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大魔王不說了,沒得選,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
魏相、丙吉,一個嚴毅剛強,一個寬大容人,一剛一柔,二人一個丞相,一個御史大夫,合作了足足八年,是一對黃金搭檔。
魏相去世後,丙吉接任丞相,御史大夫是蕭望之。
蕭望之年輕,儒學造詣卻很高,宣帝很器重他,但這個人,堪稱儒生臭毛病集大成者,好高談闊論、實操差勁無比。所以,宣帝也是在用與不用之間徘徊,不久就用黃霸代替了他。
黃霸是著名循吏,清正廉潔,執法公平。在宣帝繼位初期,他就被調任中央擔任廷尉平,後來因為攪到夏侯勝非議漢武帝案裡下了獄,遇赦出獄後,重新從地方升到中央,堪稱曲折。
但這一次黃霸運氣很好,在任御史大夫後不久,丙吉去世,他就接任丞相,此外,丙吉推薦了杜延年當御史大夫。
黃霸擔任丞相,水準比魏相、丙吉差了很多,甚至鬧了幾次笑話,對國家的大政方針沒有什麼建樹。
不過,此時已經到宣帝末期,國家邊境安定,內部和諧,帝國平穩運行,對首席行政官的能力要求並不高,能像蕭規曹隨的曹參那樣,也不錯。
杜延年則是著名酷吏杜周的小兒子。不過,他不像老爹那麼嚴酷無情,相反,他為人厚道。
典型的案例,是侯史吳藏匿桑遷案,那是丞相田千秋跟霍光的唯一一次正面衝突,田千秋女婿都被霍光處死了,田千秋卻安然無恙。
這其中,田千秋一直以霍光馬首是瞻是一個原因,另一方面,杜延年在其中和合內外朝的努力也至關重要。
另外,杜延年的政務能力也頗為出色,霍光秉政期間,罷酒專賣、控制鹽鐵價,都是他提出的切中時弊的善政。
最後,我們回到黃霸任職地方太守期間。
黃霸曾經因為作潁川太守治行天下第一,而得到獎勵,獎勵內容有三項:俸祿提升為中二千石級別;賞賜黃金百斤;賜爵關內侯。
這是有漢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而這牽涉到漢宣帝任命地方太守的一個重要思想。
漢宣帝認為:地方太守直面地方人民,其選拔極其重要,要多選良吏,同時,讓良吏長久任職地方,免得換一次太守,一個思路,讓老百姓無法適應。
但是,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這樣就堵死了地方太守升遷中央的空間。
漢宣帝給出的解決辦法是:應當升職而無法升職的,提高待遇,厚加賞賜,乃至封侯。
至於地方官吏的選拔,漢宣帝基本都要在官吏入職前,親自接見,詳細詢問,而相關的考核措施,也做得很嚴密。
這樣做的結果是:是故漢世良吏,於是為盛!《漢書-循吏傳》中提及的幾位,基本都活躍在宣帝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