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武漢志工在廣場上設置了知足站(環保分類)、感恩站(環保酵素)、善解站(大愛感恩科技介紹)。受邀而來的學生與居民在慈濟志工的帶領下,分成四組有序的參觀各個環節。
為了響應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所倡導的「低碳生活進小區」活動,慈濟志工受夷陵區政府之邀,前往平湖廣場進行環保倡導活動,這是繼去年(2013年)宜昌小區愛灑活動之後,慈濟志工第二次前往宜昌開展環保愛灑活動。
這次的環保愛灑活動,慈濟武漢志工在廣場上設置了知足站(環保分類)、感恩站(環保孝素)、善解站(大愛感恩科技介紹)。受邀而來的學生與居民在慈濟志工的帶領下,分成四組有序的參觀各個環節。
資源十分法問答學知識
遮陽棚裡擺著一張長桌子,桌子上放了一排綠色的小桶,桶的外壁分別貼著「瓶、瓶、罐、罐、紙、電、衣、三、五、其」,上面相應的位置掛著十分法的實例。
穿著統一制服的孩子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桌子面前,好奇地看著桌上的東西,慈濟志工張輝站在桌子後面,先問孩子們:「你們知道垃圾都去哪兒了?」孩子們有的說垃圾桶、有的說回收站、有的說燒了、有的說埋了……
孩子們回答完後,張輝給他們講解什麼是可回收垃圾,什麼是不可回收垃圾,十分法是怎麼做垃圾分類的。孩子們睜著大眼睛,認真地聽著,時不時還會提出問題。
慈濟志工姜華告訴孩子電子垃圾的危害、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以及紙類經過分類回收和沒有分類回收的不同,孩子們興趣十足的和姜華一問一答,開心又學到了知識。
做環保衛士地球更乾淨
善解站裡,孩子們聽到大愛感恩科技站鬱春蘭的介紹,全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我們以後要少喝塑料包裝的飲料,做環保衛士,從自己做起,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守護好我們的地球。」
「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七歲的劉星辰小朋友對慈濟志工劉敏描述「一個乾淨的地球」,令人印象尤為深刻,她說,「我要把這句話告訴班裡的小朋友,讓她們共同參與環保。」
武漢慈濟志工還末到場時,宜昌當地的志工已在感恩站裡,為居民們仔細講解酵素。前來諮詢的宜昌民眾,經過志工們的介紹,對酵素非常的感興趣。宜昌志工非常貼心,除了在現場有酵素製作外,也為大家淮備了小瓶酵素與大家結緣。
宜昌望江小區的工作人員趙麗華,去年9月份通過慈濟環保推廣活動中了解到酵素,回家後自己試著做了一批,試用後覺得非常實用。
之後在志工徐敏、邱潔的推動、小區領導的帶動下,趙麗華開始在小區大力推廣酵素,也成為小區酵素講解員。「很希望能把酵素推廣到更多的家庭,這是家用清潔的好幫手,也減少了拉圾的產量。」
廚餘做酵素好用多推廣
手語歌曲《幸福的臉》結束後,夷陵實驗中學七年級一班的胡宋楊,站在臺上和大家分享他學到的知識,「我覺得分類有很大的作用,回收垃圾可以循環利用,垃圾也可以用在不同的方面。」
個子小小、天真可愛的司書語是夷陵第三小學六年級一班的學生,她站在臺上大聲的告訴大家,「今天我知道了垃圾可以分為兩大類,還可以分為十小類,垃圾回收可以做很多東西,廚餘垃圾還可以做環保酵素。我們要給我們的地球一個乾淨的土地。」
楊曉玲是宜昌青蘋果柔力球隊的隊長,志工徐敏的媽媽曾送了她一瓶酵素。剛拿回家時,家人不相信酵素的功能。有一次,楊曉玲的家人嘗試著用酵素洗碗後,對酵素讚不絕口,他們立刻在家裡大批量製作酵素,楊曉玲也在柔力球隊中大力推廣,與隊友們結緣做好的酵素。現在球隊的隊員都在家裡製作酵素,也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們推廣。
「我是帶著媳婦和孫子來的,他們也一直堅持到現在,一起見證了慈濟師兄師姊們的活動。」楊曉玲說,來這裡之前,她覺得環保是別人的事,與她無關,但是今天來參加活動之後,「我才覺得環保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