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首戰:志願軍常規操作,穿插摧毀敵指揮體系。美軍:這不科學

2020-12-24 鄣南煮史

雲山戰役,是志願軍首次與美軍正面交鋒,擔任主攻的是三十九軍一一六師。

三十九軍是解放戰爭時期四野有名的三虎之一(其餘二虎為三十八軍和四十三軍),而一一六師更是猛虎中的猛虎,是名副其實的」猛虎師「。

雲山之戰美軍,則是大名鼎鼎的騎兵第一師,號稱成軍以來未嘗敗績。

可惜,再厲害的馬,也幹不過老虎,騎兵第一師的第一個敗仗就在雲山發生了。

雲山之戰的獲勝,其中有一個關鍵就是我尖刀連的迅猛穿插,摧毀了的敵指揮所,最終造成美軍的崩潰。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尖刀連穿插的故事。

01受命

1950年10月25日,雲山之戰爆發。11月1日17時40分,志願軍對雲山之敵發起總攻。

一一六師師長汪洋決定發揮我軍近戰、夜戰特長,在師預備隊三四六團中選派一個尖刀連向敵人內部穿插,摧毀敵指揮中樞。

為激發士氣,汪師長在下達任務時耍了一個小心眼。他告訴三四六團團長,說準備在一連和四連中選擇一個連隊擔任穿插任務。

具體安排給誰呢?

汪師長說,讓二個連長跑步到我這裡來,誰先到就派給誰。

四連長王振斌接到團裡通知後,交代指導員做好接受任務的準備,拔腳就向師指揮所跑去。

王振斌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師部,發現一連長並沒有到,心裡暗自高興。

然而,一直到汪師長把任務布置完畢,還是不見一連長的蹤影。

後來,王振斌才知道這是老汪的激將法。

當時,師裡擔任主攻的是三四七團和三四八團。汪師長告訴王振斌,四連要從二個團的結合部穿過去,不要戀戰,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直插敵人內部,打掉敵人的指揮所。汪師長還說,這個任務很艱巨,你要有被敵人包圍的準備,屆時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你都要自己想辦法。總之一句話,這次任務是有進無退,不惜一切代價完成任務。

02穿插

11月1日晚九點多鐘,四連在王振斌的帶領下,沿著三灘川向雲山城運動。

河灘邊沒有路,倒有不少稻田,稻子被收割完後,田裡的水還沒有排盡,到處是積水。

夜色茫茫,大家什麼都看不見,只能摸黑著在稻田裡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塊毛巾,如果想要咳嗽,就把毛巾塞進嘴裡,以免發出聲音。

兩邊山頭槍炮聲不斷。一路上,四連也不時遭遇小股敵人。王振斌堅持師長囑咐,堅決不戀戰,率領連主力直往雲山城去。

2日凌晨2點多鐘,四連到達了雲山城外的公路大橋並由此進城,和美軍展開了激烈巷戰。

當時,在橋邊有一個美軍迫擊炮陣地,不斷發射炮彈阻擊志願軍三四七團。

王振斌讓三排正面吸引敵軍,自己率連主力迂迴到敵陣地後方,然後派了二個班上去把美軍的迫擊炮陣地給端了,生俘了幾名美軍士兵。

按王振斌的說法,那些美國兵根本不敢近戰,只要摸到離他們七八米的地方,他們就放棄抵抗了。

隨後,四連一、二排佔領了東街路口,遭遇了美軍的一輛重型坦克和滿載美軍士兵的十多輛軍車。

美軍坦克上的重機槍瘋狂掃射,對我軍火力形成了壓制。

正在這時,四連四班副班長趙子林手持二根爆破筒,巧妙利用街道房屋作掩蔽,迅速接近了坦克。

此時,趙子林已五處中彈,身負重傷,但仍然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力,將爆破筒塞入坦克履帶,炸毀了敵坦克。

失去坦克擁護的美軍士兵,在我火力打擊下四散奔逃。

王振斌指揮一、二排分別沿街南側、北側向敵發起衝鋒,一時間,雲山城內美軍陷入巨大的慌亂之中。

03達陣

四連戰士們猛打猛衝,尋找美軍指揮所。

這時,有二個班摸到了電話線。經驗告訴戰士們,電話線通往的方向必定是敵指揮所。於是,戰士們順著電話線往前衝。

不一會兒,便衝到了一所學校邊,這正是美軍騎兵一師第八團第三營營部。

四連戰士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是一頓手榴彈招呼,美軍第三營營長羅伯特窯奧蒙德當場被炸死,指揮所被摧毀。

失去指揮的美軍更加混亂。

據參戰老兵何光宗回憶,當時他聽到有戰士用不太準確的英語喊著「放下武器,優待俘虜」,而更多的則是中國話的喊殺聲。

雖然,參戰之前部隊給戰士培訓過幾句諸如「繳槍不殺」的簡單英語,但仗打到興頭上,大部分戰士早已忘到九霄雲外了。

戰鬥結束,四連以自身傷亡27人的代價,共斃傷敵人70餘名,俘虜8人,擊毀坦克一輛,繳獲汽車10餘輛,摧毀敵第三營指揮所,有力地支援了師主力作戰,為雲山之戰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04尾聲

雲山之戰是中美二軍首次面對面的交鋒,志願軍頑強的戰鬥意志、高超的戰術素養、勇猛的戰鬥作風等等都給美軍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國戰地記者羅素·斯泊爾在《韓戰內幕》中寫道:「美軍被這銳利的攻勢所震驚,他們從未經歷過這樣的戰鬥。黑夜中,敵人像貓一樣地向他們撲來。襲擊者全然不顧傷亡,不斷地衝上來。全部行動是由軍號、哨音和偶然的鑼聲指揮的。一位見識頗廣的美軍士兵似乎辨聽出了這可怕的聲音,他驚恐萬狀地喊道:『上帝!這是一場中國式的葬禮!』」

李奇微也承認:「中國人對雲山西面第八騎兵團第三營的進攻,也許達成了最令人震驚的突然性……雲山戰鬥不時發生近戰,其激烈程度是以往戰爭所沒有的。」

美國人的感嘆,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就是原來仗還有這種打法,這不科學啊!

相關焦點

  • 雲山之戰在不期遭遇中打響,白宮和遠東美軍頗感意外:中國已出兵
    1950年10月25日,入朝的志願軍部隊與敵人交火,開始了第一次戰役。此役以雙方在運動中的不期遭遇戰打響,彭德懷將其稱之為"遭遇與反突擊戰役"。這一戰役的特點是雙方初次交戰,彼此都不摸底,志願軍以戰略上的後發制人和戰役上的突然性,向冒進到鴨綠江邊之敵發起攻擊,一舉取得了初戰的勝利。
  • 志願軍首戰美軍前,彭德懷在鴨綠江邊發回一封電報,成為獲勝關鍵
    事後證明,這封電報對志願軍入朝後首戰聯合國軍取得勝利,意義相當關鍵。 在朝鮮境內,朝鮮人民軍在7月和8月高歌猛進。8月20日第四戰役結束後,一度把聯軍壓迫到釜山前的一段狹長區域內,再往後退就要被趕下大海。
  • 美軍戰史記載:志願軍見人就刺,美國士兵被刺刀捅死
    韓戰結束以後,美軍在戰史中憤怒地寫道:中國軍人見人就殺,很多美國軍人被刺刀直接捅死。美軍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描寫,完全出於自己的視角去看待中美初次交戰的雲山戰役,畢竟這場戰役我們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這一仗打得很過癮」志願軍老兵回憶與美軍在...
    當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時,32歲的文擊任志願軍炮兵第1師師長。如今70年過去,他依然難忘首戰雲山的情景。炮聲隆隆,歲月匆匆,侵蝕著老人的聽力,錘鍊出他高亢的聲調。與思維依舊敏銳的老將軍對話,聽他詳述那場中美王牌軍首次對決的諸多細節,令人心生「炮兵是戰爭之神」的感慨。毛澤東說過:「沒有炮兵就沒有勝利」。文擊深悟這句話的含義,「我這一生與炮兵結下不解之緣」。
  • 志願軍如天降神兵,13分鐘就摧毀了敵人團部,名垂中外戰史!
    像法寶一樣,僅用13分鐘就摧毀了敵方一張王牌的團部,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重大戰果。他們被譽為中外戰爭史上殲滅戰的典範。這就是著名的奇襲白虎團。1953年7月中旬,志願軍司令部正式下達了向晉城以南地區大舉進攻的命令。所有的團都如火如荼地投入了這場著名的戰役。
  • 志願軍對美軍戰鬥力的描述為何如此不恭?哪些話讓美國大為難堪!
    ,都不輸給美軍。中美首戰甚至比強大的敵人還要強悍,所以志願軍對美軍戰鬥力的評價應該是很客觀的。首先志願軍對美軍評價來自於1950年10月下旬到11月初的第一次戰役期間,我志願軍曾和美國騎兵一師第八團、第五團在雲山發生首次交火。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志願軍入朝第一仗:這一仗打出來一個紀念日
    與成建制美軍在雲山對決。所謂「聯合國軍」遭打擊後,雖已發現志願軍入朝參戰,但認為中國是象徵性出兵,故稍事調整後繼續向北推進。10月31日,英軍第27旅進至定州、宣川;美軍第24師進至泰川、龜城,騎兵第1師由平壤調至雲山、龍山洞地區;南朝鮮軍第1師主力向寧邊地區轉移,第8師退至球場地區,第7師東調球場、德川地區;美軍第2師北調安州地區作為第8集團軍預備隊。
  • 雲山戰役,打破麥克阿瑟的「豪言壯語」,狠狠打了美軍的臉
    雲山戰役但是要說志願軍和美軍的第一次交手,那就要說雲山戰役了,當時的志願軍已經和南朝鮮軍隊交鋒多次,不堪一擊的表現讓我們志願軍下定決心要將這支南朝鮮軍隊在雲山地區進行殲滅。當時的包圍這支南朝鮮軍隊的是志願軍的39軍,軍長是我們熟悉的吳信泉將軍,當時39軍的各個部隊正在趕往指定的區域,等到一聲令下,對這支南朝鮮軍隊進行合圍,但是此時的39軍116師師長發現眼前的南朝鮮軍隊好像有撤退的意思,此時距離總攻的時間還有3個小時,於是立刻請示軍長吳信泉,得到的命令是立即發起進攻。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到底是什麼,讓志願軍贏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
    到10月26日,戰場態勢為:美軍第1軍以英軍第27旅、美軍第24師為右翼,在定州、龜城方向打垮了朝鮮人民軍殘餘部隊,一路勢如破竹;其左翼韓軍第1師團在雲山受阻於志願軍360團;其預備隊韓軍第7師團在雲山東南不遠的寧邊展開。
  • 中美首次交鋒不在雲山:軍長從俘虜身份判斷,敵人要抄後路
    按照大多數的記載,在朝鮮戰場上中美兩軍的首次交鋒是雲山戰役,志願軍39軍戰勝了美國陸軍騎兵一師。從現在公布的材料來看,這個說法至少不那麼準確。在1950年11月1日16:40雲山戰役打響之前,39軍已經和美軍交過手。交戰的地點不在雲山,對手也不是美騎一師。
  • 抗美援朝70周年 | 「同敵人首次交鋒,父親率部窮追猛打'美軍常勝師'」
    「父親在朝鮮打了很多漂亮仗,特別是橫城穿插阻擊戰,成為他軍旅生涯的巔峰時刻。」1950年10月19日,張竭誠率志願軍第39軍117師從寬甸河口秘密跨過鴨綠江。10月底,志願軍第39軍在雲山拉開了入朝後中美兩軍第一仗序幕。39軍負責圍殲雲山地區的敵軍,116師在正面,117師向左翼迂迴,115師向右翼迂迴完成合圍。
  • 咬金嚼鐵痛扁美軍王牌,39軍註解「輕步兵巔峰」
    橫掃這些睥睨全球的王牌部隊,令我志願軍無可爭議地加冕「輕步兵之王」。有人說志願軍打美軍是麻杆打狼一一兩頭怕,這顯然是誤讀。志願軍入朝之初,按偉人和彭總幾經調整的作戰方略,是先打突出之敵南朝鮮軍。先打掉他幾個師,也在新的環境下找找感覺。畢竟是異國作戰,對手又是裝備先進的歐美列強聯軍。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首戰兩水洞,志願軍不到兩個小時,殲滅南朝鮮1個營又1個炮兵中隊。這一天,也成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紀念日。 6天後,同樣的厄運又落在了美軍頭上。 南朝鮮軍被圍殲的消息傳來,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大吃一驚,急令美騎一師從平壤往雲山方向火速增援。
  • 美軍官:志願軍進攻如旋風,他們和我認識的不一樣了
    1951年2月11日,志願軍出動4個軍,猛撲橫城,這就是著名的橫城反擊戰。此戰,志願軍和人民軍利用夜間優勢,穿插迂迴,大膽深入,一夜之間就粉碎了橫城地區南朝鮮的3個師,殲敵大部。13日,志願軍再接再厲,再次殲滅美2師一個營。美軍戰史記載「500多人,僅3人倖存。」聯合國軍損失慘重。
  • 鐵原血戰:5萬美軍突不破志願軍2萬人的防線,宣告磁性戰術失敗
    因其既不過分緊咬、也不脫離接觸,交戰雙方保持著若即若離的磁鐵一樣的吸力,故而稱之為磁性戰術。 這種打法與麥克阿瑟式的狂飆突進大異其趣,不僅美國人自己無法理解,一線的志願軍也不太適應,許多戰士不屑地說,美國鬼子打滑了,以前還敢拼個刺刀,現在是一打就退。
  • 韓戰最後一戰,這支美軍部隊被志願軍一頓暴揍,軍旗都被搶了
    與美軍第555榴彈炮兵營的作戰,只是順帶之舉,搶走他們軍旗,也只是順帶之舉。這也導致了在戰後志願軍老兵的回憶文章裡面,對這一段戰史,只有寥寥數筆。除了時間和番號,沒有其他什麼細節了。
  •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遭遇戰,重創美軍王牌騎1師
    志願軍首長隨即調整作戰部署:西線集中第40、第39、第38軍(附第42軍第125師)在溫井、雲山、熙川以北地區,分別殲滅南朝鮮軍第6、第1、第8師,第66軍主力立即入朝,向鐵山方向前進,準備阻擊英軍第27旅;以第42軍主力在東線黃草嶺、赴戰嶺及其以南地區阻擊美第10軍及南朝鮮第1軍團,保障西線主力的翼側安全。
  • 志願軍假扮南韓軍,靠近美軍後突然襲擊,15分鐘全殲美軍一個連
    一九五一年一月初,接任麥克阿瑟軍隊的美軍李奇微將軍,開始轉變戰略思路。他發現志願軍的優勢在於,他們善於利用地形優勢、機動優勢,在夜晚快速行軍,大量穿插,神不知鬼不覺地給美軍致命一擊。同時,由於志願軍作戰士氣高昂,戰鬥經驗豐富,因此不能小覷這支部隊。然而志願軍也有缺點,這一點麥克阿瑟沒有放在心上,導致大敗。
  • 韓戰後,全世界都對志願軍展開研究,英國人的評價絕了
    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第9兵團執行東線作戰任務,15萬大軍從1950年11月10日開始秘密向戰場開進,直至11月27日發起攻擊,當夜,將美軍1個多師分割包圍時,美軍才知道志願軍有大部隊到來。美國輿論界人士驚嘆,志願軍第9兵團的秘密開進,「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 美軍耗時4個月魔鬼訓練打造出的超級精兵,依舊被志願軍4戰4勝!
    不過,74師並不是六縱的,這支部隊原來是七縱的20師。熟悉軍史的一聽又知道了,這不就是在淮海戰役大王莊戰鬥中全殲黃維手下18軍「老虎團」33團的20師嗎! 不錯,74師正是原來的七縱20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