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後的習俗整理,應該是最全面的了

2021-01-13 東北八字先生

東北每逢喪葬,窮富儀式不一。一般父母雙親近60歲時,兒女開始給老人置辦壽材(做棺木材料)、壽衣,準備後事,老人故後,由兄長、子女或近親為其剃頭、洗臉、手、腳,穿壽衣入殮(即將亡人抬棺木內,棺木蓋不蓋嚴),搭靈棚(一般為子午方向,即正南正北向)。入殮時,給亡人頭上蒙黃紙、黑布,頭上點長明燈,放5個饅頭,一碗倒頭飯(用小米做),碗裡插上用棉花纏頭的三根紅筷子(中間1根開光用,其他2根為合葬用),亡人左手拿打狗乾糧(白面小饅頭或餅),右手拿打狗鞭子。亡人斷氣後,其長子拿挑水扁擔,站在凳子上喊三聲「某某,走西南大路」,即「指明路」。之後掛幡、守靈,在亡人家大門上掛過頭紙(亡人年齡數外加2張,即天、地各1張),掛過頭紙亡人為男左女右,即亡人男掛大門左邊,亡人女掛大門右邊。守靈,即把亡人放入靈棚內,到出料前,重孝者(子女)身披麻衣和白孝帶、頭戴白布、臂戴黑紗,出殯前靈堂內始終不離人。一天早、午、晚飯前各燒紙燒香祭祀。子女孝帶,如父母一人先故,重孝白布帶為7尺布一半,即7尺布2個子女戴,一人一半。亡人孫子及其他晚輩為7尺白布每人戴三分之一,即7尺白布分3份,3個人戴。其白孝帶系扣,按亡人男左女右(不分戴孝男女)如亡人男人,子女戴白孝帶系扣自身左邊,是女人則系扣右邊,其兩孝帶頭不齊。如雙方父母都故,白孝帶可用8尺長,除白布孝帶兩頭系齊外,其他均同。亡人子女、子孫臂戴黑紗,同戴白孝帶均同,以亡人為準(男左女右),亡人的兒子、兒媳只戴黑紗,其孫子輩在黑紗邊縫一塊紅布條,曾孫子輩在黑紗邊縫一塊藍布條;玄孫子輩在黑紗邊縫一塊黃布條。未結婚的女婿,其嶽父或嶽母故,可在黑紗裡面戴一塊比黑紗布大一圈的紅布,稱「瞞孝」,即求女婿給戴孝,之後賞女婿錢(數量不限,可多可少)。

老人故後,請本地頭面人物帶領孝子,到各家報喪,見人無論輩份大小隨即磕頭替老人謝罪。並請道士或陰陽先生選墓地,看風水,擇日出靈下葬。守靈期間,孝子一天三遍去當地廟宇裡,拿一個水壺,裡面裝水和飯撒到廟四周,去時哭回來不哭,俗稱送「漿水」。這時,左鄰右舍及親朋好友前來弔孝致哀,弔孝時多數人拿黃紙,後來逐漸發展到拿錢以示哀悼。弔孝人先到靈棚前哭三聲,並給亡人三拜九叩,作揖磕頭。此時守孝子女均給弔孝人磕頭,俗稱「還頭」。守孝期間,亡人的兒子、兒媳及女兒忌洗臉、洗澡、孝子不穿鞋,不吃油,防亡人上雙合山、奈何橋路滑。

亡人在家停柩時間,一般均為3天,富貴人家停5天、7天或49天,也有停3年發哀,窮人則一切從簡。出靈前一天晚,除給亡人燒紙外,男燒紙馬,旨在死後高官司得做,駿馬好騎。女燒紙牛,旨在替亡人喝髒水,無論男女均燒紙制金童、玉女,說是到陰府給亡人放牛放馬。燒前,找一個亡人生前喜歡穿的上衣,披在牛或馬身上,給牛、馬以及金童、玉女開光後一併燒掉,牛、馬頭面朝西南方向,同時把亡人生前睡覺枕頭瓤子燒掉,俗稱「辭靈」。也有富貴人家,將牛、馬、金童、玉女、金山、銀山等拿到墓地,出靈當日燒或死後五期時燒。富貴人家,均停柩在屋裡。

出殯前,先把棺木抬到靈棚內,由道士或陰陽先生主持開光儀式,將亡人抬入棺木內,俗語稱「入殮」。拿出亡人嘴裡的壓口錢,打開拌腳絲後,長子或侄子為亡人開光,拿倒頭飯中間那根紅筷子,蘸白酒點擦亡人眼、鼻、嘴、耳、心、手、腳部,口念「開眼光看四方,開鼻光聞五香,開嘴光吃豬羊(回民說吃羊),開耳光聽八方,開心光高堂堂,開手光抓錢糧,開腳光上天堂」等咒語,祈禱來生福祿。之後,親朋好友再看看亡人後,蓋棺材天(即棺材蓋)釘3根長釘,孝子跪在靈前喊「某某躲釘」,俗稱「殺扣」。壽材(棺木)頭前貼一張用白紙書寫的名堂,即亡人姓名。通常一般為男人書寫「故顯考XXX之靈柩」,女人書寫「故顯妣XXX之靈柩」。

起靈前,長子頂「哀盆」,靈柩剛起動朝前走即摔喪盆,之後執靈幡前引路,家屬及親友哭送。抬靈柩亡人頭朝前,車拉靈柩亡人腳朝前。抬靈有16柩(4X4)、32槓(8X4)、64槓(16X4)之分,因亡人身份不同而異。中途不停柩,一氣抬到墓地,途中孝子在靈柩前走幾步回頭給抬靈人磕幾個孝子頭,一直磕到墓地。

棺至墓地,由陰陽先生主持下葬,墓穴內先打兩條土龍,撒上五穀雜糧,四角各墊一個饅頭,眾人用麻繩綁棺木緩緩放入墓穴內,亡人棺外頭部放好五穀糧囤、下水罐、長明燈。埋葬時把靈幡放在棺木上,先由長子把頭鍬土放在棺才蓋上,然後參加葬禮的親朋好友開始往上填土,直到把墳填好為止。下葬時禁忌把人腳印及影子下墓裡,認為是不吉之事。下葬之後,孝子的白孝帶全部拿掉,只戴黑紗。從墓地走時,參加葬禮的人每人吃一塊乾糧、喝一口白酒等,俗稱「不空嘴」。到家後,亡人家院子門口前放幾盆清水、毛巾、肥皂、乾糧、白酒等參加葬禮人員到家後洗手,吃口乾糧喝口酒之後才進屋裡。吃飯時,孝子給參加葬禮人員下跪磕3個孝子頭並敬酒,謝親友幫忙。

出靈後,立即拆掉靈棚,並由陰陽先生在亡人屋內打殃淨宅。打殃時屋內忌人,防被殃打,對人不吉利。之後,把亡人家門前懸掛的「過頭紙」拿到水溝或十字路口燒掉。棺木入土3日,孝子及親友到墓地填土上梁,俗稱「圓墳」。「燒七」以亡人故去當天算起,不以出靈下葬為準。一般均燒單,即頭期、三期、五期,其次燒百天和周年、三周年。頭期,即人死後第七天(以下均同),在亡人家中庭院內,用秫秸(即去掉穗的高梁杆)綁一個5磴和7磴的梯子,當晚星星出齊時,將梯子放在院內前牆下對煙囪處,放桌擺放供品,燒香燒紙祭祀亡人,之後把梯子燒掉。三期、五期、百天、周年、三周年均拿供品到墳上燒紙祭祀。燒五期與其他有區別,燒五期時由亡人女兒製作5盆紙花,到墳前先燒花,後燒紙。相傳閻王爺愛看花,拿花就走,不降罪亡人。孝子不過百天準剃頭,3年不貼紅對聯,第一年不貼對聯,第二年可貼黃紙對聯,第三年貼藍紙對聯。

相關焦點

  • 農村有人去世,要經過這些喪禮習俗!
    但是農村人傳統的思想觀念依然存在著,一個人過世後要走的程序也很繁瑣。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農村喪禮的流程有哪些。.中國人自古講究要讓死者,走得風光和安心。老人去世後村裡人都會來參加葬禮,對死者表示最大的尊重和哀悼。在人死後首先要檢查,死者的眼睛是不是閉上了。假如眼睛是半閉著的狀態,家屬就要把他的眼睛合上。這樣人死了後才能安心,才能不對此生留下遺憾。
  • 老人去世後,家屬串門有什麼習俗,如果是平輩去世又有什麼講究?
    有朋友問,說平輩人去世後,辦完喪事後,可不可以到別人家裡去串門,這期我就來講一下這個問題。平輩人去世家屬可不可以串門的問題,地方不同,習俗不同,家庭不同,情況不一樣。這種風俗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據說家裡有人長輩或平輩的人去世後,在一定的時間內到別人這裡去串門,會給別人家裡帶來晦氣。這種說法其實並沒有什麼根據,也許是一種心理作用,或者是古代守孝風俗的一種變相遺存。但是,不管你信不信,這種風俗在當今的中國民間部分地方,特別是農村還依然存在。
  • 人去世的七天內家屬應該做些什麼呢?
    雖說生而為人固有一死,但最難過的事情就是看著自己的家人離去,許多人甚至會在頭七的這天晚上擺放許多東西,只為了和家人再聚首。瀋陽陵園網小編先為您講解什麼是「頭七」,中國人的喪殯習俗,是根據死者去世的時間,再配合天幹地支計算出來的日子及時辰,習慣上大家都認為「頭七」指的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
  • 農村老人去世有什麼樣習俗?「三七」、「五七」、「一百天」嗎?
    農村老人去世有好多習俗,在甘肅定西通渭縣這種習俗是最隆重的,我見過好多地方的喪事,都沒有通渭的人情重。在通渭,老人去世後,就停在上房中,有棺材的人斷氣了就立馬裝進去,這種提前準備好的棺材通渭人口「活壽」。
  • 親人過世後為什麼有三年的習俗?
    親人過世後為什麼有三年的習俗?
  • 人去世後有蝴蝶飛來,是逝者靈魂回來了?
    有人說去世的親人會變成飛蛾回來看家人!在農村一直有這樣的傳說,在每逢佳節,過世的家人都會化成飛蛾回來看看(不限於飛蛾)。網友小蔡:曾經聽老人家說過,「人死後,靈魂會變成蝴蝶回來看望家人,小的時候覺得很無稽,人死了就是死了,還能變甚麼呢!?可是,當真正經歷過了以後,我情願相信!」我奶奶去世後的頭七還是幾七,忘了,我家裡飛進來一個奇怪的大飛蛾,有點毛茸茸的,不難看。
  • 農村人去世時穿壽衣,老祖宗留下民間習俗,現在年輕人還知道嗎?
    在我國農村人去世之後的喪葬習俗非常的講究,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的規矩,比如說在人去世的時候要穿壽衣,那麼各地在老人去世時穿壽衣有什麼講究呢?現在年輕人還知道嗎?下面我來說說我們當地的傳統喪葬習俗。首先在我們當地,老人去世的時候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必須有子孫後代在床前照料,或者是跪聽遺言,這在我們當地叫做送老。如果說子孫兒女在外遠遊無法趕回來送老的話,當地人經常講這樣的老人無福。所以當地有一句俗語叫做送老歸山方是兒。在老人去世之後,第1件事情就是由子孫後代幫忙洗澡淨身,然後穿上壽衣。
  • 親人去世後最忌諱的,每個人都應該知道!
    ,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四、報喪的禁忌治喪之家,要在大門上掛上白布、白紙,讓人們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並向堂親姻戚報喪,給在外地或海外親人發訊,子女聞訊奔喪。其中向姻戚報喪,尤要慎重。父母去世,確定了葬禮的日期後,孝子要去親戚家報喪。
  • 為何親人去世後要披麻戴孝?這一習俗是怎麼產生的呢?
    比如在我們國家的傳統禮節中,有些人過世後,親人都要披麻戴孝進行哀悼,還有就是關係越親近的,所穿的孝服就越厚。披麻戴孝源於傳統習俗中的喪服制度。早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就對這種五服制度的基本框架作了相對明確的規定。五服制就是根據血緣的親疏關係而規定的不同喪服,一共分為五種。包括齊衰、斬衰、小功、大功和緦麻。其服喪時間的長短,和喪服的紋理粗細等,也包括其製作,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並非封建迷信,有科學依據!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 並非封建迷信,有科學依據!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類的死亡是幾十年故事的消逝,死者去世後,一般要在靈堂裡停靈三天才能下葬。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出竅,會飛往各處找尋自己想念的人,想看的事物,會回顧自己的一生。因此,死亡並不是真正的告別,只有靈魂離開身體後的第三天才是。
  • 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冬至,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21日冬至,整理了一下關於中國南北方的一些不
  • 農村喪葬習俗:人離世後為何要停放3天,並非迷信而是古人的智慧
    所以人死之後要遵照喪禮,按部就班的為其舉行莊嚴、肅穆的葬禮,以表達生者對死者的敬愛之情。 農村有一項喪葬習俗,人離世後要停放3天,並非迷信其實有一定的道理,是古人的智慧之談。
  • 農村普遍的一個習俗,家長的長輩去世,需要小輩來「摔盆」
    前言:小輩為家中去世的長輩「摔盆」,是農村很普遍的一個習俗,在農村各地基本上都有保留。雖然形式存在差別,但在葬禮中都有這一重要環節。將孝盆弄碎的方式也不同,最常見的是摔碎,有些地方是用哭喪棒打碎,還有的用腳踩碎。而且摔的孝盆還要鑽眼兒,鑽眼的個數也不盡相同。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用火紙把臉蓋上?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但是參加過葬禮的人可能會注意到,有一項儀式至今還存在,那就是人去世後,要用火紙將其面部蓋上。這一儀式看似習以為常,但你考慮過這項傳統的由來嗎?據傳說,這一儀式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吳王夫差率軍滅掉越國,俘虜了越王勾踐。大臣伍子胥建議吳王直接殺掉勾踐以免夜長夢多。但是吳王沒有採納這條建議,反倒疏遠了伍子胥。後來的故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了,勾踐臥薪嘗膽,練就技藝,最終打敗吳國,一雪前恥。
  • 陝西小夥結婚前母親去世,他把葬禮和婚禮一起舉辦,這合習俗嗎?
    母親剛去世怎麼忍心辦婚禮? 這一派網友的觀點,大多認為「人死為大」。 母親剛剛去世,小夥子就急不可耐地辦婚禮,難免有「不孝」的嫌疑。 小夥子如果孝順,就應該恪守「守孝三年」的古訓,等三年以後再舉行婚禮。 02 贊同派:小夥子在喪禮當天結婚符合亡母的遺願,並無不妥。 這一派網友認為,如果小夥子的母親活著,也一定不願意因為自己的事情耽誤兒子的婚禮。
  • 清明節的由來及習俗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 土家人的喪葬習俗——「頭七」!
    1、自古中國喪葬習俗有:出殯日起三天原墳的習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擺供品、上香、踩院子、燒紙等程序。(骨灰盒在殯儀館存放的,只擺供品、上香、燒紙)。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燒一次紙,燒七次,過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為燒七(也叫:做七)。目前往往將做七改變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墳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現在只燒單數,燒大七)。
  • 父母還沒去世,就被子女送進墳墓,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習俗?
    但是古代偏偏有一種非常殘忍的習俗,在父母還沒去世的時候,就要被子女送進墳墓,和孝順的理念完全違背。那麼,當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習俗呢?我們一起往下看。這種殘忍的習俗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瓦罐墳。瓦罐墳,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形狀跟瓦罐類似的墳墓。這種墳不是給去世的人用的,而是給年長的老人用的。當老人年滿60歲的時候,子女就要將老人安置在這種墳墓當中了。
  • 李詠去世兩年,遺願曝光身背罵名?喪葬習俗還他清白
    2018年10月25日,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在美國去世,去世兩年後,李詠仍被網友抹黑,遭到了部分網友的痛罵,身背莫須有的罵名。李詠之所以葬在美國,而不是落葉歸根,則和喪葬習俗有關。李詠和妻子哈文都是信奉信奉伊斯蘭教,這一條在他的自傳中有提到過,而根據回族的喪葬習俗,除了實行土葬以外,就是速葬,有「三日必葬」的規定。
  • 【微普法】@所有人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你應該注意什麼?
    【微普法】@所有人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你應該注意什麼?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你應該注意什麼? 《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為打贏疫情阻擊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立法保障。《決定》規定了嚴厲懲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堪稱「史上最嚴」當然,廣大吃貨群眾最擔心的是禁食的界限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