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有穿越者?考古發現一明代石碑,上書6字:扯淡,再不來了

2020-12-25 騰訊網

王莽所建「新朝」僅15年國祚,傳1帝,然而因其推行的制度十分「超前」,讓現代人疑心此人是穿越者,改天下田為王田,禁止王田買賣,禁止奴隸買賣,重視科技手段,發明遊標卡尺,召見飛行器巧匠......種種所為都讓網友們調侃其具備現代人思想,姑且不論王莽是否真穿越,相比之下,考古發現的文物更使人合理懷疑。

古代是否真有穿越者?這個問題不好說,但河南淇縣所存的一塊明代石碑「扯淡碑」卻經常被疑為某個現代人不小心穿越到明末後留下的證據,扯淡碑本名泰極仙翁碑,因為碑圓首上端書2個醒目大字「扯淡」而被戲稱為扯淡碑。

碑身透著許多古怪之處,既沒有立碑時間也沒有墓主人名姓,碑文內容更是遮遮掩掩,說一半藏一半,讓人猜測其與某位關鍵性歷史人物相關。除「扯淡」外,碑文上更有一行4個充滿現代人個性風格的文字「再不來了」,其餘文字更是跳脫不拘一格,不像古人所書倒像是現代網友塗鴉。

按照碑文上所有「明末甲申年」等信息可推測此碑歷經明、清、民國現代數百年,但其並未遭遇嚴重損毀,無論何時都得以保全,十分神奇,迄今修復前除下端斷掉一個「處」字之外其餘部分保存完好,原貌基本得以恢復,碑中央書豎字「泰極仙翁脫骨處」,顯示此碑為泰極仙翁所立。

泰極仙翁便是明末的一個修道之人,碑身記載此人生平信仰、人生態度,碑陰刻34字,正中是「為善最樂」,其意思應該是勸導世人向善;左右兩側有聯語,右邊為「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鬼神不欺貧」,左邊為「有人問我修行法,只在虛靈自然間」。

細品之下頗有幾分得道成仙者留下真言自我總結的意思,介紹自己來這世上走一遭,對得起所有人,翻譯成白話便是:沒有辜負上天也沒有辜負這世界上任何人,所作所為經得起鬼神的檢驗更經得起世人檢驗,你若問我修行的秘方,我只能告訴你天地大道輪轉,虛靈自然間便有「道」的存在。

該碑因「扯淡」而聞名遐邇,碑身共刻111字,正面刻77字,碑首「再不來了」,正中兩側為「扯淡」,扯字下有詳細介紹說明「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訪道雲夢修真/事跡已詳載甲申記矣/予等不敢再贅翁」,唯一可找到與泰極仙翁名姓有關的信息是「水木氏」,後人猜測仙翁是明代沐王府後人,或為徵南將軍沐天波,即明太祖朱元璋的義子沐英第十一世孫。

《明季南略卷之十二》記載沐天波卒於公元1661年,即清順治十八年,享年僅43歲,而泰極仙翁碑「淡」字下有「生不言壽/莫考其紀/或曰/一十有二紀/卒曰/然/四空門/人清/琴棋書畫/抱病老人立」,也就是說泰極仙翁活了144歲,且史書對其有記載但碑上不好明說,據此專家推測其要麼與明代沐王府相關,要麼與明代皇族相關。

或許沐王府後人對現實失望,遁入山中修道,放棄了恢復大明江山,臨終前為了避免被毀墓碑而隱去真實信息。但即使碑文內容可以猜測,這「扯淡,再不來了」還是透著一絲搞笑的意思,讓人懷疑是某位穿越者察覺古代生活不如想像中美好,留下遺言憤而表示「再不來了」。

相關焦點

  • 世上真有人穿越?考古發現一明朝石碑,碑上刻著:扯淡,再不來了
    可偏偏就有人要幹特立獨行之事,在河南淇縣就有一塊墓碑,碑上大刻——「扯淡,再不來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於是,在老人的指引下,扯淡碑在1984年時,就被遷移進了摘心臺公園之中,幾十年風風雨雨過去,淇縣大部分石碑都已經破損毀壞,偏偏就扯淡碑安然無恙,這個經歷也實在是神奇了!穿越者?
  • 穿越者真不是傳說?河南有一明代石碑,碑文刻著:扯淡,再不來了
    但歷史上究竟有沒有人穿越回去過沒有人知道,這些均是想像、虛構出來的。不過歷史上還真有人被懷疑穿越過,那就是彭加木和王莽這兩人,彭加木失蹤。而王莽的行事作風不太像封建的古人,腦洞大的現代人便將兩者聯繫起來,提出彭加木失蹤是穿越成王莽的說法。當然,這同樣只是猜測、想像,畢竟王莽同志也沒有留下過書信說自己不是古代人。不過八十年代出土的一塊碑倒是讓人不禁疑惑,到底有沒有穿越者?
  • 世上真有穿越者?明朝石碑現身名山,上面赫然寫著:扯淡再不來了
    而往往的這些舉措,其核心就帶著有西周時期,儒家思想禮教與"天下大同"的色彩。所以歸根結底,王莽並不是由現代穿越到漢朝的一名穿越者,而是土生土長的漢朝人。可人們對穿越這神秘色彩的詞語,依舊抱有極大的好奇與興趣,而就在一個石碑的發現後,就讓人們更加激起了,對穿越者是否存在的懷疑。
  • 中國歷史上未解之謎,史上最「扯淡」的穿越者是何人?
    今天我們要說的事件,似乎讓「穿越」再次成為大眾討論的熱詞,那就是河南發現「扯淡碑」,疑似穿越者所留。扯淡碑扯淡碑,是相傳為明代的一塊墓碑。碑首橫刻「再不來了」4個字,碑正中豎刻「泰極仙翁脫骨處」7個大字,而「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別明顯,因此民間稱其為「扯淡碑」。
  • 河南出現一塊神秘石碑,疑是穿越者的留言碑,石碑上刻字「扯淡」
    看過這部電視劇的朋友對現代人穿越古代的事件並不陌生,但由於穿越時空的現象違反了自然規律,很多人認定「穿越」是現代人從無到有想像出來的一種偽科學事件!然而,明末河南發現的一塊石碑卻讓人們不禁要問:世界上有沒有穿越人?他是誰?石碑上的文字讓人困惑。明代石碑發現於河南省祁縣。它是明末的「太極仙碑」。
  • 歷史上真的沒有穿越者嗎?這塊石碑告訴你,這世界上真的有人穿越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一下,在明朝的時候遺留下疑似穿越者的證據。這就是著名的「泰極仙翁碑」,因為碑上面有非常明顯的扯淡兩個字,也被人們稱為「扯淡碑。」這塊石碑上面寫著「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鬼神不欺貧,有人問我修行法只在虛靈自然間。」
  • 河南發現一塊明朝石碑,碑上刻著一行字,寫著:扯淡,再不來了
    然而,幾百年前明朝傳下來的一塊石碑上刻著非常明顯的字:「胡說,它不會再來了」,這是非常實際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河南省祁縣翟興臺公園是著名的風景區。在公園中,沒有什麼比「狗屁紀念碑」更有名的了。墓碑高178釐米,寬86釐米,內側18釐米。
  • 考古發現明代王子墓,餐館老闆娘:別動我祖先,她是隱藏的公主
    1996年的一天,福建泉州的一位考古工作者,在清泉山發現了一塊罕見的明代石碑,墓碑上刻有微笑的獅子紋案,這不像是中國人的墓碑。更驚人的發現是在後山,散落著幾十座明朝的墓葬,幾乎所有的墓碑都刻有「錫蘭使臣」四字。這可是一個很大的考古發現,因擔心明代墓群被盜,考古專家將發現的墓碑要遷走。就在這時,一個20多歲的餐館女老闆坐不住了。
  • 紂王為妲己建的摘星臺竟然真有,比幹也在這剖心,現已成祭祀地
    今天就來看看這摘星臺。淇縣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朝歌」指的就是這裡,朝歌是古代商的重要城池之一,有據可查的三、四個商國君居於此。內有殷朝六七聖賢君故都碑、陳婆造心經浮圖、麒麟壁、無耳朵獅子、扯淡碑、三仁祠、朝歌成語苑、淇河詩苑、林堅臺等景點50餘處,有魏、唐造像碑數件,是研究古代歷史和雕刻藝術的實物資料。
  • 樂東一農民挖樹坑撿到西漢官印!來聽聽海南考古的故事
    由此,考古工作者豐富了對海南古代文化的認識,保護了一批重要的古代遺址,相關研究者發表了一批重要的考古報告,為以後的更大規模的考古工作開展奠定了基礎。 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海南正式建省辦經濟特區,文物考古工作得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相關機構單位相繼建立,專業隊伍不斷擴大,有組織考古工作有序展開。由此,海南考古邁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 霸州野外出土古代石碑!神秘面紗亟待揭開
    點擊上方藍字「霸州123」關注我們拍下身邊大小事,發到123後臺爆料
  • 穿越者能造福社會?《有藥》告訴你答案,在古代造車見過嗎
    其實大多數穿越者都是去開後宮的,真能造福社會的很少,老白能想到的也就《小書痴》和《超人高中生》,不過最近老白髮現一部國漫裡的穿越者竟能造福社會,這部國漫名叫——《有藥》在說起這部國漫之前,先淺談下其畫風,以往國漫也就兩種風格,要麼2D,要麼就是3D,但《有藥》採用的是三渲二風格,也就是3D轉2D
  • 北京這些古蹟是怎樣被發現的?古人原來這樣考古
    近日,圓明園澹泊寧靜皇家稻田的考古發現引起了世人關注。通過現代考古方法,可以研究歷史遺蹟,探尋古人生活。眾所周知,中國現代考古學是從西方傳入的,但在擁有眾多古蹟的北京,古人也曾有過一些類似現代考古技術、方法、手段、理念的活動。翻檢讀之,甚是有趣。傳拓技法與登高俯視考古中常用到傳拓技法,用於拓石刻文物文字、銅器紋飾等,這一方法至少已有千年歷史。
  • 河北遷安明萬曆年間發現的長城石碑
    新華社石家莊7月30日電(記者高波)記者從河北省遷安市了解到,在該市徐流口段的長城上發現了一塊長102釐米、寬62釐米、厚13釐米的明代萬曆年間石碑。此碑是長城保護人李巡視時,在徐流口段長城北側第一座敵樓頂部發現的。這座紀念碑由青石製成,表面保存完好,文字清晰。
  • 古代這悍將,兵敗撤退發現石碑上三字,說:天要亡我啊,一頭撞死
    在古代的戰場上,很多擁有英雄氣節的將士,都會戰死沙場,不會苟且偷生,對於宋朝時期的楊家將,個個都是忠肝義膽,對朝廷義不容辭。楊家的男兒居多,都成為包圍朝廷的重要武將,我們看過電視劇《楊門虎將》其中楊家軍所表現的那種氣節實在讓人們敬佩不已。
  • 考古發現:金手指國王原來被這個王國打敗
    年至公元前600年間,後來早已失落的古代王國。考古人員去年夏天在土耳其南部一個名為Türkmen-Karahöyük的地區工作的時候,一位當地農夫告訴他們,他在清理附近一條灌溉渠的時候,看到地上露出的一塊大石頭,上面有些奇怪的古文。研究者之一奧斯本(James Osborne)說:「我們立即趕到那裡,依舊能看到露出水面的石頭,我們跳了下去,那裡的水齊腰深。我們一下子就認出那是古文盧威語(Luwian),是青銅和鐵器時代這個地區使用的語言。」
  • 鄧艾偷渡陰平成功,發現一石碑刻有16字,直到死前才明白它的含義
    在諸葛亮生前,曾經談及蜀漢的防務事宜,其觀點獨特新奇,當時的蜀漢諸將皆認為蜀漢之防務之重在劍閣,獨獨諸葛亮認為蜀漢的防務之重,在於劍閣不假,而重中之重則在於陰平,並且在陰平一帶留下了一個石碑,上書「二火初興,有人越此;兩士爭衡,不久自死。」
  • 鄧艾偷渡陰平成功,發現有一石碑刻16字,直到死前才明白它的含義
    在諸葛亮生前,曾經談及蜀漢的防務事宜,其觀點獨特新奇,當時的蜀漢諸將皆認為蜀漢之防務之重在劍閣,獨獨諸葛亮認為蜀漢的防務之重,在於劍閣不假,而重中之重則在於陰平,並且在陰平一帶留下了一個石碑,上書「二火初興,有人越此;兩士爭衡,不久自死。」
  • 考古故事: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在其他十二陵的調查中,他們偶然發現定陵有塌陷漏洞,由此定陵成了最初上書發掘長陵計劃的試驗品。這其中還有一個插曲,主張保護文物的一方(鄭振鐸、夏鼐等人)其實選擇了一個更小的皇陵獻陵當做「試掘」目標,但是很快被否定了。
  • 四川德陽一工地發現明代石室墓 出土明代青花碗和穀倉罐
    旌陽區文管所供圖中新網德陽3月17日電 (記者 楊勇)記者17日從四川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近日德陽旌陽區一施工現場發現古墓,旌陽區文管所接到報告後,組織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查看,並對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對墓室等情況的清理和鑑定,確定為明代石室墓。一號墓室發現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