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的《Antares》有聆聽門檻,非「知音」莫入

2021-02-18 三石一聲

今日推文約 2500 字

閱讀時長因人而異

吳亦凡,一個出道以來就被光環籠罩的名字。

直到這兩年,他接連不斷推出音樂作品,才漸漸被人聽到他心裡的聲音,還有對音樂的想法,以及執行能力,這次以 Kris Wu 之名,於北美重新出道後全球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吳亦凡——或是說 Kris Wu 的音樂有很多值得說道的地方。

於中國大多數聽眾審美體系而言,吳亦凡的首張個人專輯《Antares》是種「獨」一份的聽覺體驗。

華語體系下新人的首張專輯做派,會是把儘可能多的風格都嘗試展現,測試出受眾的喜好之後,再於第二張及之後的專輯加大「爆款」風格的劑量。

而在北美聽眾的音樂審美體系下,一張專輯就能看透一個音樂新人的風格定位在哪裡了。

吳亦凡和他的《Antares》正是確立他 Hip-Hop 與 Urban 音樂風向的一張作品,這是華語聽眾所熟悉的吳亦凡音樂語態,也是與北美聽眾交流起來令他們熟悉的音樂語感,而《Antares》紮實的創作和製作品質,更應該是打動當地音樂從業人員的一道重要程序,這使得《Antares》不只是一張粉絲狂歡吹爆的作品,甚至還「出圈」,值得業界討論。

如三石我之前在參加過《Antares》的試聽會後所言,《Antares》優在一整張專輯14首歌一同構築起的質感,吳亦凡全程參與創作和製作,把每首歌都排布成了這一整個音樂大作的1/14,歌曲與歌曲相互成全,密不可分。

《Antares》散布了大量的 Bounce 感在專輯裡,但從頭到尾很多處人聲空感的處理,卻不是 Bounce 節拍感的熱鬧氣氛,而令人聽出很深的孤獨感,這般對於節拍的運用是出人意料又事出有因的。

這種孤獨感如專輯名稱,吳亦凡「自擬」了一顆名為 Antares 的行星給自己,象徵他所屬向的天蠍座,更象徵他在茫茫銀河系的獨處;專輯之外,這種有可能的孤獨感依然存在,這樣的歌曲和歌迷接納度不一定全然能對上。

你很難在《Antares》中找到一首朗朗上口的 Ballad 歌。

即使是源自回憶兒時在廣州看窗外陰雨天而創作的《November Rain》,都在明朗的吉他和迷幻的 vocal 處理之間,給人聽到一種情緒面的氛圍感,主歌與副歌之間模糊的界限及 Hook 段的鋪墊,以另一種姿態的動人、悅耳又並不以機械化的創作結構給人留下了印象,其流暢度和層次感令我想起去年在北美爆款的 Khalid 和他的《Young Domb & Broke》,在專輯之前接連曝光了幾首很酷的 Hip-Hop 作品後,《November Rain》跟隨專輯曝光,是推出了吳亦凡創作因子中的孤獨浪漫一面。

新曝光的歌曲當中,還有一曲《Selfish》同樣令人感受到吳亦凡創作上的「自我」與「態度」。

不同於之前他在《悟》中玩節拍變奏的手法,《Selfish》在旋律上的 Loop 感打開了吳亦凡創作意識中的另一個層面,對於曲目 Selfish 的理解,這裡就不該是「自私」這樣的負面了,如歌詞所唱「This that new Yi Fan ya」——《Selfish》整曲的旋律線條多集中在中低音區,劃出的是一道吳亦凡做自己音樂的堅定,《Selfish》在堅持自我的層面意義,才是作品要表達的內核。

從單曲《Explore》開始,專輯後半段進入到情感明朗向的聽覺新空間中。

吳亦凡之前在先聽會上有講到「專輯後一半是想要偏向柔軟向的曲目排布」,考慮到前一半大概會吸引喜歡 Hip-Hop 的男生聽眾,所以這後一半,更多是針對女生聽眾的歌。

加之過往曝光過的單曲《Like That》、《Deserve》、《Hold Me Down》(中文版)及《悟》等作品,接連排布在了後面幾首的位置上,專輯從《Antares》、《November Rain》開頭的孤獨感,到中間《Selfish》、《天地》帶出的硬朗態度和自我宣言,再到這結尾 Part 的浪漫氣氛,14首歌排布出了不同層次感的音樂氛圍。

吳亦凡說他喜歡做歌再加些彩蛋進去,所以你聽《Explore》到後面的段落,在以為要結束的節拍漸弱的當口,突然又循環回一段 Melody,這就是吳亦凡寫歌玩出的「彩蛋」,是他在先聽會上特別提醒了大家要注意的「小把戲」。

《Hold Me Down》當中,吳亦凡亦是用中高音區的旋律曲線給聽者營造了仿似是「曬」到了加州陽光的暖意。

排布居中的《天地》甚至結合中西的旋律特色,重新架構了吳亦凡的音樂輪廓,聽覺空間因此變得比從前更開闊,更具拓展維度。

歌詞開始四句:

小時候的夢境裡

那時候的人們說

想要得到的太多

永遠找不到盡頭

吳亦凡的 Vocal 被處理出「空」感,高八度的旋律線設計,對應營造了夢囈的話語情景,再過度到主歌進來,旋律從高音區的夢境中「落地」到中音區的現實唱敘感,兩種 Vocal 、兩段旋律的不同處理方式,對比出是吳亦凡創作夢境與現實的虛擬交織。

正是這些在音樂創作上的想法與表達,吳亦凡依著自己的擅長、故事、設計,加上審美在線的音樂想法,形成了這一張作品。

從創作到演唱,吳亦凡「自我」到這般地步,發行了《Antares》專輯,除了想要打入北美市場,以音樂成為中西交流的橋梁,他還認準了要用這張專輯找尋「知音」的目的,所以壓根沒遷就更大眾的接納度。

吳亦凡追求的是純粹,是一個特定音樂領域內的認可,這一整張的 Melodic Rap 的內容,把很美國西海岸的 Hip-Hop 味道不斷不斷的用各種花樣呈現,之於 Hip-Hop 環境還未成熟的國內聽眾而言,這是冒險的作為,而之於美國市場的聽眾,這是一種用同語境下音樂語音去對話、比拼、闖蕩的勇氣和決絕。

專輯封面上有個小細節,是「家長指引」標識的加注(右下角處)。

吳亦凡從北美出發,除了在作品上唱出自我的音樂審美與特色,也遵循了當地的操作規範,新專輯分了 Explicit 版和 Clean 版兩個版本,以成人化的《Explore》、《Coupe》等幾首作品表達更寬泛的觀察視角。

但考慮到受眾還有未成年人,這樣貼心的版本劃分,可以把音樂的受眾推向更廣泛的聽眾年齡層,在更廣泛的聽眾當中,吳亦凡能找尋到的「知音」也將更多一些。

還沒看夠?你可能還感興趣的有:

論吳亦凡和他的《Like That》:國際化是個令人厭倦的詞彙

吳亦凡《6》:碰撞出高冷與熱血之間的真誠

又見李宗盛、李劍青,這次這一對「殊途同歸」的師徒二人跟我們聊了些什麼?

借李榮浩的《耳朵》我們聽到了什麼?

相關焦點

  • 吳亦凡《Antares》:我對音樂有自己的堅持!
    吳亦凡一直用行動詮釋夢想,努力走向國際,他表示,音樂無國界,他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連接東西方的橋梁。《天地》是吳亦凡首張專輯中公布的首支中文單曲,由吳亦凡本人包攬詞曲創作,這首歌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中國風,而是做了全新的調整和創新,將東西方元素做了一番大融合。此外,吳亦凡首次擔綱了歌曲MV導演,在音樂上進行了一次全新的突破。
  • 全民討論一個人的音樂水平,除了周杰倫,不就是吳亦凡嗎?
    慶幸華語樂壇有個周杰倫在的十幾年。華晨宇,名字很熟悉,他有什麼歌真不熟悉。大眾也說不出他的作品。我一開始不喜歡華晨宇因為歌太吵了,後來又聽了七重人格覺得有畫面了。本質都是不了解,甚至拒絕了解嘛。比知名度比唱功比歌曲數量不能算根本原因吧。周杰倫的爭議應該多是長輩和晚輩之間的審美所引發的,在年輕人裡面,周杰倫鮮有業務水平的爭議,最多也就倒嗓天王,江才郎盡這種話題。
  • 「雲知音」網絡公益鋼琴大賽啟動:零收費報名,無門檻參與
    8月8日,在華山醫院花園大廳內,2020全球「雲知音」網絡公益鋼琴大賽宣布正式啟動。截至目前,組委會已收到來自全國三十多個城市和地區的近四千名鋼琴愛好者報名。大賽報名截止時間為2020年9月10日,初評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9月18日,終評時間為9月19日至9月28日。
  • 【聆聽「大音」】無聲樂裡有大音
  • 吳亦凡首張專輯《Antares》,多元創作展音樂新態度
    吳亦凡歷經兩年的精心醞釀,創作出最能表達他內心的13首作品。歌詞內容真實呈現出自身成長、生活、理想、感悟、態度…各個層面沉澱後的心之所想。在曲風上,這張專輯選擇以Hip-Hop、Urban兩種音樂風格為主。Hip-Hop一直陪伴著吳亦凡的成長,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一種音樂形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表達,他也一直通過說唱傳遞自己的音樂力量。
  • 《時代我》我為什麼「不喜歡」這裡面的吳亦凡
    本人吳亦凡路人粉,不是純正的飯圈,但是平時他的動態尤其是歌曲都會留有關注。前前後後關注他也有三四年了,希望可以和大家講述一下對於吳亦凡這一集的感受。 第一次正式的看到這個人(之前只是耳聞或偶爾掃到圖片),是在管虎導演的《老炮兒》中。作為非第一男主,凡的表現可圈可點。
  • 吳亦凡首張專輯試聽會在京舉辦 《Antares》探索無限可能
    此後不論是個人先導EP《6》還是單曲,吳亦凡的音樂作品不斷刷新國內外各大數位音樂平臺銷量紀錄,登頂各大榜單冠軍寶位。今年5月18日,吳亦凡推出首張專輯的首支單曲《Like That》,這也是吳亦凡正式和環球音樂集團籤訂專屬音樂合約後推出的第一首音樂作品。
  •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道盡現實!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祖宗給我們的總結很深刻,寥寥數字,道盡了現實。為什麼人窮莫入眾?1.圈子不同別硬融人窮的時候,會被很多圈子排斥在外。2.玩不起就算你能夠躋身進去,別人的圈子有別人的玩法,做為一個窮人,很多很多都是你玩不起的,你在圈子裡只會顯得格格不入,只會讓人笑話,沒有人喜歡在圈子裡做一個異類。3.活成笑話掙著三千的月薪,混在月入三十萬的圈子裡,別人消遣的一瓶酒,可能就是你一個月的薪水,你沒法和大家一樣,你會把自己活成一個笑話,活成別人眼中的笑話,活成活脫脫的一個笑話。
  • 為什麼說「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原因很現實!
    今天介紹一句流傳甚廣的俗語——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這句話直指人性,看起來過於現實,但往往要經歷過人生的低谷,才能真正體會這句話的真諦。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這句話含義就是:當你貧窮的時候,要懂得安貧樂道,不要擠進別人的圈子中。當你人微言輕的時候,不要去勸說別人。這時候你說得再有道理,別人也聽不進去,自討沒趣。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
  • 金耀基:人間有知音
    今年七月,金耀基與香港中華書局合作,出版師友書信集,收錄他半世紀間與錢穆、朱光潛、費孝通、楊振寧、余光中和餘英時等文化名人及學者的通信超過兩百封,並配有描述及抒懷的文章,取名《人間有知音》。「在中國人的文化裡面,情感表達是含蓄的。」對於金耀基而言,寫信,是知己與知音之間「談情」的一種方式,很輕,很淡,卻靈犀一點,十足珍貴。
  • 老祖宗常說:「冷棺莫入村,熱孝莫入門」,究竟啥意思?
    而在眾多的民間風俗當中,其中不乏一些禁忌和講究,就比如這句民間俗話「冷棺莫入村,熱孝莫入門」,那麼這句俗話講的是什麼意思呢? 冷棺莫入村 在喪葬文化中,總少不了「棺材」的一席之地,這樣東西到了必要之時,是家家躲不開,人人少不了。
  • 伯牙鼓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寫給未來的知音趙海彤我未來的知音:你好!我們今日學習了《伯牙鼓琴》這篇文言文,知道了「知音」的含義。人們常說:「知音難求」。為此我非常渴望有一個知音,所以今天我寫下了這一封信給你。知音就是兩個人相互理解,一眼就能看出你心思的人,讓人有著安全與默契感。雖然我還沒有遇見你,但我有預感我們一定會在某個.地方遇見你,認識你,了解你。也許你將陪我度過每一次哭,每一次笑,在無數的夜晚有你相陪,在無盡的白晝盡情歡笑。
  • 周嵐專欄 都說知音難求,不如陪我喝杯酒
    流傳千年的故事,令世人豔羨的不是伯牙的超凡琴藝,而是他覓得一位聽得懂自己的知音。在智利,也有一位「伯牙」,不過他的聽眾不是子期,而是酒窖裡的葡萄酒。這位酒莊莊主蒙特斯先生相信,音樂有一種看不見觸不到,但品味得了的魔力,會令葡萄酒更加美妙。
  • 用一生,結交三百知音
    第二維度:熊三會攜手30位全國各地有多年生態種植經驗的大咖級農友,他們會按照往年的正常售價,給每位知音準備100元當季食材,總價值也是3000元。此類農藥生產的農作物,可定義為非無公害,即連最低級別的無公害標準都達不到。
  • 閱讀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閱讀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秋風漸涼,黑夜變長,轉眼之間,已經到了開學的日子。 人生匆匆,近四分之一的時間要在學校度過。 從咿呀學語到青春無敵,漫長的時間裡,我們必須知道讀書的意義。
  • 吳亦凡首張專輯《Antares》發行246個地區,引領華人音樂進入2.0全球化時代
    我們需要有像吳亦凡這樣有音樂實力、有融合東西方文化「野心」的頭部藝人,找出開拓海外市場的方式——只有這樣,華人音樂才能在海外真正站穩腳跟。
  • 明星的非主流造型,鄭爽清純,吳亦凡帥氣,看到周杰倫忍不住笑了
    當年明星的非主流造型,鄭爽清純,吳亦凡帥氣,看到周杰倫忍不住笑了非主流時期應該很多人都是經歷過的吧,自然也就知道在當時大部分人的髮型打扮都一樣,尤其是髮型,不管男生還是女生都留著長發和又厚又長的劉海。,所以當然她也就有過非主流的造型了。
  • 古琴故事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俞伯牙待風住雨停,站在船頭一看,只見月兒初升,掛在崖頂,月影沉碧,波瀾不驚,杜鵑啼鳴,更添幽靜,不禁觸動樂思,犯了琴癮。他便回艙開囊取琴,對著明月和浩蕩的江水彈撥起來。他一曲尚未彈完,突然琴弦斷了一根,船夫和琴僮從沉醉中醒來,突然見有個樵夫也立在船頭聽琴。  船夫掂著一把槳喝問:「黑夜上船為的哪般?」  那人答道:「小人打柴貪晚,被暴雨阻於此崖。
  • 吳亦凡:一個正面感受過《驚雷》威力的男人
    後採裡他說:「我不知道你可不可以稱它是rap,它可能只是像你在讀一個有韻腳的詩一樣」。不就是評價選手是Reader嗎?當年這個片段一晃而過,放在今天不說別人,Jony J肯定瘋狂點頭引為知音。一直覺得吳亦凡有種天賦的喜感,韓團時期他就擁有大量搞笑集錦,我常看來解悶,他的特點是從不刻意搞笑,一本正經卻有著獨特的笑點,從「大碗寬面」和「freestyle」可見一斑。吳亦凡笑點的首要來源是反差,擁有超乎尋常的自信和自戀(非貶義),實際行為卻略顯笨拙幼稚,用最小學生的方法裝最帥的逼。
  • 沒有年齡限制 2020全球「雲知音」網絡公益鋼琴大賽啟動
    圖說:2020全球「雲知音」網絡公益鋼琴大賽即日啟動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不論你年紀多大,不論你身處哪個國家哪個城市和地區,只要會彈奏鋼琴,用手機拍下自己的演奏視頻,就能參加一場「雲」鋼琴比賽。2020全球「雲知音」網絡公益鋼琴大賽即日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