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港式茶餐廳,必敗的美食就是黃金流沙包,外表偽裝成饅頭的模樣,咬一口奶香的流沙餡進到嘴裡,那味道,簡直了!
作為經常吃饅頭的北方人,每次去每次都會惦記它。
外表看似一樣,但裡面的餡料卻各有天地,同樣是金黃色,可以流沙的叫流沙包,固體不能流動的叫奶黃包。
正好,節前做奶黃月餅時剩了些鴨蛋黃,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不會流沙的黃金流沙包(,小小翻了一下車),那就湊合著叫奶黃包。
至少奶黃包還是很成功的,配方和比例都告訴你,在家學不會的就收藏,反覆琢磨去吧。
奶 黃 包
【蛋黃餡】
鹹蛋黃5個/吉士粉13g/奶粉13g
糖45g/黃油38g/豬油38g
【包子皮】
低筋粉250g/酵母1茶匙/泡打粉5g/
糖40g/胡蘿蔔汁110g/豬油5g
蛋黃餡:
1. 將5個鹹蛋黃表面刷一層油,放入烤箱160度,大約烤15分鐘。
2. 將烤熟的蛋黃碾碎,加入奶粉、吉士粉和砂糖。
***碾蛋黃途中可加入少量低筋麵粉,那樣蛋黃餡更容易凝固
3. 將黃油和豬油融化,倒入蛋黃碎混合物中,攪拌均勻。
4. 做好的蛋黃餡放涼後,放入冰箱冷凍固定。
***使用之前用甜品勺挖成小球備用即可
包子皮:
5. 將包子皮所有材料混合後,慢慢倒入胡蘿蔔汁,揉成光滑麵團。
6. 蓋上保鮮膜,醒面半小時。
7. 揉搓排氣,將麵團分成大小一致的小劑子,再將劑子邊緣擀薄即可。
8. 用勺子挖取蛋黃餡球,每個約12-15g,皮中包入奶黃餡,整理成饅頭形狀。
9. 餳發至2倍大,大約30-50分鐘;蒸鍋水開後,放入奶黃包胚子,大火蒸6分鐘(不可多)。
這款奶黃包,輕咬一口,蛋香奶香,鹹甜互相交替,鬆軟柔韌,就像棉花一樣,家人小孩都愛吃,一口一口吃的停不下來。
做奶黃包,對於很多人來說,餡料感覺很複雜。其實不然,今天美食君分享的奶黃包,餡料自己在家簡單做,乾淨又安全。
做好的奶黃包得趁熱吃,涼了口感就不好了。吃不完的奶黃包,也可以放冰箱密封保存一天,隔天取出來加熱之後再吃。
奶黃餡料甜度和鹹度隨自己掌控,喜歡吃甜的,可以在麵團裡多放些糖;喜歡吃鹹的,可以在奶黃餡裡稍微加點鹽。
如果你想當早餐吃,奶黃餡提前做好放冰箱裡,麵團前天晚上發好,等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直接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