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訊息:環保事 與每個人都有關

2021-01-18 手機鳳凰網

慈濟武漢志工在廣場上設置了知足站(環保分類)、感恩站(環保酵素)、善解站(大愛感恩科技介紹)。受邀而來的學生與居民在慈濟志工的帶領下,分成四組有序的參觀各個環節。

為了響應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所倡導的「低碳生活進小區」活動,慈濟志工受夷陵區政府之邀,前往平湖廣場進行環保倡導活動,這是繼去年(2013年)宜昌小區愛灑活動之後,慈濟志工第二次前往宜昌開展環保愛灑活動。

這次的環保愛灑活動,慈濟武漢志工在廣場上設置了知足站(環保分類)、感恩站(環保孝素)、善解站(大愛感恩科技介紹)。受邀而來的學生與居民在慈濟志工的帶領下,分成四組有序的參觀各個環節。

資源十分法問答學知識

遮陽棚裡擺著一張長桌子,桌子上放了一排綠色的小桶,桶的外壁分別貼著「瓶、瓶、罐、罐、紙、電、衣、三、五、其」,上面相應的位置掛著十分法的實例。

穿著統一制服的孩子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桌子面前,好奇地看著桌上的東西,慈濟志工張輝站在桌子後面,先問孩子們:「你們知道垃圾都去哪兒了?」孩子們有的說垃圾桶、有的說回收站、有的說燒了、有的說埋了……

孩子們回答完後,張輝給他們講解什麼是可回收垃圾,什麼是不可回收垃圾,十分法是怎麼做垃圾分類的。孩子們睜著大眼睛,認真地聽著,時不時還會提出問題。

慈濟志工姜華告訴孩子電子垃圾的危害、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以及紙類經過分類回收和沒有分類回收的不同,孩子們興趣十足的和姜華一問一答,開心又學到了知識。

做環保衛士地球更乾淨

善解站裡,孩子們聽到大愛感恩科技站鬱春蘭的介紹,全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我們以後要少喝塑料包裝的飲料,做環保衛士,從自己做起,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守護好我們的地球。」

「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七歲的劉星辰小朋友對慈濟志工劉敏描述「一個乾淨的地球」,令人印象尤為深刻,她說,「我要把這句話告訴班裡的小朋友,讓她們共同參與環保。」

武漢慈濟志工還末到場時,宜昌當地的志工已在感恩站裡,為居民們仔細講解酵素。前來諮詢的宜昌民眾,經過志工們的介紹,對酵素非常的感興趣。宜昌志工非常貼心,除了在現場有酵素製作外,也為大家淮備了小瓶酵素與大家結緣。

宜昌望江小區的工作人員趙麗華,去年9月份通過慈濟環保推廣活動中了解到酵素,回家後自己試著做了一批,試用後覺得非常實用。

之後在志工徐敏、邱潔的推動、小區領導的帶動下,趙麗華開始在小區大力推廣酵素,也成為小區酵素講解員。「很希望能把酵素推廣到更多的家庭,這是家用清潔的好幫手,也減少了拉圾的產量。」

廚餘做酵素好用多推廣

手語歌曲《幸福的臉》結束後,夷陵實驗中學七年級一班的胡宋楊,站在臺上和大家分享他學到的知識,「我覺得分類有很大的作用,回收垃圾可以循環利用,垃圾也可以用在不同的方面。」

個子小小、天真可愛的司書語是夷陵第三小學六年級一班的學生,她站在臺上大聲的告訴大家,「今天我知道了垃圾可以分為兩大類,還可以分為十小類,垃圾回收可以做很多東西,廚餘垃圾還可以做環保酵素。我們要給我們的地球一個乾淨的土地。」

楊曉玲是宜昌青蘋果柔力球隊的隊長,志工徐敏的媽媽曾送了她一瓶酵素。剛拿回家時,家人不相信酵素的功能。有一次,楊曉玲的家人嘗試著用酵素洗碗後,對酵素讚不絕口,他們立刻在家裡大批量製作酵素,楊曉玲也在柔力球隊中大力推廣,與隊友們結緣做好的酵素。現在球隊的隊員都在家裡製作酵素,也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們推廣。

「我是帶著媳婦和孫子來的,他們也一直堅持到現在,一起見證了慈濟師兄師姊們的活動。」楊曉玲說,來這裡之前,她覺得環保是別人的事,與她無關,但是今天來參加活動之後,「我才覺得環保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

相關焦點

  • 慈濟訊息:相約五省幸福洋溢泉州
    「環保的事,做就對了。」已過花甲之年的環保志工黃花明,做用心環保,希望身邊的人一起保護地球。(攝影者:丁美紅) 草根菩薩踏實付出 來自洋埭環保站七十四歲的李紅西菩薩坦言,自己也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一年前在志工賴金治的邀約下來到小區環保點參與環保分類,更加明了愛護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也認為這是責任也是使命,以前也不知道有這麼好的團隊,也不知道這麼多東西可以變廢為寶,還可以幫助人:「現在覺得加入慈濟還來得及,而且自己買了腳搭小三輪
  • 慈濟訊息:音符伴書畫 說唱話美善
    臺下會眾點下心燈,同唱《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搭配志工們的手語演繹,將慈濟人內心的立願志向,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發地王菩薩的願,願隨千手千眼觀世音,救濟世間事。(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攝影:劉曉強)臺下會眾點下心燈,同唱《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搭配志工們的手語演繹,將慈濟人內心的立願志向,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發地王菩薩的願,願隨千手千眼觀世音,救濟世間事。
  • 慈濟與佛教環保
    演講中獲熱烈掌聲,上人應機鼓勵聽眾:「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帶動慈濟環保起步。做環保、回收資源、淨化大地,就是惜資源、愛大地、護山林的大慈悲觀,也就是大乘佛法「修福德、增智慧」的主要內涵。對於在環保站做資源回收的環保志工,盛讚是「草根菩提」:「菩提」是覺悟的意思.環保志工是保護大地的菩薩,所以叫作「草根菩提」又說:我們的環保志工,看起來很不起眼,只是坐在那裡,把人家丟掉的東西撿回來分類,做什麼呢?
  • 大陸慈濟:上海千畝商業區垃圾圍城 志工倡民間環保
    後來李隆琳試著去與負責五金城日常管理的易智機電五金鋼材市場經營有限公司,討論由慈濟志工來帶動小區環保工作,獲得陳克彬總經理熱列迴響。陳克彬總經理表示,園區內的垃圾數量與日俱增,現在每天產生的垃圾有一百五十桶,2012年一整年的垃圾清運費用高達四十七萬元;他們一直苦於無法降低園區內垃圾量,現在慈濟志工願意來倡導環保,他們願意給慈濟志工最大的支持力度,通過雙方共同的努力,來改善園區環境。
  • 慈濟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 全球"高手"誓言守護地球
    慈濟基金會於2014年3月21日至23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辦全球「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志工分享環保經驗研習會現場佛教在線臺灣訊 「清淨在源頭,為後代留下乾淨的地球!」慈濟基金會於2014年3月21日至23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辦全球「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來自各地784位環保幹事分享環保救地球的經驗,人人發願,返國後將帶動更多環保「高手」。慈濟基金會自1991年推動環保工作,目前全球已有6557個環保據點,每天近10萬名環保志工投入。
  • 愛的力量——走進慈濟 感受大愛
    等待來臺灣參加營隊的人,一天多辛苦呀?不累嗎?可是我感覺她卻滿心歡喜,沒有累的感覺!瘦弱的身體卻很溫暖.這時我心裡有一種感動悄然而生!接下來的震撼 更讓我無以言表:     車子剛到酒店,還未下車,酒店的門口整齊的站著兩隊,穿著藍天白雲的衣服,唱著歌,歡迎我們,每個人臉上都是溫暖的笑容,師姐們拉著你,師兄們拎著你的行李,那種發自心裡的熱情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遇到!
  • 臺灣慈濟功德會的管理模式,值得學習!
    「救災現場就是道場」、「做就對了」、「走出空談和冥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前腳走,後腳放」„„ 當這些新鮮的修行理念,經由證嚴法師、透過慈濟功德會的具體行動傳播開來,臺灣人因此而生出驚喜,加入慈濟不僅可以拯救自己的心靈,同時還能拯救他人,信眾迅速從30人到幾百萬人。而讓人稱奇的是,加入慈濟的志工和義工,很多是基督徒和回教徒。
  • 慈濟是慈善組織,但未必是大陸需要的慈善組織
    是臺灣佛教在 1960 年代末期開始,出現一連串的「新佛教運動」,從太虛、印順以降,「人間佛教」都開始關注現實生活,包括星雲及其全球性佛光山教團的人間佛教運動、聖嚴及其法鼓山體系的心環保運動、傳道法師及其監獄布教與環保運動、淨耀法師及其反毒、青少關懷與受刑人生計劃等,其中最成功的就是慈濟。二.
  • 慈濟基金會簡介
    創立宗旨 慈濟是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予樂拔苦;秉持「誠、正、信、實」之精神,事理圓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萬蕊心蓮,同造愛的社會。祈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
  • 慈濟視頻:慈濟援建小學為重建募款 涓滴善心匯聚愛心
    慈濟在四川援建的前進小學,在這次的地震中,校舍通過考驗沒有受到損害,不過,學校裡的老師以及學生,知道蘆山地震對其他地區造成嚴重傷害,決定在校園裡發動募款,要慈濟協助災區重建,學生們省下零用錢雖然只是一塊、五塊,但是所有人點滴的愛心匯集成大愛。
  • 【寰宇慈濟】沒想到 素漢堡包這麼贊
    創新食譜 減碳護生救地球惠僑英文中學參與這次活動的是中一、中二學生和教職員,共有二百三十人。當志工將素漢堡分送到每間教室時,大家都很興奮。小心翼翼打開包裝紙,中一的賴俊良同學說:「這個漢堡很好吃,裡面都是蔬菜,完全沒有肉,非常健康。我最喜歡裡面的薯餅,又香又厚。」
  • 臺灣慈濟的志工模式
    要成為授證委員有比較嚴格的條件,要有正知正見、無不良嗜好、能抽出時間參與慈善等要求,還要擔任見習委員、培訓委員兩年以上;三是志工,也就是參與慈濟慈善活動、不領取薪酬的志願者,數量近二百萬人,志工還分為在醫院擔任服務工作的「醫院志工」,在環保站做垃圾分類回收的「環保志工」,關懷獨居老人的「敬老志工」,擔任清掃任務的「福田志工」,提供餐食服務的「香積志工」等。
  • 臺灣慈濟慈善種子在福鼎開花結果
    中新社寧德6月13日電 題:臺灣慈濟慈善種子在福鼎開花結果  作者 呂巧琴 葉茂  「叔叔、阿姨們每天都來看我,還送衣服給我,我長大後,也要和他們一樣關心、幫助周邊人,學會感恩。」因雙腿骨折、正在福建福鼎市醫院接受治療的13歲羅康,和中新社記者談起臺灣慈濟志工時,讚不絕口。
  • 慈濟歌曲 | 讀靜思語
    《靜思語》是證嚴法師融會體現佛法的珠璣,是慈濟人拳拳服膺的根源,是有緣者通往生命美善與希望的門窗。慈濟世界在證嚴法師慈悲呵護下,數十年來,一步一步地堅實茁壯;發展為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以及國際賑災、環保、小區志工、骨髓捐贈八大腳印,透過親手拔除眾生的苦痛,以善與大愛膚慰人間。
  • 【回顧】2017年海外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
    先生陳維文發願要成為人品典範,分享故事影響更多人。[攝影者:歐明達]「一個人做事成不了事,一群人做事會成就歷史。」來自海南島的陳惟文與鄭蝦美夫妻檔,環保精進研習後,娓娓道出他們的感動與收穫。一連三天在臺中分會進行的「2017年海外環保幹事精進研習會」, 6月15日舉行 圓緣。
  • 慈濟志工"鬼節"祈福 鬼月不再是恐怖月
    上人開示說,日日心中有善日日吉祥,人類有了慾念就有恐懼害怕,歸咎在這農曆七月鬼門開,不是地獄開鬼門,其實鬼門都是人在開,因為心中有邪念,我們應該轉惡為善。真正的普渡是要提倡普遍的愛心廣度眾生,要開闊的將佛法灑播在每個人的心中,「以功代金」減少二氧化碳汙染空氣,打開眼界心胸寬大,用虔誠的愛來領航,虔誠祈禱來帶動。短短六分鐘影片,希望人的觀念能由迷轉悟,得到正信正念。
  • 臺最大慈善組織慈濟陷輿論漩渦 因購土地被攻擊
    慈濟——臺灣最大的慈善組織,正陷入輿論漩渦。這塊被慈濟購買的土地,由於地處保護區的地質敏感帶,長期在臺北議而不決。當地居民和環保團體,與慈濟的長年爭論難分難解。此次爭端再上頭條,除了引發「口水戰」之外,也被視為為這個案件解決帶來轉機。  風波再起 釋昭慧、柯文哲隔空交戰  「慈濟內湖開發案」時至近日再起風波,是與柯文哲的一次採訪有關。
  • 如何評價臺灣慈濟功德會(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一進去,每個迎面而來的人,不管是作義工的師兄師姐,還是修行的比丘尼,見了你的面,都會合什問好。說的那句話,會叫你感動不已,每個人見面,都是一句:「你回來了?」我第一次去精舍,修行的師父介紹:功德會,精舍,和人文志業中心,三個地方,三個體系,彼此辦公室相鄰,可是連一支筆,一瓶漿糊,都不能混用。
  • 曲迦仁波切拜訪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慈濟人所推動的包括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項,統稱為「四大志業」;另投入骨髓捐贈、環境保護、小區志工、海外賑災,此八項同時推動,稱之為「一步八法印」。2017年8月15日下午,證嚴法師與仁波切一行進行了一場莊嚴而真誠的會晤,證嚴法師表達了對尼泊爾佛教事業的關切,仁波切也表達了對慈濟基金會的敬意,現場充滿慈悲而仁愛的氣氛。
  • 【大陸慈濟】佛事展 邀集一起做公益
    (攝影者:江文川)為期四天的湖北武漢佛事文化用品博覽會於1月11日圓滿落幕,靜思書軒以「靜思語」主題在武漢參展,來自江蘇、廣東、湖北、河南與臺灣總計五百零四人次的志工合和互協成就,以誠以情累積接待參觀來賓一萬零三十二人,三百八十七人填寫志工報名表,讓更多與會民眾了解慈濟,並啟發更多人的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