是白體,晚唐體和西崑體,都是對古人的模仿。畢竟文化經歷過浩劫,廢墟中的人們要站起來,第一步也只能是模仿,文學自信那是後人的事情了。
  • 黃庭堅的這幅行書作品《千峰詩》,真的是令人讚不絕口!
    書法藝術發展到宋代,出現了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書法四大家」,對後世的書法藝術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中的黃庭堅是北宋時期江西九江人,他在詩詞、書法、散文等領域都卓有建樹,在詩詞方面,他是「江西詩派」創始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北宋文學界所推崇的「一祖三宗」之一宗。
  • 唐代李白《幽州胡馬客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幽州胡馬客歌注釋:幽州胡馬客,綠眼虎皮冠。幽州的一位騎馬的胡族壯士,長著一雙碧眼,頭戴虎皮之冠。笑拂兩隻箭,萬人不可幹(gān)。他善於施弓放箭,有萬夫不當之勇。幹:觸犯,冒犯。
  • 宋代詩人蕭立之的一首夏夜納涼詩,詼諧的話語,表達沉鬱的寂寞愁
    一卷桐陰風不動,避燈坐過月平橋。——宋代:詩人《夏夜納涼》詩人簡介蕭立之,宋末詩人,理宗淳祐十年進士。南宋亡後,隱居不仕。在宋末詩壇上,蕭立之的詩歌被譽為「南渡以後之高品」,有著獨特的藝術造詣。作品大多爽快峭立,自成風格。
  • 北宋書法家黃庭堅的《花氣燻人帖》,只有28個字,放大後神採飛揚
    春日裡,無意間看到黃庭堅的這幅《花氣燻人帖》,雖然只有28個字,還是被驚豔到了。快來一起欣賞下吧!放大後看,更是覺得這書法寫得神採飛揚!黃庭堅《花氣燻人帖》《花氣燻人帖》是中國北宋書法名家黃庭堅的書法之作,以隨意自在的筆法,結合嚴謹的中鋒線和草書中的婉轉,組成了一幅堪稱完美的書法小品,是欣賞書法的難得佳作,尤其適合在春天裡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