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亨利:卡梅倫甩鍋,意味著最終「脫歐」的破產

2021-01-18 觀察者網

當上周五大衛·卡梅倫首相在唐寧街10號門外發表其辭職演說時,他表示將啟動《裡斯本條約》第50條[1](下文簡稱第50條——譯者注)——一道未經實踐的、指導歐盟成員國如何脫離歐盟的程序——啟動脫歐進程的任務交給他的繼任者。

這一表態引發許多猜測,並為那些仍然希望英國留在歐盟的人士帶來一線希望。他們認為仍有留歐可能的一個證據是,卡梅倫在公投前的遊說運動中反覆聲稱如果脫歐派在公投中獲勝,第50條會被立刻啟動,公投後他並未堅持這一說法。

一種理論是,通過暫時不啟動第50條並將責任遺留給他的接班人,卡梅倫將一杯「毒酒」交給了下一位首相。考慮到英國退出歐盟在全球股市、外匯、蘇格蘭問題上和在全歐洲引起的軒然大波——當脫離歐盟的嚴重後果顯而易見時,誰還敢扣下啟動第50條的扳機呢?

一種可能的後果是,卡梅倫有效地阻撓了脫歐陣營:脫歐派或許贏得了公投,但並不能執行他們所獲得的授權,因為如果一旦這樣做,他們就會被視為將英國帶入分裂、衰退與多年痛苦中的罪魁禍首而備受譴責。

這可能意味著作家兼律師大衛·艾倫·格林(David Allen Green)在一篇博文中所說的情況:「正式通告實施第50條的時間被拖得越久,這一程序最終根本不被實施的可能性就越大……只要沒有正式發出退歐的通告,英國仍然會留在歐盟。因此目前沒有任何理由或證據相信所謂『無論公投結果如何,都會發出退歐通告』的說法。」

這種說法真的可能嗎?當然可能,脫歐陣營的領導者們,包括鮑裡斯·詹森和馬修·艾略特在內,都已經非常清楚地表明他們並不急著開始脫歐進程。

他們認為,為了在英國進入第50條所規定的嚴格的兩年談判期限之前達成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框架,和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所在地,代指歐盟,下同——譯者注)進行非正式談判更加合適。(如果未能在嚴格的兩年談判期限前談妥一個框架,英國可能面臨在沒有達成任何協議的情況下離開歐盟的風險。)

在布魯塞爾與其他歐盟國家的首都,英國的拖延造成了巨大的失望情緒。歐盟國家的外長們和歐盟的領導者們上周末多次就脫歐的緊迫性提醒英國。他們表示英國脫歐的談判必須「馬上」開始,在歐洲懷疑主義在歐洲日益猖獗的背景下,這樣才能避免可能給這個已經被削弱的聯盟造成巨大破壞的一段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時期。

但是,似乎沒有合法措施能馬上解決(英國做出脫歐決定卻遲遲不肯開啟實際脫歐程序的)僵局。第50條是否付諸實施,完全取決於脫歐成員國本身提出表明脫離意願的正式通告。無論在布魯塞爾還是巴黎和柏林,沒有任何人能夠強迫脫歐成員國做出此類通告。但第50條同樣也不包含任何在成員國做出正式脫歐通告前強制歐盟與脫歐成員國對話的內容,包括英國的脫歐領袖們想要的非正式對話。

沒有任何機制能強迫一個國家離開歐盟。第50條只是允許成員的脫離,但沒有任何其他一方、國家或機構有權調用此條。儘管拖延在政治上非常不受歡迎,但在法律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強迫一個國家脫離歐盟。」劍橋大學歐盟法教授肯尼斯·阿姆斯特朗(Kenneth Armstrong)如是說。

歐洲議會議長馬丁·舒爾茨曾說過他希望卡梅倫能夠在6月28日晚上開始正式脫歐進程,亦即回家前在他應當致辭的首腦級晚宴上正式宣布英國希望脫離歐盟。第二天歐盟其他27國將首次在沒有卡梅倫參與的情況下討論英國的狀況。

歐洲理事會已經證實(脫歐的)通告並不一定要以書面形式呈現,也可以是向首腦們做出的正式聲明,所以卡梅倫在說話時最好加倍小心。

但根據德國報紙《南德意志報》及其他一些媒體的報導,在不得不強行將英國「推」出歐盟的情況下,越來越失望的歐盟可以將公投結果本身作為「一種想要離開的正式願望」的說法是不現實的。「根據第50條脫離歐盟的聲明必須是正式行為,且必須由英國政府向歐洲理事會提出。這一行為必須以明確的方式表達出啟動第50條的清楚意向。退盟和有關未來關係的談判必須在這樣一個通告做出後才得以進行。如果英國政府確實有離開歐盟的意向,為了他們的利益著想,他們應當儘快就此做出通告。」 一位歐盟官員表示。

由於對談判緊張的時間限制將脫歐成員國置於相當弱勢的地位,一些歐盟外交官員甚至也對第50條是否能夠被啟動充滿疑惑。「我個人相信他們一定不會做出聲明。」一位外交官員表示,「當你按下按鈕的那一刻你就會處於一種愚蠢的談判形勢之中。」

前瑞典首相卡爾·貝爾多特(Carl Bildt)曾經表示,如果英國不做出行動,將面臨著被歐盟「事實上驅逐」的可能。但這種情況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發生實際上是不確定的。《裡斯本條約》第7條允許歐盟在某一成員違反自由、民主、平等與歐盟法律的基本原則時將其驅逐。但這無疑是毀滅性的選項。

英國和歐盟現在面臨的情況可能將很快變得相當艱難。卡梅倫及其繼任者在政治上面臨的壓力可能是非常大的。但是就法律而言,並沒有脫離當下困局的捷徑。如果英國最終仍然選擇脫離歐盟,就可能造成拖延數年的僵局。

[1] 《裡斯本條約》是目前歐盟的憲制性條約。其中第50條做出了歐盟成員國自願脫離歐盟的規定。第50條表明:「任何一個成員國可以再複合自身憲制性要求的前提下決定脫離聯盟」。根據規定,一個希望脫離聯盟的成員國應該向歐洲理事會通知其脫盟的意願,在兩年期限內協商一個脫歐的協定,並為未來與歐盟的關係打下法律基礎。這一協定必須得到歐盟成員國合格多數的批准和歐洲議會的同意。如果脫盟成員國無法在兩年內與歐盟達成協議,那麼脫盟成員國將在沒有新協議的情況下退出歐盟,除非所有其他歐盟成員國一致同意延長協商時間。迄今為止尚未有一個國家啟動第50條。

(原文於2016年6月26日刊載於英國《衛報》網站,於聖明譯,陳德安校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英國新版鐵娘子今日上任 卡梅倫脫歐把爛攤子丟給了她
    此外,她在公投中沒有明確力挺卡梅倫,也使得她更易獲得「脫歐」派認可,有助於她上任後儘快建立一個協調兩大陣營的團結政府。挑戰 脫歐談判 確保英國競爭優勢英國「脫歐」後,身為執政黨的保守黨面臨空前危機,這也意味著梅上臺執政後亟須處理一系列任務和挑戰。其中最首要的任務,就是確保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英國儘快啟動「脫歐」談判,確定與歐洲以及美國、中國等歐盟域外國家的關係走向,以穩定市場預期。
  • 有王室血統的前首相,卡梅倫與英國脫歐糾葛:很後悔卻已無用
    但或許與其同樣出於牛津大學的老學長卡梅倫,現在心裡應該五味雜全了。作為將英國的前任首席,卡梅倫政治履歷當中幹過最轟轟烈烈的事情應該是就將脫歐寫上自家政府辦事議程,但他的政治生涯也在這場轟轟烈烈之下潦草結束。
  • 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歐 首相卡梅倫稱將辭職
    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多投票留歐  計票結果顯示,投票支持脫歐的佔51.9%,支持留歐的佔48.1%,脫歐獲得超過1740萬票,留歐獲得大約1610萬票,投票率為72%。  從地區來看,鐵了心脫歐的是英格蘭和威爾斯,而留歐最堅決的則為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尤其是蘇格蘭,每個投票點都是留歐派獲得多數。
  • 脫歐:無理之戰 Brexit: The Uncivil War
    說到脫歐問題,並不是卡梅倫在任期間才出現的問題。而柴契爾本人卻站在了黨內親歐派的對立面受到廣泛質疑,在歐洲一體概念最為盛行的年代,這種「倒退」不被容忍,柴契爾最終在兩年後被推翻黯然下臺。以保守黨為代表的英國政治精英推動了疑歐主義的發展,然而,脫離歐盟的決定最終卻是由英國民眾做出的。
  • 從脫歐公投到協議達成:英國脫歐艱難史+最新脫歐政策詳解
    歷時四年半,經手三任首相  英國和歐盟最終達成了脫歐協議...  頸長不得不說  這效率,真的很英國!    英國脫歐大事記一覽   經歷四年半的超長拉鋸戰,最終以長達1,200頁紙的脫歐協議「握手言和」  2013.01.31 卡梅倫Donald Cameron提出脫歐公投  2016.06.23 脫歐公投:英國離開歐盟
  • 英國脫歐,脫了個寂寞?
    這也意味著英國脫歐過渡期正式結束,徹底脫歐。 這場耗時4年的「離婚」大戲,在鬧得一地雞毛之後,總算是「完美」收官。 平安夜談妥後,「小金毛」鮑裡斯·詹森那叫一個激動,發布並置頂了脫歐成功的推特,內容歡快響亮:「搞定了。」 順便,還配了張他本人的照片。
  • 英國脫歐成功,首相卡梅倫辭職!這會對英國人和中國人產生什麼影響?
    #更新#15:20【卡梅倫宣布辭職,10月選出新首相】財聯社24日訊,英國首相卡梅倫稱,英國民眾的意願必須得到尊重。希望市場和投資者放心,英國經濟強勁。必須準備與歐盟磋商。卡梅倫稱自己將辭職,將在未來三個月內繼續擔任首相,旨在10月選出新首相。
  • 卡梅倫:一位用光了運氣賠了仕途的英國首相
    只不過,在這場脫歐公投中,他用光了運氣,更是賠上了首相官職。  【順風順水】  回顧卡梅倫以往的生活和仕途,他走得還算順利。  卡梅倫1966年10月9日出生於倫敦,家境富裕。他曾就讀於英國最知名的貴族私立學校伊頓公學。  卡梅倫在保守黨內部的晉升也是順風順水,還有「貴人相助」。
  • 脫歐未能如期迎來大結局,英國為何沒有了硬脫歐的勇氣
    隨著最終期限的迫近,雙方仍然無法就爭議點做出妥協,英國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頻繁往返英國和比利時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進行最後時刻的談判,希望能在12月13日雙方共同立下的脫歐協議最後談判期限前鎖定貿易協議,但是脫歐的大結局卻未能如期而至,英國民眾在13日等來的是首相的脫歐延期聲明。
  •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宣布辭去議員職務 徹底退出政壇
    卡梅倫在近三個月時間裡先後辭去首相和議員職位,意味著他已退出政壇。  【意外之舉】  卡梅倫出生於1966年10月,2001年首次當選保守黨議員,2010年擔任英國首相,成為近200年來英國最年輕的首相。英國今年6月「脫歐」公投結果揭曉後,支持「留歐」的卡梅倫宣布辭去首相職務。
  • 「脫歐」四年長跑,三棒首相接力,如今終於撞線
    當2016年6月24日凌晨,「脫歐」公投的最後一張選票計算完畢,佔投票總數52%的支持選票最終讓英國開始了一段長達4年的「脫歐」進程,其間卡梅倫、特雷莎·梅相繼離任,「脫歐」最終在第三位首相鮑裡斯·詹森任內完成。
  • 卡梅倫辭職後忍不住哼起了快樂小曲,英國這爛攤子是有多爛...
    上個月英國脫歐成功,當時卡梅倫知道結果後非常低落,但隨後還是接受了這個事實,他表示必須尊重英國人民的選擇,對所有參與推動退歐的人表示祝賀。燃鵝這些都不是重點,要說的是。。上個月英國脫歐成功,當時卡梅倫知道結果後非常低落,但隨後還是接受了這個事實,他表示必須尊重英國人民的選擇,對所有參與推動退歐的人表示祝賀。他當即在發布會上表示辭去首相的職位,在未來三個月內他還會擔任首相,但希望大家能在10月份的時候選出一個新首相。。
  • 英國脫歐關鍵之際,議會曝出重大醜聞!詹森面臨國家分裂危機
    據海外網援引英國《獨立報》消息,16日,因不滿議會批准通過對《內部市場法案》的修改,一名英國議會議員在會議現場大喊大叫,拒絕坐下,隨後一把奪過「女王權杖」,試圖將其帶出大廳,最終被攔下並被逐出議會。目前他已被下議院停職。
  • 外媒:卡梅倫辭職因不願收拾爛攤子 下任英首相或來自脫歐派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隨著英國首相卡梅倫宣布今秋辭職,繼任人競爭戰啟動。英政府官員預測,下一任首相將會來自「脫歐」派支持者,因為此人將需要與歐盟商討英國脫歐事宜。儘管如此,也有幾位「留歐」陣營人士被視作熱門競選人。
  • 卡梅倫辭職因不願收拾「爛攤子」前倫敦市長摩拳擦掌欲競選首相
    此外,「脫歐」陣營領導人物、前倫敦市長鮑裡斯·詹森已經開始行動起來,準備把首相寶座收入囊中。***前任「有尊嚴地離開」英國退歐公投結果出爐之前,卡梅倫否認了所有辭職傳聞。但「脫歐」派贏得公投的消息得到確認後,他卻迅速發表聲明宣布將於10月辭職。
  • 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3任首相發推慶賀!默克爾:英國仍是...
    「脫歐」四年長跑:三棒首相接力,如今終於撞線  當2016年6月24日凌晨,「脫歐」公投的最後一張選票計算完畢,佔投票總數52%的支持選票最終讓英國開始了一段長達4年的「脫歐」進程,其間卡梅倫、特雷莎·梅相繼離任,「脫歐」最終在第三位首相鮑裡斯·詹森任內完成。
  • 英國「無協議脫歐」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 《經濟參考報》16日發表周武英撰寫的報導《英國「無協議脫歐」意味著什麼》。文章摘要如下: 對於英國和歐盟的談判來說,10月15日是一個時間節點。英國首相詹森此前將15日確定為雙方貿易談判的最後期限,歐盟委員會則將10月31日定為最後期限。
  • 「脫歐」對英國經濟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倫敦1月31日電 綜述:「脫歐」對英國經濟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記者楊海若 孫曉玲  在「脫歐」公投三年多後,1月31日英國終於正式離開歐盟。但對英國經濟來說,「脫歐」僅僅是一個開始,英國的貿易規則將被重構,金融業面臨衝擊,勞動力短缺問題也將加劇。  首先,英國和歐盟、美國等主要貿易夥伴的自由貿易規則將發生改變。1月31日正式「脫歐」後,英國與歐盟的貿易關係將進入過渡期,在12月31日過渡期結束前,英國與歐盟有11個月時間進行貿易談判。如果沒有達成任何貿易協議,英國和歐盟的貿易將回到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框架內進行。
  • 英國脫歐,卡梅倫攜妻子離開的那一幕讓全世界感動——王石,你忘了你的糟糠之妻!
    北京時間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揭曉,「脫歐派」以微弱優勢勝出。作為主張留歐的代表人物,英國首相卡梅倫隨後宣布辭職。當天早上8點23分,他和妻子薩曼莎·卡梅倫出現在唐寧街十號門口。發表完演說之後,兩人相攜離去。卡梅倫給歷史留下了一個背影,而他的妻子始終相隨。薩曼莎1941年4月18日出生於英國一個貴族家庭。
  • 史詩級英劇《脫歐》: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劇情是漿糊
    尤其是歐債危機的關鍵時期,由於各種利益分歧明顯,脫歐的聲音也甚囂塵上。於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了——【哎呀我去,玩脫了】2015年英國大選,卡梅倫同志為了籠絡人心,向大家鄭重承諾:我連任首相的話,就給大家一個脫歐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