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只知道吃喝嫖賭,為什麼能忽悠住《鹿鼎記》裡的各色人物?

2021-01-09 騰訊網

康熙和總舵主忽悠的比別人少點,而且相對於其他人配角來說這兩個人他確實是真心對待的。韋小寶和康熙從小一起長大,雖然辦事的時候多多少少撈點油水撒幾個小謊,但是耐不住他每次事情做的都很漂亮,有人想害康熙命的時候他也會想盡辦法保護康熙,康熙知道韋小寶在天地會當堂主,但他也知道韋小寶不會真的想殺自己,所以把天地會其他人聚起來炮轟的時候唯獨把韋小寶自己單獨關了起來,後來韋小寶跑到鹿鼎山上康熙也不停的派人來找,因為他是真的很想這個朋友,作為一個皇帝僅有的真正的朋友。

再看陳近南,雖然他和韋小寶見得並不是很多,但是陳近南對韋小寶的關懷讓他感受到了自小缺少的那種父愛,所以韋小寶對陳近南也是真心的,我記得有一個情節裡好像是兩人在哪要分別了,韋小寶把很多錢和玉蟾丸給了他,讓他多保重身體多買點東西,像極了一個事業有成但打小調皮搗蛋的孝子與父親分別的樣子,陳近南本身也是一個正直忠義的人,他不想也不會去做那些下三濫的詭計,所以自然而然的看別人的眼光也會正一些,也會被韋小寶的行為所感動,知道韋小寶不會害自己,於是乎韋小寶對他撒的一些小謊他也會自動過濾成真話。

對康熙和陳近南來說他都是能辦事,辦成事的人,雖然對韋小寶來說也是在忽悠他們,但是對這兩位大boss來說並不是嘴上的忽悠,而是立竿見影看到成效的。這裡一方面是小說家的安排,一方面確實生活中也有這種人有這種性格天生適合幹這種事。天地會一開始沒人服韋小寶,畢竟誰都不待見空降領導。一開始青木堂都是自說自話,出事情要韋小寶頂缸的情況,直到韋小寶完美解決了和沐王府的矛盾,還有打了一個冒犯徐天川的狗官,大家才服他。讓手下人打心底服氣肯定是要拿出本事來的。

小寶的忽悠對象有五類。第一類人,無法忽悠,這類人無欲無求或比他還事故,比如海大富(奸詐)玉林(出世)567(社會經驗極其豐富)等。第二類人,不忍忽悠,雖然也會騙,但會交出真心。這類人或是至親、好友,或是忠義赤子,比如楊溢之(義氣)趙良棟(正直)康熙(朋友)雙兒(髮妻)陳近南(師父)等。第三類,智商碾壓,這類人被忽悠就有些活該,桑結,茅十八,徐天川等。第四類,上人見喜,這類人就喜歡聽小寶胡說八道,比如九難,教主。第五類,信息差,就是常見的被忽悠者,這類人無論信與不信都得「寧可信其有」,一是因為小寶位高權重(信息差的主要原因),二是小寶邏輯能力強,應對突發事件反應快,三是小寶有運氣光環(跟他站隊不會錯)。

韋小寶之所以有之後的種種,全仰仗他是康熙身邊的紅人,把康熙哄得團團轉。康熙對他,可以說是真心了,所以他後期依然斡旋於眾多身份中並且樂此不疲,我就有點不理解,窗戶紙總有捅破的一天,白龍使、青木堂香主、九難師太的徒弟,各個身份都反清,且是反清的頭目啊!康熙對他是真愛了,依然留住他的命,唉。韋小寶是真小人偽裝下的真君子,雖然貪財,卻能舍財;雖然好色,卻從不用強,為了女人多次險些喪命;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而且他在大的方面很清醒,講義氣,為朋友師傅兩肋插刀;認為人民活的好才是正道,所謂王圖霸業都是浮雲。這種境界,比陳近南要高很多。

鹿鼎記裡的其他人,要麼是真小人、要麼是偽君子、要麼是沉溺於貪嗔痴的蠢人。韋小寶能周旋於各大勢力,最根本的本錢還是能作為康熙親信分享權力。再交換其他勢力的信息資源權力關係。能打動桑傑葛二蛋,是因為康熙相比吳三桂確實能開出更大的籌碼,而保證之後交易達成,桑葛只能指望韋小寶給他們說話。所以事實上,除了拍張桌子發幾句空洞的威脅,當韋小寶提出議案後,桑葛才是和韋同盟弱勢的那一方。拿了人質性質可就變了,韋小寶是欽差,皇帝御賜的差事,你把他綁了,直接等同於對大清宣戰,還想開條件?

這兩人都是一方勢力,原本是打算跟吳三桂一起造反才準備殺欽差,又正好有仇。但是韋小寶一說,他們發現造反沒什麼好處,反而跟大清合作有好處(欽差胡亂許諾可是欺君之罪,也是死),所以他們就非得擺明態度,決不能撕破臉皮,否則就是找死(從他們反應不難看出,都很害怕康熙真討伐他們的勢力範圍,而且暫時沒有吳三桂撐腰,你猜他們敢不敢造反,敢不敢對欽差放個屁?),再眼看原本的靠山其實是個「窩裡橫」,還不如巴結欽差,這跟拿人質能一樣嗎?我就問你,皇帝會為了一個臣子割地賠款?

不會吧,反而會認為你這是挑戰權威,直接發兵了就(正好連理由都不用編,撞槍口上了這是),你要是抓了個太后皇后威脅一點錢啥的興許還行,除非你能親自抓著皇帝的脖子要地,否則人腦子抽了才會鳥你這「欽差當人質」。

韋小寶是一直忽悠了這些人好麼?雖然這些人是人精,但忽視 了一個問題這些人都是大人物,而同樣是人精的韋小寶是小人物,小人物可以無所不用其極。韋小寶騙康熙,康熙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韋小寶加入了天地會,也不知道韋小寶到底貪汙了多少錢,至於四十二章經也被韋小寶破解了;陳近南,一直以為韋小寶還是個孩子,有小聰明但卻一直沒有把大注碼下到韋小寶身上,陳近南一直也不知道韋小寶這個人的處事原則;九難一直也不知道韋小寶志在阿珂,且拜師云云沒多大誠意;洪三通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能識破韋小寶,不可能死在通吃島。就因為韋小寶是個小人物,所以大人物不用太過關注韋小寶的想法。只要看他的實際行動就行。

沒有推心置腹,吐露一切心聲,並不代表故意欺騙。你上面寫出的一些能夠算是欺騙,一些只能算是小算盤小秘密罷了。在我看來,這並不算忽悠成功,因為韋小寶兌現了大部分承諾。甚至可以說那些大人物知人善用。按照鹿鼎記劇情,對於康熙來說,韋小寶就是在不斷的立大功。殺鰲拜,識破假太后,保護崇禎,破壞吳三桂的全盤計劃,捨命保護康熙等等。皇帝要管天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至於貪汙,鹿鼎記裡大臣幾乎皆貪,韋小寶至少後期歸還了大部分財產。皇帝有個這麼好利用的人不用去用,反而是個問題。

其實韋小寶執行的任務危險性都極高,全靠主角光環頂住。而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康熙。而康熙需要付出的只是留韋小寶一命,並且給予韋小寶一定的自主權罷了。陳近南手下一堆烏合之眾,唯一能辦成事的只有韋小寶一人。韋小寶甚至救了陳近南一次,幫天地會解決危機數次。反而是天地會最後翻臉不認人了。陳近南需要付出的僅僅是饒韋小寶一命,收下他這個便宜徒弟罷了。

九難這邊,韋小寶同樣為她解圍數次。幫助她得償心願抓住的吳三桂和李自成。否則靠她自己幾乎不可能完成這一切。而九難要付出的也只需要饒韋小寶一命,同時收下他這個便宜徒弟罷了。至於後面的桑結,葛爾丹,俄國公主等等。都只要付出饒韋小寶一命的代價,就達成了和康熙雙贏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至於洪教主氣量本就不行。沒有韋小寶,洪教主第一次遇到叛亂的時候就很危險。陸高軒,胖頭陀這些如果不是韋小寶,早就因為立不了功被洪教主豹胎易經丸搞的生不如死了。其實洪教主的失敗是必然的,就他對手下的苛刻程度,蘇荃對他也只有恨沒有愛。即使沒有韋小寶被手下叛變也是遲早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吃喝嫖賭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吃喝嫖賭,嫖:狎妓;賭:賭博。指男人不務正業。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9回:「單是這一個最壞,才上了十三四歲,便學的吃喝嫖賭,無所不為了,在家裡還時常闖禍。」近義詞有:吃喝玩樂,吃喝嫖賭是貶義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人生。
  • 金庸《鹿鼎記》:為什麼韋小寶揚州1挑6之夜,只有蘇荃阿珂懷孕?
    《鹿鼎記》【金庸《鹿鼎記》:韋小寶揚州1挑6之夜,為什麼只有蘇荃和阿珂懷孕?】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從1969年10月24日開始在《明報》連載,到1972年9月23日完稿。完成《鹿鼎記》之後,金庸封筆。
  • 《鹿鼎記》中韋小寶是怎麼花掉17.6個億的?
    《鹿鼎記》中,韋小寶生於妓院,長在皇宮。不會武功,身材長相也都沒有一個出眾的地方,甚至不學無術,痞性十足。這樣一個人物,他單槍匹馬四處聲色犬馬,抄了鰲拜家產,收受江百勝、吳應熊的賄賂,綁架勒索吳三桂,加上兼職皇帝臣子、天地會青木堂香主的高管工資,「伯爵府」豪宅、翡翠、珍珠等難以估值的財物。
  • 《鹿鼎記》裡韋小寶的兩個「愛好」,放在康熙年間都能送命,比「反清復明」嚴重
    從初入宮遇到的海大富假太后,再加江湖上的天地會鄭克塽神龍教,各方關係錯綜複雜,遊走於其中的韋小寶真可謂是每天都在刀尖上跳舞。所幸韋小寶憑藉著天生的機敏,在一眾大佬間左右逢源,混得風生水起。然而,若是在真實的康熙時代,像韋小寶這樣的行事做派,真的能如《鹿鼎記》中那樣吃得開嗎?
  • 《鹿鼎記》怎麼變成《猴鼎記》?韋小寶的精髓,劇組沒get到
    他飾演的韋小寶只保留了小寶身上的「潑皮無賴」,被觀眾所喜歡的「機靈」「市井氣」變成了「賊頭賊腦」和「油膩」。周星馳電影版的《鹿鼎記》前五分鐘裡,還在講康熙與鰲拜的政治鬥爭,韋小寶甚至還沒出現。而且還要在茅十八和韋小寶中,選一個留下來伺候 。編劇知道海大富的品級嗎?就算脾氣再古怪,宮裡上趕著巴結他的小太監有的是。編劇知道海大富是幫老皇爺查假太后,肩負「臥底」使命的麼?一個肩負很容易就要掉腦袋的危險任務的太監,卻在明知茅十八和韋小寶是「歹徒」,而且未淨身的情況下,要把人留在宮中,冒這麼大風險,為啥呢?
  • 《鹿鼎記》裡韋小寶的拿手愛好,多年後「玩死」了大清
    》裡曾有搞笑的一幕:多隆誤報韋小寶殉職,康熙在後宮為他發喪,幾個把兄弟索額圖多隆等人,知道小寶好賭,便給他燒大骰子,感謝小寶這個好兄弟講義氣。然後感動無比的韋小寶現身,眾人皆大歡喜……這段劇情,每次說起來,都很佩服TVB編劇的腦洞,能想到如此令人捧腹的橋段,但這裡面的一個關鍵道具——大骰子,放在大清卻是真的。對照一下清朝真實的賭風,會發現其背後有極強的現實映照。甚至可以這麼說,大清朝為什麼會從「康乾盛世」急劇下滑,淪落到近代落後挨打的深淵?不誇張地說,正是清王朝自開國以來,越演越烈的賭博風。
  • 張一山新版《鹿鼎記》引爭議,誰才是最完美的韋小寶?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是茫茫人海能做到這兩點的又有幾個。哪怕是金庸小說這樣的理想故事裡,男主角也往往在這兩點上栽大跟頭。但韋小寶確實其中的例外,縱觀《鹿鼎記》全書,他在這方面可以說是登峰造極。
  • 《鹿鼎記》:看過張一山版韋小寶,簡直想給當年的黃曉明道個歉
    而來自於製作方最大的傲慢恰恰就體現在,他們認為韋小寶的出身和故事的背景觀眾肯定都已經知道了,所以我們不需要交代清楚,你們就應該去回憶裡自動加載。 作為《鹿鼎記》的絕對主角,韋小寶之所以難演,不僅在於他表面的精靈油滑,更在於這個人物「反英雄」的特質。跟很多光鮮亮麗的男主角不同,他在揚州妓院裡長大,吃喝嫖賭、坑蒙拐騙無一不精,對他來說什麼禮義廉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能生存下去,還要儘可能活得好。 但在他市井流氓無賴的一面背後,他身上又有善良可愛的地方。
  • 《鹿鼎記》:看過張一山版韋小寶,簡直想給當年的黃曉明道個歉
    而來自於製作方最大的傲慢恰恰就體現在,他們認為韋小寶的出身和故事的背景觀眾肯定都已經知道了,所以我們不需要交代清楚,你們就應該去回憶裡自動加載。問題是,觀眾憑什麼?作為《鹿鼎記》的絕對主角,韋小寶之所以難演,不僅在於他表面的精靈油滑,更在於這個人物「反英雄」的特質。
  • 韋小寶,被閹了!
    這是把《鹿鼎記》閹割了好嗎? 茅十八是金庸為了紀念明史案中,被株連的茅元銘等十八人而虛構的一個人物。他是韋小寶的第一個朋友,也是貫穿始終的朋友,是非常有擔當也非常講義氣的。 在韋小寶為了救他而向官兵撒石灰粉時,茅十八火冒三丈:「如果我茅十八被人知道用石灰粉撒別人的眼睛,我還能在江湖立足嗎?」
  • 《鹿鼎記》康熙是怎麼知道韋小寶的身份的?
    我們都知道,在《鹿鼎記》中,韋小寶一身多職,是個社會多面手,但他的多重身份最終還是被皇帝一一識破了,究竟是誰告了密呢?先說說韋小寶的多重身份吧!在周星馳版《鹿鼎記》裡,多隆多次出賣了韋小寶,在電視劇版雖然沒有這樣的劇情,但也並非沒有可能,畢竟多隆也是皇帝的心腹,而韋小寶卻可能成為皇帝的心腹大患。
  • 評新《鹿鼎記》韋小寶的帽子顏色
    今天我不想評價這部戲本身。為什麼呢?因為在8月1日華新語講座中,我用了2個小時講完了金庸的全部15部小說,通過幾十組人物關係中的男女關係,來透析西方對華的百年文化戰略。如果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去聽聽華新語講座中更系統的評論。今天長話短說,只說新《鹿鼎記》張一山(韋小寶)戴的帽子顏色。究竟是什麼顏色呢?我們先來看一看:
  • 《鹿鼎記》韋小寶為何出生在青樓,金庸一句話,道出了深刻的寓意
    引子今天2020年新版《鹿鼎記》悄悄地上線開播,先不說劇中的張一山飾演得到韋小寶如何,畢竟《鹿鼎記》翻拍的已經了許多部,並且已經有梁朝偉,周星馳,陳小春等珠玉在前的飾演者,因為看了第一集,在看到了帶著綠帽的韋小寶時,想到了書中的大家忽視的一個細節,為何金庸前輩,要把封山之作的主角
  • 《鹿鼎記》「弼馬溫」韋小寶,「空虛公子」海公公
    周星馳版《鹿鼎記》臺詞《鹿鼎記》改編電視劇由來已久。周星馳、陳小春版《鹿鼎記》很成功,引發收視狂潮。所以張一山這一版的開播自然也讓觀眾分外關注,當然也免不了被拉出來對比。陳小春、張衛健、黃曉明、韓棟等男星都曾出演過「韋小寶」這一經典角色,每個版本風格迥異,各有特色,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韋小寶,眾口難調。但是張一山版的韋小寶,卻是評分最低的,觀眾紛紛吐槽。
  • 周星馳的《鹿鼎記》為什麼能成為經典?
    不可描述之事別說了,我知道我想多了,那我們今天就來談一下為什麼張一山的韋小寶墊了底春風十裡劇照舞臺上的人物不應該只為表演存在,而應該是表演為角色服務,近幾年張一山飾演的角色多少有些浮躁周星馳版本的《鹿鼎記》匯集了陳百祥、邱淑貞、張敏、林青霞、李嘉欣等一眾大牌,韋小寶的一眾太太也是各個版本中最亮眼的,可以毫不負責任的說,一個邱淑貞就夠諸位看一年的,而張敏、林青霞、李嘉欣也都是一頂一的大美女,所以說,92年的鹿鼎記之所以經典與演員陣容的強大及女演員的高顏值有著很大關係。
  • 《鹿鼎記》、韋小寶、江湖與愛情
    他眼中的愛情就是妓院裡的交易和逢場作戲。他只想過要搜羅天下最漂亮的女人,所以他娶了七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但也正是因為妓院思維,他並不懂愛情,不懂如何去愛別人,也沒有真正意義上愛過哪一個人。理解了這一點,自然也就能夠理解他為什麼能夠接納背叛他許多次的方怡,也就能夠理解他為什麼對待建寧公主如此不堪——你的美貌是我的收藏品,至於其他的事情我並不關心。『母子相見,自是不勝之喜。
  • 陳小春版《鹿鼎記》中的韋小寶,為什麼會成為我們心中的經典?
    不過回應新劇爭議態度可以,希望他多接一些能把握的住張力的劇。如果說起98版鹿鼎記我最好看的原因是陳小春和馬浚偉把小寶和康熙之間的感情演活了,那種惺惺相惜而又不得不分開,看到他們最後的分離會忍不住流淚,雖然也很喜歡周星馳版的鹿鼎記,但卻沒有流淚的感覺,周星馳版鹿鼎記是周星馳的獨角戲,陳小春和馬浚偉才是真正的小寶與康熙雙男主的戲。
  • 《鹿鼎記》裡雙兒為什麼沒懷上韋小寶的孩子?原因金庸沒好意思說
    金庸老爺子寫完《鹿鼎記》後,年僅48歲的他就宣布封筆。
  • 如果《鹿鼎記》裡有一個英雄,他自然不是韋小寶
    他武功差,無內力,性格中有自私和狡黠,他甚至不是一個好的情人,共娶有七位夫人……這樣的武俠人物,如何值得喜歡?他的特異之處在哪?油腔滑調的「小叫化」就是全部嗎?對此,哈佛教授田曉菲說,在《鹿鼎記》中,韋小寶把歷史當成了哈哈鏡。他一邊講史,一邊「做戲」,他的種種不完美有人情味,為書中「大於生活」的英雄人物提供了極具諷刺性的另一視角:他不是英雄,但好玩,也複雜。
  • 《鹿鼎記》:如果知道劉星長大可以變成韋小寶,還是不要長大了
    【《鹿鼎記》:如果知道劉星長大可以變成韋小寶,還是不要長大了】 韋小寶就是調皮搗蛋古靈精怪的,本身具有原始的江湖義氣,加上各種因緣際會,最終也是想成為夢想中的英雄人物。而且還富可敵國,絕世武功,美女環繞,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