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靜澄明的境界●王志敏書畫印作品欣賞

2021-02-19 深圳市書法院

關注請點擊左上角藍色「深圳市書法院

恬靜澄明的境界●王志敏書畫印作品欣賞


人物簡介

王志敏,署名芥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西部畫院理事,廣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佛山市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佛山印社社長,副研究館員。二00二年被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德藝雙馨」會員稱號。


藝術榮譽

作品曾獲廣東省政府文藝創作最高獎「魯迅文藝獎」,選入「當代書壇名家工程系列·全國千人千作書法大展」,選入「全國第五、第八屆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首屆全國篆刻藝術展」,「首屆國際篆刻藝術交流展」,「首屆全國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第二屆全國書壇新人作品展」,「七省書法作品聯展」「中南五省書法作品聯展」,「中日篆刻聯展」,「中韓書法聯展」,「粵臺書法聯展」,「廣東省書法篆刻作品展」,「第一、三、四屆西泠印社全國篆刻作品評展」等,並獲廣東省書法最高獎「南雅獎」銀獎,「廣東省楹聯書法作品展覽」一等獎,「廣東省篆刻、刻字作品展」一等獎,「98廣東省書法篆刻作品展」二等獎等,近三十次在全國性的書畫篆刻大賽中獲獎。作品為國內外多家公、私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


出版著作

著有《廣東省書法名家系列·王志敏書法選》《張槎書法名家系列·王志敏書法選》《王志敏書法作品集》《數芥廔印存》《王志敏篆刻選》《金文書法摭譚》《芥山畫集》等,作品及書法、篆刻評論文章曾多次在《中國書法》《書法》《中國書畫》《書法導報》《書法鑑賞》《書法導報》《書法報》等書籍刊物上發表。2012年2月,專著《金文書法摭譚》的出版被列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研究院撰寫的《2011年中國書法年度報告》。書法擅長金文、隸書、行書;篆刻喜戰國、秦、漢鉨印;繪畫善山水。


佛肖形(3cm)



藝術評價

恬靜澄明的境界

——王志敏其人其藝斷想

白爽

我總能體味到王志敏身上頗多禪悅之風,他的筆名署為「芥山」,又以「數芥樓」顏其居,此或取之禪宗「芥子納須彌」的典故?我雖然未曾向他求證過,但大略應如是。


近蒙王志敏賜下其大著《金文書法摭談》,翻檢之間,似乎又驗證了我原先的猜度。這部立意不凡的著作,其主旨正是在以佛理證書理,從禪學文化的角度解析了有關金文書法學習和創作的奧義。


禪宗思想固只是西土佛教中的一個流派,然而從文化意義上論,她的意義對中國藝術的影響幾乎可與作為吾國文化之主流的儒家、道家思想相媲美。若單論藝術創作,她的影響必要比儒家、道家文化還要深遠且巨!

深具一顆慧心的王志敏,他一定懂得解放與自我啟蒙是禪宗思想的核心。這種強調內心與自我的理念,我以為其要詣似在乎須使個體的靈魂保持純潔,使之既不沾染纖塵,也不受僵死慣例的腐蝕。在藝術創作上,不必去嘔心瀝血於雕琢藻飾,唯求自由地表情達意,煥發出創作者的心境與精神氣質來。


「法向師邊得,能從意上生。」這是吾家白樂天的妙句,此句頗得禪機,大可移來形之王志敏的金文書法創作。從所周知,嶺南一地的書家多有以金文書法創作見勝者,其中最著名莫過於容庚、商承祚二老。容、商二老皆為古文字學家出身,書法創作應為其「學問之外之八、九乘事」,因之他們對書法創作的性靈化表達多不關注。容、商二老金文書法創作的淵藪可上溯至吳大澂,與吳可謂一脈相承,圓勁雋雅,平整肅穆是其所長,但終究是文雖異體,排比整飭,與小篆無異。王志敏身居嶺南,能不為嶺南金文書法創作的風氣所囿已然不易,他更能從自己的內心出發,以意取為手段,不拘於金文書法傳統的表象表現直取金文書法的藝術本質,進之實現了「忽然轉通,全為心造」的妙悟。


王志敏深於金文書法研究,西周氣象,東周風貌,多能從他的筆端汩汩流宕而出。不過要擷其關節,拙眼看來還是以《毛公鼎》、《虢季子白盤》兩件重器的格趣居多。王志敏作金文善用長鋒羊毫,羊毫筆蓄墨多,無意中要求書寫的節律不宜過快。王志敏金文書法的筆致多見一種緩意,筆毫著紙後不急於拉開,揮運間又有些頓挫,線條首尾輕重不一,在以「圓」意居多的大氛圍中,時時融以直截了當的折筆,好比枝條折斷,露出圭角。書畫兼通的王志敏,時於金文書法創作中參以畫意,此畫意非為金文字形中象形意蘊的強化,而是於書寫時善用水,以水與墨的交融,體現出一許水墨畫特有的渾融感。王志敏的金文書法是潤澤的,他藉助個體在調弄丹青時獲得的素養大膽地以水助墨,盡得暈化之趣,漲墨所形成的塊面,落入紙間並無停止,依然緩緩地暈化開來,形成難以確定的形,還有巧奪天工的韻味,並與不同方向的線形形成了對比的關係,最終超出了拈管而書前的「預謀」。


在結體造型方面,王志敏的金文書法選擇了修長的造型為基調,每一字的中軸線以垂直為主,每個字都有向下方延伸的意味。修長的造型令人感覺舒展雍容,落落大方,透露出古意斑斕,古調深沉,不知不覺使欣賞者心通久遠,薰陶冶煉。對於整體形式空間的營造,王志敏往往是以微妙變化的手法出之,字與字間的聚合關係順勢生出,時而如飢鷹獨出,奇驕奮迅;時而若山谷隱者,淡逸閒靜,信手揮灑間,輕鬆地將各個時期、各種銘器的文字以羚羊掛角的本領合作於一紙之內。這無疑是一種非做非佻的樸散高古之美,在似夢似煙的筆墨流化下,化出一許奇麗多姿的況味,引出無限的遐思與無限的深意····


前人論書曰:「不究於篆,無由得隸。」對於隸書,王志敏不多作,基於其在金文書法方面的飽學,偶一涉筆亦不落俗格。王志敏的隸書取漢人隸書方整一路,韻致多篆籀之古雅,不時化合融貫,使得隸中有篆,篆中有隸,多元之味,耐人細咂。與當下時風中的隸書風貌相較,完全是弦外音,味外味,充滿了昂揚的活力。王志敏篆隸書的素養既深,溢作行草書,不須作意,氣格自高。王志敏的行草書法乳何紹基,行筆沉實並不鼓蕩奔放,卻能一畫既落,隨形生成,上出下承,應勢變化,指腕間的自信情愫隨處洞見。


管子言:「氣者,身之充也。」王志敏的書法作,無論何種書體,均飽含著深沉古質的氣息,氣息的養就決非僅靠筆下功夫可以奏效,它不啻是作用於書者精神對古法的深入程度。所謂一日三摩挲,潛志其中,常見常新,積而累之,底氣愈足,而後獲得默然契合、和諧一致的境界。王志敏在其《金文書法摭談》一書中,專門有「明心」、「見性」、「修持」、「養氣」等章節,可見他對於古人賢哲的理法時時刻刻處在一種積極求索涵泳的狀態,這也許就是王志敏的筆下何以能隨機聚起古意的因由所在。


王志敏在藝術創作上是個多面手,書法之外,復工於篆刻及中國畫創作。他的印,有師漢人渾穆者,譬如百尺喬松,古茂青蔥;有暗合於海上來氏翁者,正是正中有奇,奇中有正,相生相從,妙意大生。他的畫是道地的傳統文人畫氣象,他的中國畫作品善將諸藝渠而通之,融而匯之,遂令其畫有詩的意蘊,書的法式,金石篆刻的蒼古之味,又將此諸般趣味,統攝於尺素之間,畫中之旨大別於專門的畫家之畫,自得一家之法門。


紅袖添香(4cm)

我所了解的王志敏是一位講義氣的朋友,他處人處事俱以義為先,這一先天固有的品質,構築了他心地的光明洞徹,澄瑩中立,乃終與佛禪的精神相合。靜穆的觀照和飛躍的生命是王志敏藝術創造世界的兩元,在此兩元的引導下,他必能步入恬靜澄明之境。為了真正實現這個理想,王志敏還有長路要行,我真心祝他快步行到。


夢回吹角連營(5cm)

-


寬厚為美

——對王志敏的一點認識

鄭榮明

王志敏是十幾年的老朋友了,和他交往感覺到挺舒服,每次他總是笑臉相迎,也總是笑著和你說話,坦誠自然,讓人放心。這樣的為人和性格,大家都知道用兩個字去概括,即寬厚。


心存寬厚的人往往是有大智慧的人,能成大事。王志敏的成長經歷很能說明這一點。他從一個民間藝術社的技工歷練成一個藝術館的館長,而且做得風生水起,做出了知名度和美譽度,和他的努力奮鬥有關,也和他寬厚的人格有關。


墨磨人

在書法這個領域,「書如其人」這個命題,有時是個偽命題,有時還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真理,在此我們沒有必要去展開論述。我們看王志敏的創作,倒是很容易聯想到他的性格,他的性格還真的在創作上表現得比較明顯。


妙有(4×2cm)

先說他的篆書,他的篆書主要立足在金文。金文是鑄刻在鐘鼎上的文字,和神聖的祭祀活動的關,在書刻上也必然比較神聖,厚實凝重是其主要品相,後人寫金文,很難脫開這個路數,王志敏也不例外。但王志敏很聰明地寫出了自已的感覺,他把金文的空間加寬,把許多重要的筆畫加長,形成了一種「寬袍大袖」的特有意態,顯得雍容大度,神閒自如,在「廟堂之氣」中增加了特別的「華貴之氣」,這無疑是王志敏對金文品格的特有體驗,因為這種特有,他塑造了難得的「王氏語言」,在嶺南乃至全國書壇篆書創作上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書法史上,「寬厚」其實就是一種很重要的審美範疇,以寬厚為美,形成了一個很完善的體系和傳承。從金文到漢隸到唐楷,即有這種傳承的脈絡。行書創作中,顏真卿一出,「寬厚」一系蔚為大觀,宋四家中的蘇黃蔡都以寬厚為美,趙孟頫、何紹基、趙之謙、于右任等等,將寬厚之美從不同的角度表現得淋漓盡致,將漢字的「方塊」之美發揮到了極致。


王志敏選擇「寬厚」,當然不純是性格使然,他肯定也是折服於「寬厚之美」。他的另一成名技藝篆刻,也是以寬態示人。他在對封泥和將軍印的深挖細掘之中找到了寬博的意象表達,在方寸之中一點不顯得侷促,而是大度從容,一派君子之風。自然地,他的行書創作毫無二致地選擇了「寬厚」一系,從何紹基上溯顏真卿,加上自已的理解,寫得舒展大方,雍容有度,也同樣是一派君子之風。

行書曾經不是王志敏的長項,但近年卻發展得蔚為大觀,敦厚之質、寬博之態,再加之長期在金文領域積聚的力透紙背的金石之氣,使他的行書在品格上具有正大的氣象,而且還具有一種雕塑版的立體意象,其中蘊含的審美風韻十分值得人們品味。我一直認為,行草書創作能從「寬」處著想,發展前景不可限量,理由有二:一是空間的可塑性更強,二是線條的延展性更豐富。以王志敏如今的態勢,對行書線條的「延展性」上更加關注其中的複雜和豐富,以他之韌勁和一貫的探索力度,當會進入更加高妙的境界。

王志敏顯然想在書法領域成就自己的大業,業之「大」者,並不在於獲獎之多、影響之廣,而是在於開創一種大的格局。多年來,他以自己並不是十分雄厚的專業背景,好學以求,焚膏繼晷,集腋成裘,更是「逼」自己成為了一個專業素養高出芸芸書者許多的學者型書法家,並成為學者雲集的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的副主席。他撰寫了大量的文章發表在專業報刊上,以此不斷地梳理、提升自己在創作中的體悟,提煉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家的「思想」;而積學多年而成的《金文書法樜談》,出版後更是大受業界追捧,成為學習、研讀金文書法的重要參考資料,也填補了書法界系統評鑑金文書法的空白,由此奠定了自己的學術地位。王志敏走的真是一條康莊大道,藝術家和匠人的區別,就在於「思想」和「創造」,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是不能缺少學術情懷和學問格局的。在書法界有太多無腦的寫字匠的情勢下,在許多「書法家」對讀書弄文毫無感覺又不懼淺薄地以「文化人」自居,只知道見風使舵、見利忘德的現實中,我們太需要有思想、有學問的人了,願王志敏將「思想」進行到底、將「學問」追求到底、將「書法學術」的格局做得更大。


適然自得(3cm)

對於王志敏來說,目前的成就顯然不是他的終點,從我的觀察,他是一個很善於積累、挖掘的人,也是一個很善於通過理解駕馭創作的人。他要做的只是將「寬厚」一脈的傳統資源挖得更深、理解得更透徹,同時,在古代傳統和現代審美的交叉中將「寬厚之美」表現得更為靈通、更為灑脫。


心跡雙清


天賜花鳥(朱2.5cm)

通訊地址: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季華五路14號(季華園內)佛山市石景宜劉紫英伉儷文化藝術館。郵編:528000

…………【宣和畫舘】………

如轉載請註明:轉自

≡≡深圳市書法院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請點擊左上角藍色「深圳市書法院

聲明:本平臺旨在分享書畫篆刻藝術,也會為書友精選一些文史哲等有益文章。有些不明原創出處,如侵犯了您的版權請電郵說明,我們會尊重您的署名權或更新分享內容。如轉載請註明出處(深圳市書法院微信szssfy)。


→如果您想經常接收我們的資訊:

①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角藍色「深圳市書法院」即可查看歷史消息或一鍵關注;

②直接搜索中文微信號「深圳市書法院」即可添加訂閱

③搜索添加微信號szssfy

→如和我們交流互動,請留言或發送郵件至:139024489@qq.com

中國藝術論壇:http://www.china-yishu.com

原文連結:

恬靜澄明的境界●王志敏書畫印作品欣賞

↓↓↓↓↓↓

相關焦點

  • ●六藝名家● 吳奇 陶印作品欣賞
    吳奇書法、篆刻、文論曾發表於《中國書法》、《書法》、《印說》、《青少年書法(月刊)》(2005年第10期專版介紹)、《書畫藝術》、《中國書畫報》、《書法報》、《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報》等專業報刊。《書法導報》、2005年\2009年《青少年書法》\韓國《墨家》等專題推薦書法作品被國內多家碑林\畫廊及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加拿大等國友人收藏。
  • 蘇高宇:敬愛荷花|書畫印
    藝術簡歷 ● 2006年被《中國畫市場白皮書·中國畫市場年度研究報告》評選為「中國畫最受尊敬的100名當代畫家」之一 ● 2010年當選文化部年度人物 ● 2012年獲新華網「年度最受藏界關注獎」
  • 【國畫周刊】馬祖印 | 隱藏在民間的書畫大家馬西園
    隱藏在民間的書畫大家——記和平老人馬西園文/馬祖印2019年4月10日,「攜手錢塘:陝西國畫院·杭州國畫院作品交流展」在杭州國畫院美術館開幕,這是繼2019年2月陝西省美術博物館舉辦「石魯獎·首屆全國大寫意中國畫作品展
  • 《高花閣師生書畫精品展》作品欣賞(一)
    《高花閣師生書畫精品展》作品欣賞(一)陳佩秋陳佩秋簡介:陳佩秋,字健碧,齋名秋蘭室、高花閣、截玉軒
  • 書畫名家孫麗沙作品賞析
    (書畫名家孫麗沙先生) 孫麗沙,男,1960年4月2日生於北京,筆名:北京雨、留白。 中視頻道書畫院 會員 北京浙江杭州企業商會 特聘文化藝術顧問 湖北紅安天台寺廣玄藝術團 特聘藝術顧問、客座教授 世界工商總會書畫藝術委員會 主席 世界工商大學書畫藝術學院 副院長 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
  • 「畫作欣賞」簡單,是一種至高的境界,畫家藍圖勝國畫作品欣賞
    簡單,是一種至高的境界簡單兩個字,滲著智慧,透著靜好,是清水滌心的純淨;是心素如簡的恬淡;是「無畫處皆成妙境」的水墨境界;是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是畫作空靈深遠的意境,越簡單,越能感受藝術的美妙與深邃。今日,讓我們一起相約走進當代著名畫家藍圖勝先生的畫作中,欣賞一枝花,感受一陣風,仰望一方天,聽鳥兒嬉戲、流水汩汩,欣賞水墨留白,虛實相生帶來內斂又縹緲的美感。文學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洋洋灑灑幾萬字,而在於「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無限遐想;音樂的最高境界,不在於用音符填滿空拍,而在於「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靜默休止。
  • 溥儒書畫作品欣賞
    又轉道日本,鬻賣書畫兼授徒,獨留逾年乃返。1958年,溥儒出訪泰國,當地華人尤其看重其「皇兄」的身份,返回臺灣途中經香港講學,開畫展,次年返臺。1962年秋冬再赴香港新亞書院講學,來春返臺,發現咽癌,至五月而劇,於11月18日去世。溥儒雖然久負書畫之名,但個人著述多年來散佚各處,極難一見。
  • 戛雲印社社員、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王樹川作品欣賞
    現為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達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戛雲印社社員,大竹縣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大竹縣老乾局書畫研究會研究員,大竹縣政協書畫院書法篆刻創作員。作品入展篆刻作品入選四川省第四屆書法篆刻藝術作品展。篆刻作品入展四川省第五屆書法篆刻藝術新人新作展。篆刻作品入展四川省第四屆篆刻藝術作品展。篆刻作品入展四川省首屆川東北片區篆刻藝術作品展。
  • 福建省文聯 省書協舉辦第二回書法家之詩書畫印作品展 - 文化生活報
    9月22日上午「福頌金秋 守望蘭亭·福建第二回省詩書畫印作品邀請展」在福建省海絲藝術館舉行開幕式。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餘端照致辭福建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陳毅達宣布「福頌金秋 守望蘭亭·福建第二回省詩書畫印作品邀請展」開幕開幕式現場出席開幕式領導有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陳毅達,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省美協主席王來文,
  • [畫院集雅] 藝術顧問——李世珍先生作品欣賞
    一方面,他繼承傳統,厚積薄發,兼學古人眾家之長;另一方面,他絕非泥古,更不僵化,而能於不經意間表現個性、表達感情,沒有刻意追求,沒有牽強附會,做到「任情恣性」,大道自然,因而能達到「無意求佳而自佳」的境界。
  • 筆致清秀中和 用墨明潔雋朗 ● 董其昌(山水畫欣賞)
    萬曆七年(公元1589年)舉進士,歷任編修,湖廣副使、太常寺卿,禮部侍郎,南京禮部尚書等職,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辭官,以太子太保銜養老於家鄉。董的繪畫對明末清初的畫壇影響很大,並波及到近代畫壇。一直以來,董其昌的作品都是海內外大收藏家尋覓的目標。 董其昌 夏木垂陰圖 臺北典藏根據董其昌自題,本幅是觀董源之畫後追仿之作,並加入黃公望的筆意。
  • 戛雲印社 陳開陽篆刻 作品欣賞
    藝 道 同 轍文/陳開陽談及書畫印藝術好像是獨立相望的三座山峰,而在我學藝之初,首喜水墨而後兼習漢碑,猶以《曹全》、《華山》為師,因書畫落款皆需鈐蓋名印。而無印人所識,故自己摸黑探索,那年正上初中。說來刻印已十五年,但真正窺其門庭是到大學時期。
  • 【文藝群·藝術家】盛長榮:詩書畫印文 集藝於一身
    如他展示的篆書對聯,既有古意,又有刀味,既有對稱美,又有變化美;重心穩定、搭配勻當,疏密錯落、變化豐富。其代表作《古詩四條屏》,用懷素的筆意進行創作,又融合了晉唐風骨之韻味,自成風格,古樸生動、靈動,很有力度、質感,整體給人一種大氣磅礴,有點忘我的境界,沉勁奔放,外柔內剛,天然而成。
  • 直播預告|今晚20:00現場視頻直播 書畫頻道在線拍賣 當代名家書畫作品保真專場(第一期)
    當代名家書畫作品保真專場(第一期)正在火熱競拍!書畫頻道·當代名家書畫作品保真專場(第一期)全場0元起拍,9月5日22時順次截拍!9月4日20:00至21:00時,書畫頻道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愛奇藝進行現場視頻直播,精彩不容錯過,敬請關注。
  • 千古之遊 乃在目前 ——關于波洋水墨 | 書畫印•北濛紀遊2018
    清音01 紙本水墨44x30cm 2017 ●END●【書畫印·北蒙紀遊—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作品集】主編:魏徵規格:16開 120p 進口特種紙四色精印設計:賢堂設計 優惠購書套餐:套餐一:2平尺齋號+籤名作品集 388元 限量十個);套餐二:作品集扉頁題吉語 288元/冊(限量三十冊);套餐三:籤名作品集(可以題上款,上款限定為姓名) 68元/冊(限量五十冊);套餐四:作品集48元/冊(限量一百冊);備  註: 齋號,作品集籤名均來自參展作者之手
  • 當代著名書畫家陳雲海先生書畫作品欣賞
    當代著名書畫家陳雲海先生書畫作品欣賞陳雲海藝術簡歷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南昌市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央民進開明畫院畫師江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南昌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西鐵軍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南昌老年大學書畫研究院 院長南昌市首屆傳統技藝大師
  • 【水墨風華●人物】畫家劉世雄花鳥系列作品欣賞之一
    現為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名家協會副主席兼美術專業委員會主任、西北分會主席,香港文化科技產業促進會首席書畫顧問、中國《作家報》專欄書畫家、陝西省華夏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藝術顧問、西安市收藏協會理事、陝西省楹聯學會理事、陝西弘揚漢文化研究中心書畫協會常務副會長、青島瀚海書畫院副院長兼藝術總監、陝西省開明書畫院常務院長、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一級術美師。
  • 西泠藝事·楮墨薪傳|西泠印社書畫篆刻院2018屆名家工作室吳靜初國畫工作室師生結業作品賞析
    ▲西泠印社書畫篆刻院吳靜初國畫工作室第二屆研修班師生參觀「復歸風雅」西泠印社書畫篆刻院吳靜初國畫工作室師生作品全國巡迴展..畫者化也——筆之化,要生化,否則無趣;生化才能超乎象外,作畫畫化,寫字字化,治印印化!人之思想境界高了,藝術修養高了,筆墨不變而自變,僅從筆墨生硬去變,往往非己所望至南轅北轍。比如人之修道,並非面孔像神仙,而是思想境界之超越。不可只知技法而不知意趣為何物,不懂文法不能作文,不通畫理焉能作畫?畫前需深思熟慮,否則任筆為體、聚墨為形,則人為「畫」之所縛也。
  • 林徽因9幅書法手札欣賞,恬靜淡雅、雅致孤潔!書友:充滿靈氣
    林徽因 國畫《蘭竹圖》林徽因的書法恬靜淡雅、雅致孤潔,充滿了靈氣!文丨書畫課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書畫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歡迎各位熱愛書法繪畫、篆刻治印的朋友關注我們!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收藏、轉發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支持,更是我們繼續創作的重要動力!我們將繼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內容,不負「集金石書畫之精粹」的初心。
  • 紙上珠璣 | 當代書畫名家長聯欣賞
    主張中國畫以筆墨為宗,以書入畫傳承古意,為今人所用,提倡文人畫風,並認為以畫悟道是中國畫的至高境界。  何國門,室號思泓居,1974年生於浙江新昌,書畫印兼修。畢業於紹興中專美術專業和杭州師範大學中國書畫專業。為鮑賢倫先生、徐正濂先生入室弟子。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