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拉·沃格爾戲劇的人性禁忌探索

2021-02-28 劇有趣

但沃格爾卻說:

我寫劇並不受社會事件的影響。儘管似乎有這種傾向,但絕非我特意所為。我只寫那些直接影響我生活的事情。我寫劇是出於一種要探明的苦痛,一種自我責難的解脫。

沃格爾的家庭,尤其是她哥哥的死深深地影響了她的創作。她哥哥在1988年死於愛滋病,死前留下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沃格爾對哥哥的病情卻毫不知曉,為此她悔恨內疚之至。《巴爾的摩華爾茲》一劇是沃格爾對哥哥卡爾之死的深痛回應。現實生活中的沃格爾兄妹曾認真計劃好歐洲之旅,但成行之前哥哥卡爾卻因愛滋病而死去。在劇中,一個自認為身患「絕症」的妹妹和她的絕症在身的同性戀哥哥走上旅程,去享受他們所渴望的一切豔遇和性愛。這部關於愛滋病的劇作榮獲1992年度的外百老匯歐比獎。我們在沃格爾的《嬰兒無處安生 》《巴爾的摩華爾茲》《聖誕歸家的遙遠之途》三劇中都能看到她哥哥的影子

《火熱和悸動》也是一部對人性禁忌的探索戲劇。劇中,單身母親夏萊妮從事色情電影編劇,她帶著一個書呆子氣的14歲兒子和一個性感暴露的15歲女兒。那一夜,夏萊妮酗酒暴力的前夫克萊德不顧法庭的禁制令強力闖入她的房中,隨之呈現的是一幕情慾、性愛、性暴力交織的場景。這部關於美國家庭和美國社會的家庭暴力、色情電影、男性女性關係問題的劇作聚焦了沃格爾的警言:「淫穢從家庭開始。」

《米尼奧拉雙胞胎》中,一個女演員扮演的一對美麗的雙胞胎姑娘有著截然相反的個性,一個叛逆激進,另一個拘謹保守,劇作通過她倆的生命體驗譏諷地審視了美國二戰後30年間的女性地位和女權運動。2014年的《唐璜從伊拉克戰場歸來》則寫了一位從戰場歸來的精神崩潰的海軍陸戰隊軍官,揭露了美國軍隊內部的黑暗面,這部劇作也體現了沃格爾一貫的反戰思想。

對沃格爾創作影響最大並且她最崇拜的劇作家有三位,一位是《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1990)的作者約翰·瓜爾(John Guare),他曾是沃格爾的寫作導師。另一位是古巴裔女劇作家瑪麗亞·福尼斯(MariaFornes),她是20世紀60年代外百老匯戲劇運動的引領人,這位美國先鋒戲劇作家兼導演曾9次獲得戲劇歐比獎。還有一位就是《上流女士》(Top Girls )和《九霄雲外》(Cloud Nine )的作者,英國著名女劇作家卡麗爾·邱吉爾(CarylChurchill)。

沃格爾認為,戲劇與教育一脈相承。她說:

戲劇是一種民主精神的展示,在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民主中,公民們被要求去劇場觀劇,這是公民社會的規範,因為我們作為一個群體,有著共同的體驗,走著共同的路程。對我來說,一部好劇並非只是表述一個意念或一個觀點,它應該是一場對話,一次交流,對我來說,如果那一晚劇場裡有200個觀眾,那麼就有200部劇在呈現,每個觀眾看到了他自己的一部。

今年即將上演的沃格爾的一部新作的題材又讓人刻骨銘心。在劇中,二戰期間一個來自波蘭的猶太青年劇團在美國巡演,他們的表演語言是猶太人的意第緒語。他們的劇作主題和語言不為美國權貴階層所容,導演和演員們又不願屈服和放棄他們的藝術原則,整個劇團因此被美國警方逮捕。為了堅持他們表演藝術的自由,他們回到了納粹統治下的波蘭。作者向我敘述了劇作的一幕:這些年青的藝術家彼此攙扶著,一個個步履蹣跚走向奧斯威辛的毒氣室,一個青年劇團就這樣消亡了,背景中意第緒語的字幕在雨水中漸漸隱去。

由馬克·布洛考(Mark Brokaw)導演,著名戲劇女演員瑪麗·路易絲·帕克(Mary-LouiseParker)主演的《那年我學開車》在1997年2月首演於紐約曼哈頓芬耶劇場後,首先獲得1997年度的歐比獎;在外百老匯持續熱演14個月後,連獲1998年普利茲戲劇獎 、洛特爾獎、戲劇文學獎、外評論圈獎、紐約戲劇評論獎。1999年,全世界共有50多家劇院上演了這部劇作。同沃格爾其他作品一樣,這部或多或少涉及「少女性侵」和「家庭亂倫」的劇作又是一部人性禁忌探索之作。古往今來,這類故事無法言說而又無處不在。沃格爾此作又以她驚人的勇氣直擊芸芸眾生的心靈深處。

相關焦點

  • 《青春禁忌遊戲》:對人性、制度的思辨與控訴
    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 上世紀八十年代,誕生在前蘇聯的《青春禁忌遊戲》遭禁;2003年,國話版《青春禁忌遊戲》首度亮相,至今已演出14年。今年9月13日至24日鼓樓西劇場,全新版本的《青春禁忌遊戲》將再度亮相。
  • 《麥夫人》:一次關於莎士比亞經典戲劇的全新探索
    本屆戲劇節共設四個分會場,並劃分了5個戲劇單元,這五個單元分別是嘉年華紅毯狂歡夜單元、戲劇展演單元、戲劇論壇單元、即興詩劇場單元、即興戲劇接龍單元。值得一提的是,戲劇展演單元自2019年10月面向全國徵集報名以來,戲劇節組委會最終篩選出全國各地不同地域、不同劇種的15個優秀劇目。
  • 泰劇《禁忌女孩》挖掘人性的富江之女
    泰劇《禁忌女孩》在近期逐漸火熱起來 一部潛伏在各大校園內揭露、挖掘人性的巨作終於浮出水面 一個被人們稱作富江之女的人物 娜諾Nanno 依靠卓越的演技 邪魅的身材和別致的樣貌 深受觀眾喜愛 該死的邪魅她像你我心中的惡魔女孩兒富江一般「魅惑眾生 引你入獄」我們知道富江一樣的女孩 她可能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人物 她順利轉入轉出到任何學校 沒有表達任何手續甚至渠道 她好像只是為了欲望一類的禁忌之物而出現
  • 殘酷、黑暗、沉重、思考:《青春禁忌遊戲》3.0版
    該劇講述了四名學生與一位老師的死亡對決,劇中揭露的人性的陰暗面以及暴力、強暴等場面,讓它成為 20 世紀最具人文反思與社會爭議的話劇之一。《青春禁忌遊戲》,改編自俄羅斯新浪潮話劇經典作品《親愛的葉蓮娜·謝爾蓋耶夫娜》。
  • 一樣的《埋葬》不一樣的《青春禁忌遊戲》
    2016年,「赤匹江湖」戲劇工作室以話劇《埋葬》走進戲劇觀眾的視野。不論票房還是關注度都被認為是當時小劇場作品的「黑馬」。以「黑色現實主義」的風格讓觀眾看見另一種話劇的原創精神。《埋葬》首輪十場演出,只要在話劇開始前準點入場,一小時之內退場無條件現場退票。首輪十場售票2000餘張僅有3張退票。
  • 泰劇驚悚犯罪片《禁忌女孩》,揭露人性黑暗的一面
    (圖片源自網絡)《禁忌女孩》又名《來路不明的轉校生》,該劇講述了來自未名地方的新生Nanno揭露人性黑暗的故事。她總是以高中生的身份出現在每一所高中裡面,去放大了人們的欲望,揭示了人性的黑暗。女主Nanno不是絕對的好,也不是絕對的壞,她只是人性的一面鏡子,每一個人都會有欲望,只是有的人可以控制住,但是有的人卻被欲望所控制。每一集的故事都不一樣,都值得讓人去深思,同時也會警醒著自己,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 《騎士與死神》---電影《第七封印》的戲劇探索|在生命的盡頭尋找生之意義
    2020年12月15日,實驗改編戲劇作品項目《騎士與死神》宣傳板塊正式啟動。   對於生與死的好奇是人類另一個永恆的命題。古今中外,人們對生死的界定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解讀,各種猜測各種論斷。這種最初的探索和想像讓世界各地的人孕育出不同的神話傳說,也孕育出不同的信仰和哲思。
  • 一半電影,一半舞臺,上話新劇《深淵》探索原創懸疑戲劇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疫情之下,戲劇演出行業遇到了很多新的挑戰,諸如很多國外合作的項目暫時無法推進,引進劇目更是很難進來。而這卻也給了國內原創舞臺劇很多契機。在阿加莎等國外題材懸疑劇連年爆滿,《隱秘的角落》等網劇懸疑劇越來越火的情況下,原創懸疑舞臺劇卻相對缺席。是時候補缺了!
  • 周國平:我不喜歡探索人性,因為每次探索嘗試,都會讓我失望
    周國平老師在他的文章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我不喜歡探索人性,因為每次探索嘗試,都會讓我失望。我滿足於它呈現出來的樣子,這就夠了。說明人性中藏著善、惡、美麗、醜陋、愛心、自私、奉獻、貪婪、抱怨、承受等等。並且這些特點或者秉性,相互交織,在不同的環境中呈現不同的形態。
  • 英國初中戲劇課堂:時間旅行者,探索孩子身上更多的可能!
    然而在英國教育體系中,孩子們從小學甚至更早開始就會接觸戲劇文化,從Pre-school到Year13階段,戲劇貫穿於英國中小學教育的整個階段,更是英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說,戲劇的普遍程度是全民整體素質水平提升的標誌之一。
  • 等待戈多:一場18萬觀眾的線上戲劇探索
    剛剛過去的幾天裡,一場名為《等待戈多》的戲劇吸引了不少戲劇愛好者的目光。與以往戲劇不同的是,這部劇採用的是直播的形式線上演出。  這部由中演院線和騰訊藝術聯合出品、廣州大劇院製作、導演王翀執導的戲劇,5日晚上的第一幕演出便吸引超過18萬觀眾同時在線觀看,6日的第二幕也有超過11萬觀眾觀看。「18萬這個數據基本上相當於大劇院一年的巡演上座人數。」
  • 日本妖怪文化與戲劇
    因此,人們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觸犯某種禁忌招致鬼神報復。當時的陰陽師權力極大,天皇和大將軍們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們的幹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種禁忌,大體就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妖怪文化與戲劇 (一)能劇 能劇是日本的傳統戲劇,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能劇源於古代舞蹈戲劇形式和 12 世紀或 13 世紀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舉行的各種節慶戲劇。「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義。
  • 《星際探索》什麼支撐我們「探索」?人性?還是沒有人性?
    也讓我想到了《三體》中的,程心和章北海,分別代表人性和沒有人性(沒有人性不是貶義,但我也不想用理性這個詞總覺得理性也是人性中的部分,就是常人不能理解的偏執的感覺吧),也不好說到底誰是好誰是不好,按照導演的看法應該還是站人性吧,人的感情,最後羅伊的心理測試和前妻(還是妻子)的何解,應該說明了這個。
  • 《禁忌女孩》她是女孩,也是禁忌;她是黑暗少女,也是撒旦的女兒
    這是一部被埋沒的泰國神劇,《禁忌女孩》又名《來路不明的轉校生 》,為什麼說它是一部被埋沒的泰劇?還是因為它製作精良且知名度不高,最重要的是因為女主的笑聲非常的魔性……而且這也是少有的黑暗少女系電視劇.
  • 【戲劇大盜有售】託尼獎人性寓言話劇《懷疑》中文版
  • 經典劇目《青春禁忌遊戲》帶來一場難忘的「青春教育」
    一部反映青少年教育問題的「社會問題劇」——《青春禁忌遊戲》5月13號在金陵科技學院上演,近千名師生現場觀看演出,接受了一場難忘的「青春教育」。   《青春禁忌遊戲》是前蘇聯女作家柳德米拉·拉蘇莫夫斯卡雅創作的話劇劇本,該劇講述四個即將畢業的高中生,為了調換試卷,以給老師過生日的名義進入老師的家,脅迫老師交出保險柜鑰匙,用盡手段,甚至是不能容忍的陰謀和殘酷的欺騙,最後終於摧毀了老師的心理防線
  • 50年代法軍在阿爾及利亞犯下的殘酷暴行 簡直顛覆了人性禁忌
    強迫她們吞食自己的排洩物,電擊婦女的乳房和私處,站在一邊還對婦女的敏感部位的大小或形狀品頭論足,完全顛覆了人性最基本的禁忌。
  • 自我禁忌,時代癲狂,及許知遠式的擰巴
    王安憶說,那時她懵懵懂懂,欲望很多,且嬌生慣養,欲望總能得到滿足,所以不懂得自己對自己的禁忌是怎麼回事,不懂得「每個人都當有一件終身信守的東西,這東西凌駕於肉體與精神之上,使我們的行為不至於陷入盲目,再因盲目而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