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地域遼闊,城市眾多,不同區域的城市發展也不盡相同,房價也在人口、經濟、城市吸引力等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不同的分化。
內蒙古地區的房價,呼和浩特以11754元/平米的價格,成為自治區唯一均價過萬的城市,排名第一;赤峰作為內蒙古人口第一大市,均價達到9699元/平米,排名第二;包頭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重工業城市,房價在8046元/平米,排名第三;鄂爾多斯整體房價在7381元/平米,排名第四。
由於鄂爾多斯區域分布較大,不同區域情況不同,康巴什等新區房價也已過萬,近一段時間房價又出現了較明顯的異動,又見上漲!
2020年上半年鄂爾多斯市房價漲幅排全國第七
根據《2020年上半年全國城市房價漲幅榜》數據顯示,鄂爾多斯市2020年6月房價均價7528元,去年年底均價為6757元,上半年鄂爾多斯市房價上漲11.41%,位列全國第7,也是前10中唯一上榜的內蒙古城市。
從房價同比漲幅來看,2020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各市也產生了明顯的分化,鄂爾多斯市以同比漲幅12.38%位列同比漲幅榜第一,房價有迅猛上漲的態勢。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過去十幾年來,各地紛紛建設新城新區,一口氣建造了大量樓房。從2010年到2014年左右,包括鄂爾多斯、雲南呈貢新城等地,一些片區因極高的空置率,一度被外界冠以「空城」「鬼城」。
鄂爾多斯成為其中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鬼城」。
但如今,不少曾經的「空城」「鬼城」發生了巨大變化,甚至變成了繁華的「不夜城」。
「鬼城」房價從3千漲至1萬,人氣是怎麼回來的?
「鬼城」變成「不夜城」
鄂爾多斯大家應該有所耳聞,之前因為煤炭經濟繁榮,人均GDP一度超越香港。當初注入天量重資打造的康巴什新區,登上國外雜誌頭版,街道上都是霸道奔馳路虎,用礦泉水洗馬路的新聞都被報導過。
在當初那個煤炭還十分興盛的年代,康巴什區的目的是建造一個規模在100萬人口的大城市。
2010年後,當地房價一度炒到1萬多/平米,那時候國內大多數二線城市才是6-8000元/平米。
然而最終因為煤炭出路受阻,外加民間借貸鏈斷裂,鄂爾多斯遭遇地方性金融危機。
一夜之間經濟垮塌,資本外逃,受災最嚴重的康巴什新區房價從1萬多每平米斬到3000元/平米,外地人一夜散盡,此地淪為中國最出名的「鬼城」。
但現如今,這一片區已十分繁華。
數據顯示,2019年,鄂爾多斯市實現GDP約3605億元,在內蒙古自治區位居第一位。其中康巴什區較上年末名義增長速度達到47.14%,高居全市第一位。
現在康巴什區已成為鄂爾多斯新的城市中心,生態很好,產業興旺,旅遊業發達,人口已經超過了15萬人。
新區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與之前相比,但現在已經非常繁華了,房價也漲了很多。2020年,鄂爾多斯老城區房價接近6000元/平方米,而康巴什區已經達到10000元/平方米了,明顯超過了老城區,成為全市房價最高的地方。
為什麼「鬼城」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專家分析,新城區是過往十多年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重要陣地,但新城建設有兩個值得關注的特點:一是由於定位以及規劃問題導致開發體量過大,包括區域內規劃的商業也存在入駐率不足等問題;二是人氣,只有積累大量人氣,才能更大限度的吸引了投資性購房群體的關注。
人口導入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由於城市原有的中心城區、老城區面積小,面臨發展空間不足等問題,通過新城區建設,抽疏老城區,有不少老城區的人為了改善居住環境,轉移到新城區。
另一方面,快速集中教育、醫療、產業、資金、人才、交通等各種要素。
比如鄂爾多斯,當地政府就下了一步很高明的棋,那就是為了打造新區,把全市最好的資源都遷入了新區,尤其是最好的學校「盟一中」。
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創建於1939年,始稱「國立伊盟中學」,後被簡稱為「盟一中」,2010年9月,學校整體搬遷至康巴什新區,平均每年有10人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其中2013年有15人考入,2014年有21人考入,2015年有17人考入,連續三年被清華大學確定為「新百年領軍計劃」優質生源基地。
2020年高考中,600分以上584人,理科685分以上13人,文科670分以上2人。盟一中的高考成績非常好,全市以及外地想來讀書的家庭,就必須在附近買房,因此,房價有了支撐,和教育資源形成了正向循環。
這也是一個學校可以挽救一個地方的房地產的真實案例。
城市能否成為一個吸引要素聚集的巨大吸盤,取決於多種因素,你認為,除了教育還有哪些因素促進了康巴什區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