蝽分幾類?昆蟲養大後會不會有什麼不良行為?大多數昆蟲在山裡?

2020-12-23 蟲友觀察

圖/文 林繼偉

繼續回答五年級同學的問題,這是《答同學》第4篇

親愛的同學,

謝謝你的四個問題,四個問題的角度都不一樣,說明平時你喜歡思考,而且思維活躍,保持喔!

1、你的第一個問題,就很有威力,足足可以把99.999999%的人炸暈,但沒關係,這是個好問題,只是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昆蟲學家能回答並講清楚。昆蟲,實在太多了,已發現的昆蟲就有一百多萬種,所以研究蜻蜓分類的,不一定懂蝽的分類,研究蝽的,不一定懂螞蟻,這是因為這些昆蟲學家學問要做得很深,所以他的研究方向也就不能太廣。

在裝死的獵蝽
獵蝽也會拿大頂

我只是一個昆蟲觀察者,主要是在去年才開始將精力和時間投注到昆蟲,所以我只能粗略地談一下對蝽分類的看法。各種各樣的蝽,全世界可能有4萬種,這樣龐大的數量,加上它們千姿百態、習性也不同,對蝽的分類也就很複雜,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各種分類方法之間也存爭議,而且不斷有新的觀點提出來。有極少數的昆蟲學家在致力於蝽的分類,他們的工作非常有價值,因為分類越清晰、越準確,我們對蝽的了解才會更深入,因為同屬一類的蝽,它們的長相丶習性、食性可能相似。

「心心相印」,伊錐同蝽
黃盾蝽
油茶寬盾蝽(若蟲)
棉紅蝽

對於我們來說,目前只好避開「蝽的分類」這個超大難點,平時多些野外觀察還有書本或網絡上的學習,熟悉一些常見蝽的種類,知道一些常見蝽的名字,以及判斷哪些是肉食性蝽,哪些是植食行蝽,我們就已經做得不錯了。

2、提第二個問題,是否你也想養昆蟲玩?

養小貓小狗時,若不加以訓練,它們大了會有一些不良行為,比如攻擊其它小動物、到處便溺等這些不良行為。

昆蟲是更低等的生物,它們小時候以及長大後的行為,應該都是「天性」使然,我們沒法加以訓練使它們改變。比如黃蜂會飛,遇到威脅,會用尾針去蜇,這種行為對於我們來說當然是「不良行為」,對於它來說只是一種本能,是億萬年自然選擇的結果。

中華大扁鍬

若你也想飼養昆蟲做些觀察,可以首先從蝗蟲、蟋蟀、螽斯、螳螂這些容易養且對人不構成傷害的蟲子開始,也可選擇中華大扁鍬、獨角仙之類的甲蟲(最熱門的昆蟲寵物,某寶也有出售)。

3、小時候的蜻蜓並不叫小蜻蜓,而是叫水躉,課堂上我已講。一隻蜻蜓生命中有90%以上時間是在水裡度過,水中生活,若多了兩對翅膀,會不會阻力特別大,從而導致它行動艱難以致無法生存?

水躉吃各種小蟲子的視頻,課堂上也播放了,同學們可能只盯著它特殊的捕食武器——長長的、摺疊的且帶抓鉤的下唇,水躉雖然沒有翅膀,但有翅芽(處於發育狀態中的翅膀)。水躉,不是爬出水面再經歷最後一次蛻皮,就突然有了大翅膀,變成了蜻蜓,在水下期間,水躉其實一直在為將來擁有兩對大翅膀在悄悄地做準備。

這可能對應一句經典的話——成功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都是經過循序漸進的改變才得來的!

4、大多數昆蟲在山裡才能找到,這通常是對的。

因為人類活動,我們已經無情擠壓了昆蟲的生存空間,比如土地硬化了(柏油路、水泥路、各種地面磚等),比如草坪綠地等定期割草、噴灑藥物等,而在郊野的山地,人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少,昆蟲的棲息地沒有遭到破壞,昆蟲的種類、數量也就多。

除了在陸地上生活的昆蟲,還有不少水棲昆蟲,或是某些昆蟲的小時候是生活在水裡的,我們在河流溪湖中也能發現昆蟲。

林繼偉

2020年9月27日

(字數1246)

相關焦點

  • 地球上拼尺寸的昆蟲們來了
    這種昆蟲應該可以看做是可作為寵物的熱帶昆蟲的最佳候選之一。竹節蟲目(Phasmatodea)這個詞來自於希臘單詞「phasma」,意為「幽靈」,形象地說明了此類昆蟲有將自己擬態成周圍枝條或樹葉的能力。螳螂在19世紀晚期作為病蟲害防治手段引入北美。中醫認為螳螂可治癒陽痿、甲狀腺腫大等疾病;小孩服用烘焙過的螵蛸,可以治療尿床。中國螳螂身長可達10釐米,是地球上最大的螳螂。
  • 昆蟲學解析
    這麼可愛的女生怎麼這樣啊,人家女生都喜歡小貓小狗啊,她非不。小編我就是個忠實的動物迷,家裡養過魚、小狗、兔子、蜥蜴、烏龜、雪貂、金絲熊甚至大家很少見的小懶猴!最近正琢磨籌備養只小浣熊。可是小編最怕的就是蜘蛛啊,蟲子啊,各種見到後就屬於看了渾身不自在啊,尤其是多腿類!我總認為這個應該是男生的專屬啊!
  • 昆蟲有腦子嗎?會思考嗎?有不變態的昆蟲嗎?昆蟲都有觸角嗎?
    1、昆蟲有腦子。我藉助《昆蟲的生存之道》(美國,羅伯特·埃文斯·斯諾德格拉斯 著)回答第一個問題。昆蟲的神經反應,是比較低等的最基本的神經反射,也就是說對於外部刺激,昆蟲的反應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無意識做出來的,是一種「自動」的行為。它們不會像人一樣進行有意識的高等神經活動。所以昆蟲有腦子,但不會思考。2、胚後發育過程中,從幼蟲期的狀態改變為成蟲狀態的現象,稱為變態。
  • 薦書 | 天空最初的徵服者,不是恐龍和鳥類,而是昆蟲!
    比如今天這本書中的主角昆蟲,世界上已知的種類就高達數百萬種,在棲息於地球的物種中佔很大比重。它們雖說是常常被人瞧不起的「小蟲子」,其能力卻與人類不相上下。要知道,昆蟲的大部分行為是本能的表現,早已刻印在遺傳基因中,而人類的很多行為是通過學習形成的,二者有本質的區別。
  • 約會、交配和照顧後代——昆蟲的奇妙生活
    六足之性昆蟲作為一個動物類群的巨大成功該歸因於什麼呢?為什麼它們的物種如此豐富?為何它們的數量如此之多?簡單地說:因為它們小巧、靈活、性感。大多數昆蟲的幼期是在與成年期完全不同的身體形態中度過的,這意味著它們能在生命的不同階段利用完全不同的生境和食物來源——幼體不會與成蟲爭奪食物。
  • 昆蟲靠什麼聞到氣味?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十分豐富的類群,在長期的進化中,其嗅覺系統已經成為一個高度專一且極其靈敏的化學檢測器,可以識別環境中特異性的化學氣味分子,並依此來覓食、求偶、躲避天敵等。
  • 推薦一部很新穎的懸疑劇,以昆蟲為破案線索,劇情夠離奇
    ,而他選擇這樣一個冷僻的專業,是因為她的母親跳樓自殺後,他看到從她身邊飛出許多不知名的飛蟲,他一直對母親的死有所懷疑,於是了解昆蟲,研究昆蟲,找到母親的死因,成了他畢生的目標。其實,不管破案的手段如何,終究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昆蟲也好,其他新的領域,新的突破也好,能夠幫助破案的線索和專業也會越來越多,罪犯絞盡腦汁的計劃,終將會被細微的線索扳倒,他們必須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代價。
  • 昆蟲王國裡的生與死、愛與恨、哀與樂
    我想,要是我年輕20歲,當什麼鳥作家,去做博物學家。 」不是植物學家、昆蟲學家,而是博物學家。不到一年的時間,我認識了上百種昆蟲,拍到了好幾百種蟲子,網上下載了《中國動物志•昆蟲綱》(54卷)、《中國昆蟲生態大圖鑑》,還有臺灣出版家送我的《昆蟲圖鑑》。臺灣的許多昆蟲,雅安也有,如鳳蝶類、蛾類、黃蛺蝶、琉璃蛺蝶、豆芫菁、磕頭蟲……有趣的是,我認識雅安的昆蟲,多依據臺灣昆蟲圖譜。
  • 昆蟲有護幼行為嗎? 它們親子之間有天倫之樂嗎?
    昆蟲有護幼行為嗎? 它們親子之間有天倫之樂嗎?時間:2015-11-07 18:2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昆蟲有護幼行為嗎? 它們親子之間有天倫之樂嗎? 對於中國人而言,農曆春節是在外工作的家人和遊子們如候鳥一般回到自己思念已久的家,共享天倫,其樂融融的歡樂時刻。
  • 小生靈,妙設計——昆蟲的解剖結構有多神奇?
    六足,四翅,二觸角到底什麼才算昆蟲?如果你對此有任何疑問,一條很好的經驗法則就是從數腿開始。因為大多數昆蟲都有六條腿,全都長在它們身體的中段。下一步是查看這隻蟲子有沒有翅。它們同樣長在中段。大多數昆蟲擁有兩對翅:前翅和後翅。
  • 昆蟲模仿萬物的技藝
    樹螳螂當然,昆蟲不僅能模仿樹枝,還可以擬態樹葉。葉䗛在爬行時,會來回搖晃身體,就像是被風吹起的樹葉,更令人驚奇的是,它們的身體邊緣居然還有類似被咬過的痕跡,用以迷惑敵人。俯首翹臀,露出的後翅與前翅拼成一片完整的葉片,頭部的唇須模擬葉柄。
  • 你知道昆蟲靠什麼聞到氣味嗎?
    你知道昆蟲靠什麼聞到氣味嗎?昆蟲觸角上的毛形感器和錐形感器,主要感受環境中的化學氣味。氣味通過感器上的微孔進入感器淋巴液中,與淋巴液內的氣味結合蛋白相結合,形成氣味-OBP複合體,複合體再與感受細胞的樹突膜相互作用,產生動作電位。動作電位信號通過軸突傳入昆蟲中樞神經系統,引起昆蟲的行為反應。
  • 《MOVE圖鑑 昆蟲》:掌上昆蟲博物館,帶領孩子親臨大自然
    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是最單純的,他們是天生的探索家,喜歡各種新奇古怪的事物,會覺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他們的玩具。我的孩子也是這樣,自己家裡養了烏龜,那個時候寶寶才7、8個月大,我們給烏龜換水吃飯的時候,他就一直看著,慢慢地還會用手去指著,還想去摸呢,這就是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他想了解更多好玩的東西。
  • 昆蟲肖像攝影佳作:石梓蓑天牛似憤怒修道士
    北京時間5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提起昆蟲,人們往往會想到吸血的蚊子、侵害莊稼的蚜蟲、刺人的黃蜂等,它們的害處令人印象最為深刻。
  • 紀錄片深扒食肉植物,原來它們還是昆蟲的「食堂」和「馬桶」
    小時候看過的那些封面誇張的世界未解之謎叢書裡,一定有一篇會寫雨林中的食人樹,這些文章通常會講一段驚悚又逼真的故事,
  • 化繭成蝶:昆蟲變態的秘密
    在已知的昆蟲裡,包括蜂、甲蟲、蒼蠅和飛蛾,多達75%的昆蟲一生中會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完全變態最令人驚訝的地方在於,幼蟲和成蟲的外表和行為截然不同。  其他昆蟲,比如蚱蜢和蜻蜓,則屬於不完全變態,它們會經歷三個生命階段:卵、幼蟲或若蟲,以及成蟲。
  • 有「大智慧」的昆蟲,以昆蟲為靈感的四種發明技術!
    小蟲有大智慧,跳蚤、蜘蛛以及一些昆蟲或許能賦予工程技術新靈感—01 蝴蝶的晶體色彩許多蝴蝶的翅膀和一些鳥類的羽毛如孔雀,有著絢麗色彩。因為這類顯示器依靠的是環境光,而不需要人工照明,所以它的色彩在室外會更加鮮豔,而不像傳統的屏幕那樣在陽光下會逐漸褪色。由於屏幕本身不發光,所以耗電量可減少約90%。如果該技術應用在等離子電視上,比如一臺等離子電視耗電約為400瓦,一臺Mirasol 顯示器耗能可能只有40瓦。這種技術現在已經被應用到手機和其他具有用戶界面的設備上。
  • 青華海開展2020昆蟲界「人口普查」 ~有意思的科普長文
    什麼是昆蟲 很多人可能對「是不是昆蟲」這件事沒有概念,簡單來說,昆蟲就是具有頭、胸、腹結構且具有3對足的生物。這麼看來,比如蜘蛛,雖然它的名字中有「蟲」字部,但它有4對足,所以它不是昆蟲。
  • 大千世界的小昆蟲:給昆蟲畫像
    它們的胸部,由前向後,依次為前胸、中胸和後胸。每個體節,都帶有一對被人稱為附肢的胸足。胸部是運動的中心,有足3對。 腹是昆蟲的重要部位。有管狀的心臟、呈梯形的神經系統、胃腸系統和生殖器官。在軀體中還藏著分支的氣管,可將氧氣,直接輸送到各個器官。體側壁,還有與外界接觸的氣孔,通過肌肉的收縮關閉。
  • Christopher Marley昆蟲圖案藝術
    在歸來之後,他在楊百翰大學裡學習設計,並且利用休假時間工作,為眾多時尚品牌拍攝照片,諸如:Donna Karan, Gucci, Giorgio Armani。十多年裡,他公開發布的作品在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幾十個國家裡,催生了人們利用自然物件去創作各式各樣的充滿激情的令人驚訝的自然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