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回歸:盤點紀錄片中出現美食的英文

2021-02-08 Why English

最近,深受大家喜愛的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回歸了。

自從2012年5月在央視開播以來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很多人喜歡這部片無非是因為三個原因:

1.學習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

2.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

3.了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分集簡介:

從陶器、青銅、鐵器、瓷器,中國烹飪器具一路走來,伴隨著文明的不斷前行,新材料的發明、發現與應用,燒烤、蒸煮、煎炒也相繼出現,中國烹飪方式產生了飛躍。

有時候是廚具餐具創造了烹調方法,有時候烹調方法的需要則推動了廚具餐具的革新。漫長歷史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食材,烹調出最好的味道,從廚具到餐具,中國人發展出了獨特的工具智慧和審美意識。

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了多樣獨特的小吃品類。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親和、最能體現當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

小吃濃縮一地風土人情,成為別致的地方民俗符號,體現著當地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

中國人習慣把人生喜怒哀樂、婚喪嫁娶、應酬交際導向飲食活動,正所謂「禮尚往來」,增進人與人的關係,宴飲聚會的風貌因此極大發展。

人們將飲食與社交緊密相連,飲食之事傾注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期許。人們通過宴會,不僅獲得飲食藝術的享受,而且可增進親和,達成和諧。

中國人以飲食養生來保健,發展出獨特的植物學、醫學、營養學體系,創造出具有自然哲思的養生佳餚。

食養正氣,隨手可得的平常食材,蘊含著健康的奧秘,守護著中華民族的身心平安之路。討論食養,希望幫助大家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國飲食文化有著顯著的特色,展示著獨特的價值觀。千百年來,飲食已和我們的文化渾然一體無法分割。中國人通過食物,感知和把握周遭的世界。

這一集將突出飲食裡人的因素,著重展示人與食物的關係。無論家庭生存,還是宗族榮耀,食物構成了我們文化存續的基礎,用心的人才能做出美食,我們從飲食中發現生活的真諦。

點心是中國烹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素以歷史悠久、製作精良、品類豐富、風味多變而著稱。人們愛吃點心,是因為它們在美味之外,還寄託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盼。

大量的中式糕點,至今仍然是中國老百姓人情往來不可或缺的饋贈佳品,它像一面鏡子,折射著時代變遷和人情禮儀。可以說,點心伴隨人們走過一年四季的節慶日子,也見證每一個生命的成長、完善,它寄託著幸福,也承載著人們仁愛互助的精神。

天地萬物,隨四季更替,中國的農事勞動,也依循著大自然的韻律。世界非遺「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用來指導農作和生活的一套獨特系統,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生活智慧的體現。

時至今日,中國人持續以節氣飲食安頓身心健康,順天應時,在大地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生生不息。

中國歷史上的南北交流、多民族融合、東西交匯……獨特的歷史演進,始終是飲食文化融合與流變的重要推動力。人的遷徙帶來食物的更新,展現出穿越時空的生命力。

當今技術的進步,推動了世界的空前巨變。餐桌上新的變化,同樣是時代潮流的印證。本集聚焦中國人口遷移,探討其如何影響著當今國人的飲食習慣。這些食物,又在以何種方式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口味和性情。然而,這一次萬眾期待的《舌尖3》卻沒有意料中的好評。

有網友評價:

「舌尖3可以改名叫舌尖上的感動中國了。扣扣的故事講的很感人,可是和舌尖中國沒什麼大關係。第三季的評分已經突破6分大關,直奔5.9去了。第一季9.3第二季8.4。」

還有人犀利總結:簡直是舌尖上的痙攣!

不過,不管這部紀錄片如今演變成何種模樣,不能否定的是它的確帶給了我們不一般的感受。

原來,我們日常中的食物可以給人以如此的震撼和美感。

而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向國外輸出了中華美食文化。

最後,我們來學習關於這部紀錄片裡出現的美食的一些英文表達:

ps:請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相關焦點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首播
    在神州大地處處洋溢著團團圓圓過大年的喜慶氣氛之際,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於19日晚間首播,為海內外觀眾送上了通過美食了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你不得不追的紀錄片
    美食總是離不開我們的生活美食總是治癒我們的身心而舌尖上的中國
  • 《舌尖上的中國3》2018年春節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讓您久等了!
    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與紀錄頻道在京舉辦《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宣布《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將在2018年春節期間暖心回歸,繼續講述人與美食背後的溫情故事
  • Living 美食:《舌尖上的中國》裡那些美食的地道英文說法!
  • 《舌尖上的中國》這檔綜藝紀錄片到第三季為什麼會口碑如此下滑
    其次是之前《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是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運營部的主任陳曉卿,他是一個非常懂得如何宣傳、推廣的人物,把一部當時低成本製作的紀錄片成功的宣發給了喜愛他的廣大觀眾。第三點是因為離家的遊子太多了,《舌尖上的中國》與其說是一檔綜藝美食節目,不如說是一檔思鄉的欄目,背井離鄉的遊子在電視上或者網絡上看見自己家鄉的美食,甚至是自己曾經吃過的美食,不由的會想起故鄉的親人或是兒時的夥伴,這應該是《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火的最重要的原因。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中的「屏南藥膳」
    2月22日晚,在中央電視臺綜合、紀錄、財經等主要頻道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四集《食養》中,用7分多鐘的篇幅,向全國觀眾展示介紹了石仙桃清蒸䲘魚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暖心回歸!留學生們都樂瘋了!
    《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一部吃貨專屬紀錄片更是一幅中華美食與中國人的百態圖>身在海外的我們興奮之餘,是感慨傷懷1月12日下午,中央電視臺在北京舉辦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宣布「舌尖三」將在2018春節期間暖心回歸。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全面啟動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全集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依然定位為一部美食紀錄片,並將延續第一季的主題,探討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全集(7集)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全集(7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依然定位為一部美食紀錄片
  • 時隔三年重磅歸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將帶來哪些驚喜?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總導演劉鴻彥,以及分集導演、策劃、攝影師、作曲等30餘位主創團隊代表也在發布會亮相,並講述了創作過程中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發布會由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持人康輝、李梓萌主持。 現象級節目IP持續創新再掀「舌尖上的熱潮」 中央電視臺副臺長魏地春在致辭中表示,《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成為極具影響力的熱點文化現象,也讓整個中國紀錄片行業為之振奮。第三季是時隔數年後「舌尖文化品牌」的又一次創新與突破,不變的是「見微知著,溫暖人心」的「舌尖溫度」。
  • 橋墩美食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白草燉鴨,你嘗過嗎?
    《舌尖上的中國3》在橋墩取景拍攝  時隔四年,吃貨們翹首以盼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在今年正月暖心回歸。蒼南橋墩傳統菜「白草燉白鴨」在2月25日晚上8點,在CCTV-1綜合頻道《舌尖上的中國》第七集《節氣》中播出。
  • 《舌尖上的中國》第3季熱播,英語譯名惹爭議
    》回歸電視螢屏,第三季在萬千吃貨的哈喇子中火熱開播。 自從2012年推出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國》系列一直受到國人的追捧,精緻的畫面、優美的解說、滿滿的情懷直擊人們的內心,讓它成為一部現象級的電視紀錄片。 今天不是跟大家聊這部紀錄片裡的美食,而是想跟大家侃一侃這部紀錄片的片名翻譯。
  • 編導影評參考——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影評參考1《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都放映有很長一段時間了,這部紀錄片也很多次出現在編導考試題目當中
  • 吃貨 | 舌尖上的下飯神劇,連泡麵都變好吃了??<美食紀錄片特輯>
    更何況吃飯不看劇仿佛沒吃肉,為了給各位吃貨節省一下找劇時間,不妨收藏這些豆瓣高分<美食紀錄片>,不走劇情也沒抓馬,妥妥的乾貨。想吃什麼看什麼以解心頭相思之苦呀!舌尖上的中國第1-2季豆瓣評分:9.4/8.5單集片長:50分鐘集數:7集+8集說道中餐,怎麼能不提舌尖上的中國?央視重點項目,製作良心,從具體人物故事串聯起中國各地美食生態。
  • 【吐槽】「舌尖3」變「感動中國」?其實這些美食紀錄片更好看!
    》第三季在千呼萬喚中與大家見面了。在陳曉卿離職之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就已經正式啟動,籌備期尚擔任《舌尖3》總導演的陳曉卿,在隨後的通稿中,職位已經更新為策劃,總導演替換為劉鴻雁。也就是說《舌尖3》已經和陳曉卿沒什麼關係了。
  • 五部秒殺《舌尖上3》的美食紀錄片,值得你逐一尋味!
    讓大家苦等了四年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迎來完結篇~特別的是,這一季的美食盛宴自大年初四播出後就始終爭議不斷…一邊是一開播就將章丘鐵鍋送上了熱搜榜生生讓「臻三環」章丘鐵鍋天貓旗艦店在2月22日晚發布聲明,勸大家別買了!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有更廣闊空間?
    來源:文匯報 作者:彭侃 八年前,陳曉卿團隊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美食紀錄片升級換代和商業化的進程。今年,《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又一次引發了對美食紀錄片的熱議。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拓展出更廣闊的...
    八年前,陳曉卿團隊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美食紀錄片升級換代和商業化的進程。今年,《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又一次引發了對美食紀錄片的熱議。有人讚嘆這一季節目更加縱橫捭闔、精緻高級的製作,但也有人質疑觀眾是否已經對「舌尖體」產生了審美疲勞。
  • 紀錄片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全集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依然定位為一部美食紀錄片,並將延續第一季的主題,探討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