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看完後如鯁在喉,影片似乎沒有結尾,我理解導演的處理手法,因為它不可能有結尾,縱然生活無奈,但還要過下去,偷盜、家暴、被遺棄、出軌依然存在,有時自己深處其中,不過是佯裝看不到吧。
這部片子拍的很美,看似凌亂不堪的生活,閃爍著內在人性的亮點;看似無序的居家日常,卻有深厚的色彩美學原理。
《小偷家族》獲得了諸多電影節大獎,最佳影片的榮譽是為了喚醒更多人的思考,這種思考能有多少力量,至少觀眾隨同是枝裕和導演鏡頭,和他一起展開了對人類社會共象的剖析。
故事發生在日本東京繁華背景下的小角落裡。,這家人從各自艱難的生存空間走到一起,孤寡老人、棄嬰、父母離婚、家暴、殺人犯組成了一個家庭,他們白天外出各自覓食,夜晚歸巢,嘰嘰喳喳訴說著一天的趣聞。而這七拼八湊組成的人家,喜怒哀樂尤其多,天天為生活發愁,抱團取暖總歸好受些。
無論'父母'怎麼工作,這家依然入不敷出,日常生活用品就靠父子二人和後來不堪家暴離家出走的尤裡偷盜來完成。然而在家庭角色裡,他們每一個都是很稱職的,奶奶的慈祥、父母的關愛,如果沒有偷盜和前科,這個家庭堪稱理想,影片中每個人哪怕用最卑劣和極端的方式,也要保護其他的家人。
整部片子近60%的鏡頭是表現夜晚生活場景。當身陷無奈和荒謬,黑夜總是顯得很漫長。通片暗色背景正是沉悶生活的表達,視覺自然會集中在光照範圍,光影的對比與反差讓影片視覺效果平衡,讓觀眾暫時遠離自己的真實世界,去體會劇中人物起伏的命運。
利用光線在影片中穿梭的光影效果,讓我想到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的作品。倫勃朗創造了「光暗」藝術表現手法,以黑褐色或者土棕色為背景,光亮處表現畫作主題,有評論家稱讚倫勃朗『用黑暗繪就光明』。是枝裕和導演同樣用暗色背景表達一種態度,用光線強調影片的主要矛盾因素,也讓暗部弱化和消融次要因素,光線中的人物在深色映襯下極富動態,也可以說導演在用光線敘述故事。
小人物的生活通常因為貧困而不舍丟棄,東西堆砌雜亂無章。電影一方面要客觀表現這種生活的真實性,同時又要有觀影的視覺美感,傳達出潛在的積極向上的生活力量。如何快速找到這個平衡點,那就要依靠理性的色彩應用。
在歌德眼裡,色彩是人類心靈的震顫,色彩的情感效應在瞬間能給人留下記憶,同時它也肩負著刻畫劇中角色情感、補充畫面敘事效果的作用。 數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攝影獎的維託裡奧·斯託拉羅曾經說過:「色彩是電影語言的一部分,我們使用色彩表達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利用光與影象徵生與死的衝突一樣。」
作為優秀的導演,對每個畫面的構圖、色彩、構成元素等都很苛刻,在有限的空間裡保證故事的延續性和完整性。
電影從一開始父子倆進入超市,紅黃藍三原色組合同時進入我們的視覺,整部劇的色調就基本定了下來。紅黃藍貫穿影片始終,憂鬱安靜的藍色與勇敢且危險的紅色,或同時或分別出現在各種場景裡。就像張藝謀導演的《影》和《紅高粱》、維託裡奧·斯託拉羅的《現代啟示錄》《末代皇帝》,讓色彩藝術符號一同參與表演。
通常觀眾看電影只看故事情節,認為單把色彩拿出來說事似乎有些牽強,普通分觀眾從不會有意識地觀察所謂的色彩表現細節,但也沒有影響對劇情的理解。沒錯,色是為情服務,作為劇中出現的所有色彩點,都有它的象徵意義,只要它呈現協調狀態,帶來視覺流暢感,它會留存在潛意識裡,不會輕易跳出來,為我們理解矛盾發展脈絡起著作用。
就像右邊群眾甲身著軍綠色大衣,背著一個藍色包,當這個塊狀色彩出現在鏡頭裡,沒讓你的視覺走神,這就是色彩鏡頭語言,既有層次,又不突兀。橙黃色水果在畫面中帶來溫暖和成熟,這是暗示即將出場的媽媽。
除了整體的色調,畫面中每個細微的細節都被考慮和設計過了,建築工地、街景、垃圾箱、房頂等等。這對父子的服裝也在紅藍色組合裡不停變換,相互襯託。劇中的祥太聰明懂事,超出他年齡的成熟冷靜,很少笑,藍色色調總圍繞著他,讓我從心底升騰出一種無奈和憐惜之感,直到影片的後半部分有紫色出現。
為什麼要用紅藍黃作為影片的主色調?我想導演是用了表現主義核心的概念,所有的元素都要在色彩上形成衝突點,讓角色溫暖起來。
日本人對色彩高度敏感,用色也極為講究。媽媽信代是極為矛盾的角色,既有當母親的渴望,同時有被生活重壓下的自私和大膽,她的服裝用色隨著劇情的發展有變化,從開始的亮黃、紅黃藍格,到柔和淡雅的紅藍黃,表達了角色內心深處多層面的性格特徵。
此外,這部片子還有一個最大特點,鏡頭裡出現了電纜、門框、窗戶、牆體、建築、電線桿、樹木、橋墩等等大量直線條,又通過由這些線條組成了每個鏡頭裡紅、黑、藍、黃的色彩構成。
我想是枝導演或許是運用了同樣是荷蘭人藝術家蒙德裡安《紅、黃、藍》方格式概念來組合色彩。蒙德裡安崇尚直線帶來的美感,主張透過直線可以靜觀萬物內在的安寧,創造出普遍的秩序和均衡之美。多色彩出現在線條組成的空間裡,都能有自己美的歸屬。
即使是最雜亂的生活場景,所有出現的色彩元素的比例和關係都有據可循,看似隨意,卻是導演的高超之處。
這是一部耐人尋味的電影,每個機位、每個鏡頭都不浪費,所有選擇都是為了向觀眾傳達溫馨卻無奈的主題,家人一起看煙花,卻始終沒有看到,繁華盛景與他們無關,但絢爛熱烈藏在每個人心中,他們也曾在陽光下的大海裡歡樂雀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