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第3季熱播,英語譯名惹爭議

2021-02-21 侃英語

本文最佳BGM

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國》回歸電視螢屏,第三季在萬千吃貨的哈喇子中火熱開播。

 

自從2012年推出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國》系列一直受到國人的追捧,精緻的畫面、優美的解說、滿滿的情懷直擊人們的內心,讓它成為一部現象級的電視紀錄片。

 

今天不是跟大家聊這部紀錄片裡的美食,而是想跟大家侃一侃這部紀錄片的片名翻譯。眼尖的同學都能從上方的海報中發現,《舌尖上的中國》的英文譯名為:


a bite of China

 

其實第一眼看過去,這個翻譯還挺驚豔的。要想體會這個bite,我們不妨先理解一下bite這個詞的用法。

 

用一下昨天文章裡我推薦的iPhone自帶的詞典功能:

 

 

點擊看大圖

我們發現bite有兩種詞性:

① 作動詞,可以表示「咬」,這層意思比較好理解。

② 作名詞,表示「咬下的一口」,經常被用在短語have/ take a bite of something中,比如take a bite of apple指的是「咬蘋果一口」,而a bite of apple就表示「咬下的一口蘋果」,即「咬完蘋果後,嘴裡的這一口蘋果肉」。

 

再回到a bite of China,這是典型的「意譯」,也就是指根據原文的大意來翻譯,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譯。如果《舌尖上的中國》用直譯的話,我覺得應該是這樣的:China on the tip of tongue(其實我覺得這樣的翻譯也不錯)。

 

《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的目的就是介紹中國各地的美食,a bite of China表示「咬下的一口中國」,如果把中國比喻成一隻大蘋果的話,你咬下的每一口的味道可能都不一樣。

吃貨眼中的中國地圖

你第一口咬到的中國可能是四川,那就是火鍋和串串的味道;第二口咬到的中國可能是東北,那就是小雞燉蘑菇的味道;第三口咬到的中國可能是上海,那就是南翔小籠包的味道。

 

所以,a bite of China這個翻譯能反映出中國不同地區的不同風味,可以說是一個精妙的翻譯了。

 

But,有一位天涯上的網友指出:

 

片頭出現英文名字的時候腦子裡突然浮想聯翩。a bite of china,單看英文名再聯想一下中國食品問題實情,我會毫不猶豫地將這句英語譯為「中國之痛」。雖然我英文不好,但bite的名詞性解釋應該是「刺痛,咬傷,咬一口」之類的意思吧?看來媒體是打算借著中文的幌子矇騙世界人民,但又怕西方國家指責,不得已用「a bite of china」來為以後的種種質疑找藉口吧。

 

看完我覺得這位網友也太陰謀論了,不過他有一點是對的,bite作名詞時,在某些語境下確實可以解釋為「刺痛、咬傷」,但上面詞典說的很清楚:

 

① of wind, cold(形容風、或寒冷):刺骨

② of food(形容食物):辛辣

③ of argument, style(形容觀點、風格):尖銳

④ from insect(來自昆蟲):叮痕

⑤ from dog, snake(來自狗或蛇):咬傷

 

a bite of China裡的China不是wind/cold, food, argument/style,更不是insect/dog/snake,所以bite不可能是「刺痛、咬傷」了,只能理解為「咬下的一口」。

 

在這裡,我再提醒各位同學,一個單詞不能生硬地去理解,一定要放在具體的語境下去理解,不能以一個固定的中文意思去套所有的場景。

 

看到這兒,大家應該能看出我還是力挺a bite of China這種翻譯的,但國內一些專家學者不以為然,比如:

1.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山東大學一級教授、英美文學教授盛寧認為,bite這個詞稍顯粗陋,文氣不足,似乎Eating in China更簡單明了一些,取"食在中國"之意。The Chinese Cuisine似乎也可以,但少了一點eating的動感。

2. 南京大學英文教師洛之秋認為,《舌尖上的中國》有「在舌尖上品嘗中國的食物」和「中國人的民族身份」的雙重含義,a bite of China並不能反應出這兩點。

 

真是見仁見智,下面就請大家選一選,到底什麼才是《舌尖上的中國》最完美的譯名?

如果你對於這些翻譯都不滿意,請點擊文末右下角「寫留言」,留下你的高見,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原創不易

點讚鼓勵

長按二維碼關注侃英語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3在爭議中播完了,你期待會有舌尖上的中國4嗎?
    《舌尖上的中國3》在口碑崩塌中播完了。網上幾乎是鋪天蓋地的不滿和失望。目前豆瓣上的評分也低到慘不忍睹的程度。觀眾如此不買帳,一個原因可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之前兩季有著上佳口碑。這檔紀錄片在中國電視紀錄片領域到今天還是他人望塵莫及的。第二季時選擇周播也可見其實力與資本的雄厚。儘管第二季比第一季口碑有所下滑,也引起一些爭議,比如模仿BBC的《人類星球》、造假擺拍等。但觀眾還是比較認可的,評分也一點不低。可能就是前兩季如此成功,讓觀眾對第三季的期待值格外高,期待第三季能比第二季好甚至超過第一季。
  • 《舌尖上的中國3》2018年春節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讓您久等了!
    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與紀錄頻道在京舉辦《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宣布《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將在2018年春節期間暖心回歸,繼續講述人與美食背後的溫情故事
  • 《舌尖上的中國》第3季大年初四開播!「不管你身在何處離家多遠,都別忘了好好吃飯.」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將於2月19日大年初四晚在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紀錄頻道同步首輪播出,每天一集,連續播出八天。▲《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海報從2012年推出第一季開始,《舌尖上的中國》系列儼然成了中國原創紀錄片界的「現象級」作品,其講述美食背後溫情故事的創作手法獲得許多觀眾的認可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全面啟動
  • 《中國新說唱》艾熱奪冠惹爭議 第二季已經於近日收官
    《中國新說唱》艾熱奪冠惹爭議 第二季已經於近日收官時間:2018-11-05 13:06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新說唱》艾熱奪冠惹爭議 第二季已經於近日收官 目前備受大家關注的《中國新說唱》第二季已經於近日收官了,但是對於本季艾熱的奪冠很多人表示不服產生質疑的聲音,也為奪得亞軍沒後臺的那吾克熱感到可惜了
  • 《上新了·故宮》第3季熱播,口碑好
    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已經第3季了。第3季正在熱播。圖片來源於豆瓣評分截圖《上新了·故宮》文化,文物,文創。圖片來源於豆瓣評分截圖圖片來源於豆瓣評分截圖文化類節目很好看,《上新了正在熱播的《上新了·故宮》第3季,你有在看嗎?您的點讚支持關注,是讓我堅持寫下去的最大的動力。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有什麼不妥或者渉及侵權,請聯繫告之,我會把文章撤回修改或者刪除。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全集
    《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 第一集 時節本期節目主要內容:中國,人們春種、秋收、夏耘、冬藏。沿襲祖先的智慧,來安排飲食,已內化為中國人特有的基因。穿越一年四季,在時節變換中尋找屬於每個季節的獨特美食。東北,冬季綿長,鐵鍋燉魚貼餅子,還有凍豆腐,燉魚時貼上玉米餅子,一餐美味。
  • 《舌尖上的中國3》裡的鐵鍋菜刀,比德國雙立人強太多了!
    每逢佳節胖三斤但是這個春節,你可能會胖十斤因為時隔四年讓萬千吃貨期待的《舌尖3》終於暖心回歸剛剛開播的第一期主題是器具篇從陶器、青銅、鐵器、瓷器中國烹飪器具一路走來燒烤、蒸煮、煎炒也相繼出現中國烹飪方式產生了飛躍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古老又實用的中國炊事器具都有哪些?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首播
    在神州大地處處洋溢著團團圓圓過大年的喜慶氣氛之際,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於19日晚間首播,為海內外觀眾送上了通過美食了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
  • 汕頭蠔烙將現身《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  【潮汕圈-向世界報導潮汕】 潮汕圈微信公眾帳號:GD-CSQ 如果您尚未關注,您可以點擊標題下方的「潮汕圈→」關注我們。     ‍‍備受關注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國各地美食再次呈現於螢屏。據了解,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中,汕頭市的幾種特色美食曾被完美展現,而在第二季中,汕頭著名小吃蠔烙將現身其中。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講述了我國各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貌有關美食的故事,展現中國人的美食文化及其對食物的深厚情感。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全集(7集)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全集(7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依然定位為一部美食紀錄片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暖心回歸!留學生們都樂瘋了!
    >身在海外的我們興奮之餘,是感慨傷懷1月12日下午,中央電視臺在北京舉辦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宣布「舌尖三」將在2018春節期間暖心回歸。 這部實打實的開年巨獻,想必將延續《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吃貨專屬紀錄片」的優良傳統,一點點繪製華夏大地的美食地圖,探究歷史演化過程中中華飲食文化的流變,講述「美食」與「人」背後的溫情故事。
  • 《舌尖上的中國3》首播成績喜人,能否再掀「舌尖上的高潮」?
    這似乎是中國人約定成俗的認知,隨著除夕夜、春節的到來,年夜飯、特色小吃也迎來了長達半月之久的霸屏;恰逢此時,《舌尖上的中國3》(簡稱《舌尖3》)也如期而至,在正月初四迎來了精彩首播。昨晚,《舌尖3》一經播出便掀起收視狂潮,實時收視達到1.8左右;同時迅速搶佔微博熱搜榜單,同名話題掀起「舌尖上的新高潮」:時隔四年,再次歸來,《舌尖3》高調亮相。
  • 宿遷黃狗豬頭肉入選《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你不得不追的紀錄片
    美食總是離不開我們的生活美食總是治癒我們的身心而舌尖上的中國
  • 時隔三年重磅歸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將帶來哪些驚喜?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主創團隊 據悉,《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共8集,將於2月19日正月初四在CCTV-1綜合頻道和CCTV-9紀錄頻道同步播出,並在CCTV-2財經頻道、CCTV- 現象級節目IP持續創新再掀「舌尖上的熱潮」 中央電視臺副臺長魏地春在致辭中表示,《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成為極具影響力的熱點文化現象,也讓整個中國紀錄片行業為之振奮。第三季是時隔數年後「舌尖文化品牌」的又一次創新與突破,不變的是「見微知著,溫暖人心」的「舌尖溫度」。
  • 《中國好聲音3》落幕 張碧晨打敗帕爾哈提惹爭議
    相關閱讀:  張碧晨奪冠 小二班帥哥美女合照萌翻天  中國好聲音總決賽張碧晨奪冠  《好聲音》上演巔峰之戰 張碧晨"意料之中"奪冠  《好聲音3》巔峰對決 張碧晨成首位女冠軍  張碧晨奪冠遭質疑「內定」 網友:太明顯了  《好聲音3》軟妹子張碧晨奪冠 贏了大叔帕爾哈提  《
  • 一起來推薦這些羅定美食上《舌尖上的中國3》!
    2015年5月12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宣布正式啟動拍攝。據總導演陳曉卿透露,一些素材已經開始搶拍,正式的拍攝將於9月啟動,第三季依然是7集正片加1集花絮的形式,預計2016年播出。我想對《舌尖》的劇組說,在廣東有一個小城市羅定,這裡有超棒的美食,歡迎來試!
  • 醫生眼中的《舌尖3》,看個美食節目也是操碎了心……
    不妨來評論區聊聊吧~來源:醫脈通綜合,作者:小脈近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三部(下簡稱《舌尖3》)正式開播,並迅速登上熱搜榜。自2月19日大年初四開播後,這部讓觀眾等了3年多的「國民美食下飯片」引發了不少爭議,很多網友紛紛吐槽。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中的「屏南藥膳」
    2月22日晚,在中央電視臺綜合、紀錄、財經等主要頻道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四集《食養》中,用7分多鐘的篇幅,向全國觀眾展示介紹了石仙桃清蒸䲘魚