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絲路大師——埃裡克·侯麥的人間四季

2020-10-09 西安網

  西安網訊(記者 黃敏)本屆絲路國際電影節的「絲路大師」單元中,除費德裡科·費裡尼之外,我們還將為大家展映另一位世界著名電影大師的四部經典作品——埃裡克·侯麥與他的「人間四季」。

  埃裡克·侯麥1920年出生於法國南錫,2010年逝世於法國巴黎,法國導演、編劇、製片人。今年,是他誕辰一百周年。侯麥在30歲那年,以短片《流氓日記》開始了自己的電影創作生涯,之後便成為各大國際電影節的常客,並在坎城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上屢次獲獎,被視為法國新浪潮的代表人物。  

  法國新浪潮代表人物

  侯麥的電影風格,在世界電影當中獨樹一幟。他的電影中沒有劇烈的動作、奇詭的情節,有的只是普通人之間的閒聊與辯論,而且話題往往是哲學與愛情。欣賞他的電影,就是接受一次話語的轟炸、思想的衝擊,既可以說是在看電影,也可以說是在讀文學。

  「人間四季」,即《春天的故事》、《冬天的故事》、《夏天的故事》、《秋天的故事》,每部中分別以一至二人為主人公,圍繞著他或她的生活,講述一段或幾段細膩的情感關係。想要概括侯麥的電影故事十分容易,但正如他自己所說:「Jene dis pas,je montre」(我不說,我呈現)。作為觀眾的我們,只需要進入到影片的情境中去用心感受,必然能夠體驗到其他影片無法給予的美。

  《春天的故事》:色彩中的萌動與思辨

  聚會上,讓娜結識了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為暫無去處的讓娜提供了住處。讓娜因此認識了娜塔莎的父親及其女友,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對話。娜塔莎因為討厭父親的女友,竭力撮合讓娜與父親,這令讓娜很不樂意,四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微妙……

  能夠創作文學作品的侯麥,不僅思辨能力令人稱奇,也十分注重畫面中的色彩搭配,其影片的選景和構圖都非常講究。本片中餐桌上討論康德的一場戲,已被影迷們津津樂道多年,色彩的運用也同樣值得稱道。在讓娜的幾處居所中,侯麥運用不同的顏色來體現人物的不同心境。大家不妨進入影院,來一場色彩的漫遊。

  《冬天的故事》:不一樣的神秘之作

  儘管講述的是「冬天」的故事,但本片在拍攝順序上卻是「人間四季」的第二部作品,曾獲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影片主要講述了年輕女子菲利茜與三名男性之間的愛情故事。菲利茜最初與夏洛相戀並生下一個孩子,然而兩人再未相見。後來,菲利茜與馬桑和路易分別產生戀情,並在二人之間徘徊不決,但她始終堅信自己會與夏洛再相見。影片的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利奧·博薩尼在一篇論述侯麥電影的文章中稱:「此片或許是侯麥最神秘的電影。它的神秘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其主角與典型的侯麥式主人公不同,她一開始就知道一個極其快樂的愛情。」的確,無論是在「四季」系列,還是侯麥的其他電影中,「愛情」雖然永遠被人們談論,但卻始終沒有被哪位擁有……

  《夏天的故事》:青春之歌

  本片與「人間四季」另三部的不同之處是終於從男性視點出發,且片中人物都是朝氣蓬勃的青年,洋溢著青春的荷爾蒙,與夏天的季節特徵形成了呼應。

  年輕的作曲家賈斯帕來到布列塔尼亞的海灘,說是為了與女友拉娜在此地相見,其實是為了尋找另外的情人。在這裡,他先後遇到了女服務員瑪戈和她的朋友蘇琳,兜兜轉轉,他與三位少女的緣分最終都沒能繼續下去……

  從道德上來說,賈斯帕的行為是應該被譴責的,但侯麥的意圖顯然不是要創作一部道德訓誡的故事,而是要探索男女關係之中的可能性,作為觀眾的我們,也應以這樣的視角欣賞這部充滿趣味的影片。

  《秋天的故事》:愛情的果實

  本片是「人間四季」系列的最後一部,曾在第5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中提名最佳影片,最終斬獲最佳編劇獎。

  葡萄園女主人瑪嘉莉已近中年卻沒有伴侶,兒子的女朋友蘿欣將自己的情人、也是自己的哲學老師艾蒂安介紹給了瑪嘉莉,瑪嘉莉的朋友伊莎貝拉則偷偷在報紙上刊登徵婚廣告,招來了熱拉爾。自己的生命中突然多出了兩個男人,這讓瑪嘉莉又高興又苦惱。在最後的葡萄園宴會中,她做出了最終的選擇……

  青年的蘿欣拒絕再與哲學老師繼續交往,而中年的瑪嘉莉最後也收穫了愛情。就像一朵鮮花,歷經艱辛和磨難後終於在秋天結成果實。侯麥以《秋天的故事》作為「人間四季」的終結,不像在暗示未來是冰封的寒冬,更像是要用一對終成眷屬的戀人來對前三個季節做出甜蜜的收尾。

編輯:楊婧

相關焦點

  • 絲路國際電影節致敬大師 經典影片開票幾分鐘售罄
    影城展映的眾多單元中,「絲路大師」系列尤為受到影迷關注。法國導演侯麥的代表作《春天的故事》《夏天的故事》《秋天的故事》和《冬天的故事》在盧米埃影城開票後幾分鐘內售罄。義大利導演費裡尼的代表作《八部半》在SKP影城銷售異常火爆。
  • 在影院中感受四季!侯麥「四季」系列8月在臺重映
    時長:01:52 來源:電影網 1905電影網訊 2020年是法國導演埃裡克
  • 埃裡克·侯麥:他的電影,是巴黎的香水
    人間侯麥,四季男女。關於侯麥,我們似乎總是知道的太少。他的電影裡有最繽紛的色彩,就像是印象派的一幅幅傑作,動靜之間吐納著世界的精巧。每次看侯麥的電影,都會驚訝於他對於色彩的運用是如此臻入化境。埃裡克 · 侯麥原名莫裡斯 · 舍熱,他的筆名是根據默片導演埃裡克 · 斯特勞亨的名字和小說家薩克斯 · 侯麥的姓氏組合而成。光是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電影和文學對於侯麥來說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影片具有極強文學性的原因。在成為電影導演之前,侯麥曾從事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文學創作。
  • 侯麥「人間四季」系列之《冬天的故事》
    1992年的作品,是「人間四季」系列中的第二部,在《春天的故事》之後上映。「人間四季」系列電影包含著侯麥對於四季的理解,每一部都精準地觸摸到了四季的痕跡,帶給觀眾圓滿的四季想像。看完侯麥的「人間四季」,就像是走過人生的四季——如獲新生的春日,浪漫大膽的夏日,葡萄豐收的秋日,暗藏希望的冬日。
  • 法國著名導演埃裡克·侯麥去世 享年89歲
    據法新社消息,法國著名導演埃裡克·侯麥於當地時間1月11日(周一)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89歲。法國著名導演埃裡克·侯麥去世。(資料圖)網易娛樂1月12日報導 據法新社消息,法國著名導演埃裡克·侯麥於當地時間1月11日(周一)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89歲。
  • 比利·懷爾德及埃裡克·侯麥作品在中國香港展映
    比利·懷爾德及埃裡克·侯麥作品在中國香港展映 1905電影網訊 2020年12月10日,香港電影節協會發燒友Cine Fan精選比利·懷爾德及埃裡克·侯麥兩位大師的經典作品,為2021
  • 北京電影節再推60部片單《女收藏家》致敬電影大師侯麥
    片單中既有像《黑客帝國》三部曲這樣的經典大片,也有電影大師侯麥的6部代表作,還有韓國導演奉俊昊的佳作《殺人回憶》,以及另外13部線上展映作品。加上此前公布的第一批33部,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已公布的展映影片達到93部。
  • 北京電影節再推60部片單《女收藏家》致敬電影大師侯麥
    片單中既有像《黑客帝國》三部曲這樣的經典大片,也有電影大師侯麥的6部代表作,還有韓國導演奉俊昊的佳作《殺人回憶》,以及另外13部線上展映作品。加上此前公布的第一批33部,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已公布的展映影片達到93部。《女收藏家》致敬電影大師侯麥「官方推薦」單元增加了6部新片,包括《柳樹》、《蛇天堂》、《文蘭俱樂部》、《真相與正義》、《波斯語課》、《命途狂奔》。
  • 現代電影中的新古典主義者 | 埃裡克·侯麥
    >結果,既沒獲得自由又失去了愛情《圓月映花都》和《綠光》是侯麥最受歡迎的影片兩部影片都巧妙地借自然現象作象徵物描述自然環境對人物情感及命運的深刻影響把社會和道德的論述引入到一種超自然的神秘境界1990在70歲高齡的時候侯麥開始了他的第三序列:「四季故事
  • 法國著名導演埃裡克-侯麥生平簡介
    埃裡克-侯麥(Eric Rohmer),1920年4月4日生於法國東部的南錫,原名讓-馬裡-莫裡斯·舍熱(Jean-Marie Maurice Scherer)。  在70歲高齡的時候,侯麥開始了他的第三序列:「四季故事」,這一序列以1990年的《春天的故事》開始,然後是《冬天的故事》(1992)、《夏天的故事》(1996)、最後結束在《秋天的故事》(1998)並達到了侯麥電影形式的頂峰,該片在美國被多家報刊評為當年十大最佳影片之一。「四季故事」繼續了侯麥對人類內心地圖的測繪,繼續了對人與人之間惱人遊戲的多樣性探索。
  • 【影視沙龍 本周放映】侯麥《秋天的故事》
  • 上海| 五月,看侯麥電影中的人間男女
    侯麥影展的正式預告終於來啦!之前電博君已經陸續公布了侯麥影展的時間和片單,如今一切準備妥當,就等五月大銀幕見啦!我們將這次影展命名為「Les Contes Humains 人間男女」,因為這是侯麥影片中一以貫之的主題,男人們和女人們的友誼和愛情,道德和欲望,那些依舊會發生我們身上的故事。本次影展將於5.17~5.26舉辦。
  • 【影視沙龍4月23日預告】侯麥電影《春天的故事》
    ——衛西諦《春天的故事,先驗的愛情》春天的故事導演: 埃裡克·侯麥編劇: 埃裡克·侯麥主演: Anne Teyssèdre / 休格·奎斯特 / Florence Darel / Eloïse>ISBN: 9787208085725 本書是新浪潮電影大師侯麥的系列名片《四季》的文字文本(本身形式是劇本)。
  • 重溫埃裡克·侯麥的風花雪月
    其敘事主要依賴於人物的對話和臺詞,很多侯麥影片如果去除了畫面,以廣播劇的形式出現,估計也一樣能夠被受眾所理解。如果侯麥的影片在小屏幕上觀看已經足夠,在大銀幕上看侯麥,究竟有什麼值得歡呼的呢?這其實在討論一個特別本體性的問題,就是關於侯麥電影的「電影性」問題。侯麥的電影當然也是電影,它是有其獨特的電影性的。當電影從無聲變成有聲之後,電影的定義就被修改了。
  • 世界電影大師侯麥鏡頭裡的愛情四季
    北京和上海的侯麥電影回顧展的時節,讓我們來談談他。侯麥在法國導演中獨樹一幟,曾經被當作新浪潮的一員,但是後來又與這個圈子比較疏遠。他的電影不像其他法國藝術電影那樣鋒芒畢露,有人說他的風格是簡約,然而我卻更覺得是複雜。雖然他的鏡頭和敘事都是慢節奏,像小津一樣,緩緩地講述家長裡短,溫情脈脈。
  • 關於侯麥紀念影展,這些你必須知道
    「箴言篇」囊括了侯麥的11部重要電影作品,有選自「喜劇與諺語」和「四季故事」兩個重要系列的八部長片外,還有兩部「侯麥美學」的重要代表作《雙姝奇緣》、《人約巴黎》,以及導演的最後一部長片《男神與女神的羅曼史》。
  • 絲路國際電影節展映排片表及購票通道出爐啦
    本屆電影節影院展映影片共101部,其中外語片71部、華語片18部、短片12部,分設十一個展映單元,分別是「絲路大師絲路薈萃——人性呈現與世紀交響一條絲綢之路,傳承著兼容並包的時代文化,傳遞著開放共贏的時代情懷。作為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展映的重磅單元,「絲路薈萃」匯集了絲路沿線國家的佳片新作。
  • 侯麥電影裡的主人公為什麼不做愛?
    雖同為「一輩子只拍一部電影」的導演,但與韓國名導洪常秀電影中頻頻出現做愛場面有所不同的是,誕生於浪漫法蘭西的新浪潮大師埃裡克·侯麥的電影中
  • 侯麥首席剪輯師雪美蓮與「夏天的故事」主演阿曼達·朗格勒映後大師班
    雪美蓮(Mary Stephen),法國電影新浪潮大師埃裡克·侯麥首席剪輯師。她出生於中國香港,後隨家人移民加拿大,於七十年代遠赴巴黎學習電影,至今已參與製作六十餘部影片。雪美蓮由電影《飛行員的妻子》開啟了與侯麥長達二十多年的合作關係,最初擔任剪輯師助理,隨後還為侯麥剪輯了「人間四季」系列的「冬、夏、秋」故事,直至侯麥的遺作《阿斯特蕾和塞拉多的愛情》(又譯《男神與女神的羅曼史》)。在過去的十年中,雪美蓮將工作重心從法國電影轉移至亞洲與中國獨立影像。
  • 為什麼侯麥電影裡的人不做愛?
    雖然洪尚秀常被看作是法國新浪潮大師埃裡克·侯麥的繼承者,但兩者不同的是,洪尚秀電影中的欲望往往是身體性的,而侯麥的作品中卻從未出現過主人公做愛的場面。為什麼侯麥電影裡的主人公不做愛?這已然成為一個影史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