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壯觀的人口遷徙拉開帷幕,春晚彩排了又彩排,馬雲粑粑點齊鈔票猶豫著最後給你發什麼福,綜合以上三大條件推理可證——咱們又要過年了!
辛苦一年的中國人,可以正大光明葛優癱!你是熊孩子你拿紅包,你是小白領你休假,你是老闆你可以無視客人八天,只要你願意。但是那個一年365天,天天為我們進廚房的人更忙碌了,這一頓飯,盛滿她/他對我們的祝福。吃了這麼多年,你看懂了嗎?
她已經在等你了
他們用心烹飪的「團年飯」,究竟暗藏了什麼幸福密碼?
主食篇
「窮過年,富過年,不吃餃子沒過年」東北人的團年飯缺不了一個個大腹便便的手工水餃,和面、擀皮、剁餡、包緊下鍋。一家人熱火朝天忙活一頓,吃到嘴裡暖進心裡。餃子「交子」,有新舊交替之意。
許多北方媽媽習慣汆一枚硬幣或者拿一顆糖果,裹進餃子裡,看看全家明年誰運道最好。
南方年夜飯主食大多為年糕、元宵,年糕諧音「年年高」,元宵雪白滾圓,咬一口流出烏溜溜香噴噴的芝麻餡,寓意幸福團圓。
餃子、元宵、年糕包括麵條(寓意長長久久),都是比較常識的年夜飯主食。還有一些比較不多見的主食,相當有意思。
少部分湖南苗族人,春節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穀豐登。
不要懷疑,苗家粽子的造型就是這麼有個性!
還有西藏人民的年夜飯「古突」, 「古突」是用麵疙瘩、羊肉、人參果煮成的稀飯。主母在煮飯前悄悄在一些麵疙瘩裡分別包進石頭、羊毛、辣椒、木炭、硬幣等物品。(所以吃的時候千萬別吞)誰吃到這些東西必須當眾吐出來,預兆此人的命運和心地。石頭代表心狠,羊毛代表心軟,木炭代表心黑,辣椒代表嘴巴不饒人,硬幣預示財運亨通。年夜飯的趣味性大大提升。
「古突」賣相有點醜,但我想像它味道很好
朝鮮族過年則是做打糕,吃「德固」。 「德固」是一種湯餅,將大米麵和好蒸熟後,搗成大粘團,再搓成橢圓形圓條,切成薄片,倒入熬野雞和牛的湯鍋中,吃時再放些麻油或香油以及紫菜,味美可口。
朝鮮族做打糕別開生面
臺灣地區除夕主要的食物有刈包。刈包裡包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乾、香菜、花生粉等,都是鄉土食品。
臺灣傳統刈包
蔬菜篇
因為豆腐有「福」,許多地方過年,都喜歡來一盤。長沙臭豆腐,錦州扁豆腐,四川米豆腐(大米做的),徽州毛豆腐,天南海北的豆腐聚一塊能湊好幾桌麻將。
上海有道很少見的年菜,也與豆腐有關,叫「卷錢捆」。 只要將菜心、豆腐等燒熟後用百葉卷裹即成,以示來年財源滾滾來。
卷錢捆
重慶土家早年有吃海帶的習俗,因為當地人缺碘,經濟也不富裕,於是過年補頓碘,指它撐一年。如今鹽裡都是碘,土家也與海帶揮手告別了。
粵語髮菜與「發財」同音,所以廣州、香港過年備一道髮菜海鮮羹,祈願發財一整年。
乾貝豆腐髮菜羹(現在為了生態環境,不太提倡吃髮菜哦)
肉菜篇
過年吃肉,左不過雞豬魚,然"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 ,智慧勤勞的中國人民賦予這些食材各種地域特色,一樣的雞豬魚,卻是不一樣的表現方式。
網友Lucy童年居住於貴州省獨山縣,我問她貴州過年吃什麼,她不假思索拋出了辣子雞乾鍋和酸湯魚,我稍稍腦補一下辣子通紅雞塊油光光的景象,口水流了一地。
辣子雞乾鍋
酸湯魚
廣西北流有一種可以幹煎的魚,因出在鴨塘,故稱「鴨塘魚」。所謂幹煎便是光溜溜一口鍋什麼都不放,靠著魚腹部豐潤的油脂「自產自銷」,出鍋金黃耀眼,奇香撲鼻。本人無幸親嘗,故攛掇大家前去拔草點評。
鴨塘魚色澤金黃
湖北東部地區過年有三全、三糕、三丸之俗,看似素雅的名字,道道都是大葷。「三全」為全魚、全鴨、全雞,「三糕」為魚糕、肉糕、羊糕,「三丸」為魚丸、肉丸、藕丸。
現代三全宴架個火鍋,菜不會變涼
過年當然還少不了江浙一帶的農家「十大碗」。據說早年條件艱苦,整個「六大碗」是極限,但隨著日子越過越紅火,「六大碗」升「八大碗」,「八大碗」升「十大碗」,如今家家「十全十美」。那為何用碗不用盤呢?十大盤不也很有氣勢?原來人家盤子也是碟子,碟通「跌」,碟裡裝菜叫跌財,多晦氣,當然要用高高的碗沿來守住財啦。
十大碗
廣東人過年吃豬手有個說法,叫「橫財就手」,發的不僅是財,還是橫財,相當有理想有抱負。
小食篇
在賀州昭平,每逢過了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便張羅起做糖環。糖環是昭平人過年必吃的小食。往糯米麵團裡灑入芝麻和熬成糖漿的黃糖,揉搓至不粘手,擀成餅,剪成長麵條,一環套一環製成花型。下油鍋一炸,就是金燦燦嘎嘣脆。
泰山東麓的萊蕪市有特產名為陳樓糖瓜,是遠近鄉人過年祭灶必備小食。此物始於清朝同治年間,乃陳氏先祖陳孟春所創,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糖瓜形似南瓜,由麥芽糖與白芝麻做成。
半成品糖瓜,外頭還得裹上層白芝麻
「雜拌兒」是老北京過年守歲時必吃的小食品。舊時的「雜拌兒」由多種乾鮮果品摻在一起拌和而成。傳說慈禧太后吃了果盒很高興,隨口給起了個「雜拌兒」的名,這道小食也從宮內傳到民間,成了北京一種獨特風味的食品。
雜拌兒
北方小食扛把子——糖葫蘆前來收官
你到家了嗎?還是在回家的路上?請好好享用這頓全年最溫馨的飯,牢記家人對你的關愛,然後滿載能量返回你的舞臺,煥發更亮的光芒!
今日互動問題:
「你家鄉的特色年菜是什麼?歡迎留言備註家鄉地名、菜名~」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原創文章,轉載請郵件告知
在故事裡,品味經典
更多精彩,請點擊文字或圖片閱讀:
客官,打尖還是住店兒?
這塊巧克力歐洲版圖拿走不謝
下一個霧都會是誰?
◆ ◆ ◆ ◆ ◆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