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淑賢/【讀書走路思考27】
周間,好友在臉書的傳訊上,告知2009-2011年我在北京任職的舊金山公司老闆Joseph,2014的11月16日中午,在與同事聚餐時突發心肌梗塞,安息於天主的青草地。一下子,很多的情緒上湧:驚訝、不舍、惋惜、哀傷、……。還是壯年的他,在我們共事期間,總掛念著股東、員工、親人與朋友。而他這輩子最懸掛的事情,是要陪著女兒走紅毯,親自將她交給未來的良人。11月中,大女兒回來臺灣拍了婚紗;11月15日返回美國。是一樁大事少了嗎?讓他能夠在真的放下俗事,好好的休息。
我在20年前參加過另一位主管的追思儀式,是臺灣「錢雜誌」的創辦人之一戴禮中先生,因為肺癌,驟然離開人間。猶記得他青少年的兒子,約莫11歲,拿著一篇稿子,輕輕的說:
「我要謝謝我的爸爸,他非常的愛我。我知道他現在到了天主的懷抱,會繼續愛我,而我們相約,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在神的家裡,重逢。接下來,我想跟阿公說,阿公,我愛您。雖然爸爸Fly to the moon,但是我會照顧您,永遠永遠。我要代替爸爸一直的愛您。I love you Grand Pa.」說完,走上前去緊緊抱住爺爺。
從小移民到加拿大,所以自己能夠用中文這樣的說,我們都非常動容。媽媽也補述說,這篇思念的文句,是孩子自己寫的,而且沒跟任何人討論過,她也是剛剛才聽到。她的臉上有著驕傲、哀傷,淚水滿滿的。
戴先生也參加爵士樂團,所以追思的儀式裡,全程是樂團的團員用他最喜歡的這首「Fly to the moon」襯底。雖然大家有說不完、無法名狀的悼念,卻因為這首曲子,悄悄的提醒我們,其實,生命誠可貴,這位遠揚的老朋友,絕對希望我們活得更好、更知道及時把握。甚至如他的兒子說的,替他把未完成的美好,鋪寫成更回音繞梁的生命樂章。
走過這些年,這是我一個很有啟發的課程,在那一天,我學到用不同的角度,對待自己的有限。也因為這麼多朋友、親人,已經「回家」,讓我更珍惜生命的旅程中,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情。因為,我希望等到回家的那一天,我可以在家裡的草地上、暖爐前,細細的回想,與大家相遇的這些故事。
看我這樣的樂天知命,不少朋友以為是宗教的使然,不免問我,從佛教到基督教,我改變了什麼?我想,從小缺乏安全感以及愛,所以我找到可以把傷痛、煩憂,一股腦的告訴天上的那位萬能者;以及,我知道有一個神,是無條件的愛我,不管春夏秋冬、窮富壯衰,總能守候我。對我這一生來說,終於找到了生命的解答。
在這個秋天,我最想的還是,能夠開心無所憾的生活、離去。就像是20年前聽到的Fly to the moon。秋天的紅葉,掉落滿地。卻美,染的人間豔麗。 □
蔡淑賢,臺灣臺南人,臺灣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畢,多年從事媒體與整合營銷工作。近年來,多從事公益相關工作,並在臺灣戲曲學院、松菸文創臺灣設計館,擔任志工。
【YouLinkship 有鄰書舍】是一些喜歡讀書的人談談自己感想的平臺。
聲明:〖有鄰書舍〗公眾號採用圖片除署名外皆下載於網絡。版權屬於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