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三次拜訪,稻盛和夫工作狂式人生有何魔力?

2020-12-24 懵懂的娛樂

馬雲三次造訪,任正非稱讚備至,稻盛和夫的工作狂生活有什麼神奇的?

在日本被稱為「經營四大聖徒」、「當代松下幸之助」,甚至民間被稱為「經營之神」的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兩度榮登世界500強,78歲重出江湖,拯救了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一年內扭虧。

假如說,成功與失敗都是磨礪,那麼,能讓馬雲親自登門三次,任正非也十分欽佩的稻盛和夫,能讓他堅持成功這麼多年的秘訣到底是什麼,究竟這位日本企業家有什麼神奇的力量?

稻盛和夫先生教你,改變普通家庭從心態上開始,就業不順,他也不過是普通人其實稻盛和夫也不過是普通家庭出身,身體也不太好,可謂命中注定。他的童年是在父親和母親為了養家奔走,走街串巷,出售家當以維持生計的普通家庭中度過的。儘管生活艱難,但家庭成員樂觀、勤勞、樸實的生活態度對稻盛和夫影響很大。時過境遷,時過境遷還是考不上自己心儀的大學,畢業後工作更是屢屢碰壁。最後,導師為當時的他找到了一份即將破產的陶瓷工廠的工作。

稻盛和夫:曾經對工作生活感到迷茫,靠歌聲排遣壓抑,終自救成經營神時,經濟大蕭條,他就職的這座陶瓷工廠瀕臨倒閉,但在當時,已是稀有之物。工廠有很多問題,比如工資肯定「準點」遲到,老闆不停的打人,周圍同事對公司非常不滿,遊行更是家常便飯。不僅是專業不對口,甚至連科研人員都只有他一個人,他的工作也存在著問題;而且,他的研究方向,更是走在當時十分先進的新型陶瓷材料的前列,根本就沒有「巨人肩膀」可走。

這樣,田夫和稻田就覺得,工作前路,生活前路,都很迷茫。黑夜甚至是清晨,在宿舍的河邊,經常會有一個鬼魂出現,唱著家鄉的歌——那就是稻盛和夫。這樣,他就可以表達出對生活的困惑和對生命的苦悶。

稻盛和夫辭職不成轉行不就,陷入深思。前方的道路暗淡了許多,到底怎樣才能改變這一現狀,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思維轉換:給積極的行動注入動力。

就算不能很快地愛上一份工作,但至少可以排除心中的消極情緒——『厭惡工作』。

他逐漸意識到,首先要擺脫自己對工作厭煩的態度,積極起來。

他就是這樣的一種積極的心態。他滿懷疑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把工作做好,開始對周圍的消極狀況,置之不理。由於研究資料缺乏,他把目光轉向了圖書館,那裡有大量的書籍。看到需要的材料,只能奮筆疾書,手抄下來,積累第一手的文字資料;他還常常到書店逛一逛,看到合適的書就咬牙買下來。新陶瓷領域完全沒有前人的經驗可借鑑,他自己一邊研究材料,一邊設計實驗流程,一邊兢兢業業地做實驗,通過不斷的對比找出問題,再進行理論梳理,修正,再反覆試驗,希望能有所收穫。

他的轉變被公司同事發現了。對於他的舉動,甚至是在晚上唱歌,他們都發出大聲的嘲笑。但即便是這樣,他也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只是致力於對改良材料和創新材料進行試驗。

最終收穫:「只要你盡最大的努力,就一定能得到上帝的啟示。」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積極的心態。或許是上蒼的眷顧,正如當初凱庫勒發現苯環的結構,在材料和研究材料匱乏的情況下,他終於研究出了新材料,而與此同時,他的身邊也聚集了一批優秀的研究人才,為他27歲創辦自己的陶瓷公司,奠定了非常深厚的技術和人脈基礎。

如果你盡最大努力達到某一程度,就能得到上帝的啟示。在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時,認為自己已經不行了,其實並不是結束,而是重新開始的開始。

稻盛和夫對我們的啟示

眾所周知,愛情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唯有熱愛工作,做事時時刻刻在心中燃起火種,才能更好地投入,認真,提高效率,獲得良性循環,從而更容易取得成功。從稻盛和夫先生的經歷中可以看出。即便生而平凡,即使本身資源不多,即使是非專業人士掌舵,但只要熱愛工作,就能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在自己的領域幹出成績。

事實上,在這個時代,對於每個人來說,遇到喜歡的工作,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即便遇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就職,經過長時間的磨練,往往會對工作失去熱情,「幹一行,『討厭一行』是大多數人的寫照。」但是,如果這個工作真的有前景並且值得為之奮鬥,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重新燃起對工作的熱情,成為合格的、「輕鬆」的「工作狂」,一步步為自己的生活搭起高樓?

老稻盛和夫的故事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從眼前開始,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不斷思考,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一個積極的循環,這樣就能更好地實現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更好地實現自己所期望的人生目標。

"輕鬆的工作狂"源於思維的轉變和良性循環。

事實上,工作的壓力更多的是源於對生活的迷茫,迷茫的時候才是最難的。如果工作能讓你得到快樂,或者肯定能讓你產生價值感,自豪感,那麼它就是一份讓你得到解放,並且值得為之奮鬥的工作。給予與回報成正比,一個輕鬆的工作狂,他的輕鬆體現在一種心靈的輕鬆,良性的心態能使工作獲得更輕鬆、更肯定的循環。

的確,生活不僅僅是工作,還要平衡家庭與生活。愛崗敬業,腳踏實地,能使工作效率提高,使你在工作中,得到愉悅,形成良性循環;同時,還能從中收穫思考。從而能提高工作效率,獲得成就感,使自己的勞動、生活、時間變得更有價值。

尾聲

這些令人驚嘆的偉大事業,實際上幾乎都是極其平凡的人兢業業、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結果。"與其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去喜歡已有的;與其追求幻想,不如愛上眼前的工作。"--稻盛和夫。

丟掉思想包袱,轉變心態。這可以讓你以更輕鬆、更積極的心態,在工作中找到快感,打開積極的循環,提高效率,贏得成功。

為了幫助企業家和普通人,稻盛和夫寫了很多書,其中最經典的三部曲是《幹法》、《活法》《心法》。這三本書分別從工作、人生和精神三個維度敘述了稻盛和夫的人生經歷和智慧。沒有雞湯,都是乾貨。

無論你是企業家還是普通人,這三本書都能給你啟迪,使你在生活和工作中避免走彎路,避免做無用的工作。

2020年下半年都快結束了,註定又是一個經濟寒冬。生活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意外。

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你的思維方式,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創造價值的人。只有這樣,你才能具備成功人士的思維,這套《幹法》《活法》《心法》就可以彌補你的思維短板。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人生的拐點或許就此展開

相關焦點

  • 馬雲3次親自去日本請教稻盛和夫:我能看到未來102年,但他更厲害
    如果提到中國成功的企業家,馬雲必在其列。馬雲曾三次上門拜訪,請教稻盛和夫如何經營管理。馬雲曾經說過:我十分敬仰稻盛先生。有許多事情我是近一兩年才想明白,可他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想到了。在阿里發展的關鍵節點,馬雲親自登門拜訪。成功不易複製,但是成功有跡可循。《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中就有關於稻盛和夫經營理念的記錄。
  • 稻盛和夫:當你覺得自己撐不下去的時候,往往才是成功的開始
    「白色瘟疫「下的絕望少年稻盛和夫12歲被鄰居傳染了肺結核,當時肺結核很難治,被人們說成是「百色瘟疫」,而患病的時候稻盛和夫恰逢考試落榜,承受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稻盛和夫幾乎快要崩潰,因此,當時的稻盛和夫內心始終在懷疑自己:「我快要死了吧?」
  • 日本稻盛和夫:他被奉為經營之聖,卻出家當和尚,馬雲曾三次請教
    日本稻盛和夫:他被奉為經營之聖,卻出家當和尚,馬雲曾三次請教1997年的一個傍晚,日本京都一位年近古稀的行腳僧疲憊的走在回寺院的路上,一位清潔工大嬸給了他一枚硬幣,師傅您累了去買個麵包吃,瞬間行腳僧感覺全身象被電擊一樣,眼淚譁地掉落,他就是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創建了兩個世界
  • 稻盛和夫:越無能的男人,越愛糾結這3件事,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稻盛和夫在日本被稱為「經營之聖」,甚至在全球稻盛和夫都是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的人,其中就包括阿里創始人馬雲、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等商界大咖,馬雲當年三次拜訪稻盛和夫,任正非每每提及稻盛和夫也自嘆不如,而喜歡稻盛和夫哲學理念的人,自發成立了63家「盛和塾」,學習稻盛和夫的哲學理念。
  • 稻盛和夫:越沒本事的人,越愛糾結3件事,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稻盛和夫:越沒本事的人,越愛糾結3件事,聰明人看破不說破中國家喻戶曉的企業家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阿里創始人馬雲,而日本家喻戶曉的企業家是稻盛和夫,巧合的是,任正非和馬雲有一個共同的學習榜樣,此人正是稻盛和夫。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一開口就說這3種話的人,切記不要深交
    當年馬雲就曾三次拜訪過馬雲,向稻盛和夫請教關於企業經營的問題,關於這次拜訪都讓二人受益匪淺。馬雲常常感慨道:「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和哲學思想令我敬佩不已」。當年有一次,有人慕名拜訪稻盛和夫,一見到稻盛和夫就說:「為什麼倒黴的總是我」,可是稻盛和夫發現從這次的交談當中發現這個來訴苦的人,其實也是一個「壞人」。人際交往當中,很多人都會遇到所謂的「壞人」,經常是剛開始沒有發現,交往多了才知道這種人不值得交往。
  • 稻盛和夫與妻子睡覺,仇富者用高音喇叭在屋外叫罵,他的反擊絕了
    」稻盛和夫被這位社長所感動,於是當場決定收購這家公司。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稻盛和夫的善舉不僅沒得到感謝還受到了攻擊。工廠的一些員工靠稻盛和夫保住了工作,但是他們覺得稻盛和夫既然這麼有錢,為什麼不能分給他們更多的利益。
  • 88歲稻盛和夫:越是無能的人,越愛做這3件事,不值得深交
    很多人不了解稻盛和夫是何許人也,但是大家一定認識任正非和馬雲,這個男人就是讓馬雲三次拜訪,任正非交口稱讚的日本經營之聖。他的一生智慧造福了很多人,國學大師季羨林誇他說,能做到經營家和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猶如鳳毛麟角,稻盛和夫是一個。稻盛和夫先生總結了一生的經驗智慧,著成書,希望給更多年輕人幫助,書中有一點令我印象深刻。稻盛和夫說: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做這3件事,不要深交。
  • 稻盛和夫:我活了88歲,一生所有的經驗總結起來,就是這4個字
    中國有句老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句話用在馬雲和稻盛和夫身上,再適合不過了。馬雲曾三次遠赴日本,拜訪稻盛和夫先生,向他請教經營管理企業的秘訣。稻盛和夫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四大經營之聖」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一位。
  • 稻盛和夫:人生的旅途沒有捷徑,只能自己用雙腳一步一步向前進
    如果你想成就一項偉大的事業,你必須每天努力工作,全身心地投入。——稻盛和夫年輕的時候,我們往往擁有夢想,夢想在人生中取得偉大的成就。我們應該鼓勵所有的年輕人都擁有這樣的夢想。然而,年輕人應該明白,如果他們想實現一個偉大的事業,就必須每天努力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不願努力,最遠大的目標不過是脫離現實的單純夢想。只有努力——只有毅力、持續和有意義的努力——才能實現有價值的目標。在人生的旅途中沒有捷徑,沒有輕輕鬆鬆就能一步登天的魔梯。只能用自己的雙腳一步接一步向前進。
  • 稻盛和夫的忠告:我60年的企業經驗總結起來,就這一句話
    有如此驚天之才的稻盛和夫當然不滿足於就此安享晚年,在已經是78歲的高齡的時候稻盛和夫又以一己之力拯救了一個即將破產的公司,不僅僅將這個公司拉回正道,還將公司送上了500強的地位。這個人的才華已經不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概括的了,也正是這樣一個人讓首富馬雲三次拜訪,又讓華為的掌舵人親口承認了自己不如稻盛和夫先生。
  •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若是工作不順心,我的五點建議可以嘗試下
    人生中有無數的選擇,我們會選擇無數的答案,最後成就了我們的人生。選擇不會永遠正確,而當我們因為一時的選擇而受傷,被現實打擊的幾近放棄。但相信小編,任何苦難,都能夠走出去。如何在逆境和風雨中做到有所成就,是所有人都會不斷思考的問題。尤其是那些沒有錢沒人有脈的人,如果不知道現今階段該如何走下一步,不如先從稻盛和夫的5句話做起。
  • 稻盛和夫:當你快熬不下去時,不妨去做3件事,助你重燃激情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他帶領著華為走向了世界;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他們都有相同的偶像就是來自於日本的稻盛和夫。稻盛和夫一直以來都被人稱為「經營之聖」,同時他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手握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家,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當年曾三次拜訪過稻盛和夫,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曾公開表達「面對稻盛和夫我是慚愧不如的」。現年已經8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曾說,當你熬不下去時,不妨去做3件事,助你重燃激情。
  • 稻盛和夫:越窮的人,越喜歡在這3個方面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
    稻盛和夫出生於日本鹿兒島,一個普通家庭,和我們很多人的小時候一樣,學習差,愛打架,但最終他卻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個有著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每個人都有著不平凡的力量,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敢於突破現在的局限。
  • 稻盛和夫:越窮的人,越愛在3個方面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
    縱觀國內外那些富人和企業家們,不乏歷經諸多苦難才創造出巨大財富的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從小家境貧困,前27年黴運纏身,但他依舊能創造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他是由窮到富的最典型代表,因此他最了解窮人與富人間的區別。那為什麼窮人怎麼努力都還是個窮人呢?
  • 稻盛和夫:思維決定人生,想要改變自己,從「心」開始改變
    天命,正是你內心深處的召喚和渴望,就是你的願望。除了願望利他,要想成功,還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行動。就如夏伯渝的珠峰夢。夏伯渝26歲那年,他第一次攀登珠峰,因為把睡袋讓給了隊友,自己的雙腳凍壞了。裝上了義肢後,他說:「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遭受什麼打擊,今生也要把五星紅旗插到珠峰頂上。」此後他陸續攀登3次,都以失敗告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稻盛和夫:人生並非是紙醉金迷的盛宴,而是精神世界的一場旅行
    當有人問「人為什麼來到這個世上」時,我毫不猶豫地、毫不誇耀地回答「是為了比出生時有一點點的進步,或者說是為了帶著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 ---- 稻盛和夫苦和難一定是你一生之中最大的一筆「巨款」。「玉不琢不成器,歸根到底玉只是一塊石頭,如果沒經歷打磨,誰知道內在有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可能轉眼就變成一塊在地上任人踩踏的墊腳石!」
  • 稻盛和夫晚上回家,路遇二十名飛車黨挑釁,他的反擊方式絕了
    馬雲曾三次登門拜訪他,任正非稱自己只有追隨他的份,海爾創始人張瑞敏稱,早點遇到稻盛和夫,海爾會發展得更快。雖然,如今稻盛和夫是功成名就的成功企業家,但他這一路上也遭遇了很多不順,甚至還多次死裡逃生。誰知道沒走多遠,就遇到了一群飛車黨過來挑釁,一共有二十餘人,看起來兇神惡煞的樣子,然而,員工們只是一群文弱書生,哪見過這種場面,都嚇得往後退,眼看對方越走越近時,稻盛和夫一下子站了出來,一手握著從酒屋拿出來的酒瓶子,一邊叫其他人拿起身邊可以用的「武器」,並大聲喊著:「我們大家一起戰鬥!
  • 41年前,稻盛和夫一招擊破美國制裁,任正非:學會了
    京瓷的成績讓美國眼紅嫉妒,於是美國就毫不講理地對日本進行了制裁,對使用美國技術的零部件和設備進行斷供藉此來制約京瓷的發展。面對美國的制裁,稻盛和夫並沒有屈服退縮,而是非常硬氣:要堂堂正正地賺錢!其實,稻盛和夫早就關注了京瓷的發展離不開美國的技術,他早就說過:「如果歐美國家不再向我們轉讓技術,我們該怎麼辦?
  • 稻盛和夫:當你覺得生活不順時,牢記這3點,未來會越過越好
    日本最知名的企業家,一個讓馬雲三次拜訪,讓任正非覺得自愧不如的企業大牛,手握兩個世界五百強,70多歲還讓日本首相親自請出山拯救瀕臨破產的日航。這樣一個讓所有人都讚不絕口的企業天才對於成功創業的感想卻極為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