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餵流浪貓狗的行為,根本就是一種偽善?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2020-12-24 騰訊網

「偽善」是指人們進行社會活動時,會選擇將自己立足於道德制高點,在這個道德制高點下面做損人利己的事,即便已經知道這個結果是不合理的。

就比如你把一壺滾燙的開水拿去澆花,明面上人們都會認可你,私底下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的你這是開水。

偽善與真善的區別就是做此行為的出發點,偽善的出發點是作惡,真善的出發點是本能驅動下的行善

言歸正傳「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心理學中的情緒abc理論裡a是指事件誘發因素那麼此時的事件誘發因素就是投餵流浪貓狗。

b是指對這行為的看法,也就是人們對於投餵流浪貓流浪貓狗是從什麼角度來思索這種行為是否合理是否適當。

c是指由此看法引發的情緒以及行為。

就文中偽善來說無外乎兩種,一種是覺得該行為不合理,損害某些人的利益,是偽善;一種是覺得該行為是出於對生命尊重的善意之舉,是真善。

善意是出自本能驅動下的可貴選擇

一個人天賦是與生俱來的,可是一個人的善良是一種選擇,流浪貓狗就在你面前,你可以選擇視而不見,沒人會斥責你,流浪貓狗也不會怨恨你。

即便是選擇視而不見也不會有道德層面的和法律層面的橫加指責,再者你所投餵的流浪貓狗也給不了你很大意義上的回報,也不會有人過多的宣揚你的善意。

這一切不過是對於自我內心需求滿足的一種方式,更多層面的是精神層面的滿足,出於對生命的尊重。

偽善是一種有意而為之的損人利已的行為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選擇投餵流浪貓狗是本能的憐憫與那一瞬間寶貴的善意做出的選擇,而並非是為了讓自己投餵的流浪貓狗去傷害其他人。

出現這種行為的原因也不是投餵者可以解決的,投餵這種行為本身沒有善與偽善之分,只能說這樣行為可能會帶來的某些後果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某些人的利益

偽善是在明知該行為會損害他人的利益時,還是會選擇繼續做這種損人利已的行為,真善是本著幫助和援助的出發點做出的一些行為。

它可能會帶來某些關係不友好的後果,但是後果不是必然會發生的。

真善與偽善二者出發點就截然不同。

所以在投餵的時候可以選擇合理的方式還有合適的地點,儘可能的選擇損害彼此利益最小的方式進行權益。

問題的本質是養狗人與流浪狗的關係

其實最本質的問題是養狗人與流浪狗的問題,投餵者投餵流浪狗也是出於一片善意,不應該過多的斥責投餵者,而是應該把問題的源頭放在養狗人的身上

浪狗一開始也不是流浪狗,也是因為人類的隨意拋棄讓它們被迫流浪大街。

大多數時候流浪狗是懼人怕人的,表現出攻擊行為很多時候是因為受到了虐待,虐待動物的視頻屢見不鮮,也就不一一例舉了。

要說偽善是的話應該去形容那些養狗人養貓人,隨意照顧,隨意拋棄,流浪狗流浪貓得不到合理的馴養,肆意繁殖導致了大街上成百上千的流浪狗流浪貓。

存在即合理

首先,一方站在投餵者的角度不贊同偽善看法,一方站在無關市民的角度覺得投餵的流浪狗會有可能影響日常生活,這兩種看法都是出於不同的立場考慮,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更好的促成問題的解決。

兩種看法爭論的是問題的性質,但是更多的是應該思考這個問題的本質根源又是什麼,以及如何才能合理解決這個問題。

再者,流浪狗流浪貓也只是圖一溫飽,我們人類作為自然界最靈長的高級動物,擁有著高於動物的意識,自然有責任更好的權益流浪貓狗的生命和部分人的利益,讓地球上的生物儘量處於和諧相處的狀態下。

最後,這個問題的根本上是養狗人沒有合理的觀念和現有法律制度不夠完善所導致的,流浪貓流浪狗的出現很大程度上也是提醒了人們在飼養動物時應該進行合理的培訓

並且在自己能夠很好的承擔這種飼養責任的前提下進行飼養。綜上所述,對於投餵流浪貓流浪狗的投餵者也不應多加斥責,投餵行為也只是出於一片善意,偽善一詞用來形容投餵者有些不合時宜太上綱上領。

畢竟投餵者不是問題出現的源頭。斥責也起不到改善問題的作用。制度的合理完善和養狗人的意識的改變才能讓流浪貓流浪狗的問題得到一些合理的解決。

相關焦點

  • 有人說,餵流浪貓的人都是偽善,可是我覺得,他們是天使
    偶爾間,我在某論壇看到一篇帖子,名稱為「餵流浪貓的人真的很噁心。」當我看到這篇帖子名稱的時候,是非常憤怒的,恨不得立刻到評論區展現一下我的鍵盤俠能力,讓他知道什麼叫社會。可是當我讀完這篇文章之後,卻感覺到我的目光短淺。城市中的流浪貓是哪來的?
  • 給流浪貓餵食,流浪貓反而被毒死?給它們的食物你真的餵對了嗎?
    我們沒有具體地統計過現在被遺棄在大街上的流浪貓有多少,但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它們。我想流浪貓的數量應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這些貓有的是被鏟屎官遺棄的,有的是不小心自己偷偷跑出了家迷路的。無論它們是出於什麼原因而流浪的,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需要人們的幫助。
  • 流浪狗別亂餵!貴州一流浪狗傷人,投餵者賠了4萬元
    昝某家屬報警後,經派出所民警調查發現,該土狗系萬某餵養,萬某稱其僅有投餵行為,不應擔責。雙方因賠償事宜協商無果,故昝某向正安縣人民法院訴,請判令萬某賠償其各項損失共計7萬餘元。正安法院審理認為,萬某經常向該狗投餵食物,事實上系豢養該狗。
  • 不要再投餵流浪貓了!!看完以後超乎你的想像!!
    ,主要依賴於投餵、主動捕獵或者撿拾垃圾為生。  不散養,不遺棄,不投餵  目前,我們認為「三不原則」推之有理,行之有效,即「不散養,不遺棄,不投餵」。不散養,就是把家裡的毛孩子儘量保護在室內。另一方面,遺棄是流浪貓的主要源頭之一,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不投喂,則是針對流浪貓。當你看到可憐的流浪貓忍不住想要伸出援手的時候,想想你幫了它這一次,它之後帶著一窩更可憐的小貓難以維繫的場景;也想想其他小可愛被它咬在口中的場景(圖5)。
  • 餵流浪貓,需要注意些什麼?
    對於真正愛貓的人來說,無論實際上有沒有能力去餵流浪貓,心裡都免不了對流浪貓有所同情,而且會有儘可能去幫助流浪貓的心。而對大部分人來說,餵流浪貓貓就是最簡單的方式(畢竟收養需要誘捕,這個過程不容易,而且原住民也不一定同意)。
  • 我餵了半年的流浪貓,這幾天突然消失了……
    我餵了半年的流浪貓,這幾天突然消失了…… 據說在冬天,每10隻流浪的毛孩子中 有6隻貓、3隻狗,離開這個世界 如果你也是經常餵流浪貓狗的人
  • 讓孩子餵養流浪貓狗,是一種錯誤的文化輸出
    六七十年代,看著港臺片長大的人應該都有印象,在港臺片裡無論槍戰、生活,還是愛情題材,總少不了主人公去養老院、孤兒院做義工的鏡頭,這就是一種文化輸出。十多年前,韓國電視劇在國內盛行一時,只要有開車的鏡頭,總會給司機一個系好安全帶的特寫,這也是一種文化輸出。而這樣的文化輸出是正能量的,讓人看了以後是舒適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提出質疑聲。
  • 流浪狗狗很可憐,但投餵有風險!
    因為心生憐憫,一些「鏟屎官」們忍不住伸出了投餵的小手,但不當的投餵方式,卻在無形中帶來了安全隱患。臨近十一,即將放假的小美開心的往家裡奔去,沒成想卻被一隻惡犬攔住了去路。這是一處正在施工的工地,距離自家很近,事發時小美正常行走,並無其他舉動,誰知小狗突然從工地圍牆內躥出,並將其右腿咬傷。又慌又怕的小美立刻選擇了報警,並在第一時間注射了狂犬疫苗。
  • 我在東京餵流浪貓:遇過最好的貓,也見過最壞的人
    而最能考驗人性善惡的方法,其實就是將一個比他更弱小的對象放在他面前,看這個人怎麼對待它。流浪貓便成為了這樣一個「照妖鏡」,善良之人遇到流浪貓會心軟,惡臭之人遇到流浪貓則會擺爛。在東京,作者看到了人間百態。
  • 狗主人腳踹流浪貓,反被撓傷,竟要餵流浪貓的人賠1300元~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不解的帖子:「有人在小區餵流浪貓,剛好另一個人遛狗不牽,狗看見貓就直接衝過去了,貓就抓了狗。狗主人看見了竟然去踹貓,貓被踹了就反擊,撓了狗主人,狗主人竟然讓餵貓的人賠償1300元。」分享給大家看下...後來,我在網上認真查了,這是一個真實案例,發生在北京...
  • 小區樓下有個女生用過期貓糧餵流浪貓,我用不用阻止她?
    不要在別人善良的基礎上說三道四,這樣不僅對於別人善意的一種褻瀆,也是對你善良情懷的一種不負責。別人是在做,你是在說。說一萬遍不如做一遍,樓下的那個女生或許是經濟拮据。你所謂過期在生存面前是那麼的渺小,在生存面前品質追求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侈品。過期貓糧起碼能填飽肚子,紅軍過草地時候吃樹皮喝雪水。
  • 一直餵流浪貓是積德嗎
    在生活裡,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也許你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也許別人會知道,因為有一句話叫「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話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我在我上班的路上就遇到過一個人,她每天都在重複著做同一件事但是她好像並沒有覺得她的生活是無趣的。我上班必須經過一條街,這條街是一條很有特色的街。在這條大街的路兩邊都種滿了銀杏樹,秋天的時候我就看著銀杏樹的葉子由綠變黃再落下。
  • 善良老人花3萬元給70隻流浪貓狗結紮 它們重病老人流淚
    她每月退休金2000元,9年來,她把所有的錢都用來照管流浪貓狗了,每天要給9個點的流浪貓狗投食。自費3萬元給70隻流浪貓狗結紮,流浪貓狗重病了,老人傷心流淚。老人對自己非常苛刻,每天吃一頓飯,渴了喝口自來水。她現在最大的難題就是沒錢為流浪貓狗們做絕育手術。老人也敬勸喜歡養寵物的市民:做個尊重生命的人,愛它就別棄養成它。(攝影/寇德)
  • 北京驚現流浪貓豪宅,保安大叔添水,居民點外賣雲投餵,太有愛了
    如果讓您用2個字來形容流浪貓的生活,您覺得用什麼字合適?筆者覺得用「可憐」二字最合適不過。首先是流浪貓的食物問題,它們平日裡,以捕獵或者撿拾人類丟掉的廚餘垃圾為生,又或者靠好心人投喂,但這些食物來源均不穩定,因此流浪貓的日子一般都是食不果腹。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被撐死:人類,請停止你們的自我感動吧……
    投餵小動物,出發點可能是好的,但結果就不一定了…… 這種所謂的「愛心行為」,有可能會給動物們帶來滅頂之災! 人們用來投餵的那些麵包餅乾裡含有的油脂、鹽分,都不適合動物的消化系統。
  • 出門被貓狗和鳥包圍,在逃迪士尼公主?不過是餵養流浪貓狗的好人
    這個好心人平時會主動餵食附近的流浪貓狗,甚至連附近的小鳥都會餵食。平時她會帶著不一樣的食物罐頭,並帶領流浪貓狗到空地上再分開餵食。跟別人餵養流浪貓狗不一樣,她會等小動物們吃完飯後,順便把地面收拾乾淨,是個有愛心又要公德心的人。附近各種流浪貓狗和小鳥都曾受到她的照顧,所以只要她出現在附近,一定會有很多貓咪狗狗和鳥兒圍繞著她。
  • 流浪狗撞傷老人投餵者被判賠4萬元 網友:這是在扼殺愛心
    經警方調查,該狗系當地居民萬某經常餵養。萬某則辯稱,雖然自己有餵養行為,但這是流浪狗,不應擔責。對此,昝某向正安縣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正安法院」)訴請判令萬某賠償其各項損失共計7萬餘元。 2020年4月,正安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法院審理認為,萬某經常向該狗投餵食物,事實上系豢養該狗。
  • 全國多城流浪貓狗救助計劃 | 「希望你對我的愛,不只是在我好看的時候」
    很多人以為,讓他們獨自在外面流浪,也會有好心的路人每天給他們投喂,不至於餓死。 「以前覺得流浪貓雖居無定所,但每天都有人投喂,生活應該也不賴。但從貝貝的遭遇,我開始意識到流浪貓狗在外頭面臨的種種威脅。」沒有固定的家,覓食要靠運氣,臨時住所可能也要和其他流浪動物爭搶,更不用說生病受傷無人照料,只能任由病痛蔓延。它們看似自由的流浪生活背後,有的只是無奈與狼狽。
  • 鼓勵投餵的動物園,格調高不了
    為什麼不應該在動物園裡投餵野生動物?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在我看來,投餵有三方面的害處: 帶來健康風險。食物不對,會把動物餵壞;近距離接觸,有可能在人獸之間傳播病原體。 導致動物出現乞食行為,自然行為得不到展現。
  • 投餵的流浪狗撞傷人貴州男子賠了4萬元
    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這條狗是當地居民萬某某經常餵養的流浪狗,於是協調雙方就賠償一事進行協商。對此,萬某某辯稱,雖然自己有餵養行為,但這是流浪狗,自己不應擔責。無奈之下,昝某某向遵義市正安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萬某某賠償他各項損失共計7萬餘元。 後經正安法院審理認定,即便該狗是流浪狗,但萬某某常向其投餵食物,事實上系豢養該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