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機槍自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誕生至今,一直在戰場中起著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在依然十分依靠步兵衝鋒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表現出了極高的殺傷力。二戰後期納粹德國研發的「希特勒的電鋸」——MG42機槍就是極具代表性的一個型號。這種機槍可裝配7.92mm毛瑟子彈,在使用較輕機槍槽時最高射速可達1500發/min,最大射程約為五千米,在火力強大的同時,這款機槍還具備著操作便捷(僅需三人操作)、造價低廉等特性。戰爭結束之時,這款機槍的先進設計理念並沒有隨著納粹德國的滅亡而消失,各國在戰後的機槍研發上面或多或少都借鑑了MG42的先進經驗,甚至在上世紀末MG42已經在德國退役三十多年後,還有一些歐洲國家的軍隊裝備著其原型版本。而由大名鼎鼎的德國Rheinmetall公司(曾生產過包括Leopard 2在內的多種軍用裝甲車輛的主炮)於1969年推出了在MG42基礎上改良產生的MG3彈鏈(指將子彈以串聯方式連接在一起的彈藥,可使機槍保持強大火力持續能力)供彈機槍。從誕生之初這種機槍便大受歡迎,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發光發熱。
一、MG3的設計理念
這款機槍採用了槍管短後坐式的工作原理,其膛口槍管助退器兼顧了消焰、制退兩種作用。MG3通用機槍的擊發機構採用了擊針式結構,合理利用了復進彈簧的能量;而它的發射機構也決定了這款機槍只能連發,其分離器保證了不管機槍手在操作時何時放開扳機,阻鐵都可以及時抬起,防止發生阻鐵頭被「咬斷」的問題。其槍管復進裝置中四根彈簧的設計也為MG3的優良性能增色不少:作為復進彈簧參與到整個機構運行時,這幾根彈簧會按照由前向後的順序依次工作;而在完成射擊後槍管後坐結束時,四根彈簧就會同時投入使用,這可以大大增強彈簧的剛度,並起到良好的緩衝作用。
MG3機槍的機械瞄具也是十分先進的,採用了準星和弧形標尺結合的設計。與影視作品一直以來帶給大家的印象不同的是,重型機槍也是需要瞄具的,而不是閉著眼睛一通亂掃。實際上在我看來,由於重型機槍較重的槍身、穩定的腳架,完全可以將其視作一個穩定的平臺,這也使得MG3的精準度實際上在打擊遠距離目標時優於普通步槍。而在進行火力壓制時也並不像電影中那樣亂掃,而是要利用槍身上的角度限制器將彈道控制在一個規定的扇面內。
而作為MG42的改裝型號,MG3機槍的優劣勢和它的「前輩」大致相同:其優點在於每分鐘最高1150(±150)發的射速,這使得這種機槍在戰場上可以為友軍提供強大的火力掩護,可靠性極高;而它的缺點也十分明顯,那就是耗彈量較大,MG42還可以通過點射來節省彈藥,MG3在只能連發的情況下只能時刻保證彈藥供給充足。而較快的射速也為其帶來了一個幸福的煩惱——槍管很容易發生過熱,好在這種機槍換槍管十分便捷,熟練的士兵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換好。
二、各種衍生型號以及實戰表現
在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後,Rheinmetall公司隨後在其基礎上加以改進,推出了減重1.3公斤的MG3E機槍,這款機槍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參加了北約的有關測評,受到了各國軍方人士的一致好評。而我們在很多軍用車輛上看到的機槍其實並不是原型號,而是經過改良之後的,MG3A1就是一款車用固定版本的衍生型機槍,不過由於現代戰爭之中裝甲車輛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火力壓制而不是針對地面兵員的收割,在對精準度沒有那麼高要求的前提下射速也就無關緊要了,過高的射速反而有可能影響火力壓制的效果,這也使得MG3A1在車用機槍領域內並不受歡迎;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在很多新型機槍的對比之下MG3似乎已經略顯老態,為了應對這一局面,Rheinmetall公司專門推出了一款名為MG3 KWS的升級改件,此改件包括MIL-STD-1913導軌、可調整的帶支肩板槍託以及可摺疊的握把等,這次升級大大提高了MG3的標準,讓其得以重新煥發生機。
自誕生的那天起,MG3機槍就開始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之上頻頻出現,著名的兩伊戰爭、科索沃戰爭以及美國發起的規模浩大的「反恐戰爭」之中都曾出現它的身影,然而由於這幾場戰爭有著高度現代化的特徵,並沒有太多陣地戰的機會,MG3機槍只在局部地區投入使用。真正讓MG3大放異彩的還是在持續了七十多年的緬甸內戰以及墨西哥於本世紀初發起的大規模毒品戰爭之中:緬甸當局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通過Fritz Werner公司從德國引入這款機槍及其完整生產鏈之後立即就將它大規模裝備於部隊,並進行了一系列適合於自己的改裝。在此後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交戰之中,MG3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於緬甸地區山林較多的地勢特徵,無論是政府軍還是各民族武裝都對這款武器很是青睞。相比於其他重武器,MG3重量較小、便於攜帶,而其7.62mm的配彈也使其火力壓制效果略優於其他小口徑機槍。
而在墨西哥,MG3主要被用於針對販毒團夥武裝的定點打擊之中:由於墨西哥毒販團夥已經在該國活動多年且氣焰十分囂張,在多位政府高級官員、調查記者被殺害之後,當局終於決定發起對毒販的戰爭。由於墨西哥相關法規規定,墨西哥民間不可能出現威力巨大的槍枝,因此多年來販毒團夥一直從美國、瓜地馬拉等地通過拆解偷運的方式獲得軍用級別的武器,除此之外,他們還經常從活躍在南美地區的一些左派武裝團夥手中購買前蘇聯制式裝備,這些武裝到牙齒的毒販除了紀律問題以外幾乎可以等同於一支軍隊了。面對日益嚴重的局勢,墨西哥政府選擇引入MG3機槍,利用其強大的火力壓制能力來剿滅隱藏在據點之中的毒販。在MG3的幫助之下,墨西哥政府共拘捕了超過十二萬名販毒組織人員,擊斃一萬兩千餘人。截止2013年墨西哥的毒品戰爭已經取得了相當規模的勝利。
三、MG3的現狀及未來發展
目前,全世界多個國家都有可以合法生產MG3的廠商,比如義大利Beretta、伊朗DIO、巴基斯坦POF等。而除了原產地德國及北約組織成員國之外,亞洲、美洲一些國家與地區的軍隊也都將MG3作為軍隊中的重要武器裝備,並在其基礎上加以改進,以適應本國的作戰環境和習慣:波蘭、巴西和澳大利亞選擇將其裝備在坦克上面配合使用;芬蘭、瑞典選擇將其裝備在直升機上以實現空對地的火力壓制;泰國將其用於M706 輕型裝甲車上,以實現對地面目標的定點打擊。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國家選擇使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合法生產廠商產出的衍生版本,比如亞塞拜然就選擇引入由土耳其MKEK公司生產的非北約標準仿製版本。
而在其原產地德國,MG3至今仍然廣泛裝備於部隊之中,除了作為步軍的班用機槍之外,還擔任ATF Dingo「野犬」防護運輸車、PZH-2000裝甲車乃至Leopard2主戰坦克的主要副武器。在美國《National Interest》雜誌去年評選的十大輕機槍排行榜之中,MG3排行第三,該雜誌針對它的評語是:「自重較輕、耐久力強、便於攜帶、性能良好。」,可見即使是在輕機槍技術高度成熟的二十一世紀,作為「老兵」的MG3依然有著很高的地位。MG3最近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是在2018年德國國防軍在喬治亞境內與格陸軍展開的聯合軍演之中,德軍在此次實兵演習之中多次使用MG3打擊地面目標,面對在軍演中扮演「進攻者」一方的裝備幾乎全部美式化的喬治亞軍隊,MG3在反步兵方面依然保持著不錯的效率。而德軍駐紮在海外的部隊也大規模配備了MG3機槍,這使得他們在幫助伊拉克重整軍隊之時有足夠火力保證一些極端組織不再捲土重來。
不過雖然目前看來MG3仍然有能力承擔起德國國防軍的各種作戰任務,但早在2013年軍方就計劃用MG5來代替MG3。與MG3相比,前者的遠距離精度更高,射程更遠(提高了約四百米),並且更加節省子彈,可以通過調節道氣裝置來獲得更高的射速。在舒適性和安全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提升:不同射手可根據個人習慣調節槍託,而槍管射擊時間的加長也使得在戰場上不需要頻繁更換槍管,更加安全。
MG5從2015年就已經開始在德國國防軍之中大規模裝備,但距離完全替換「尚能飯」的MG3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退一步來講,即使是MG3在德國退役之後,它還將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活躍在世界其他地區的戰場上,發揮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