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強權就是不講理?心理老師:強權比講道理有用

2020-12-21 我是零食少女

現在父母這一代的文化水平高了,摒棄了過去那一套「孩子不聽話就打」的做法,轉而努力做「民主」的父母,孩子做錯事了不打不罵,只給孩子講道理,凡事都跟孩子商量。

但是家長們又會面臨另一個問題:不論自己怎麼講,孩子就是不聽

於是有的家長忍不住,教育方式又回到了傳統的以打為主。

為什麼孩子聽不進去家長的話?是家長說的方式不對嗎?

其實不是,是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夠,沒能正確接收到你想要表達的意思。

兒童時期,大腦處於發育階段,短期記憶比較多,不能形成長期記憶,所以對事物沒有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什麼意思呢,拿大人來舉例,大人就很擅長長期記憶,看到沙發,看到餐桌,他會想起昨天沙發是什麼樣子,昨天餐桌是什麼樣子,甚至能想起這套沙發剛買回來的樣子,幾種情況一對比,大人就發現沙發套亂了,需要整理一下,餐桌髒了,需要擦一下,於是拿起抹布動手收拾。

但是孩子不會,孩子可能記不住昨天的事,即使有印象也很淺,過兩天就全忘了,所以家長籠統地對孩子說要講衛生,要注意家裡的環境,孩子可能就表現得不讓人滿意,因為孩子的記憶裡沒有對照,根本發現不了沙發亂了,餐桌髒了,他的眼裡只有眼前的玩具。

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自覺性,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而且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多一些」。

在孩子的能力不夠自己處理事情的時候,家長不要放權,在上學、吃藥、睡覺這種事情上,絕對不可以讓步。孩子不願意上學,生病了因為藥苦不想吃藥,因為貪玩不願意睡覺,家長在耳邊苦口婆心地勸說了半個小時仍然不起作用。

這時候,要表現出家長的權威,「我小時候也不願意上學,但是不上學就學不到知識,這事兒沒得商量」,「我知道這藥苦,但是不吃藥病就好不了,這藥必須吃」,「我也想你多玩一會兒,但是不睡覺你就得不到休息,現在必須睡」。

而在孩子乖乖聽話時,可以給一點獎勵來緩解,孩子的牴觸心理,上學時可以帶一包小零食,吃完藥可以吃一塊糖,睡前可以聽到睡前故事。

我可以對你溫柔,但是我的態度不會變。

而在強權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適度地放權,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最終達到讓孩子能明辨是非的目的。

相關焦點

  • 別再和孩子講道理了,吃力不討好,聰明的家長都在用強權教育
    有些家長可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孩子無法長期的接受講道理這種教育方式。 其實這裡家長重點需要明白,孩子因為年齡尚小,各種生活經驗、技能都是比較欠缺的,心理也是不成熟的,對於孩子來說,道理這個概念有點陌生,和孩子們講道理,他們很難完全明白道理的意思,可以說跟孩子講道理就是在浪費時間。
  • 德意志零年 | 強權語境下的戰後心理重建
    電影《德意志零年》作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品,用簡短的74分鐘介紹了戰後德國人民真實的生活狀態,藉助12歲的Edmund表現在現實既得利益面前,他如何一步步「墮落」,然後殺死自己的父親,影片看似在討論關於戰後國家重建的問題,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實則將這一切歸罪於法西斯主義的無聲暴力。
  • 忍辱負重,韜光養晦,否則為了所謂的真理而對抗強權,死得更慘
    今天有小人讒言,讓將軍與臣產生嫌疑,項羽說:這是沛公左司馬曹毋傷說的,不然我怎麼會這樣?項羽於是就留沛公飲酒,範增幾次用眼睛暗示項羽擊殺沛公,項羽沒有反應。範増起身外出對項莊說:君王為人心慈,你入帳舞劍,乘機擊沛公殺死他,不這樣的話你們不久就被俘了,項莊進帳祝酒說:軍中沒有可以取樂的請讓我舞劍,於是拔劍起舞,項伯也起舞總是用身體掩護沛公。
  • 新生「四不」教師之「不懼強權」
    不合法的規定,不合理的做法,他們不怕得罪領導,不怕招惹麻煩,提意見,不接受。他們中很多家境殷實,家有五鬥糧,當了孩子王,沒有經濟負擔,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甚至有些的父母還是當地名流,因為愛子心切,把子女留在身邊而當了教師。所以,這個群體在領導面前該幹嘛幹嘛,不會畏畏縮縮。
  • 跟一個不講理的人講道理,是你傻還是他傻
    跟一個不講理的人講道理,是你傻還是他傻朋友氣呼呼地跟我訴苦,說他剛剛遇到了一個蠻不講理的人,不守規矩騎電動車走反道,差一點就要撞到人,朋友跟他理論,對方竟然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就喜歡走反道,關你屁事。」
  • 《反叛的魯路修R2》服從強權與自由意志
    魯魯雖然一再勸解,試圖說服朱雀改變想法,但並未在這一點上對朱雀用geass,扭曲他的意志。而是從親友的角度,說出自己的期待「活下去」,是做事方法的糾正。 娜娜莉:魯魯發現自己要做的事情,並沒有違背娜娜莉的意志,才下了geass。娜娜莉掙扎著反抗,最終屈服在神之力下,甜美的笑著說「はい、おにーちゃん」 。
  • 怎麼處理胡攪蠻纏不講理的人?送你三招,讓對方心服口服!
    怎麼處理胡攪蠻纏不講理的人?送你三招,讓對方心服口服!其實最近網際網路上發生了一件大事,肖戰粉絲因為一篇文章把一整個寫作平臺的人都得罪了,我有個老家親戚,她什麼都沒做錯,因為平臺封了,她下崗了,她覺得很冤。
  • 人民網評: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不可阻擋
    不可忽視的一個基本事實是,這場戰爭發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那時國家百廢待興、百業待舉,中國人民無比渴望和平安寧,帝國主義侵略者卻將戰爭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我們必須不畏強暴、反抗強權。可以說,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民不允許列強把戰火燒到自己家門口,唯有以戰止戰、以武止戈,才能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 和平發展是歷史潮流,正義必定戰勝強權。
  • 法媒將蔡英文與世界四大領袖並列,臺駐法官員叫囂:臺灣是第五大強權
    對此,臺當局「駐法代表」吳志中自嗨歡呼,「把臺灣推向世界五大強權!」 對此,吳志中在臉書歡呼,「五大強權包含臺灣!蔡『總統』太強了!把臺灣推向世界五大強權!」 針對這次報導,有島內網友質疑,這又是民進黨當局的「大外宣」伎倆。今年上半年,海外媒體出現了許多關於抗疫和女性領導者類似的報導。把蔡英文和默克爾等人並例,吹捧蔡英文和臺灣的防疫。
  • 學生上網課辱罵老師八分鐘?小霸王是怎麼養成的?
    其次,他會這樣比較,我的父母這麼牛逼,都不敢教訓我,你憑什麼教訓我呢?他吼出的所有話語中充滿了一種強權思維:你有什麼資格!那麼,一個學習者又有什麼資格看不起老師,他的底氣在哪裡呢?他內心裡有對強權的崇拜,他認為他的老師並不是最強的學霸,也不是金錢和權力的擁有者,所以,他的老師沒有資格來教訓他。
  • papi醬上熱搜:冠姓權之爭,是對平等的追求,還是對強權的渴望?
    而放棄撫養權的原因,用該女子的話說,是因為「性別不同因而不願意單獨撫養孩子」,同時覺得自己「無法坦然面對有一天他也要佔據其他女性的資源與紅利。」有些極端的女性,生生把爭取男女平等變成了女性強權:可A(更有利於男方)可B(更有利於女方)的事情,必須B,不然就是不平等就是男權!因冠姓權而離婚以及papi醬孩子隨父姓引來的群嘲,就是赤裸裸的例子。
  • 《姜子牙》:太想講道理,忘記了怎麼講故事
    小細節最明顯的就是,讓觀眾知道了原來姜子牙個處女座,且有嚴重的強迫症。而且電影中一些出現的道路,也是儘量遵循著封神基礎設定的年代而來,例如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骨頭風鈴,就連最後天界降下來的那個斧,也是差不多當時的青銅器造型。
  • 西方呼籲購買澳產品,揚言不向中方強權低頭,卻被指身體比嘴誠實
    據俄塔斯社12月2日報導,近日瑞典、日本等8個國家的議員組成的聯盟呼籲聲援澳洲,希望本國民眾多購買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以反制東方大國對澳大利亞的強權,並表示不會向強權低頭。11月27日商務部表示,將對澳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進口商需要繳納107.1%到212.1%的保證金。澳貿易部長表示,該措施對澳葡萄酒行業將是災難。
  • 《詠春傳奇》熱拍 劉玉婷不做小妾不畏強權
    劇中除了元彪、葉童的精彩動作戲表演外,內地新人劉玉婷的出色演出得到了導演及製片人的一致好評,被譽為2012最有潛力的女星。劉玉婷不畏強權,命運自己掌握由「小李孝利」之稱的內地新星劉玉婷飾演的芝蘭是一位長相清秀可人、溫婉,但內心剛烈,不畏強權,做事決絕的人。
  • 聰明的父母,很少給孩子講道理!教你3招,改改孩子的壞脾氣
    能言善辯的黃老師一時語塞,講道理根本不通,完全勸不動孩子!  為什麼跟孩子講了那麼多道理,孩子還是不聽話?  這是因為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好。  大家都知道,人有左腦和右腦。  這意味著當我們想通過"講道理"教導一個幾歲的孩子正確的行為時,孩子缺乏自我理解能力,對道理很難有深刻的體會。
  • 紙面實力強大背後的「虛弱強權」
    在「歐洲第一陸軍」的虛名之下隱藏著的卻是一個「虛弱強權」。 法國再也不想捲入一場這樣的大戰,所以極力主在戰後張嚴厲處罰德國,要求限制德國軍備並且還要求德國承擔巨額戰爭賠款,一方面法國是希望憑此壓制德國,不讓德國再有實力捲土重來,而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可以通過從德國那裡得到戰爭賠款來彌補在自己戰爭中的遭到的損失。
  • 疼愛就是我不講理,你也讓我幾分
    這時L發言了,他說,女人就是要做做規矩,怎麼能讓?我跟我女朋友吵架的時候就算我有問題我也理直氣壯的不讓她,她現在規矩被我做的死死的,幾乎不吵不鬧,這個女人啊就是欠調教,不調教的話苦的可是男人。 看到這裡我只能呵呵了,據我所知L幾乎天天泡吧喝酒,朋友圈沒有一張女朋友的照片,還時常跟其他的女生互動點讚,儼然一副沒玩夠的樣子。
  • 著名反抗強權女性伊藤詩織起訴3名漫畫家 惡意誹謗不實言論
    不久之前轟動日本的著名反抗強權性侵的女記者伊藤詩織在對抗強勢大人物性侵案中獲勝引發世界熱議(本站報導),6月8日今天,伊藤詩織宣布將起訴當時在事件未明了期間,3名漫畫家惡意誹謗發表不實言論,要求賠償高達770萬日元精神損失費。
  • 堅韌不拔,不畏強權,持節不屈,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
    大家都知道他在遠離漢土的北海,就是現今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那裡放牧幾十年,在如此艱苦的環境裡,他還能抵抗住匈奴人的誘惑,保持著漢族的民族氣節,是多麼堅韌不拔。出使匈奴蘇武在年輕時,由於父親的關係,兄弟幾人都成為了皇帝的侍從。當時,皇帝經常出兵攻打匈奴,雙方互相派人試探,關係十分緊張。
  • 我不跟孩子講道理了,還是讓圖書幫我們講,比做嘮叨父母強!
    總是會有那麼一群大人,喜歡圍著孩子們,給他們不停地講道理。好像所有的爸媽都會跟孩子講道理。我也是如此,以前還跟三歲的兒子定過一個規矩:你講道理,爸爸就講道理,你如果胡鬧,那么爸爸也就不講道理了,會懲罰你。可是我發現,很多的時候,講道理幾乎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