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最懂得》:奶奶做的飯菜最暖心

2020-11-18 新華網客戶端

 

 

《奶奶最懂得》

大米[英] 著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每個人的童年記憶中可能都曾吃過自己奶奶親手製作的飯菜吧,也許不是那麼精美甚至粗糙,但是一定溫暖的,不論走到哪裡、時間過去多久,那融入親情的美味肯定一輩子也不會忘掉。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的《奶奶最懂得》就是能勾起人們回憶,引發人們想念奶奶製作的那些食物最初的「原味」。

  《奶奶最懂得》由中國紀錄片導演、美食專欄作家陳曉卿傾情推薦,是英國年輕人大米的美食筆記。作者大米是出生在英國、在中國長大的主持人、美食圖書作家,書中不僅包含騰訊視頻熱播的同名紀錄片內容,還有更多有意思的拍攝幕後故事。人們可以跟著大米走進安徽、浙江、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福建、海南的鄉村,探尋風土民情、發現特色美食,特別是大米與當地村落16位奶奶以美食互動的真情特別打動人,更有奶奶們製作的傳統美食和大米製作菜品的詳盡製作方法,讓人不由得就聯想到自己的親人,以美食傳遞家的溫暖。

  《奶奶最懂得》是一本既好看又實用,而且有溫度的飲食文化類圖書。大米的語言風格細膩、有趣,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講述中國故事,不僅能挖掘出很多中華傳統菜的製作方法,甚至保護一些即將瀕臨失傳的烹飪技藝,更多的是將美食沒有國界、以美食傳遞人生智慧真實地詮釋出來,引起人們對美食、對傳統、對故鄉、對親情、對慰藉人們內心情感的共鳴。

相關焦點

  • 你喜歡的味道,奶奶最懂得
    而奶奶,或許是人群中那個最知味的人。 美食紀錄片《奶奶最懂得》就向我們展示了那些屬於奶奶們的獨特美食記憶、雲南共計8個地區,探訪了16位「最資深的美食家」——奶奶。
  • 一口樸素的家鄉味,是內心最深的感動——《奶奶最懂得》
    自開始做自媒體到現在,已有將近5個月的時間了,但發表的作品甚少。最近終於下定決心要把自媒體作為一份正事去做,方向當然就是本就喜愛的美食了,所以,由於疫情禁足在家這段時間除嘗試了各種食材的烹煮,也看了好一些美食方向的紀錄片,其中一部讓我覺得如獲珍寶,不僅展現了各地極具特色的傳統美食,還用大量的篇幅描繪了鄉村的自然風物,這部紀錄片就是由一位說著流利中文的英國人-大米主持的「奶奶最懂得」。
  • 西方視角在美食紀錄片的運用——以《奶奶最懂得》為例
    美食紀錄片《奶奶最懂得》左手握住失傳的菜譜這個載體,右手捕捉奶奶最動人的瞬間,期間用一個中文和粵語都說得很好的英國廚師兼導遊作為媒介,極大顛覆了觀眾的常規想像空間。作為主持人,他最喜歡的就是中國人民;對西方人來說,最能感人、最真實的中國故事,就是中國普通百姓的故事。 (一)地方土菜突顯獨立標籤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各地名菜已經被各級媒體做足了文章,主創試圖吸引更多中國年輕人甚至國外粉絲的眼球並非易事。唯有以小眾有特色,稀缺又悠久的地方土菜為抓手才有機會突圍。
  • 奶奶也許不懂什麼是紙尿褲 但她一定懂得愛你!
    帶寶寶時的趣事兒&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原來孩子奶奶不明白
  • 解讀豆瓣8.8分的走心美食節目——《奶奶最懂得》,是如何戳中淚點
    並且出了一系列的視頻,叫《奶奶最懂得》。最近,這系列的視頻走紅了,賺足了網友的淚點,並取得豆瓣8.8分的好成績。一夜之間又給我們帶來不少的感動,同時也收穫了網友的大量點讚。網友們紛紛表示,「一個走胃的節目,卻走心了「……他沒見過野竹筍,弄個麵皮能弄出一個大窟窿,看到村裡的屠夫殺豬,更是驚訝無比、不知所措……(像極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孩子)《奶奶最懂得》共8集,現在已經播出了5集。在8集裡,共有8個地方(安徽、浙江、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16位老奶奶,她們分別教大米做菜--最拿手的菜。
  • 紀錄片《奶奶最懂得》,帶你找尋平潭美食的最初記憶
    一日三餐,寒來暑往一雙雙筷子凝聚著中式家庭的脈脈溫情年關將近已經長大的你常點外賣的你外鄉奔波的你有多久沒有吃上家人親手做的一頓家常菜了?2019年,美食紀錄片《奶奶最懂得》播出。來自英國、深愛中國美食的主持人大米,走訪了中國浙江、安徽、雲南、四川、貴州、福建、廣西、海南共計8個地區,探訪了16位奶奶,將鏡頭拉回到奶奶的廚房,記錄食物最初的「原味」,喚醒那些記憶裡彌足珍貴的瞬間。
  • 別人家的奶奶!擁有275萬粉絲的陝西奶奶,用一碗麵成了網紅!
    當有人問你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相信有不少的人都會選擇,當然是家人親手做的飯菜。 在陝西省安康市的一個小村莊裡,孫子因為喜愛短視頻創作,經常會將奶奶做菜的視頻發布在抖音帳號上,很多人也就此喜歡上這位慈祥的奶奶,現在這個短視頻帳號的粉絲已經達到275萬人。
  • 奶奶那奮不顧身的愛情
    奶奶今年85歲,除了記性不太好,身體健康,耳聰目明,自己還在種菜,最喜歡我們孫輩回去看她,給她帶來各種各樣沒見過的小零食,喝著爺爺給她泡的茶,坐在搖椅上給我們講她以前的事,一遍又一遍。小時候的奶奶喜歡讀書、女紅,算是個頗有名氣的小才女,每天喜歡寫寫畫畫,這樣的日子隨著文革的出現戛然而止,打倒地主階級的口號響遍大江南北,奶奶由地主家的小姐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每天被拉出去批鬥做檢討,家裡被砸的亂七八糟,太爺爺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沒幾天就走了,辦喪事時有人來鬧,太奶奶當場撞棺,把沒經歷過風雨的奶奶嚇得暈了過去,醒來後看到太奶奶頭破血流地躺在地上
  • 奶奶,奶奶!
    此時奶奶六十一、二歲爺爺上有三個姐姐和三個哥哥,他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應該也是姚姓家族裡他那一代年齡最小的一個)。我的曾祖父是前清秀才,教過私塾,爺爺從小跟乃父上學,後來好像又上過滿洲國時期的國高,四九年前後當過老師,培養出好幾位大學生,也算是個文化人。
  • 《季春奶奶》讓我想起了天堂裡的奶奶
    這便是人生,我願意做你的夥伴。你就按照你的所願活下去好了,奶奶 願意給你做任何事」《季春奶奶》無意中看到這個韓國電影,被劇情深深吸引。韓國催淚電影,重細節重親情一如往常。季春奶奶,讓我想起了天堂裡的奶奶。一樣的慈祥一樣的堅定。
  • 記憶中奶奶做的薑母鴨
    「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是他最常嘮叨的一句話。自那之後就很少吃到奶奶做的薑母鴨,再後來八九歲時爺爺奶奶也相繼去了另一個世界,再也找不回那個獨有的薑母鴨味道,那個端著小鐵碗等著高壓鍋打開的期待,那個奶奶夾給我鴨腿的場景,那個餵爺爺吃鴨肉的爺孫樂,那個······再後來吃到薑母鴨就是媽媽煮的薑母鴨,好吃,但沒有奶奶的那個味道。人就是那麼一種奇怪的生物,當失去之後才懂得去珍惜。
  • 懷念母親做的飯菜
    總是在很多時候很懷念母親做的飯菜。說實話,母親做的飯菜並不好,不甜不鹹不辣,沒有什麼味道,很少加調料,孩子們都不喜歡吃奶奶做的飯菜,他們有時候寧可吃泡麵,但就是這種清淡讓我和妻子很喜歡。我最愛的還是母親做的糊塗面。
  • "最嫩奶奶"火了,抱孫子逛街被誤認是媽媽,網友:孩子缺爺爺嗎
    近日,「最嫩奶奶」橫空出世,抱著自己的孫子上街都被認成孩子的媽媽,看著這樣的容貌怎麼都與奶奶這個詞聯繫不到一起。人經過歲月的磨練,都會失去年輕時候的模樣,一個女人最重要的年紀也就幾年的時間,而做到奶奶的年紀還被認成媽媽的還真是不多見
  • 我和最親愛的奶奶
    從小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爸爸外出打工掙錢,媽媽又有病;奶奶的一生很辛苦,在她們那個年代沒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感情,都是經過別人介紹就結婚,那時候女人的地位也很低,家裡的農務得奶奶做,還得帶孩子,奶奶生了四個孩子,操持著這個家。
  • 《季春奶奶》:雖然你不是奶奶的慧智,但是奶奶願意為你做任何事
    奶奶願意為你做任何事,但是奶奶知道,你不是奶奶的慧智,而是奶奶的另一個孫女:恩珠!恩珠聽到消息,到處找奶奶,最後在慧智當年走丟的地方找到了奶奶,失了智的奶奶不知道自己腳上的鞋去了哪裡,但唯獨記得慧智,並對很像慧智的恩珠說:「現在哪兒也不去了,就在我身邊好不好?」鄰居們幫忙翻修了奶奶以前住的老房子,不久後,恩珠帶著奶奶搬了回來,開始細心的照顧奶奶。
  • 杜若,奶奶心上的花田
    杜若,是奶奶一生最愛的花,奶奶說,杜若、杜若,光聽這名字,就像一位詩人,優雅到了骨頭裡。白色的不起眼的小花,有清冷的氣韻,惹人愛喲。說出這樣話的奶奶,其實和舊社會窮苦人家的女兒一樣,是沒有讀過書的。讀書一事,也是起源於爺爺。  那會兒,剛剛有了掃盲班,爺爺便拉著奶奶去報了名。
  • 【好聲音】張書豪:我的奶奶是明星,但我只想做奶奶心中最閃亮的星!
    因為奶奶是老藝術家的關係,張書豪在很小時候就開始接觸音樂,六七歲的時候就參加了小天鵝藝術團合唱的訓練,讓他打好了一個很好的底子,本身自己又熱愛音樂熱愛唱歌,從高中開始就喜歡參加各類的比賽拿了許多的獎項去證明自己,所以家人和女朋友也就越來越支持他,讓他可以在音樂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很穩。在談到家人對他音樂的支持時,他表示他想要成為奶奶心目中最閃亮的那顆明星,這是對奶奶最好的回報。
  • 糟糕,奶奶的小貓又丟了:雙視角暖心童謠,帶給孩子豐富閱讀體驗
    故事內容《糟糕,奶奶的小貓又丟了》講述了奶奶與小貓路德的故事,一首充滿韻律、朗朗上口的童謠告訴我們奶奶在尋找又跑丟了的小貓路德,調皮的路德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蹤跡,最終它回到了奶奶的懷抱。奶奶沿著街道挨家挨戶找它,可是人們都說沒自己沒有見過路德。
  • 《季春奶奶》:愛最美好的樣子是救贖是包容
    在兩人點點滴滴的相處過程中,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親情的動人,更讓我們看到了愛最美好的樣子。,沒有親人,活在最黑暗的底層,如今奶奶對她呵護備至,那一次又一次無私的愛仿佛一雙無形的手拉著她一步步走向光明。她畫了一幅季春奶奶的畫像交給老師,受到連連誇讚。第三幅畫,慧智在老師的鼓勵下去參加美術大賽,畫了一幅畫名為告白,畫中,做海女的奶奶一左一右拉著兩個小女孩遊向光。那是她對奶奶最好的告白。愛給了慧智救贖,讓她從黑暗深處,逐漸走向光明,而這一切都源自於奶奶的愛。
  • 奶奶的姥姥
    富連成是京劇教育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科班,它培養了一大批京劇名角兒,侯喜瑞、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袁世海、譚元壽……就連大名鼎鼎的梅蘭芳、周信芳,也曾帶藝到富連成「進修」,因此富連成有「京劇大師搖籃」之美譽。奶奶宋喜珠的姥爺葉春善就是富連成科班的班主,怹用畢生心血來經營富連成,怹被後世稱為「戲曲界的蔡元培」。葉春善的夫人叫段承榮,也就是奶奶的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