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能當飯吃嗎?能!看這家企業如何為電競行業培養頂尖職業選手!

2020-12-28 騰訊網

讓「不務正業」大有可為

「LPL」、「KPL」、「IG奪冠」、

「UZI退役」、「AG超玩會的夢淚」、

「FPX鳳凰涅槃一飛沖天」、「世冠新科總冠軍TS」...

如果你看完一臉蒙圈,

恭喜你和小編一樣,妥妥成「前浪」~

如果你掃一眼,就知道是啥,

八成您就是個內行電競玩家~

估計許多人從小不敢打遊戲,

就因為家長天天耳提面命:

不務正業,打遊戲能當飯吃嗎?

如今,玩遊戲真得能當飯吃啦!

我們主持天團裡,穆小龍來自埃及,

「IG奪冠」的那天,他的微博炸了,

連埃及大使館都直接登熱搜,

「IG」和「埃及」這個諧音梗還刺激埃及的旅遊經濟...

那麼,中國電競從最開始的爭議不斷,

到如今的風起雲湧,究竟經歷了一些什麼呢?

今天的這家創業公司和我們一塊來了解一下

電競圈的前世和今生~

鄭欣(曜石科技創始人):

IG獲得《英雄聯盟》S8全球總冠軍的那一刻,電子競技終於登上了世界之巔,這一刻讓我至今想起都激動不已,這一刻承載的是很多年輕電競人的夢想。這個熟悉又陌生的群體,在那一刻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成就了自己的高光時刻。這其中不僅包含了多年來的等待的激動,還有電競人自我價值的實現。這代表著一個相當龐大的人群,曾不被理解和有遺憾的青春,所最終獲得的釋放。當IG捧杯的那一刻,電玩跨越進了電競,電競又融入到了體育競技。

如今,我已經將這份熱愛轉換成了另外一種方式——成立了曜石科技。我們要做的事就是打造職業電競的發展體系,為職業電競輸送頂級人才。所以我們致力於將曜石打造成為集數據服務、技術服務、賽事服務,地面服務,四大板塊的電競運營商。我們希望能成為一座橋梁、一把鑰匙,打開一扇門,迎接新的電競發展時刻。

堪比英超以及NBA的青訓體系

如今,曜石科技也打造著自己的核心技術產品

例如開發全方位的數據採集技術、大數據的量化分析

通過人工智慧手段做好賽事的復盤,優化選手的訓練方案

協助俱樂部完成青訓的選手體系。

聽著好專業,有木有?

其實電競類似一場實時的博弈,

它的模式和許多腦力競技項目相似,

涉及到非常複雜的手部、眼部、大腦協調。

考驗選手的反應速度、團隊配合技術策略等

而曜石科技要做得就是讓電競更加科學化。

簡單說:

可以把一局比賽類比為一場「線上虛擬戰役」

每次戰局發生變化,

如果你有策略、有準確高效的指揮,有完美的執行戰術,

那麼你就可以達到勝利。

鄭欣(曜石科技創始人):

曜石科技正在開發相應的一套系統,一方面基於大數據分析,通過觀察者的視角,輔助賽後復盤。另一方面,作為AI實時的戰術訓練,為戰隊隊員提供臨時的指導,提高團隊的溝通,瞬時的判斷和操作。隨著政策的力度加大,國內加入的電競行業的年輕人群越來越多,公司努力讓賽事具備更大的商業價值,並且通過多元化的內容創作,各俱樂部的業務跟蹤,以及產業的融合力度把它放大。

我們原來的話是以供應商體系為主,然後主要做的是三大服務,一個是數據服務,第二個就是賽事服務,第三個是我們空間和地點服務,我們後續希望把這三大服務進行規整後形成發展體系,可以為頂尖的賽事,頭部賽事輸送頂級的職業人才。

聚焦Z世代,挖掘千億價值

2019年中國電競整體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

龐大的注意力和流量加持下,

電競成為了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

然而,一個在短期內急速爆發的產業,

也往往伴隨著爭議。

巔峰會議室

馬金男(36氪助理總裁):

對任何一個蒸蒸日上的行業或者未來有前景的行業,都難免遇到泡沫,為什麼?因為資金巨量,優秀的項目和行業有限,當一個行業、當一個產業,有非常高的增長前景的時候,資金一定是瘋狂湧入的,他們是不考慮後果的。我不認為「泡沫」是一個特別負面的詞彙,但是我同意當如果這個行業過熱的時候,而且所有人都沒有警惕的時候,那危險就即將來臨了。

李曉東(九九互娛董事長):

我還有一點小小的擔心:一支俱樂部需要它,或者一個遊戲需要它,但是這個品類有點過多,現在上遊的好遊戲恨不得有四五款非常主流的遊戲。知名的俱樂部可能有將近二十家相對知名的俱樂部,同時這一個產品的團隊想讓這矩陣裡面的幾十家客戶滿意,挑戰還是蠻大的。

石宇(車庫咖啡合伙人):

他現在盈利不盈利其實我不太care。我要看他是靠什麼盈利,他哪塊業務盈利。如果是他是一把鈍刀的那塊盈利,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價值。但是他核心能力的那個能力,能否進入盈利的狀態是我關注的。

根據2019年的數據,

快手作為合作夥伴全程直播,官方披露數據顯示:

多個S9比賽精彩視頻剪輯觀看量已經突破千萬,

已經超過了NBA季後賽等傳統體育賽事。

微博發布的S9觀看報告顯示,

比賽期間產生話題閱讀量364億,賽事討論量8516萬,

產生熱搜話題254個,登頂熱搜第一4次,

累計提及人數達6133萬。

近年也有許多大牌明星投資、創辦電競俱樂部。

萬俊(主持人):

關於資金的進入,我相信徐總應該比較熟悉,像您的天霸,陳赫和鹿晗應該都有相應的投資在咱們俱樂部當中。您當時是怎麼說服陳赫和鹿晗給你們投錢的?也是「用愛發電」嗎?

徐孝翔(天霸電子競技俱樂部CEO):

我覺得應該更多的是他改變了我,是他們改變了我。他們是俱樂部的創始人,他們不是投資人,他們創立了這家俱樂部也是因為愛,也是因為心中的這團火,所以我應該是屬於被打動的那一個。

但是我會覺得明星入局電子競技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一件事兒。因為明星他自帶光環和流量,粉絲加入到這個行業當中,可能為他所投資或創辦的這家俱樂部吶喊、助威,這是俱樂部迫切需要的。

李曉東 (九九互娛董事長):

像快手也好、微博也好這種平臺性機構,過去是在電競的市場裡面去獲得他們商業價值本身的這部分獲利,現在他們不滿足於這樣,他們紛紛的跳入到前臺。快手和微博都要有或者已經有自己的俱樂部和戰隊,甚至不只在一個項目當中組建戰隊。他們是真正看好這個行業,並且要投身於其中。

徐孝翔 (天霸電子競技俱樂部CEO):

比如說我們像國內一個比較知名的直播平臺虎牙,它已經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在南非市場做到了第一。

編輯:蘇珍妮、林梓

相關焦點

  • 2020,遊戲陪練行業攪動電競格局
    在賽事領域,電競陪練的曝光度也進一步增強。頂尖電競戰隊FPX、IG、eStar等戰隊都有籤約電競陪練平臺,成為平臺的陪練「大神」之一。同時,電子競技陪練師也成為了被官方認可的正式職業,頂尖陪練師的收入不亞於人氣遊戲主播。
  • 網易電競與FunPlus 強強聯合打造全球職業聯賽,世界頂尖電競俱樂部...
    強強聯合:網易電競與 FunPlus能帶來什麼變局  會上,網易遊戲副總裁王怡和FunPlus CEO Andy聯手宣布了ROS Global Series,也就是ROS全球聯賽計劃  洞察先機:世界頂尖電競俱樂部如何把握行業動向  另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是,海外一線老牌電競俱樂部Fnatic、Cloud 9、TSM、CLG、Optic Gaming都將正式成立ROS職業戰隊,加入ROS全球聯賽計劃。
  • 如何成為一名職業電競選手?
    以至於那段時間小雞妹無論走到哪個片場都能看到「IG牛逼」以及……風靡全網的王校長熱狗圖。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玩遊戲的,為什麼人家能打職業?如何才能成為一名職業電競選手?接下來小雞妹就來給你說(hu)道(shuo)說(ba)道(dao)。如有說得不對的地方,你來打我呀!
  • 電競項目成為亞運會項目 職業選手「貓神」大談經驗
    「能作為火炬手來到這裡真的很榮幸,電競被認可作為一項職業體育項目,我感到很欣慰,畢竟這是自己喜歡的事業,之前受到各方面的誤解,現在能夠以一個正面的形象進入主流大眾的視野,對我和所有職業電競選手來說都很值得高興。」陳正正說。
  • 即使月薪過萬、年入千萬,電競選手也並非好職業
    讀娛 | yiqiduyu文 | 趙二把刀電競行業,尤其是電競選手,從職業的角度來說,是一個比娛樂圈還要殘酷吃青春飯的職業。所以,在行業低谷時,要正視電競的價值;但在外界吹捧時,還是要強調從事電競的殘酷性的,畢竟,做一名電競選手是很多青少年的夢想。
  • 評論:電競人才應兼備專業素質與職業精神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電競行業視為就業的熱門選擇。根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發布的《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報告2020》,電競行業從業人員可劃分為核心部分、衍生部分和支持部分。其中,核心部分包括內容授權方、賽事執行方、內容製作方、賽事參與方、內容傳播方等;衍生部分包括電競地產、電競教育、電競文創和周邊產品等;支持部分則包括場館、硬體和電信設施等。
  • 認識一個電競職業選手是什麼樣的的體驗
    @乎乎乎乎湖北的,和明凱一面之緣,在廣埠屯天橋邊的秀玉茶餐廳吃過飯。那天是給武漢群友慶生,war3的RPG地圖信長之野望的AN戰隊內群,幾十個一起玩遊戲認識幾年的老朋友,炸豬排超人(皮小秀) 廠長 影子都在這群,捲毛最初用過的ID卡農變奏號主也是。無狀態(知曉)、黑店百地也都在信長遊戲圈裡接觸到過。
  • 專訪前電競選手PDD:我不是生意人 只是在做擅長的事
    當下,確實有一些青少年沉迷遊戲,甚至耽誤學業。那麼,你有什麼要告誡他們的?職業選手和普通人玩遊戲有什麼區別?  PDD:我覺得一定要區分職業和興趣,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如果你只是將遊戲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你不打算將「打遊戲」做為你未來的人生事業,你就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控制它對你生活的影響,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打遊戲是你的職業,你就要加油把它幹好,做最優秀的選手。
  • LPL電競一代目合影,「曾經的頂尖選手,中間的白裙子成焦點」
    前言:電競行業的飛速發展,讓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兩年裡更是受到了國家的支持,電競並不懂等同於打遊戲,職業選手更不是普通的玩家,他們每天都需要進行長達
  • 一旦遊戲不火了會被拋棄!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職業電競...
    都市快報訊 電子競技成為杭州2022年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後,整個電競行業為之狂歡。有家長說,自家孩子已躍躍欲試要往電競選手的路子去走了…… 早在2003年,電子競技就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第99個體育項目。
  • 節奏空間「VR+」電競:如何利用VR為電競賽事賦能?
    這場在7月25日開始線上初賽,覆蓋了全國28個省份100多個城市,吸引3000多人參賽的VR電競賽事,不僅引起了各路民間高手的關注,更是匯聚了世界排名的頂尖選手,其賽事的魅力和專業程度可見一斑。  《節奏空間》電競挑戰賽如何通過VR基因賦能電競?這個問題我們通過下面的3個問題來探討一下。  1、VR電競賽事舉辦需要有什麼樣的基礎?  在VR遊戲進入大眾視野之初,由於遊戲設備的特殊,讓很多人對它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單機遊戲」的範疇。
  • 成為電競職業選手就能走向人生巔峰?巔峰時期只有3到5年
    圖/受訪者提供 對很多80後、90後、00後來說,與三五好友下課後直奔網吧「開黑」,宿舍裡通宵討論版本更新與戰術配合,看比賽時為偶像「一發入魂」的操作激動得大吼……這些都是不可磨滅的青春記憶。加入電競俱樂部,成為職業選手,似乎代表著名、利與愛好三收。對這些熱愛電子競技的年輕人來說,光是聽到就已足夠讓人熱血沸騰。
  • Uzi的長痛,電競職業選手的短痛
    小象大鵝本身是一家遊戲娛樂MCN機構,他們從RNG手中接過的並非只是Uzi的直播合同,而是Uzi這個品牌的整體經紀約,其中不僅包括Uzi的直播業務,還有其他各類商務經紀活動。 Uzi的經紀約由RNG變為了小象大鵝。但是,這並不意味著Uzi能夠順利獲得其他職業電競俱樂部的合同。 小象大鵝並非電競職業俱樂部。
  • 世界高校電競紀實:中國電競社、韓國職業工廠、美國NCAA、日本…
    他告訴我們,這所「工廠」是由韓國著名企業大韓航空的子公司Jin Air贊助建立的電競學院,專門引進了韓國前職業選手和頂級教練、分析師,為LCK(韓國《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培養職業選手苗子,其中特別突出的將會直接被選入Jin Air自己的LCK戰隊JAG效力。
  • 全職高手:打遊戲真的可以像全職高手裡那樣,能賺錢並成為職業嗎?
    年最火動畫角色,而電視劇版的全職高手目前收視率也相當不錯,很多年輕人都在看這部電視劇,那麼打遊戲真的可以像全職高手裡那樣,不但能賺錢,還能成名、吸粉,成為職業嗎?01 打遊戲可以賺錢,但很不容易,且不穩定打遊戲確實可以賺錢並成為職業,但要求極高,而且就業面低,能提供的崗位數量十分稀少,多以電競行業為主,也包括一部分電競輔助行業,比如職業電競選手,電競陪練選手,後勤人員,
  • 電競不光能帶來娛樂,也能推動科學發展和教育——夢競未來電競
    本次電競節堅持「大學生辦、大學生賽、大學生評」,以高校為載體,旨在樹立電競產業健康發展的正面形象,對當代大學生起到正向激勵作用,培養大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傳播電競文化,促進電子競技這項新興運動健康發展,進一步推動中國電競產業的高質量化、規範化發展。頒獎盛典現場頒發了多項電競大獎!
  • 海南的電競之路:利好政策促進行業發展迅猛 電競人才前景可期
    電競選手吃「青春飯」「職業玩家的巔峰年齡是16歲至24歲,這個年齡段的選手反應和體能等方面會更出色。」省電競專業隊教練李湘黔說,海南電競玩家往往都錯過了走電競職業道路的黃金年齡段,電競選手是吃「青春飯」,而且巔峰期也不長,電競遊戲是靠實力說話,贏了收入才會高。
  • 「電競文化公益行」,走進遊戲的幕後視界
    近年來,電競產業正逐漸從邊緣成為時代的主流,從大型電競賽事受到熱捧,國家人社部對於電子競技相關職業進行認可,以及各大電競IP影視化等表現證明,中國電競正迎來快速發展時期,但仍有很大部分人認為電競就是打遊戲。
  • 「電競」就是打遊戲?你了解多少?
    近些年,電競風靡全球,是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朝陽產業和新興業態。從事這個行業的是怎樣一群人?其火爆的原因是什麼?今後又將如何發展?傳播君為你揭開電競的面紗。 職業電競選手是怎樣一群人? 先帶您了解一下電競行業。
  • 怎樣能當職業選手?Doinb:主要看進步空間英雄池等
    前言:在電競圈當中,許多年輕人或許都會有一個成為職業選手的夢想,他們或許會認為自己在Rank中有一個不錯的排名和分數,就能夠吸引俱樂部招募,成為一名職業選手。但這明顯是不太現實的,雖然Rank中的分數能夠證明你的實力和天賦,但是這樣的人實際上也是有許多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一名職業選手。許多職業選手都表示過Rank並不是成為職業選手的必要標準,雖然Rank中的分數經常是衡量職業選手實力的一種體現,但是這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他們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