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一直是很多人羨慕的職業,神秘、高薪,永遠處在光環之下,這是大部分人對這個職業的第一印象。但是,飛行員自身又是怎樣看待自己的職業呢?下面是國內某航A320機長講述的幾個小故事,用不一樣的視角告訴你身為飛行員的真實感受,「應不應該選擇成為民航飛行員?」
作者:知乎用戶「斑點狼」,某航A320機長
故事1:在美國航校剛開始學飛的時候,我的教員30多歲,剛航校畢業留教。他問我,「小狼啊,你回國直接就飛波音空客這種大飛機了嗎?」我回答「對啊,我們公司都是空客,已經回國進公司的學長說我們多半也要先去重型機飛幾年洲際線再轉回320放機長,浪費時間,哎,到時候機長又不知道要晚放幾年……」 「什麼?你們回去直接就開始飛重型機執行洲際航線,不敢相信,太誇張了……」他眼神裡,除了驚訝,還有羨慕。「若是我能飛上波音空客那就好了……」他喃喃自語道。我回國之後他還給我電話問了可不可以來我們公司飛,我說我們公司只要成熟的大型機機長而非航校的小飛機教員,電話的那頭,我聽出了失落。
故事2:同期去美國學飛行的一位同學因為身體的原因沒法繼續下去,被迫放棄飛行回國,機票定在了兩周後,期間一天晚上我和室友睡前聊天興奮了,無法入眠,索性起身在小區外面湖邊散步,十二點鐘,湖邊燈光昏暗,遠處好像看到他的背影,我們輕聲走近後發現他對著湖面發呆,猛地發現我們在旁時他很意外,擠出笑容說到「你們這麼晚也來湖邊散步啊。」氣氛有些尷尬,我們都不知道要說些什麼。「要不去買點啤酒喝著賞月聊天咋樣」,室友提到,很快我從附近的seven eleven加油站拿了一大口袋啤酒過來。幾聽酒一下肚,話漸漸多起來了。「其實也沒什麼啦,說不定不飛改行別的更好呢,你學習這麼好,英語還過了六級,回去大學專業隨便挑的」。室友安慰他。「就是就是,飛行員有什麼好的,苦逼的一個打工仔」,我在旁幫腔。你們真是這麼認為的嗎? 我們不出聲了。 他續道「如果一開始體檢時就發現不能飛,也就算了,努力走到今天這步不容易,就這麼結束了,真的不甘心啊……」 他這麼一說,我倆又沉默了。我從不愛酒,但那天晚上我們三個真的喝了很多很多。
故事3:幾年前在法蘭克福安檢處。我和旁邊一名外航的副駕駛都在等人,無聊之際便聊了起來。「你好,你是中國的嗎?哪個公司的呢?」,那名高大帥氣的副駕駛問我。「我是中國的,我是XX航空的。你是加拿大航空對吧,我認識那片葉子」。「對,我是加拿大航空的副駕駛,我叫XXX」,他拍著胸脯昂首答道。歐美人真是熱情奔放,我們很快聊得火熱。聊了一會兒我發現了,這位副駕駛少說也有四十多歲了,卻還不是機長,但是介紹自己談論飛行時候那種發自內心的自信與自豪讓我覺得詫異,這把歲數還是副駕駛這輩子估計也都是了。副駕駛有什麼好神氣的,我們這邊機長都沒這麼自豪,更別說像我這種跟班跑跑腿的小副駕了。我心中不以為然,直到了解了故事4。
故事4:(此故事為虛構)弗蘭克是一名自小嚮往藍天的美國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工作了三年湊齊了自費學飛的6萬美金。進入了佛州一所私人航校,開始學習飛行。這時他25歲。
在航校刻苦學習了兩年,先後獲得私照、儀表、商照後,表現優異的弗蘭克受聘任教,做了一名飛行學校航校教員。這時他27歲
兩年航校教員的日子很快過去了,經驗已經累計夠了,是時候進入下一步了。很快,投出的簡歷得到了回應,弗蘭克受聘於一家公務機小公司,正式開始了商業飛行員的歷程,執飛載客20座左右的小型公務飛機,終於飛上JET啦,弗蘭克感慨道,這時他30歲。
五年過去,弗蘭克已經是一架小型噴氣式公務飛機的機長,這五年裡,弗蘭克收入其實很有限,公司給他的工資並不多。但弗蘭克心中明白,這五年我並不是為了賺錢,我就是攢一個JET飛機的小時數和經驗,為下一步發展做準備。五年2000小時JET經歷時間讓弗蘭克終於有了向大公司提交簡歷的資本。美航,美聯,環球,三角,西南……多封EMAIL投出,卻並沒有回應,也許是大航空公司的機師競爭真的很激烈吧。要知道全美範圍弗蘭克這樣夠資格的人實在不少。半年不懈的努力和等待,美聯航向弗蘭克拋來橄欖枝。應聘他做一名320的副駕駛。哇,我進入了美聯航,我終於可以飛上空客320啦,太高興了。弗蘭克整夜未眠,那年他36歲。
五年過去了,弗蘭克表現優秀,理論知識紮實,心理狀態過硬,飛行技術超群。終於可以向我的夢想發起衝擊啦。在進行了多方面的激烈競爭後,弗蘭克力克公司眾多副駕駛,在公司人員已經飽和每年只放少數機長的條件下,以優異的綜合成績受聘公司,坐上了左座機長的位置,這時他已經41歲了。這下大家能理解故事3裡那名加拿大航空副駕駛自豪的來源了吧。
上面是德國漢莎的一則視頻廣告,雖說有誇張成分,但是側面也反映了一個現象。即便在民航業高度發達甚至已經飽和了的歐美,作為一名大型飛機的航線機長也是一個非常牛逼的職業,做個知名航空公司大型甚至重型飛機的機長是很多熱愛飛行老外的夢想。航線機長的社會地位和公司地位都是非常高的。推薦大家去看看《貓鼠遊戲》這部電影,在70,80年代美國民航飛速發展的鼎盛時期,美國人也花痴般嚮往去做飛行員,行業外的人也對飛行員這個職業豔羨無比。冒名飛行員騙信用卡、泡妹妹這都是在全球範圍內直到現在還真實在發生的事情。到如今國外發達國家民航基本趨於飽和,飛行員地位同比不如當年般神話,收入相比其他高薪行業也沒有多大差距。但是依然是非常讓人嚮往的職業之一。
中國民航這十幾年好比70年代的美國民航黃金時代,發展的非常快,但是又有很多自己的特色。空域沒開放,私人航空未興起,通航還沒發展出來,公務機業務也還處於蟄伏期,全民航連最高等級的大型飛機航線運輸人員配置都還得不到滿足,更別提通航公務等業務了。這段時期的中國飛行員可謂佔盡天時,領導人出訪歐美動不動就是幾百架的買飛機,新的航線每個星期都在開通,航空公司長期缺人,新成立的公司有錢買飛機沒人來飛更是瘋狂砸錢挖人。公司幫你出錢培訓學習(雖說以後要籤賣身契將來要被壓榨但是至少是帶你進了這道門,三十萬到五十萬的學費對好多家庭來說並非小數目)國內的飛行學院剛剛畢業20十出頭的小夥兒就可以直接進入最高等級的航空公司執飛大型重型飛機,只要飛個5年到10年,時間經歷一夠,幾乎沒有什麼競爭淘汰。十之八九全部都能放機長。這些年中國的飛行員們,晉升的道路相比國外的同行,好比都是打通了任督二脈的練武奇才,自帶九陽神功,繞過了基礎招式和內力的修煉,直接修煉乾坤大挪移無壓力。於是乎才出現了故事1裡我的教員感到詫異並且羨慕不已的情形。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除非題主真的不喜歡飛行或者對其他行業有真愛,否則在已經通過體檢被錄取的情況下真心建議進入民航當飛行員。補充答案是在有能力人脈的情況下最好保持自由身,越早採取行動,付出的代價越小。
----題外話----
相比醫生,教師等傳統行業,飛行員真是好太多了,說累,哪個不靠關係靠自己手藝勞動的行業不累?說學習好素質高,財經醫學法學等高材生不服。說到飛行好難不是每個人都能幹的,哼!我想說如果大家都有那個機會,只要身體過關肯努力,任何一個藍翔技校的挖掘機學生都能飛出來。
我一個醫生同學當年學習成績比我出色多了,高分進名校,醫學專業學制又長,專業技能也是不可替代,經常加班,休息得很少,累得要死,才掙那麼點錢。醫生從來都是憑技術吃飯的職業,本來就該高薪。居然在國內淪落為要靠賣藥賣設備才能來錢的地步。若如此,那我作為一名飛行員,乘客花錢坐我的飛機付我工資也並非是為我飛行技術買單而是因為喝了飛機上的可樂看了飛機上的報紙咯,荒謬。提到這些又要聊起制度,話題太大,打住打住。
話說現在中國有幾個職業能不靠關係不走後門不拿灰色收入僅憑自己的能力乾乾淨淨的拿幾十萬的年薪,心安理得的買房買車?我反正是非常知足了。雖說有時真的很累,抱怨訴苦不少,但也只是牢騷幾句絕非不想幹了。我這些年的時間精力都花費在了飛行上,我真不知道如果我停飛了一個連被子都疊不好的自己能幹個什麼工作讓自己滿意,這是我養家餬口的飯碗,我非常珍惜。
在每次大風大雨低能見高難度落地之後,在每次帶飛副駕駛得到他們的感謝教導之後,在回家看到寬敞明亮的家中歡鬧嬉戲的老婆孩子的時候……這種滿足感,再累,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