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善」是指人們進行社會活動時,會選擇將自己立足於道德制高點,在這個道德制高點下面做損人利己的事,即便已經知道這個結果是不合理的。
就比如你把一壺滾燙的開水拿去澆花,明面上人們都會認可你,私底下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的你這是開水。
偽善與真善的區別就是做此行為的出發點,偽善的出發點是作惡,真善的出發點是本能驅動下的行善。
言歸正傳「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心理學中的情緒abc理論裡a是指事件誘發因素那麼此時的事件誘發因素就是投餵流浪貓狗。
b是指對這行為的看法,也就是人們對於投餵流浪貓流浪貓狗是從什麼角度來思索這種行為是否合理是否適當。
c是指由此看法引發的情緒以及行為。
就文中偽善來說無外乎兩種,一種是覺得該行為不合理,損害某些人的利益,是偽善;一種是覺得該行為是出於對生命尊重的善意之舉,是真善。
善意是出自本能驅動下的可貴選擇
一個人天賦是與生俱來的,可是一個人的善良是一種選擇,流浪貓狗就在你面前,你可以選擇視而不見,沒人會斥責你,流浪貓狗也不會怨恨你。
即便是選擇視而不見也不會有道德層面的和法律層面的橫加指責,再者你所投餵的流浪貓狗也給不了你很大意義上的回報,也不會有人過多的宣揚你的善意。
這一切不過是對於自我內心需求滿足的一種方式,更多層面的是精神層面的滿足,出於對生命的尊重。
偽善是一種有意而為之的損人利已的行為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選擇投餵流浪貓狗是本能的憐憫與那一瞬間寶貴的善意做出的選擇,而並非是為了讓自己投餵的流浪貓狗去傷害其他人。
出現這種行為的原因也不是投餵者可以解決的,投餵這種行為本身沒有善與偽善之分,只能說這樣行為可能會帶來的某些後果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某些人的利益。
偽善是在明知該行為會損害他人的利益時,還是會選擇繼續做這種損人利已的行為,真善是本著幫助和援助的出發點做出的一些行為。
它可能會帶來某些關係不友好的後果,但是後果不是必然會發生的。
真善與偽善二者出發點就截然不同。
所以在投餵的時候可以選擇合理的方式還有合適的地點,儘可能的選擇損害彼此利益最小的方式進行權益。
問題的本質是養狗人與流浪狗的關係
其實最本質的問題是養狗人與流浪狗的問題,投餵者投餵流浪狗也是出於一片善意,不應該過多的斥責投餵者,而是應該把問題的源頭放在養狗人的身上。
浪狗一開始也不是流浪狗,也是因為人類的隨意拋棄讓它們被迫流浪大街。
大多數時候流浪狗是懼人怕人的,表現出攻擊行為很多時候是因為受到了虐待,虐待動物的視頻屢見不鮮,也就不一一例舉了。
要說偽善是的話應該去形容那些養狗人養貓人,隨意照顧,隨意拋棄,流浪狗流浪貓得不到合理的馴養,肆意繁殖導致了大街上成百上千的流浪狗流浪貓。
存在即合理
首先,一方站在投餵者的角度不贊同偽善看法,一方站在無關市民的角度覺得投餵的流浪狗會有可能影響日常生活,這兩種看法都是出於不同的立場考慮,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更好的促成問題的解決。
兩種看法爭論的是問題的性質,但是更多的是應該思考這個問題的本質根源又是什麼,以及如何才能合理解決這個問題。
再者,流浪狗流浪貓也只是圖一溫飽,我們人類作為自然界最靈長的高級動物,擁有著高於動物的意識,自然有責任更好的權益流浪貓狗的生命和部分人的利益,讓地球上的生物儘量處於和諧相處的狀態下。
最後,這個問題的根本上是養狗人沒有合理的觀念和現有法律制度不夠完善所導致的,流浪貓流浪狗的出現很大程度上也是提醒了人們在飼養動物時應該進行合理的培訓。
並且在自己能夠很好的承擔這種飼養責任的前提下進行飼養。綜上所述,對於投餵流浪貓流浪狗的投餵者也不應多加斥責,投餵行為也只是出於一片善意,偽善一詞用來形容投餵者有些不合時宜太上綱上領。
畢竟投餵者不是問題出現的源頭。斥責也起不到改善問題的作用。制度的合理完善和養狗人的意識的改變才能讓流浪貓流浪狗的問題得到一些合理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