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真有人穿越?考古發現一明朝石碑,碑上刻著:扯淡,再不來了

2020-12-24 天天讀詩詞

所謂「事生如事死」,中國從來是一個重視喪葬的國家,而作為墳墓的門面——墓碑也就極其講究了。除了雕龍畫鳳之外,墓碑上最最重要的,自然是碑文了。

通常碑文上都會刻上死者大名,並且大致記載其家世譜系,以及死者在生前所作的功績,以此讓後人悼念緬懷,敬仰紀念先輩之榮光。可偏偏就有人要幹特立獨行之事,在河南淇縣就有一塊墓碑,碑上大刻——「扯淡,再不來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曲折經歷說起來,這「扯淡碑」在進入河南淇縣摘星臺公園之前,其實並非是一個怎麼神秘的東西,當地人其實一直知道這塊碑的存在,就在縣外八角樓邊,但當地人卻並未怎麼重視。後來直奉戰爭開始,人們就更加無暇去管這塊碑了。

而神奇之處就在於,「扯淡碑」所在的淇縣一直都飽經戰火,但經過了直奉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大戰爭之後,1948年的時候連八角樓都被國軍拆了修成了炮臺,唯獨這「扯淡碑」卻一直完好無損。

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好些石碑都被用來當成建築材料,紛紛壘到了水渠、水庫之中,在蠻力運輸之下,好些石碑都因此或多或少受到了毀損,但扯淡碑卻依然完整。

60年代的時候,淇縣又開始建設農機公司,地點正是八角樓附近,但人們雖然沒太重視扯淡碑,但還是把它保存了下來,安靜地立在了農機公司之內。

70年代主張破四舊,而作為老物件兒的扯淡碑也被人推倒了,但依然沒有受損,而是靜靜地躺在了農機公司的井臺上,雜草生起之後,扯淡碑變得隱蔽了許多,就這樣逃過了那個混亂的年代。

直到改革開放之後,各地的旅遊事業都開始蓬勃發展,這時候才有老人想起來,在當年八角樓那兒還有一塊古碑。於是,在老人的指引下,扯淡碑在1984年時,就被遷移進了摘心臺公園之中,幾十年風風雨雨過去,淇縣大部分石碑都已經破損毀壞,偏偏就扯淡碑安然無恙,這個經歷也實在是神奇了!

穿越者?但這些經歷並非是扯淡碑聞名的原因,最大的原因還是源於扯淡碑上醒目的六個大字——扯淡,再不來了。這怎麼聽怎麼像是現代人的用語,如果它的周圍沒有文物標識,估計大部分人都會將這塊碑當成是現代人的惡作劇。

但經過考古學家的專業鑑定之後,證實此碑源出於明代,已經是一塊近300年的古碑了。而且碑文上還有更多有趣的字,比如碑上陽面正中大題「泰極仙翁脫骨處」,聽起來就像是修仙小說裡的稱號一般。

而且碑文上還有一句大致交代了老人的生平——「生不言壽莫考其紀或曰一十有二紀卒曰然四空門人清琴棋書畫抱病老人立」,大概的意思就是說一個老人活到了144歲但還是覺得人生無趣然後立下此碑。

但一個古代人要活到144歲也實在太過驚人了。因此,很多網友就戲稱,這怕不是現代修仙者好不容易穿越到了古代之後,發現古代根本不如想像中的好玩,到了晚年在後悔之下就乾脆寫了個「扯淡,再不來了」以表示自己的憤慨吧?

扯淡碑來歷但顯然這只是網友的調侃,作為專業的考古學者還是得秉持著專業的態度來研究這塊石碑的來由。而目前已經出現了最主要的三種假說:

一者是說,此碑乃明朝沐氏之碑。自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後,崇禎皇帝就吊死於煤山,而沐氏為了躲避追殺, 因此逃往河南淇縣雲夢山中以圖東山再起,結果一活就到了144歲還是沒能得償所願,因此以「扯淡」二字概括了自己的人生。而這個假說是目前最受認可的。

此外還有比較「野」的,一個說法是說當年崇禎皇帝其實沒有在煤山吊死,而是詐死之後到了淇縣隱居,這就解釋為什麼立碑者敢用「泰極」二字了,畢竟能夠安泰享福至極的只有皇帝。

還有說扯淡碑是戲劇《一捧雪》中提到的沐懷古所立之碑,但這個說法雖有根據,但卻是三種說法中最奇偏的了。但無論如何,扯淡碑都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能夠直接地讓我們了解古代的風俗人情,畢竟「扯淡」二字實在太過玩味了!

相關焦點

  • 古代真有穿越者?考古發現一明代石碑,上書6字:扯淡,再不來了
    王莽所建「新朝」僅15年國祚,傳1帝,然而因其推行的制度十分「超前」,讓現代人疑心此人是穿越者,改天下田為王田,禁止王田買賣,禁止奴隸買賣,重視科技手段,發明遊標卡尺,召見飛行器巧匠......種種所為都讓網友們調侃其具備現代人思想,姑且不論王莽是否真穿越,相比之下,考古發現的文物更使人合理懷疑。
  • 穿越者真不是傳說?河南有一明代石碑,碑文刻著:扯淡,再不來了
    像尋秦記,主角項少龍便是穿越回兩千多年前的戰國,尋找秦始皇,特別扯的是劇中的嬴政還是個假冒產品。這種穿越過去搞事業的還是比較少的,後續的穿越劇大多是穿越回去展開一段轟轟烈烈的戀情,比如說穿越時空的愛戀、宮、步步驚心等等。但歷史上究竟有沒有人穿越回去過沒有人知道,這些均是想像、虛構出來的。不過歷史上還真有人被懷疑穿越過,那就是彭加木和王莽這兩人,彭加木失蹤。
  • 河南發現一塊明朝石碑,碑上刻著一行字,寫著:扯淡,再不來了
    然而,幾百年前明朝傳下來的一塊石碑上刻著非常明顯的字:「胡說,它不會再來了」,這是非常實際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河南省祁縣翟興臺公園是著名的風景區。在公園中,沒有什麼比「狗屁紀念碑」更有名的了。墓碑高178釐米,寬86釐米,內側18釐米。
  • 世上真有穿越者?明朝石碑現身名山,上面赫然寫著:扯淡再不來了
    有塊明朝石碑現身於名山,上面赫然寫著:"再不來了"與"扯淡"這幾個字樣。先不提"再不來了"這話蘊含的含義,就光光是看"扯淡"這兩個字,人們都紛紛覺得,這詞語十分帶有很濃的現代色彩。這麼明顯,特點鮮明的現代詞語,竟然會出現在明朝末年的石碑之上。那這是否可以表明真的有穿越者的存在,並且是由現代穿越到了明朝末年,在石碑之上刻下了這樣的字樣。"再不來了"這4個字,好像也呼籲了穿越者的身份。大家猜測,有可能是穿越者滿懷希望的從現代穿越到明朝末年,但卻只感覺真實的明朝不符合他所幻想中的樣子,於是失望的留下了,"再不來了"這樣的話語。
  • 河南出現一塊神秘石碑,疑是穿越者的留言碑,石碑上刻字「扯淡」
    看過這部電視劇的朋友對現代人穿越古代的事件並不陌生,但由於穿越時空的現象違反了自然規律,很多人認定「穿越」是現代人從無到有想像出來的一種偽科學事件!然而,明末河南發現的一塊石碑卻讓人們不禁要問:世界上有沒有穿越人?他是誰?石碑上的文字讓人困惑。明代石碑發現於河南省祁縣。它是明末的「太極仙碑」。
  • 歷史上真的沒有穿越者嗎?這塊石碑告訴你,這世界上真的有人穿越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一下,在明朝的時候遺留下疑似穿越者的證據。這就是著名的「泰極仙翁碑」,因為碑上面有非常明顯的扯淡兩個字,也被人們稱為「扯淡碑。」這塊石碑上面寫著「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鬼神不欺貧,有人問我修行法只在虛靈自然間。」
  • 中國歷史上未解之謎,史上最「扯淡」的穿越者是何人?
    那麼穿越是否真的存在呢?今天我們要說的事件,似乎讓「穿越」再次成為大眾討論的熱詞,那就是河南發現「扯淡碑」,疑似穿越者所留。扯淡碑扯淡碑,是相傳為明代的一塊墓碑。碑首橫刻「再不來了」4個字,碑正中豎刻「泰極仙翁脫骨處」7個大字,而「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別明顯,因此民間稱其為「扯淡碑」。
  • 奇石碑:一塊古石碑只刻七個「殺」字!上任者第一件事「祭碑」
    每知府到任,必祭碑一次,否則必受奇禍。很多人認為這塊石碑一聽就是假的,不存在,還真不是!這還這個石碑是真實存在的!1949年,有一個作家,叫田聞,在一次採訪中特別鄭重地提到「殺字碑文」,由於碑文刻有「七個殺字」,所以,也被稱為「七殺碑」,這塊碑一直保存到成都解放初。
  • 岐山發現一通明朝廷議奏章碑
    二三裡資訊寶雞 2020-06-23 11:28:45周公廟發現一通明朝廷議奏章碑楊慧敏劉劍峰文章字數:1115 文章瀏覽數:0  岐山縣在建設周公廟勤廉教育基地過程中,在對周公廟破損較為嚴重的館藏碑刻文物進行清理保護期間
  • 黑石碑現身地球?在沙漠發現一個3.6米高的金屬碑,不知來歷
    近日這裡的野生動物部門的工作人員在乘坐直升機清點羊群的時候,無意中在一個山谷中發現了明亮的發光物體。這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於是他們將直升機降落後,進入山谷進行調查。發現了一個長度約3.6米高的明亮色金屬碑,上面沒有任何標記。而且金屬碑的底部牢牢的插在地上,因此這塊金屬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有人將這個金屬刻意安置在這裡的。
  • 黑石碑現身地球?沙漠發現一個高3.6米的金屬碑,來歷不明
    此前,美國發現一顆黑石碑現身地球?沙漠發現一個高3.6米的金屬碑,卻來歷不明。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明亮色的金屬碑,約有3.6米高,整個金屬碑沒有任何記號,底部牢牢地插在地表下面,直直地,不像是從天而降的東西。而且,這個金屬碑周身光滑,在荒無人煙的地區,就這麼直立的插著,很是讓人疑惑。 金屬碑來歷 沒有人知道這個金屬碑的來歷,沒人知道什麼時候它就立在此地,一切都很未知。
  • 河北遷安明萬曆年間發現的長城石碑
    新華社石家莊7月30日電(記者高波)記者從河北省遷安市了解到,在該市徐流口段的長城上發現了一塊長102釐米、寬62釐米、厚13釐米的明代萬曆年間石碑。此碑是長城保護人李巡視時,在徐流口段長城北側第一座敵樓頂部發現的。這座紀念碑由青石製成,表面保存完好,文字清晰。
  • 陝西出土一唐將墓誌碑,因其上25字的罕見字體,成為國家一級文物
    要說歷史上的考古故事,有的可能還真的比盜墓故事還要曲折離奇。 1971年12月22號,在陝西的考古專家們就遇上了一件讓他們心潮澎湃的考古意外發現。
  • 5處讓你瞬間困惑的考古發現:西王母墓、齊天大聖墓、何仙姑墓
    齊天大聖,同樣是名著《西遊記》中的神話人物。不過據學者考證,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原型可能是玄奘西行時所收的西域胡僧。而在福建順昌的寶山主峰上,一座元末明初合葬墓中,還真的出現了齊天大聖和通天大聖的墓碑。明朝的吳承恩在創作《西遊記》時,為了突出人物個性,將齊天大聖和通天大聖合為了一人。圖為:齊天大聖和通天大聖合葬墓。
  • 韓國有一塊「中國」石碑, 只因上面刻了7個漢字, 讓韓國痛恨無比
    在韓國曾有一塊異乎尋常的石碑——「大清皇帝功德碑」,這塊碑上刻著的並非是韓國的文字,而是中國的漢字。
  • 為什麼建築工程奠基儀式上,要埋個石碑?這個石碑後來去哪兒了?
    為什麼建築工程奠基儀式上,要埋個石碑?這個石碑後來去哪兒了?在電視和網絡上經常看到某某工程舉行奠基儀式的新聞,工地上挖了個小坑,中間放置了一個寫有「奠基」二字的小石碑,周圍站了一圈有頭有臉的大人物,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個綁有紅綢布的鐵鍬,慢慢地向坑裡填土。
  • 霸州野外出土古代石碑!神秘面紗亟待揭開
    石碑、古墓、藏寶,這無疑是小說裡常見的故事。如果發現古代的精美石碑,就意味著此處有古墓存在,而古墓裡往往藏有人們夢寐以求的金銀財寶。最近在霸州村外,就有人發現了兩塊神秘石碑,一大一小,從上面的文字來看,是明朝崇禎六年立的。這兩塊石碑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讓我們一起往下看。據煎茶鋪鎮趙各莊的李先生(化名)說,12月4日早晨,我在村外溜達的時候,走在一處剛墊過土的地方,猛然發現土裡有兩塊石碑。大塊的有兩米來高,小塊的1.2米高。
  • 「海南考古七十年」 重現瓊島歷史文明脈絡
    12月22日,「海南稽古 南海鉤沉——海南考古七十年」展覽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通過海南歷年考古工作、海南田野考古以及南海水下考古三個部分共300餘件文物,展示了海南70年來的重大考古發現。  據海南省博物館館長陳江介紹,本次展出採取線下展覽和線上直播方式,分為三個部分:海南歷年考古工作、海南田野考古以及南海水下考古。他說,海南島居於中國南海,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島上陸地田野考古與海上水下考古大有可為,在這裡不僅有南島語族等國際性研究課題,還有「海上絲綢之路」「海上香料之路」等熱門研究課題。
  • 神秘碑歸來!英國驚現來歷不明三稜碑:底座是否為Made in China
    近日,據英國BBC新聞12月6日報導,英國懷特島海灘的一處陡峭的懸崖底部發現了來歷不明的神秘三稜碑。而後有科技愛好者前往現場探尋了解到,英國的這座三稜碑高2.5米,表面如同鏡子一樣光滑且反射光線。當地媒體報導稱,三稜碑旁沒有車轍印,也沒有人為破壞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