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真有穿越者?明朝石碑現身名山,上面赫然寫著:扯淡再不來了

2021-02-18 道家文化苑

保持幻想是人類的特權,若這個國家的人紛紛對歷史產生參與的幻想,足以證明,這個國家的歷史是多麼具有魅力。

一個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國,總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這樣的幻想,這樣的吸引,使人驕傲,讓人自豪。

穿越,也許所有人都曾經幻想過這樣的事情,不過有這樣的幻想,也不足為奇。

身處於歷史悠久的國家,仰仗於中國的歷史上下五千年,從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數不清的瑰麗而豐富的歲月,流逝於過去。而人們在現在可以通過書籍,欣賞到過去歷史的魅力,又想借著現在的知識與科技,想要一飽眼福。

既能親身體會到文字描述的歷史,又能將自己活成一個傳奇。何樂不為。

可以說"穿越"這樣的想法的產生,也不過是因為,人們想要更進一步體會過往歷史的魅力,所以才不斷追求,不斷探索前進。

而如今,科技在不斷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所有的技術手段與水平,都越來越好,越來越高,但是對於穿越這樣的事情,至今還沒有人可以大膽的宣稱可能做到。

但穿越者究竟存不存在呢?

縱觀歷史,被現在的人驚嘆地稱道一聲,疑似穿越者的傢伙,也就是王莽。漢朝的王莽以一屆外戚的身份,篡奪了當時漢朝的皇位, 一舉登頂。

而在王莽成為手握實權的統治者後,他並沒有沉浸於權力帶給他的虛榮與滿足,而是堅持改革制度,迅速地下令,整改國家的一切。

他對土地的分配製度進行了重新改革,還特別重視實驗、重視創造,而且還多次帶兵攻打匈奴以及其他侵犯中原領土——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的外族人民。

在經濟上,他控制物價,以防經商者故意哄抬物價,造成百姓間的經濟暴漲,並且牢牢把控國家中央的財政大權,還實行了政府給予老百姓們貸款這項舉措。

這樣的制度,這樣的方式,充分展現了一個現代人的思維,帶著現代的風格與影子,所以在如今,人們再次通過書籍的記錄看到王莽在漢朝時期的所作所為時,都不經感慨,並深有疑惑,懷疑王某是否是一個穿越者。

但那也只是猜測,在現有資料上可以看到。王莽,深具有漢朝皇室外戚的血脈,是漢朝的一枚子民,並最終以外戚的身份,奪取了漢朝的皇位,建立了新朝。

他被史學家們評價為政治家、改革家。這也是承認了王莽對於國家,以及百姓的種種方面所實行的改革措施。

即使王莽的所作所為,他所頒布實行的改革措施,都帶有現代的意識與風範,但其實是可以從漢朝之前的歷史中看到這些措施的影子。

王莽他並不是從未來穿越到過去,將現代帶給於漢朝,而是繼承學習深入研究了在漢朝以前的國家所流傳下來的禮法禮教等舉措。

他頒布命令,將土地歸為國有,廢除奴隸制度,禁止販賣奴隸,還實行財富物資分配等制度。這一切雖然看上去與現代有著千絲萬縷的相似關係。但其實在過往歷史裡,禮教禮數最為盛行的發源之地,也就是西周時期,可以看出存在的痕跡。

就像是論語中,天下大同的理念。而往往的這些舉措,其核心就帶著有西周時期,儒家思想禮教與"天下大同"的色彩。所以歸根結底,王莽並不是由現代穿越到漢朝的一名穿越者,而是土生土長的漢朝人。

可人們對穿越這神秘色彩的詞語,依舊抱有極大的好奇與興趣,而就在一個石碑的發現後,就讓人們更加激起了,對穿越者是否存在的懷疑。

有塊明朝石碑現身於名山,上面赫然寫著:"再不來了"與"扯淡"這幾個字樣。先不提"再不來了"這話蘊含的含義,就光光是看"扯淡"這兩個字,人們都紛紛覺得,這詞語十分帶有很濃的現代色彩。

這麼明顯,特點鮮明的現代詞語,竟然會出現在明朝末年的石碑之上。那這是否可以表明真的有穿越者的存在,並且是由現代穿越到了明朝末年,在石碑之上刻下了這樣的字樣。

"再不來了"這4個字,好像也呼籲了穿越者的身份。大家猜測,有可能是穿越者滿懷希望的從現代穿越到明朝末年,但卻只感覺真實的明朝不符合他所幻想中的樣子,於是失望的留下了,"再不來了"這樣的話語。

這樣想想,還十分合理以及貼切。事情已流傳開來,很多人聽聞此次事件,紛紛議論萬分,並且加深了對穿越者是否存在的懷疑。

可這只不過又給人們,帶來再一次的失望罷了,經過專家們的研究與探討。給出了這次石碑事件的解釋——原來是石碑之上所刻印的"扯淡"二字,在古時候就已經存在。

它就像是當時民間流行的話本摺子裡存在的民間俗語一般,常用於閒聊閒談。大體意思就是覺得無聊,沒趣味兒,沒意思,這與現代的扯淡是"說胡話,胡編亂造"完全不是一個意思。

石碑刻印的事件已經真相大白,事情也告一段落,人們對穿越者的懷疑於是漸漸消去。可這明朝末年所立的石碑之上,為何會寫下讓後世人誤會的,"扯淡"與"再不來了"這樣的字樣呢?

這石碑之上,並不僅僅只有扯淡與再不來了這幾個字。石碑的中間是刻印著"太極仙翁脫骨"這幾個大字,旁邊還有小字註明著立碑之人,刻印之人,他的身份與平生簡介。

嚴肅、正經、認真,可謂是與扯淡與再不來了,這幾個字完全不相符。

但經過專家的證明,這石碑之上的所有刻印的字,都是出自立碑人一人之手,並無假借於他人。那為何會讓一個通過介紹,就能想像出來的一個仙風道骨的人刻下如此閒談之語呢。

因為那是在明朝末年。人們通過如今書籍上的記載可想而知,明朝末年是一段黑暗而又動蕩不堪的時候。

國門將破,明朝這一朝代的發展,徹底與此斷開,皇位岌岌可危。皇帝被逼得出走逃難,百姓們在戰爭的陰影下深深籠罩著。

任何一個自認為是明朝子民的老百姓們,都不可能不會對此產生什麼情緒,山河破碎,風飄絮的悲涼之感,籠罩著每一個人,無人可以倖免。

於是即使他再縱情山水,可面臨著那樣的危局,在那山頭之上立下石碑,雖有正經的身份註解,卻也有著對著世道不堪而不想忍受的放縱。於是那個石碑上,就有了如同閒談閒聊一般的,"再不來了與扯淡"這樣的字樣。

相關焦點

  • 世上真有人穿越?考古發現一明朝石碑,碑上刻著:扯淡,再不來了
    可偏偏就有人要幹特立獨行之事,在河南淇縣就有一塊墓碑,碑上大刻——「扯淡,再不來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於是,在老人的指引下,扯淡碑在1984年時,就被遷移進了摘心臺公園之中,幾十年風風雨雨過去,淇縣大部分石碑都已經破損毀壞,偏偏就扯淡碑安然無恙,這個經歷也實在是神奇了!穿越者?
  • 古代真有穿越者?考古發現一明代石碑,上書6字:扯淡,再不來了
    古代是否真有穿越者?這個問題不好說,但河南淇縣所存的一塊明代石碑「扯淡碑」卻經常被疑為某個現代人不小心穿越到明末後留下的證據,扯淡碑本名泰極仙翁碑,因為碑圓首上端書2個醒目大字「扯淡」而被戲稱為扯淡碑。 碑身透著許多古怪之處,既沒有立碑時間也沒有墓主人名姓,碑文內容更是遮遮掩掩,說一半藏一半,讓人猜測其與某位關鍵性歷史人物相關。
  • 穿越者真不是傳說?河南有一明代石碑,碑文刻著:扯淡,再不來了
    但歷史上究竟有沒有人穿越回去過沒有人知道,這些均是想像、虛構出來的。不過歷史上還真有人被懷疑穿越過,那就是彭加木和王莽這兩人,彭加木失蹤。而王莽的行事作風不太像封建的古人,腦洞大的現代人便將兩者聯繫起來,提出彭加木失蹤是穿越成王莽的說法。當然,這同樣只是猜測、想像,畢竟王莽同志也沒有留下過書信說自己不是古代人。不過八十年代出土的一塊碑倒是讓人不禁疑惑,到底有沒有穿越者?
  • 歷史上真的沒有穿越者嗎?這塊石碑告訴你,這世界上真的有人穿越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一下,在明朝的時候遺留下疑似穿越者的證據。這就是著名的「泰極仙翁碑」,因為碑上面有非常明顯的扯淡兩個字,也被人們稱為「扯淡碑。」這塊石碑上面寫著「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鬼神不欺貧,有人問我修行法只在虛靈自然間。」
  • 中國歷史上未解之謎,史上最「扯淡」的穿越者是何人?
    今天我們要說的事件,似乎讓「穿越」再次成為大眾討論的熱詞,那就是河南發現「扯淡碑」,疑似穿越者所留。扯淡碑扯淡碑,是相傳為明代的一塊墓碑。碑首橫刻「再不來了」4個字,碑正中豎刻「泰極仙翁脫骨處」7個大字,而「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別明顯,因此民間稱其為「扯淡碑」。
  • 河南出現一塊神秘石碑,疑是穿越者的留言碑,石碑上刻字「扯淡」
    然而,明末河南發現的一塊石碑卻讓人們不禁要問:世界上有沒有穿越人?他是誰?石碑上的文字讓人困惑。明代石碑發現於河南省祁縣。它是明末的「太極仙碑」。因為碑文上有「狗屎」兩個字,這塊石碑也被當地人稱為「狗屎碑」。石碑上的碑文處處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 河南發現一塊明朝石碑,碑上刻著一行字,寫著:扯淡,再不來了
    然而,幾百年前明朝傳下來的一塊石碑上刻著非常明顯的字:「胡說,它不會再來了」,這是非常實際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河南省祁縣翟興臺公園是著名的風景區。在公園中,沒有什麼比「狗屁紀念碑」更有名的了。墓碑高178釐米,寬86釐米,內側18釐米。
  • 韓國有一塊「中國」石碑, 只因上面刻了7個漢字, 讓韓國痛恨無比
    在韓國曾有一塊異乎尋常的石碑——「大清皇帝功德碑」,這塊碑上刻著的並非是韓國的文字,而是中國的漢字。
  • 門前石碑之謎至今不為人知!
    泰山,被譽為「五嶽之長」,作為中華名山、世界名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文化厚重,傳播四方。特別是古建築眾多,莊重威嚴,古色古香,造型別致,風格各異,備受國內外遊客的青睞。其中,玉皇廟就是最耀眼的一個。
  • 俄國境內出土石碑,上面刻有中國對聯,翻譯後讓我國專家尷尬不已
    我國最著名的石碑非無字碑莫屬,它位於陝西鹹陽的乾陵中,已經屹立了1300多年的時間。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武則天的石碑。 後人猜測,她之所以立無字碑,應該有「千秋功過,自有後人評說」的意味。
  • 西藏發現一塊石碑,上面記載讓人不敢相信,學者:原來此人真存在
    因此,在這片土地上有許多瑰寶。我國歷史上的朝代有很多,但是讓後代記憶最深的便是唐朝。主要是因為唐朝的繁榮以及人們的開放思想,當時的人們以胖為美。從這裡可以看出,唐朝對女性的尊重。唐朝盛世延續數百年,直到唐玄宗時期才開始衰落。唐朝衰落的轉折點--安史之亂,歷經8年才平定。也正是因為這樣,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 霸州野外出土古代石碑!神秘面紗亟待揭開
    石碑、古墓、藏寶,這無疑是小說裡常見的故事。如果發現古代的精美石碑,就意味著此處有古墓存在,而古墓裡往往藏有人們夢寐以求的金銀財寶。最近在霸州村外,就有人發現了兩塊神秘石碑,一大一小,從上面的文字來看,是明朝崇禎六年立的。這兩塊石碑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讓我們一起往下看。據煎茶鋪鎮趙各莊的李先生(化名)說,12月4日早晨,我在村外溜達的時候,走在一處剛墊過土的地方,猛然發現土裡有兩塊石碑。大塊的有兩米來高,小塊的1.2米高。
  • 奇石碑:一塊古石碑只刻七個「殺」字!上任者第一件事「祭碑」
    有一本書叫《庸庵筆記》,作者是晚清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名字叫薛福成。這本書記載了一個故事,名字叫《殺字碑》:四川成都府署中有殺字碑,連書七個殺字,別無他字,相傳張獻忠手筆。很多人認為這塊石碑一聽就是假的,不存在,還真不是!這還這個石碑是真實存在的!1949年,有一個作家,叫田聞,在一次採訪中特別鄭重地提到「殺字碑文」,由於碑文刻有「七個殺字」,所以,也被稱為「七殺碑」,這塊碑一直保存到成都解放初。
  • 明朝真有一位「零零發」 馬伯庸專欄
    而且幾乎每一個穿越者,都會利用後世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在古代社會創下一番事業。這個風潮太流行了,以至於我們審視史書的時候,有時候會懷疑很多古人其實就是從未來穿越回去的。比如說王莽,他雖然號稱是復古主義者,但其所作所為,已經遠遠超出一個古代奸臣或篡位者的想像,思維比同時代的人大大超前。比如他試圖搞土改,打算把土地私有改國有,實現均田制。
  • 諸葛亮陵墓下一塊石碑,上面刻有12個字,竟預言了千年後的事
    關於諸葛亮的傳說,歷史上從來沒有斷過,諸葛亮已經作為忠臣的代表,智慧的化身被後人敬仰,如今全國各地有許多武侯祠,都是為了紀念諸葛亮修建的,其中當屬成都的武侯祠影響力最大。
  • 紂王為妲己建的摘星臺竟然真有,比幹也在這剖心,現已成祭祀地
    今天就來看看這摘星臺。淇縣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朝歌」指的就是這裡,朝歌是古代商的重要城池之一,有據可查的三、四個商國君居於此。內有殷朝六七聖賢君故都碑、陳婆造心經浮圖、麒麟壁、無耳朵獅子、扯淡碑、三仁祠、朝歌成語苑、淇河詩苑、林堅臺等景點50餘處,有魏、唐造像碑數件,是研究古代歷史和雕刻藝術的實物資料。
  • 河南有個摘心臺,此人曾在此被帝王剖心,遊客:看到楹聯想哭
    河南是一個旅遊大省,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每個地方都有很多歷史遺蹟,這些古代遺址、遺蹟,給當地發展旅遊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歷史文化支撐。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地方就有很多歷史遺蹟,淇縣位於河南省的北部,古稱朝歌,曾經是殷末四代帝都和衛國的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