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飛機後,好不容易等到餐車推到身邊,漂亮的空姐一邊貼心徵詢餐食選擇,一邊遞給你一個包裹著神秘鋁箔的餐盒,你滿心期待的剝開那層箔紙~
映入眼帘的卻是一盤無法分辨的食物:成坨的米飯,發脹的麵條,簡單粗暴的菜品……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但好像這點從沒體現在飛機餐上。
一直以來,飛機餐都飽受網友們詬病,相比之下,兩艙(頭等艙/商務艙)的餐食卻讓人好奇,空姐們端著託盤幾進幾出,具體吃的什麼是個迷。
兩艙機票是航空公司利潤的重要來源,這些乘客當然也有理由享受更好的服務,今天就來看看,兩艙和經濟艙餐食具體區別在哪。
經濟艙餐食的2個主要特點:單調、可選擇性少。
高空中人的胃口會變得敏感,一般飛機餐中高蛋白、油炸食物是被嚴格控制的,此外還要做到魚沒有刺,肉沒有骨頭,以免在飛行顛簸時乘客被噎住。
所以經濟艙餐食多以「雞肉飯」、「牛肉麵」為主,一個簡易套餐,提供雞肉、牛肉,飯、面這些大眾化食物。既不會花航空公司太多成本,又讓大部分旅客都能夠接受。
反觀面對付了更高票價、更尊貴的兩艙乘客,餐食就用心得多。儘管受高空條件限制,航空公司還是會花時間精力設法提供精美菜品。
兩艙餐食從前菜沙拉、到主菜、到甜點、湯都可以選擇,而且選項異常豐富,大都是由名廚精心製作。
泰航的皇家頭等艙客人有22種各具特色的自選餐品,美國航空則為不同國家的乘客定製特色菜單。漢莎航空特請有連續38年榮獲米其林三星的保羅·博古斯擔綱主廚,紐西蘭航空則有瑞克斯·摩根,他被評為紐西蘭「國家廚師」。
食 材 品 質 不 同
關於經濟艙的餐食,食材品質方面並無特別之處可說,票價放在那,也沒法提什麼品質要求,總之就是大眾的食材,大眾的味道,普通的飲料,塑料的餐盤、紙質杯子。
而兩艙餐食的品質則完全不同,拿日本航空公司來說,他們的兩艙餐食無論外包裝還是食材質量都相當講究,上餐會用一個2-3層精美的日式食盒裝食物,菜式有新鮮的刺身拼盤,煮物、天婦羅、醋物等,擺盤精美,很有會席級料理的儀式感。
兩艙不少餐具瓷器也都是名牌貨,塑料材質不上檯面,根本不會出現,他們上餐前一般都有餐布服務,給你的小桌板上鋪上潔白的餐布,讓用餐環境盡顯優雅。
除了菜品、食材的嚴格要求外,頭等艙和商務艙的用餐服務也是一個亮點。
乘客或許會因體質或宗教的關係對食物有特殊要求,有些航空公司飛機餐可以根據個人情況提前 24 小時定製,由世界頂級廚師設計的眾多菜式,從色拉到主菜在長長的LIST中自己選擇。特別飛機餐包括兒童餐、低鹽或低糖餐、素食餐、猶太教或回教餐等。
雖然了解了兩餐餐食的種種好處,但這些精緻餐品完美服務還是和大多數人不沾邊,從現實來講,寡淡無味的經濟艙飛機餐才是普通人的日常。
很多人在飛機上會先勉強墊墊肚子,堅持幾小時,美食什麼等落地再說。
為了的補償你的嘴巴和胃,讓你在落地之後精確地獲得美味指引,Travelzoo為旁友們找到了幾家堪為「米其林候選」的餐廳,在雲端無法享受的美味,從陸地找回來!
文 華 東 方
不同於大多數西餐廳以烤爐控制溫度,蟬聯《米其林指南 上海》推介榜單的「文華東方 58°扒房」堅持用木炭明火烹製食材,58°是炭火扒烤三或四分熟牛排的核心溫度。
在飛機上,哪怕頭等艙也只能吃再次加熱的餐食,而這裡的牛排,在58°精準的火候下被激發出獨特香味,完美拯救你在乘機時飽受摧殘的味蕾。
明火炭烤澳洲 M8+ 和牛!
「米其林餐盤」 文華東方58°扒房雙人晚宴-僅需688
點擊即可購買
Chez Maurice Bistro
滬上大名鼎鼎品嘗傳統法餐的好去處,主打純正法式家庭風味,自開業第一年便入選《2017上海米其林指南》,並在 2018 蟬聯。他家的主打菜豬肉凍被譽為法國的「餚肉」升級版,鹿肉塔塔口味清淡鮮嫩,讓人慾罷不能,法式烤春雞則是點睛之筆。
米其林推薦 Chez Maurice 經典 4 道式法餐
鹿肉/M3 牛排/澳帶
點擊即可購買
翡 翠 36
位於陸家嘴浦江之畔的浦東香格裡拉大酒店,翡翠 36 餐廳更置身於 36 層的雲霄之上。餐廳出自著名設計師 Adam D. Tihany 之手的華麗設計,完美融合了時尚及經典元素,配上美侖美奐的外灘及浦江美景,向來是城中高人氣食府之一。在最秀色可餐的浦江夜景裡,把「饕餮」二字進行到底!
¥588 浦東香格裡拉36層琉璃江景!
翡翠36 定製 5 道式晚宴 嘗M5和牛/鵝肝/蟹肉鮮蝦餅
點擊即可購買
迷 · 上 海
30年積累,以傳統本幫味道為靈魂的迷·上海餐廳,已經連續兩年獲得米其林一星餐廳殊榮,雖然低調隱於上海卓美亞喜馬拉雅酒店,但原汁原味的上海味仍吸引大批食客趨之若鶩。堅持本幫菜特色,巧妙運用西餐烹飪方法,為美食增添樂趣,美味程度絕不亞於雲端料理。
¥698 早秋蟹味!米其林一星!
卓美亞迷上海餐廳雙人蟹宴 節假通用
點擊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