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裡的水八仙這裡可以吃到!

2021-02-07 水上慢城生態六郎

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

只要吃到中國味道,便是「山水有相逢」

味覺記憶的背後,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央視大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3集昨天剛剛播出,整個蕪湖沸騰了,驚嘆於熟悉的美景和美食之餘,「水上慢城 生態六郎」帶你探尋影片中提到的六郎水八仙。

17年10月,《舌尖上的中國》

第三季來六郎鎮拍攝,

先給大家放送一波拍攝花絮吧!

攝製人員非常敬業

田間地頭的景致是不是都很熟悉呢?

此次《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來六郎鎮拍攝了水八仙中的素八仙

作為當地人,你知道素八仙是哪些嗎?

小編這就來揭曉答案!

茭白,又名高瓜、菰筍、菰手、茭筍,高筍。是禾本科菰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要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微量胡蘿蔔素和礦物質等。

餐桌上最常見的應該就是茭白肉絲了。

水芹清香脆嫩,莖葉柔軟均可食用,生拌、炒食皆可,常在科春蔬菜淡季採收上市。據醫學及食品科學研究結果,膳食纖維對於高血脂、高血壓等心血管系統疾病,以及便秘、腸癌等消化系統疾病有良好的調理功能。

香乾水芹,你吃過嗎?

蓮藕屬木蘭亞綱,山龍野目,微甜而脆,藥用價值相當高,它的根根葉葉,花須果實,無不為寶,都可滋補入藥。用蓮藕製成粉,能消食止瀉,開胃清熱,滋補養性,預防內出血,是婦孺童嫗、體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質食品和滋補佳珍。

蓮藕可作水果生食,或加工成藕粉,也可炒、煮、蒸、煨等,做法相當之多,一碗蓮藕排骨湯可以瞬間溫暖整個冬天。

荸薺俗稱「馬蹄」。生吃,醇甘清香,勝似秋梨;熟食,則可以烹調成多種美味佳餚。中醫認為,荸薺是寒性食物,具有益氣安中、清熱止渴、開胃消食、利咽明目、化溼祛痰的功效。食用荸薺既能清熱生津,又可以補充營養,發燒的病人可以多吃一些。

從泥中挖出來的荸薺,通體紅棕色,散發著光澤。

菱角是一種菱科,菱屬。又名腰菱、水慄、菱實,味甘、涼、無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實,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後剝殼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

菱角撒上白糖,清甜可口,也有適合「鹹黨」的蔥香菱角。

菱角菜就是菱角的莖了,可以一邊摘菱角吃一邊把菱角菜摘下來,放上紅辣椒、姜、蔥、蒜,爆炒一下,再淋上上好的菜籽油。

看到這盤香油炒菱角菜,小編只想吼一聲:來人啊,給寡人上一碗稀飯!

問了好多人,才知道紅絲根長這樣的。我們吃的是它的根部,一根根的泛紅色,跟菱角菜一個做法,非常下飯哦!

刺蓮藕,我們平常稱它為雞流梗子,跟藕帶很相似,外表有刺,細嫩多汁。

其實,除了剛剛說的素水八仙,

六郎鎮還有葷八仙……

說美食根本停不下來,

水上慢城 生態六郎的葷素水八仙

和眾多美味等你來品嘗!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丨葉放評論:美食有道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全民熱議。
  • 《舌尖上的中國3》2018年春節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讓您久等了!
    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與紀錄頻道在京舉辦《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宣布《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將在2018年春節期間暖心回歸,繼續講述人與美食背後的溫情故事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首播
    在神州大地處處洋溢著團團圓圓過大年的喜慶氣氛之際,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於19日晚間首播,為海內外觀眾送上了通過美食了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
  • 《舌尖上的中國》這檔綜藝紀錄片到第三季為什麼會口碑如此下滑
    《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綜藝記錄片為什麼這麼好看呢?其中的原因也是有幾個。第三點是因為離家的遊子太多了,《舌尖上的中國》與其說是一檔綜藝美食節目,不如說是一檔思鄉的欄目,背井離鄉的遊子在電視上或者網絡上看見自己家鄉的美食,甚至是自己曾經吃過的美食,不由的會想起故鄉的親人或是兒時的夥伴,這應該是《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火的最重要的原因。
  • 時隔三年重磅歸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將帶來哪些驚喜?
    對「美器」的集中展現,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全新開掘的方向。劉鴻彥認為,以往的美食節目都將主要注意力放在了美食、人物或故事上面,但是對於參與創造美食、盛放美食、隱藏在美食背後的器具,卻關注較少。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則將「器具」獨立成篇,講述了灶、刀、壇、鍋、盤、碗等美食器具的故事。
  • 激動!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你都吃過嗎?
    對於能吃愛吃懂吃的泉州人來說,這麼美味的紀錄片裡,怎能少了泉州美食的蹤影?昨晚錯過直播的朋友一起先來通過視頻節選品味品味~▼《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這類紅藻類植物跟海蠣等殼類生物長在海裡礁巖上每年四五月間惠安女等閩南沿海居民會乘坐漁船到人跡罕至的孤島上採摘石花草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你不得不追的紀錄片
    美食總是離不開我們的生活美食總是治癒我們的身心而舌尖上的中國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暖心回歸!留學生們都樂瘋了!
    >身在海外的我們興奮之餘,是感慨傷懷1月12日下午,中央電視臺在北京舉辦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宣布「舌尖三」將在2018春節期間暖心回歸。 這部實打實的開年巨獻,想必將延續《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吃貨專屬紀錄片」的優良傳統,一點點繪製華夏大地的美食地圖,探究歷史演化過程中中華飲食文化的流變,講述「美食」與「人」背後的溫情故事。
  • 橋墩美食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白草燉鴨,你嘗過嗎?
    《舌尖上的中國3》在橋墩取景拍攝  時隔四年,吃貨們翹首以盼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在今年正月暖心回歸。蒼南橋墩傳統菜「白草燉白鴨」在2月25日晚上8點,在CCTV-1綜合頻道《舌尖上的中國》第七集《節氣》中播出。
  • 《舌尖上的中國》裡可以生吃的火腿
    前段時間給大家介紹了一種伊比利亞的頂級黑豬火腿,其實中國也有這種高端火腿,產量也是非常低的,還曾經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欄目。這種火腿和伊比利亞黑豬火腿有許多相似點,完全可以當做平替品。如果有機會到雲南鄧諾一定別忘記買一條這種火腿!首先三年以上的諾鄧火腿也是可以生吃的。用刀切開後,火腿的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的吃法,貼近中間骨頭的肉是最好的。其次製作火腿用的也是黑豬,就是雲南當地雲龍縣飼養的諾鄧黑豬。這種高原上的豬不是一般的大路貨,頂級的諾鄧火腿可以長出完美的油花。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全集
    通過美食,使人們可以有滋有味地認知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 第一集 時節本期節目主要內容:中國,人們春種、秋收、夏耘、冬藏。沿襲祖先的智慧,來安排飲食,已內化為中國人特有的基因。穿越一年四季,在時節變換中尋找屬於每個季節的獨特美食。
  • 汕頭蠔烙將現身《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潮汕圈-向世界報導潮汕】 潮汕圈微信公眾帳號:GD-CSQ 如果您尚未關注,您可以點擊標題下方的「潮汕圈→」關注我們。     ‍‍備受關注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國各地美食再次呈現於螢屏。據了解,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中,汕頭市的幾種特色美食曾被完美展現,而在第二季中,汕頭著名小吃蠔烙將現身其中。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講述了我國各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貌有關美食的故事,展現中國人的美食文化及其對食物的深厚情感。
  • 船歌魚丨榮登《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魚水餃,饞不?
    熱烈祝賀船歌魚水餃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回歸:盤點紀錄片中出現美食的英文
    最近,深受大家喜愛的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回歸了。漫長歷史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食材,烹調出最好的味道,從廚具到餐具,中國人發展出了獨特的工具智慧和審美意識。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了多樣獨特的小吃品類。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親和、最能體現當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小吃濃縮一地風土人情,成為別致的地方民俗符號,體現著當地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
  • 舌尖上的中國,十種美食小吃,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這樣的小吃大家肯定都吃過,你愛吃嗎?除此之外,曬乾後的稀豆粉,還可以油炸吃,酥脆爽口。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你吃過嗎?這個小吃沒有在舌尖上的中國種露臉,但是卻在舌尖上的中國裡聽到了它的名字。你吃過嗎?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中的「屏南藥膳」
    2月22日晚,在中央電視臺綜合、紀錄、財經等主要頻道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四集《食養》中,用7分多鐘的篇幅,向全國觀眾展示介紹了石仙桃清蒸䲘魚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全集(7集)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全集(7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依然定位為一部美食紀錄片
  • 舌尖上的中國3在爭議中播完了,你期待會有舌尖上的中國4嗎?
    這檔紀錄片在中國電視紀錄片領域到今天還是他人望塵莫及的。第二季時選擇周播也可見其實力與資本的雄厚。儘管第二季比第一季口碑有所下滑,也引起一些爭議,比如模仿BBC的《人類星球》、造假擺拍等。但觀眾還是比較認可的,評分也一點不低。可能就是前兩季如此成功,讓觀眾對第三季的期待值格外高,期待第三季能比第二季好甚至超過第一季。
  • 祁門嵌字豆糖登上《舌尖上的中國》
    2月24日晚,央視1套、9套並機首播的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國》第6集中,安徽祁門的嵌字豆糖,憑藉5分多鐘的鏡頭,成功誘惑了天南海北的廣大食客。當晚,嵌字豆塘的傳承者汪鎮華和家人早早便守在電視機前,觀看當天播出的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國》。
  • 宿遷黃狗豬頭肉入選《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