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裡的致富經——訪西安市番茄研究所所長、「全國十大女狀元...

2020-12-23 農業科技報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農村婦女,到屢獲殊榮的農村科技工作與推廣者,她用20多年時間成功培育出「西優」番茄新品種20餘個,不僅豐富了老百姓的菜籃子,還使農民畝收益由200元增加到了4000元。

其所培育的「西優」系列番茄品種,已超過市場份額的40%,創造社會經濟效益超5億元。

西優如意成果照片 劉盼 攝

她就是62歲的西安市番茄研究所所長趙軍賢。

提起趙軍賢,她可不是簡單的「鄉土能人」,她是「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雙學雙比女能人」、「全國十大農民狀元」、「國家星火科技二傳手」……這些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榮譽為何能被一個圍著鍋臺轉的農村婦女、一個曾經家底草棚三間,欠債數千元的農村貧困戶取得?

閒不住的「活泛人」

在陝西臨潼雨金鎮趙軍賢可算是個響噹噹的名字。認識趙軍賢的人對她的評價也幾乎是一致的:「是個樸實的農民,敦厚老實。」但就是這位看起來「敦厚老實」的農民,憑藉一股子敢拼敢闖的勁頭帶領當地的2萬多戶群眾靠種植番茄走上了致富路。

「我最早的初心是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隨著事業不斷的發展,跟隨我幹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我現在不僅是為了自己幹,還要為很多農民百姓幹。」趙軍賢說。

然而創業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

這話還得從1981年說起,當時初為人妻的趙軍賢儘管生活艱苦,但卻是個喜愛在自家幾畝責任田裡搞種植的「活泛人」。

一次看到市場上的日本香瓜賣價高,她開始琢磨著在自家地裡試種日本香瓜。從借錢買種到試種,起初一切都很順利,可就在即將收穫的前幾天,一場蟲害使香瓜大面積受災,自己借來的幾百元錢打了水漂。

第二年她又籌措來錢,開始種植芹菜、大棚西瓜等新品種,還到處向人請教種植要點,終於這一年獲得了成功,不但還完以往欠債還略有盈餘,這更激發了她的熱情,一家人吃住在地裡……此後,這個簡陋的小家庭連續五年收入突破萬元。

從此趙軍賢成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戶」。

2000年選育新品種(資料圖)

土專家幹出新名堂

1987年,因為萬元戶的名聲,趙軍賢受邀參加了當年的西安市體制改革會,會上她的致富經歷引起了育種專家注意,並邀請她來生產番茄種子。

為帶領更多家鄉鄉親一起致富,經過與專家協商,趙軍賢當即籤下了番茄種子生產合同。隨即轉向番茄制種領域,引進優質品種,向育種專家請教學習番茄種子雜交技術。

第一年的番茄種子種植,平均一畝地收成18斤種子,收入近8萬。

1988年,番茄種子種植髮展到200畝,共生產種子2100多斤,價值20多萬元;

……

1993年,已有千餘戶農民加入生產種子的隊伍中,趙軍賢成了名副其實的番茄種子大王。並在1995年成立了西安市番茄研究所,開始致力於番茄種子的開發和研究。

此外,她還將流轉來的土地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投入,對農戶實行分戶核算;她負責資金、技術、管理和銷路,農戶投入勞動力,每戶平均年收益達1萬多元,最高的達3萬多元……

2008年,研發之路走了12年後,產品「粉提一號」 因具有全國首創性的技術突破,獲得了第一個成果註冊認證。

如今,西安市番茄研究所還培育出了「櫻桃西紅柿」等20多個品種,並註冊了「西優」品牌,「西優」產品種植也開始走上了產業化道路。

2018年櫻桃番茄新品種選育成果 劉盼 攝

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

一路走來,趙軍賢獲獎無數。其中,西安市番茄研究所旗下的西優科技示範園獲得了「國家級星火計劃示範園」、「陝西省西安市優秀科技示範園」、「無公害生產基地」等榮譽。特別是趙軍賢本人先後獲得「全國勞模」、「全國十大女狀元」、「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如今,已過耳順之年的趙軍賢,仍然奮鬥在一線,繼續攻堅克難,番茄研究所一年年收入的絕大部分仍持續用做研發投資,準備形成一個集科研、培訓、試驗、加工、銷售等為一體的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業綜合服務體系,要帶動更多的群眾致富。

從當初只能靠借糧過活「透支戶」,到如今成為全國十大女狀元、全國勞模,她的大膽思變、敢於承擔、不斷創新突破的精神,為人們樹立了一個實幹家的標杆。

原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為全國十大女狀元頒獎(資料圖)

與普通的農村女性相比,趙軍賢的社會角色要豐富得多,但說起這麼多社會角色,趙軍賢沒有過多的語言,她只用一句話定位了自己的身份:「我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做了一位本分農民的事情,就是把菜種好。」

農業科技報全媒體記者:賀輝 耿蘇強 通訊員:王穎

編輯:張靜

相關焦點

  • 全國十大農民女狀元——利津縣明集鄉趙家村黨支部書記孫廣美
    孫廣美,女,漢族,1969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利津縣明集鄉趙家村黨支部書記,利津縣明集鄉廣美農場場長,利津縣棉農協會會長。2001年被評為「山東十大傑出青年農民」。  2001年被評為省「十大傑出青年農民」。2002被全國婦女聯合會表彰為三八紅旗手;被全國農村「雙學雙比」競賽領導小組表彰為全國十大農民女狀元。2003年3月被評為齊魯巾幗十傑、省三八紅旗手。2003年被評為省勞動模範、山東省先進工作者。 想爆料?
  •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金融與財貿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小琪:評選經濟影響力...
    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攝影雷遠東「致敬改革開放40年暨榜樣中國·2018四川十大經濟影響力人物大型評選活動」已正式啟動,這一年,四川開啟了高質量發展之路,新經濟產業也在這48.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迸發出蓬勃的生命力。回首2018,四川經濟發展中呈現了哪些亮點?
  • 西安市閻良區發現「秦國後宮」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0年4月-1981年12月,在劉慶柱、李毓芳先生的帶領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櫟陽發掘隊,對櫟陽城遺址開展了系統的考古勘探與發掘,確定了櫟陽城遺址的南牆、西牆,發現了大量的道路、建築遺址,並開展了太上皇陵考古,雖因當時地下水位甚高,未發現北牆、東牆。
  • 和布克賽爾縣那木德格社區「庭院經濟+菜籃子」開出致富花
    水泥柵欄圍著的農家小庭院裡,栽種著無花果、棗樹、杏樹、蘋果樹等果樹及蔬菜,院內步道上砌著彩磚……和布克賽爾縣和什託洛蓋鎮那木德格社區居民王美花正在自家的小庭院裡做農活。「我這兒現在漂亮吧,過去這近1畝的土地全荒著,進行庭院規劃後已經大變樣。」  這是那木德格社區發展庭院經濟的一個縮影。
  • 番茄年畝產6萬斤,這個高效基質栽培「科技套餐」值得入
    該體系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經過多年的試驗探索而成。這個技術體系可是不簡單,在北京、河北、西北區域進行大規模示範推廣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其中,在北京小湯山特菜基地和北京金六環農業園創造了日光溫室番茄年畝產3萬kg的超高產紀錄,還在全國培育了一批番茄、黃瓜等年畝產超2萬kg的高產典型。這個「科技套餐」是如何促進無土基質栽培生產提質增效的,我們一起了解下吧!
  • 念好菜地裡的「致富經」
    原標題:念好菜地裡的「致富經」   12月17日下午,家住馬村區演馬街道小盧莊村的脫貧戶宋海燕正在蔬菜大棚裡採收花菜。
  • 記海軍工程大學教授、某研究所所長何琳
    新華網武漢10月31日電題:他把潛艇藏起來——記海軍工程大學教授、某研究所所長何琳     劉迎軍、熊峰    「水下殺手」潛艇,靠隱蔽自己消滅敵人,致命弱點是噪聲。    30年來,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凝結成了一個心願——把潛艇藏起來,先後研發出五代艦船隔振系統裝備和系列核心元器件,使我國在機械系統隔振領域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 西安市呼吸慢病管理防治中心正式落戶西安市中心醫院
    出席本次會議的有西安市中心醫院院長虎威,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書記王勇,西安市衛健委疾控處處長解朝軍,西安市衛健委醫政處處長蘇星、西安市醫學會會長葛移繁,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科科長毋丹丹,西安市中心醫院李建英、鄧慧玲及張軍峰副院長。
  • ...不改——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微
    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微。記者:春節長假是我國消費市場的「黃金周」,您認為此次疫情可能會對消費市場帶來什麼影響?王微:可以說,春節是我國消費市場最為活躍、各類消費集中釋放的時段。
  • 菜地裡「種出」好日子村民變「股東」同寫致富經
    此次河南省總工會、河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命名的2020年河南省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十大領軍人物」和「十面紅旗單位」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讓我們走近他們,感受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脫貧攻堅一線閃耀的時代光芒。
  •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未來十年希望中國股市真正...
    12月12日,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在由《財經》雜誌、財經網、《財經智庫》、《證券市場周刊》聯合主辦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後疫情時代的應對與抉擇」上如是說。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賀強暢想未來十年中國資本市場的前景時表示,希望中國股市真正發展成投資型市場。
  • 「市長獎」獲得者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所長黃三文:食品谷是我們為...
    1月6日,在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榮獲「市長獎」的中國農業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所長黃三文發表獲獎感言。他是2020年年度兩個市長獎獲獎者之一。深圳與農業科研是雙向選擇作為深圳市科學家類型的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所長黃三文組建了一支包括超500人的朝氣蓬勃、富有活力的研究隊伍,在農業基因組學研究領域位居世界前列,倡導發起了「深圳國際食品谷」項目,為深圳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推進對口幫扶和鄉村振興、發展農業食品產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 盤點高考狀元出身的美女主持:真正的女狀元,你認識的有幾個
    歐陽夏丹,曾是嘉興市文科狀元,進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央視經濟頻道《第一時間》主持人,現已加盟新聞頻道。劉芳菲,央視女主持人。秦方,中央電視臺十大美女主播之一,以重慶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了中國傳媒大學,剛一畢業便擔任央視主播。
  • 務農懷揣致富夢 矢志不渝為興農 ——記市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
    正陽縣代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大院裡機器轟鳴,一派忙碌景象。12月11日,記者來到位於正陽縣東南部的雷寨鄉,在這家合作社看到幾名社員在選種機前緊張有序地篩選花生,10多名技術熟練的工人圍在工作檯前挑出破損的花生,確保優選的花生種子質量達標。市人大代表,合作社理事長、全國勞動模範戴子星在機器前和車間穿梭指導,叮囑大家一定要把好選種質量標準,以良好的信譽取信客戶。
  •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科第二十二研究所所長吳健:應進一步發揮新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科)下屬第二十二研究所所長吳健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據介紹,對於我國的疫情防控,無論是網格化防控對社區隔離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密切接觸人群流行病調查追蹤,還是公共衛生專家通過視頻遠程對全國各地醫院會診、對世界各國疫情防控的諮詢指導,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標誌著這次疫情防控與以往歷次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的不同。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菜籃子」裡的力量——全國各地努力做好保障...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菜籃子」裡的力量——全國各地努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行動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 題:「菜籃子」裡的力量——全國各地努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行動
  • ...記上海市勞模、同濟大學教授、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所長李傑
    名師風採   同濟大學特聘教授,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所長。兼任國際結構安全性與可靠性協會主席,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等學術職務。長期在結構工程與地震工程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在隨機力學、工程結構可靠性與生命線工程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國際聲望的研究成果。
  • ...圓夢小康——北京市政協委員田文為您講述蘑菇裡的「致富經」
    11蘑菇裡的「致富經」北京市政協委員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致富經」06:27來自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故事是——蘑菇裡的「致富經」。在北京市的西南方向有個地方——房山區蒲窪鄉,景觀獨特、美不勝收,號稱北京「小西藏」,是郊遊踏青的首選之地。可是在十五年前,蒲窪鄉以煤炭為主導產業,煤炭產業關閉,留下的是貧窮和被嚴重破壞的生態環境。前後十五年,這個地區舊貌換新顏,變化如此之大,還要從蘑菇說起。
  • 2019年 「西安之星」評選揭曉,三位來自經開區
    為弘揚崇尚科學、求實創新、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精神,激發各類人才投身西安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持續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 的社會氛圍,根據《西安市「西安之星」計劃實施辦法》(市辦字〔2O18〕48號),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同相關市級部門組織開展了2019 年度西安市 「西安之星」評選工作。
  • 新時代奮鬥者|生態農業堅守者沈竑:助海島農民增收致富 引青年返鄉...
    「全國農業勞動模範」沈竑>>>相關專題:新時代奮鬥者  東方網記者奚亮5月20日報導:在上海崇明區,有這麼一個「全國農業勞動模範」,高學歷的他毅然放棄「鐵飯碗」,紮根海島20餘年引領農民增收致富,在堅持創新生態農業的同時,還不忘培養青年人才,他就是沈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