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白《幽州胡馬客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1-01-18 老胡談汽車

創作背景:《幽州胡馬客歌》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年)秋冬間初至幽州(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時作。當時李白自梁園首途遊河北道,十月抵達幽州。到了幽燕之後,李白親眼看到安祿山秣馬厲兵,他卻無能為力。在此背景下,李白寫了很多詩作,《幽州胡馬客歌》就是其中一首。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幽州胡馬客歌注釋:

幽州胡馬客,綠眼虎皮冠。幽州的一位騎馬的胡族壯士,長著一雙碧眼,頭戴虎皮之冠。

笑拂兩隻箭,萬人不可幹(gān)。他善於施弓放箭,有萬夫不當之勇。幹:觸犯,冒犯。

彎弓若轉月,白雁落雲端。只見他彎弓如滿月,仰天一箭,便射中了雲中的白雁。「彎弓」句:謂張弓射箭之快。

雙雙掉鞭(biān)行,遊獵向樓蘭。他與同伴們成雙結對地揮鞭縱馬,前往樓蘭的邊塞之地遊獵。掉:搖動。樓蘭:漢代西域城國,此泛指西北邊疆地區。

出門不顧後,報國死何難?他們義無返顧地出門報國,將生死置之度外。

天驕五單于,狼戾(lì)好兇殘。人稱天之驕子的匈奴,他們狼性兇殘,生性好殺。狼戾:像狼一徉貪婪兇暴。

牛馬散北海,割鮮若虎餐。其牛馬遍布北海,吃生肉如虎餐狼食。北海:湖名。即今貝加爾湖。這裡泛指匈奴之地。割鮮:謂割生肉而食。

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匈奴人雖然住在大漠之北的燕支山,卻不畏朔風大雪之嚴寒。燕支山:山名。即焉支山、胭脂山,山下盛產胭脂。其地在今甘肅永昌、山丹二縣之間。

婦女馬上笑,顏如赬(chēng)玉盤。婦女騎在馬上嘻笑,其面色如紅玉盤一樣紅潤。赬:紅色。

翻飛射野獸,花月醉雕鞍。她們能像男兒一樣在馬上翻飛,射獵飛禽走獸。像男兒一樣喝酒,醉後面如花月,依雕鞍而臥。

旄(máo)頭四光芒,爭戰若蜂攢。胡星旄頭四放光芒,匈奴又開始侵掠了。大漢與匈奴交兵,如兩窩馬蜂一樣攪在一起。旄頭:即髦頭。星宿名,昴星。《史記·天官書》:昴曰髦頭,胡星。動搖若跳躍者,胡兵大起。

白刃灑赤血,流沙為之丹。雙方兵士的刀槍上沾滿了鮮血,大漠上的流沙都被血染紅了。

名將古是誰,疲兵良可嘆。古時禦敵名將是誰,將頹疲兵實在是令人慨嘆。

何時天狼滅?父子得安閒。時才能將天狼星射滅,使天下父子團聚過上太平的日子呢?「何時」句:謂何時平息賊寇。天狼,星名。正義:狼為野將,主侵掠。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夜宿山寺、靜夜思、古朗月行、望廬山瀑布、贈汪倫、峨眉山月歌、月下獨酌四首·其一、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獨坐敬亭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俠客行、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夏日山中、客中行 / 客中作、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襄陽歌、南陵別兒童入京、渡荊門送別、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北風行、玉階怨、秋登宣城謝脁北樓、清平調·其一、梁甫吟、短歌行等。

《幽州胡馬客歌》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唐代羅隱《菊》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羅隱簡介: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鹹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
  • 唐代王勃《落花落》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勃簡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 唐代柳宗元《田家三首》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柳宗元簡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
  • 唐代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劉長卿簡介: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
  • 唐代崔道融《田上》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 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軒轅臺
    今天與您分享的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北風行》,這是一首歷代很多詩選都會選入的名作。翻看了一下古詩詞特輯之前的節目,我們讀了很多首李白的詩了。在古代詩人中李白確實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巔峰。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字魅力,一代一代流傳至今。 今天的這首詩,從字句中就能看出來,裡面蘊含了強烈的湧動的情感,交雜著詩人的悲憤、同情、焦慮與無助。
  • 李白真的會劍術嗎?會,他其實是唐代第二劍客
    李白是王者榮耀裡面人氣最高的英雄之一,大家當然也知道李白的原型就是唐代的大詩人李白。
  • 張晶:李白樂府詩的繼承與創新
    李白樂府,名篇極多,如《蜀道難》《遠別離》《梁甫吟》《將進酒》《戰城南》《行路難》《關山月》《長相思》《襄陽曲》《丁都護歌》《靜夜思》《玉壺吟》等,均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樂府詩至李白,無論是題材、境界、風格、語言,都有了極大的開拓,成就了樂府文學新的巔峰。明人王世貞高度讚賞李白樂府詩:「太白古樂府,窈冥惝恍,縱橫變幻,極才人之致,然自是太白樂府。」(《藝苑卮言》卷四)略可道出李白樂府的風貌。
  • 她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不如李白杜甫出名,最終因情放飛自我
    我們都知道唐宋時期,詩詞達到了頂峰,有很多著名的詩人都出自唐朝,比如我們熟知李白、杜甫、 白居易、王維,他們四個齊名,被後人稱為「唐代四大詩人」,但其實在唐代,也有很多跟他們四位一樣有才華的女詩人
  • 中考奪冠之古詩文解析一
    傳:傳授,指老師傳授的知識。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逾:越過。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殆:疑惑。飯:吃。肱:胳膊上從肩到肘的部分,這裡指胳膊。善者:好的方面,優點。篤志:志向堅定。仁:仁德。古文今譯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時溫習它,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處(到這裡)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嗎?」
  • 無敵說唱古詩:《李白》| 一首歌,熟記李白生平和唐詩代表作
    點擊下方播放鍵欣賞吧,如果喜歡,請轉發給同學和朋友。當了女道士,遇見李白後,很欣賞李白的才華,於是她和賀知章一起,推薦李白給唐玄宗。)她舉薦小李宮前跪太有才  玄宗貴妃把他愛   待詔官(待詔官:就是等待皇帝召喚,隨時給皇帝和貴妃寫詩的官。李白就是這個官職。)
  • 古詩中的天文知識,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在古詩之中包含了各種典故常識,甚至天文學知識都有。參與商是古人給天上恆星起的名字。這兩顆星分別屬於白虎七宿和蒼龍七宿。宿就是星宿,古人根據日月星辰變化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分為28組,這就是「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又被分為四大組。這四大組就是「四象」,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白虎七宿在西方,蒼龍七宿在東方,參與商兩顆星永遠不會同時出現在夜空中。
  • 大唐李白丨「詩仙」李白的傳奇一生
    李白與杜甫的感情很深厚,在洛陽他們是第一次見面,杜甫心中滿是崇拜李白,他曾評價李白的詩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們的第二次遇見是在齊州,此時,他們之間的情誼更深厚了。李白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他卻選擇錯了站隊。適逢安史之亂,當時永王李璘叛逆作亂,李白因「附逆作亂」罪入獄,被流放夜郎。
  • 教育·青少頻道《國學訓練營》之古詩鑑賞:花非花
    詩歌是李白的浪漫奔放,是白居易的清新明麗。今天我們分享的古詩(詞)是:花非花。 花非花 唐代: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 李白冷知識,他居然出生在吉爾吉斯斯坦
    李白大家應該都熟悉,大詩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被稱為「謫仙人」。李白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被現在後世稱為「詩仙」。今天就來介紹幾個關於李白你不知道的冷知識。一:出生地李白出生在吉爾吉斯斯坦,但他並不是外國人,因為他出生的時候,那裡還是大唐領土,那個地方被稱為碎葉城。
  • 唐代|李白《秋風詞》
    但李白這首詩也不能算是創體之作,因為初唐時僧人義淨作有一首《在西國懷王舍城》,此詩因其體式特徵而名為《一三五七九言》。李白的《三五七言》只是《一三五七九言》的變體,省去起首的「一言」和收尾的「九言」,即為「三五七言」。王昆吾在《唐代酒令藝術》中論證義淨詩為「唱和之作」。李白這首《三五七言》可能也是他與其他詩人的「唱和詩」。
  • 唐朝8首經典懷古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1、《登金陵鳳凰臺》唐代: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二水 一作:一水)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首詩是李白被排擠出長安後,遊覽金陵時所作,李白對被趕出朝堂一事一直耿耿於懷,自從離開長安後,很多詩作都是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這首詩也不例外。他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把歷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
  • 魏晉陶淵明《命子》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 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教師筆記教會孩子想像畫面,品讀詩句
    《夜宿山寺》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用誇張的手法、絕妙的想像,表達了詩人夜宿山寺,身臨高處的獨特感受。《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朗讀和背誦古詩,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
  • 教師整理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筆記,指導孩子想畫面,解詩意
    《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行寫景,後兩行寓理於詩,寫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望廬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絕句,它是李白遊歷廬山時寫下的風景詩。根據古詩的文體特點,我們可以這樣學習第一首:談話導入,揭示課題在山西省永濟市有一座很有名的樓叫「鸛雀樓」,(板書)指導識記,書寫「樓」,出示鸛雀樓的圖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